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营造和谐氛围是基础,实施和谐管理是关键,促进和谐发展是目标。三“管”齐奏,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 发展
和谐是发展的主旋律,学校只有在和谐中才能促进发展,也只有在发展中才会更加和谐。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注重营造和谐氛围、实施和谐管理、构建和谐统一,以之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一、强化“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的人本理念,以和谐氛围保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化“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的人本理念,不仅是凝心聚力的前提,而且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营造信任与宽容、理解与支持的和谐氛围,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学校主导方面和教师主体方面都要做到“四要”:
1.学校主导方面。一要从尊重教职工人生价值实现的多层次需要出发,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给教职工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为每个教职工成长和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二要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强化支持力度,全方位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三要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的客观差异,公平调控差异,不求全责备;四要大力培植团队精神,打造团队意识好、创新精神强的师资队伍。教职工人心顺、主人翁意识增强,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2.教职工主体方面。一要注重自身师德修养与心理素质的内化和谐,做一个和谐的人;二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创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三要提倡顾全大局、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尽量减少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四要和谐处理教育过程中的矛盾,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自己成为爱校、爱生之典范。
二、树立“管理是为促进和谐发展而服务”的理念,以和谐管理求和谐发展
基于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学校和谐管理,不仅要能实现各项工作的有序和规范,而且要能让人精神愉悦,进而“增进人的幸福,减少人的痛苦”。为此,应树立“管理是为促进和谐发展而服务”的新理念,并在具体实践中注重两个“坚持”:
1. 坚持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人的行为需要有道德准则、法律法规来约束,工作的原则也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正所谓“无规矩则不成方圆”。但规章制度是为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而服务的,实施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应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职工的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理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既要加速推进学校法治化进程,使学校管理由依靠行政命令的“人治”向依靠章程办学的“法治”转变,努力营造依规办学的良好局面,又要对教职工政治上关心、学习上支持、工作上帮助,为教职工搭建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要围绕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要健全和落实校务公开制度,给予教职工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无数事实证明,离开制度约束谈人性化管理,必然会导致失范和随意;而没有人性化的制度约束,则会产生僵化和对立。因此,必须改变一些学校制度约束过刚而人性化管理过弱,或人性化管理过度而制度约束不够的状况,坚持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才能产生法情相济、相得益彰的和谐效果。
2. 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教职工承受程度协调统一与科学发展观密不可分的是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引领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发展观。因此,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使之统一协调,是实施和谐管理的又一基本要求。当前,既要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机遇,科学定位学校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学校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确定与学校财力、物力、人力相和谐的发展速度,加大课程、专业、管理、评价、分配等制度的改革,又要兼顾教职工的心理承受程度,最大限度地使学校的改革力度、发展速度、教职工承受程度相统一、相协调。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针,以和谐统一促和谐发展
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和谐统一,校园基本建设与师生需求的和谐统一,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等。当前,在构建和谐发展中尤其应注意:
1. 师德品质与业务能力的和谐统一。关注教师素质,首先应关注教师的师德品质,在培养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注重师德品质的提升,实现教师师德品质与业务能力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主导方面,既要将教师专业发展列入学校发展的议事日程,促进教师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更要加强师德建设,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弘扬高尚师德,力推师德规范;作为教师主体方面,既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做一名有科学的头脑、敏锐的触觉、艺术的手段,专业精湛、博学多才的好教师,更要牢固树立“树师德、正师风、立师表”的理念,闻道在先、表率在前,既做“经师”,更做“人师”,实现为人、为师、为学的和谐统一。
2. 教师队伍学科专业结构的和谐统一。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也会影响到学校发展的和谐。因此,学校在促进教师队伍学科专业结构和谐发展的进程中,既要以科学的态度制定符合实际的学科建设规划,更要注重发掘现有师资队伍的潜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更新观念,实现一专多能,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中挑战自我、锻造自我。
3. 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由此看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目标。为此学校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发展的自主权,根据学生自身潜能、兴趣、特长等因素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必须强化“一切着眼学生的发展、一切落实学生成人成才”的理念,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使校园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实现健康个性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 发展
和谐是发展的主旋律,学校只有在和谐中才能促进发展,也只有在发展中才会更加和谐。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注重营造和谐氛围、实施和谐管理、构建和谐统一,以之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一、强化“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的人本理念,以和谐氛围保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化“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的人本理念,不仅是凝心聚力的前提,而且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营造信任与宽容、理解与支持的和谐氛围,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学校主导方面和教师主体方面都要做到“四要”:
1.学校主导方面。一要从尊重教职工人生价值实现的多层次需要出发,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给教职工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为每个教职工成长和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二要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强化支持力度,全方位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三要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的客观差异,公平调控差异,不求全责备;四要大力培植团队精神,打造团队意识好、创新精神强的师资队伍。教职工人心顺、主人翁意识增强,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2.教职工主体方面。一要注重自身师德修养与心理素质的内化和谐,做一个和谐的人;二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创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三要提倡顾全大局、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尽量减少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四要和谐处理教育过程中的矛盾,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自己成为爱校、爱生之典范。
二、树立“管理是为促进和谐发展而服务”的理念,以和谐管理求和谐发展
基于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学校和谐管理,不仅要能实现各项工作的有序和规范,而且要能让人精神愉悦,进而“增进人的幸福,减少人的痛苦”。为此,应树立“管理是为促进和谐发展而服务”的新理念,并在具体实践中注重两个“坚持”:
1. 坚持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人的行为需要有道德准则、法律法规来约束,工作的原则也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正所谓“无规矩则不成方圆”。但规章制度是为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而服务的,实施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应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职工的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理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既要加速推进学校法治化进程,使学校管理由依靠行政命令的“人治”向依靠章程办学的“法治”转变,努力营造依规办学的良好局面,又要对教职工政治上关心、学习上支持、工作上帮助,为教职工搭建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要围绕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要健全和落实校务公开制度,给予教职工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无数事实证明,离开制度约束谈人性化管理,必然会导致失范和随意;而没有人性化的制度约束,则会产生僵化和对立。因此,必须改变一些学校制度约束过刚而人性化管理过弱,或人性化管理过度而制度约束不够的状况,坚持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才能产生法情相济、相得益彰的和谐效果。
2. 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教职工承受程度协调统一与科学发展观密不可分的是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引领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发展观。因此,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使之统一协调,是实施和谐管理的又一基本要求。当前,既要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机遇,科学定位学校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学校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确定与学校财力、物力、人力相和谐的发展速度,加大课程、专业、管理、评价、分配等制度的改革,又要兼顾教职工的心理承受程度,最大限度地使学校的改革力度、发展速度、教职工承受程度相统一、相协调。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针,以和谐统一促和谐发展
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和谐统一,校园基本建设与师生需求的和谐统一,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等。当前,在构建和谐发展中尤其应注意:
1. 师德品质与业务能力的和谐统一。关注教师素质,首先应关注教师的师德品质,在培养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注重师德品质的提升,实现教师师德品质与业务能力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主导方面,既要将教师专业发展列入学校发展的议事日程,促进教师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更要加强师德建设,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弘扬高尚师德,力推师德规范;作为教师主体方面,既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做一名有科学的头脑、敏锐的触觉、艺术的手段,专业精湛、博学多才的好教师,更要牢固树立“树师德、正师风、立师表”的理念,闻道在先、表率在前,既做“经师”,更做“人师”,实现为人、为师、为学的和谐统一。
2. 教师队伍学科专业结构的和谐统一。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也会影响到学校发展的和谐。因此,学校在促进教师队伍学科专业结构和谐发展的进程中,既要以科学的态度制定符合实际的学科建设规划,更要注重发掘现有师资队伍的潜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更新观念,实现一专多能,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中挑战自我、锻造自我。
3. 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由此看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目标。为此学校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发展的自主权,根据学生自身潜能、兴趣、特长等因素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必须强化“一切着眼学生的发展、一切落实学生成人成才”的理念,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使校园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实现健康个性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