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善于讲故事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_ju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性认识:故事是开展思想教育的得力助手
  
  当今的青少年具有以往任何时代所不曾具有的优势,也存在不容忽视的不足。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当今青少年存在“三不”特点,即不迷信宣传,不崇拜权威,不轻易服从。
  这些特点增加了把青少年培养成合格的过得硬的接班人,把他们教育成有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的这项任务的难度。
  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其中一个观点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淡化。淡化就是在教育青少年时,为了使其入耳、入脑,须淡化教育痕迹,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把握教育契机,创造德育情境,坚持巧妙疏导,开展生动活泼的为当代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进行教育时,克服成人化、口号化、报告式、运动式,努力做到潜移默化,还要淡化教育者的形象,给受教育者以更多的尊重、信任、平等与期待,要像受教育者那样地感知、体验和思索,要采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真正地和受教育者缩短距离,沟通思想感情,切实抛弃以教育者自居的教育意识与教育心态。具体而言,即善于以德育故事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反复教导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德育故事。他的一个观点是“童话是思想的摇篮”,他说:“亲爱的朋友、年轻的教育者,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成为一个聪明好学、富有想像力的人,如果你想使他的心灵对他人的各种细腻的思想和感情产生敏感性,那么,你就要用美丽的语言、好的思想去培养、唤起、激励和启迪他的智慧;而祖国语言的美及其魅力,首先是通过童话显示出来的。童话是思想的摇篮。”他的另一个观点是“要高度重视故事、歌谣在学前儿童的智育的作用”,他说:“故事、歌谣在学前儿童的智力方面的作用,是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的。我想给校长和组织课外活动的教师提个建议:你们要教母亲和祖母给孩子讲民间故事。是的,特别要讲民间的,这是因为民间创作里不仅有智慧和思想,而且有富于情感色彩的语言……儿童是从感知童话开始,逐渐学会感知艺术作品和历史故事里所包含的情感因素的。”他说:“借助于童话,孩子不仅用智力,而且也用心灵认识世界。同时,不仅认识,而且对周围世界的事件和现象作出反响并表达自己对善与恶的态度。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最初观念是从童话中汲取的。最初的思想教育也是借助童话进行的。只有当思想体现在鲜明的形象中时,儿童才能理解它。”他明确指出:“在关于人的美的观念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人的精神美——思想性、忠于信念、不屈的意志、同情心、对恶的毫不妥协的精神。我们通过鲜明生动的、富有思想性的故事形式,讲述精神美的人物,让人类在过去和我们今天所创造的一切道德财富进入学生的意识和心灵。这些故事使学生思想激动,迫使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实质上是一位诗人和文学家。他总是尽力揭示教育的诗意,揭示教师创造性活动的诗情画意。这位教育家的著作的学术风格与其文学艺术风格有机地结合于一体。”(阿·泽韦林《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他还身体力行,在其卓有成效的教育生涯中,他善于利用故事,故事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做人的故事》一书搜集了苏霍姆林斯基近600则生动的故事。他一生除了41部著作、600多篇论文之外,还有1200篇文艺作品。
  利用故事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在美国的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可圈可点的有两部书。其一, 《麦加菲美国学生美德读本》,这是影响美国学生近一个世纪的教科书,是一本通过道德文字(大多是故事)向孩子进行美德教育的优秀范本,该书选编自西方的名家名篇,如狄更斯、莎士比亚、爱默生等名家的作品,让小读者在欣赏这些文学名作的同时,感受美德的力量,从而形成亲近自然、正直诚实、勤奋友爱、坚毅勇敢、同情善良、自尊自律、求知思考、爱护动物等等美德。其编者威廉·麦加菲终身从事教育工作,曾担任几所大学的校长和教授。这套读本共七册,从学龄前到小学6年级。当这套读物面世时,其销售立即覆盖了美国所有州和地区,被当时的37个州作为教材,它在一个多世纪内影响了几代美国人的心灵。其二,《美德书》,由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编著,这本书近800页,包含故事、诗歌几百则。这些道德文字,大多是道德故事,主要是向青少年进行有关同情、责任、友谊、工作、勇气、毅力、诚实、忠诚、自律诸方面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二、实践运用:故事在青少年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而特殊的作用
  
  (一)运用故事解决青少年情感荒漠化问题
  当今青少年的情感荒漠化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有的青少年或是对地球上的动物,或是对自己的小伙伴,甚至是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乃至对自己的生命,多的是冷漠、仇恨、冷酷,少的是亲情、温情、同情、友情、爱情;他们的心中缺乏爱,缺乏美,缺乏善良,更缺乏生活的激情。他们的心灵中没有争鸣的百鸟,没有斗艳的鲜花,没有潺潺流动的小溪,没有清澈碧透的清泉……甚至没有一丝绿色,是一片寸草难生的荒漠。这就是亟待我们根治的青少年情感荒漠化现象。日本道德教育专家金井肇说:“如今的青少年普遍感染了一种叫‘无力感动’的疾病,他们对感人的故事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他们拒绝感动,更排斥流泪。”在2007年3月间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十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上,代表委员们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应该包括感恩教育,诸如“孝敬父母”“记取他人对自己的奉献”“了解自己对社会的责任”等,代表委员们提醒说,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冷漠的一代”,否则我们的社会可能失去起码的良心。
  解决青少年不懂得感激生活、感激父母的情感荒漠化问题,与其长篇大论地说教,不如引用故事。比如,我们教育孩子要体会母爱,从三皇五帝讲到21世纪,我们竭尽全力,声嘶力竭,最后能够触动他们的心灵吗?如果借母爱的故事,反而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故事发生在奥地利。罗莎琳是一个性格孤僻、胆小羞涩的13岁少女,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索菲亚在一家清洁公司工作,靠微薄的薪金把罗莎琳一手抚养大。因为家境的贫困,罗莎琳常常受到别人的歧视和欺侮,这些都给她幼小的心灵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久而久之,她对母亲开始心生怨恨,认为正是母亲的卑微才使她遭受如此多的苦难。
  2002年2月下旬的一天,索菲娅由于工作出色而被允许休假一周。为了缓和母女之间的关系,索菲娅带女儿去阿尔卑斯山滑雪。但意想不到的事不幸降临了。她们在雪地里迷了路,对雪地环境缺乏经验的母女俩惊慌失措。她们一边滑雪,一边大声呼喊。不想,呼喊声引起了一连串的雪 崩,大雪把母女俩埋了起来。出于求生的本能,母女俩不停地刨着雪,历经艰辛终于爬出了厚厚的雪堆。母女俩挽着手臂在雪地里漫无目的地寻找着回归的路。
  突然,索菲娅看见了救援的直升机,但由于母女俩穿的都是与雪的颜色相近的银灰色羽绒服,救援人员并没有发现她们。饥饿、劳顿、困乏、寒冷一齐袭来,索菲娅体力不支,一头栽倒在地,脑袋磕在了石头上,鲜血涌出来。望着身边被染红的雪,索菲娅陷入了沉思。
  母女俩又走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找到原来的路。最终,罗莎琳在母亲的怀中睡着了。当罗莎琳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床上,而母亲却不幸去世了。医生告诉罗莎琳,真正救她的是她的母亲。索菲娅用岩石片割断了自己的动脉,然后在血迹中爬出了十几米的距离,目的是想让救援的直升机能从空中发现她们的位置,也正是雪地上那道鲜红的长长的血迹引起了救援人员的注意,罗莎琳才得以生还。
  这个故事讲完了,可以对学生讲:“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女儿,竟不惜流尽自己的鲜血。母爱是何等伟大啊!我们哪一个人不曾沐浴在母爱的春雨中,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在母亲亲切的目光中成长的?年轻的朋友们,为了报答母亲,我们什么苦不能吃?”震撼心灵的故事会引起青少年心灵的震撼。
  以诗教而闻名于世的苏静老师,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后,学生深受感动,张愫愫(四年级)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血色母爱,身虽卑贱,母爱无私永不变。母女同行,大雪迷又雪崩,生命危难,母做警号割脉管。女儿生还,伟大母爱留人间。”
  
  (二)运用故事解决青少年性格脆弱、心理的贫瘠化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屡见诸报端,200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上,有学者就指出,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原因,而且呈低龄化趋势,最小的仅9岁。其实,这是当今青少年性格脆弱的表现。
  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精神,要开展抗挫折教育。要告诉学生,我们面对的不都是阳光与温暖,不都是春风与微笑;人生道路上布满荆棘,人生天空中时常有电闪雷鸣,学习征程中处处有困难,人与人之间难免产生矛盾。在家庭,向长辈要多少给多少,甚至要的少给的多,永远是春风扑面;而在外界,必定会时常遇到棘手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压力,正视失败,正视挫折,应该具有笑傲困难笑傲人生的气魄,具有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意志力。这样青少年就能正确认识生活,处理矛盾,排除困难,经得起挫折,经得起失败,经得起批评,经得起委曲,甚至是误会或中伤。
  我们更要善于运用故事来构筑青少年坚忍不拔的性格。可以给学生讲李阳从灰色生活中突围走上“疯狂”之路的故事。
  1969年,李阳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曾几次失去信心想退学,但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1986年勉强考上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李阳的成绩名列全年级倒数第一。大学二年级上学期,他已经有13门功课不及格了,其中英语连续两个学期不及格。
  经过一番思考,李阳决定以英语为突破口,发誓要一举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
  以后,李阳开始了“大喊大叫”式的学习。从1987年冬到1988年春,李阳复述了十多本英语原版书,背熟了大量四级考题。每天,李阳的口袋里都装满抄录各种英语句子的字条,有空就掏出来念叨,不管在宿舍还是在教室,就连走路骑车,李阳的嘴总是念念有词。
  在当年的英语四级考试中,李阳仅用50分钟就答完了,成绩居全校第二名。
  还可以讲老鹰的自我挑战。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能活70岁左右。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35至40岁的阶段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这个阶段,老鹰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羽毛长得很厚,使它飞翔的翅膀变得十分笨重。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者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在这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中,它必须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150天。它先用大喙击打岩石,直至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等待新喙长出;再用新生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新指甲长出后,再用它把羽毛一片一片拔掉;5个月后,新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又将在蓝天上威武地翱翔三四十年。
  心得:故事是班主任工作的好助手。理由是:第一,故事往往生动形象、优美感人,为生性活泼的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第二,故事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那些广为流传或者代代相传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智慧,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和形象化,让青少年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欣赏这些道德故事的同时,可以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力量,可以让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自觉、主动地思考,可以有效地打动青少年的心灵;第三,故事是教育者和青少年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理想的媒介和桥梁,有效地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抵触情绪,有效地提高教育者的魅力。第四,我们要让青少年学会体验高尚与尊严,善良与真诚,仁慈与怜悯;学会聆听始终是人类前进动力的奉献、感恩、宽容、同情、自尊、自信等等美好的品质;学会感受人间的亲情、友情、同情、爱情等等美好的感情。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可以借助德育故事。
  建议:班主任应该牢记一百个承载英才睿智,启迪学子感悟,盈溢世人情感,饱含生活哲理,揭示成功真谛,歌颂理想信念的德育故事。建议采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故事。从2002年至今,已有几十位“感动中国”的人物走进全国人民的心中。这是一笔巨大的宝库。也可以采用新浪网开展的“感动中国的小人物——平凡的力量”中的故事。
  理由: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格外感奋。网民评出的“感动中国的小人物”的故事,动人心魄,感人肺腑。人们被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深深打动。他们只是匆匆而过的人群中平凡的一员,只是生活在我们身边毫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既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以朴素的道德情感和做人良知,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执着坚守的担当勇气,默默地、真诚地为家人为社会尽一己之力。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恰恰是这些“小人物”的平凡而又不平凡,铸就了一个个大写的“人”字,赢得了成千上万人的推崇和敬重。这些“小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以及从他们身上集中折射出来的普通中国人的美德,让我们看到满目光明。尽管在社会嬗变和转型期,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但在人心中,基本的价值观和善恶判断从来没有混淆过,美好的道德操守从来没有被颠覆,正气主导着社会生活,好人终究得到公众尊敬。
  
  (栏目编辑 李 菁)
其他文献
班会背景:    现在很多的中学生,在网游、“韩流”“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中渐渐迷失方向。他们有自我、自尊,唯独缺了自立、自强;有索取、要求,恰恰少了奉献、回报,躲在舒适的环境里,父母的臂弯中悠然度日。然而,生活原本艰辛而多磨难,父母能给的只是一时的呵护,年轻人只有自强自立,才能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坎坷。    班会目的:    1、让学生了解自强不息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教育学
期刊
一、前言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在智力水平相近的学生中,学习成绩好与不好的学生在时间的管理上有较明显的区别:学习好的学生有较强的自控力,时间安排比较合理,而且能够坚持按计划完成;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自控力较弱,不太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也谈不上有什么计划。因此,我们设计这样一次自主管理时间的主题班会,让大家认识到管理时间的重要性,然后慢慢学会统筹安排自己的时间,最后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期刊
《班主任之友》杂志2008年第10期刊登了石培芳老师的《巧施“美人计”》一文,读后惊出一身冷汗。能看得出石老师工作务实、细致、灵活,但我认为“美人计”施不得。  班内已形成了几个典型“双差生”,他们学习上不求进取,心思散落于学习之外,自我价值体现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出风头、寻刺激、培养“业余”优越感。异性相吸的本能将他们的行为推向张扬、义气的极端,使他们在女生面前格外乐善好施。他们渴望更多机会与品学
期刊
有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马嘉鱼,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眼粗疏的网子,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这种捕鱼方式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三面都敞开,孔眼又那么大……然而渔民们却将一船一船的马嘉鱼拖回港口,这是为什么?原来,这种鱼的脾气特大。当遇到阻拦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孔中,网孔随之紧缩。孔愈紧,马嘉鱼愈是愤怒,更加拼命地往前冲,结
期刊
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想说“只是未到动情处”。我是一个将步入不惑之年的男教师,虽未达到“英雄无泪”的境界,却很少因软弱、因困难流泪。但回想自己的教师生涯,还真是流过不少的泪。因为我是教师,无情焉能育人?因为有情,方才有泪。回想流过的泪水,品味教师的酸甜苦辣,感悟教育的真谛,猛然发现我是在泪水中成长。    幸福泪——让我树立终身从教的理想    我是高考调剂录取到师范院校的,因不喜欢教书,
期刊
大象、猎豹、骆驼决定一同进入沙漠寻找生存的空间。在进入沙漠前,天使告诉它们,进入沙漠以后,只要一直向北走,就能找到水和食物。  进入沙漠以后,它们发现沙漠比它们想象的大多了,也复杂多了。最为要命的是,它们不久就失去了方向。它们不知道哪个方向是北。  大象想,我如此强壮,失去了方向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我朝着一个方向走下去,肯定会找到水和食物的。于是,它选定了它认为是北的方向,不停地前进。走了三天时间
期刊
一女生写道:  “瞧瞧我们班老师众生相:语文老师很俏,外语老师很搞笑,政治老师像李宇春,物理老师不知道会不会笑,还有音乐老师,唱歌偶尔也会跑调。”    一女生写道:  “我们班所有老师中,数外语老师骂人水平最高,从不带一个脏字,而且一开始谁也不知在骂谁,都一个劲地傻笑,包括被骂的人。到后来大家恍然大悟,看着被骂的人时,这个人往往也是刚刚领会过来,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我喜欢这样的批评,被骂的人也乐
期刊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2009年5月23~24日,《班主任之友》杂志社在武汉举办了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班主任进行精彩演讲,有一线优秀班主任现身说法,也有专家与学员的激情互动,更有《班主任之友》网站论坛版主与网友们的热情交流。  我们听取了张万祥老师《班主任的工作艺术与班主任修养》、李迪《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策划》、郑学志《做一个用心的班主任》、万玮《优秀班主任的六层修炼》、王立华
期刊
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如何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在美国,有“家长志愿者协调委员会”等类型的组织负责协调,不少学校还建立了家长教育资源信息库,并在每年的《家长——学生手册》中都有一张供家长和教师签约的伙伴学习协议,内容有家长讲课,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课堂学习、一道体验生活等。在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对家长教育资源的开发、运用正处于发展阶段,也积累了许多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  而在中国大陆,家长作为教育
期刊
教师如何利用网络学习,每个人的经验可能不尽相同。我认为,利用论坛进行网络学习需要走好以下重要的“四步”。    第一步:注册与发帖    初识“班主任之友”论坛,我只是以游客的身份浏览感兴趣的帖子,轻轻地来,悄悄地走,从未留下只言片语。不是我不想表达,是论坛规定只有注册用户才可以发表帖子,2008年“五一”期间,我成功地注册了自己的用户名,名正言顺地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员。  注册后的第二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