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广大的科学教师纷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一线的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使科学的课堂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浓厚的时代气息。从一件学具的准备到一个环节的过渡,无不体现出教师的用心良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却发现有时教师的“精心”却往往在无意中成为束缚学生手脚的绳索。我就曾在教学中遇到几则因自己的“精心”而遭遇尴尬的事例,现作一陈述与反思。
案例一:当自己熟悉的种子面目全非时……
在上三年级第二册科学《种子里面有什么》时,我在课前为学生精心准备了蚕豆、黄豆等干、湿种子各一份。课始,我先让学生将这些混在一起的种子分一分,以初步感知种子浸泡过后的变化。然后让学生将湿种子的皮剥了,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在我巡回指导过程中,有好几组的学生拿着种子走下位置来问我:“老师,这是什么种子?”在惊讶于“一个农村孩子居然不识泡过后蚕豆的面目”的同时,我對自己包办代替准备操作材料的“精心”之举产生了深深的后悔。
反思:
科学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学生应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到作出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而作为整个操作过程的中介——操作材料,理应成为学生搞科学最得心应手的“刀”与“枪”。然而由于教师对操作材料的包办代替,使学生对材料根本没有亲近感与熟悉感,从而不可避免地使操作实践失去其应有的主动性与方向性。
启示:
在操作材料的准备原则上,教师应力求“生活化”。来自于生活中的材料可使学生更有亲切感,以便于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行探究活动。
在操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上,可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自备材料。虽然材料的准备会耗费学生大量的精力,但在他们寻找一瓶一罐的过程中,可使他们对即将开展的探究活动更具期待心理,同时,也可使他们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只要用心观察,乐于实践,自己也可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案例二:“书上这样做不科学”……
在教学《叶的作用》时,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其中以“叶的蒸腾”实验为重点,欲通过学生亲历实验达到自主探究的目的。为防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差错,我在前一节课上便和学生共同商量实验的方法,最终达成共识:参照书上的实验进行。课上汇报实验结果时,许多学生得到了我预期的结论,我正在为自己的交代周全而暗自得意时,一位学生的发言却让我陷入了尴尬之中。他说:“老师,我没有像书上那样做实验。我觉得像书上那样子做不科学。我把一片叶子用一个袋子扎起来,一共用了五个袋子,其中每个袋子上都出现了一层雾一样的东西”。我不解于他如此“多此一举”的实验,便问道:“你何必要用这么多袋子来套呢?”只听那位学生怯生生地说:“我觉得如果像书上那样实验的话并不科学,我们要证明的是叶子的作用。如果像书上那样实验的话会把茎也套在里面的。这样实验现象就不知道到底是谁引起的了”。
反思: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若用工业社会的机器生产观去培养学生,那是对人性的蔑视,这和新课标指出的“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是背道而驰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主定向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方法的自由。
启发:
一、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曾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多大的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学生的个性是晶体——他们各有自己独特而美丽的晶型,强迫他们按照你的意志去塑形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学生的身心是液体——压力过大,他便会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撑破容器。”是啊,在强调个性教学的今天,若再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与学习方式,只是在教师自己足有把握的环节上给学生形式化的自由,而不能给学生全程的探索自由,那必将使学生在“形式”中泯灭个性。
二、指导探究,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鼓励与众不同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探究方式去学,进而在多种方法的尝试比较中加以选择,学会决策,找到适合自己并切实有效的探究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学习的方式,不断提高学习的层次,使课堂教学更显丰满。
2.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头。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的方法,相当于让学生们有了“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这是他们终身受用,可持续发展的“本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少用孙悟空“划地为圈”保护唐僧西行成功的方法来确保学生探究的成功,而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个性去探索科学的未知世界,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在此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只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过程与方法的训练,而当出现前面案例中所述的那样富有创意的课堂“枝节”时,更应抓住机遇,鼓励其他学生也能用独到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
在课改的洪潮中,作为一名水手,我和学生共同品味着成功与失败的甘苦,我们始终相信,只要勇于探索,乐于反思,我们必将以昂扬的状态,到达科学之河的彼岸。
案例一:当自己熟悉的种子面目全非时……
在上三年级第二册科学《种子里面有什么》时,我在课前为学生精心准备了蚕豆、黄豆等干、湿种子各一份。课始,我先让学生将这些混在一起的种子分一分,以初步感知种子浸泡过后的变化。然后让学生将湿种子的皮剥了,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在我巡回指导过程中,有好几组的学生拿着种子走下位置来问我:“老师,这是什么种子?”在惊讶于“一个农村孩子居然不识泡过后蚕豆的面目”的同时,我對自己包办代替准备操作材料的“精心”之举产生了深深的后悔。
反思:
科学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学生应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到作出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而作为整个操作过程的中介——操作材料,理应成为学生搞科学最得心应手的“刀”与“枪”。然而由于教师对操作材料的包办代替,使学生对材料根本没有亲近感与熟悉感,从而不可避免地使操作实践失去其应有的主动性与方向性。
启示:
在操作材料的准备原则上,教师应力求“生活化”。来自于生活中的材料可使学生更有亲切感,以便于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行探究活动。
在操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上,可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自备材料。虽然材料的准备会耗费学生大量的精力,但在他们寻找一瓶一罐的过程中,可使他们对即将开展的探究活动更具期待心理,同时,也可使他们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只要用心观察,乐于实践,自己也可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案例二:“书上这样做不科学”……
在教学《叶的作用》时,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其中以“叶的蒸腾”实验为重点,欲通过学生亲历实验达到自主探究的目的。为防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差错,我在前一节课上便和学生共同商量实验的方法,最终达成共识:参照书上的实验进行。课上汇报实验结果时,许多学生得到了我预期的结论,我正在为自己的交代周全而暗自得意时,一位学生的发言却让我陷入了尴尬之中。他说:“老师,我没有像书上那样做实验。我觉得像书上那样子做不科学。我把一片叶子用一个袋子扎起来,一共用了五个袋子,其中每个袋子上都出现了一层雾一样的东西”。我不解于他如此“多此一举”的实验,便问道:“你何必要用这么多袋子来套呢?”只听那位学生怯生生地说:“我觉得如果像书上那样实验的话并不科学,我们要证明的是叶子的作用。如果像书上那样实验的话会把茎也套在里面的。这样实验现象就不知道到底是谁引起的了”。
反思: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若用工业社会的机器生产观去培养学生,那是对人性的蔑视,这和新课标指出的“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是背道而驰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主定向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方法的自由。
启发:
一、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曾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多大的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学生的个性是晶体——他们各有自己独特而美丽的晶型,强迫他们按照你的意志去塑形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学生的身心是液体——压力过大,他便会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撑破容器。”是啊,在强调个性教学的今天,若再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与学习方式,只是在教师自己足有把握的环节上给学生形式化的自由,而不能给学生全程的探索自由,那必将使学生在“形式”中泯灭个性。
二、指导探究,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鼓励与众不同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探究方式去学,进而在多种方法的尝试比较中加以选择,学会决策,找到适合自己并切实有效的探究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学习的方式,不断提高学习的层次,使课堂教学更显丰满。
2.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头。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的方法,相当于让学生们有了“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这是他们终身受用,可持续发展的“本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少用孙悟空“划地为圈”保护唐僧西行成功的方法来确保学生探究的成功,而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个性去探索科学的未知世界,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在此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只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过程与方法的训练,而当出现前面案例中所述的那样富有创意的课堂“枝节”时,更应抓住机遇,鼓励其他学生也能用独到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
在课改的洪潮中,作为一名水手,我和学生共同品味着成功与失败的甘苦,我们始终相信,只要勇于探索,乐于反思,我们必将以昂扬的状态,到达科学之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