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学专业的同学说,黄文杰老师上课特别有激情,是用思想和情怀来讲课。再一打听,黄老师给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上课,给本科生开设中外美学、禅宗美学、神学美学,给研究生开的课更有深度,除了宗教美学、中美专题、审美文化外,还开设包括《论语》《圣经》在内的美学专题的文本研读。黄老师的研究领域是宗教美学(佛教美学、神教美学)、比较美学和审美文化。他研究的宗教美学在学术界可谓是独树一帜。
联系采访很顺利,黄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和老师聊了很多,遇到专业内容,黄老师会细致地讲解。从文学专业到哲学专业的学习,从美学到宗教美学的研究之路,黄老师坦言每次的选择都与个人的学术兴趣以及对人生的不断反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0年代初期,黄文杰考上了湖北师范学院中文专业。学习中,他渐渐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国内掀起了第三次美学大讨论,黄文杰决定考研,攻读美学专业,考北京大学。
考入北大哲学系后,黄文杰的专业方向是西方哲学和美学。三年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他对西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其内在逻辑顺序是:要想学习好美学,必须要先学习好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在学习西方哲学的过程中,黄文杰发觉西方哲学和美学从古代到现代都是由一条主线贯穿下来,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它解决不了现当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并且产生了一些新的困境。由此,他开始寻找一个新的方向。
研究生毕业,黄文杰来到湖北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他的兴趣和研究的重点逐渐由西方哲学和美学转移到了中国哲学和美学上。这可以说是黄文杰的第二次转型,在这一领域,他一钻就是又一个十年。
在学习中国哲学的过程中,黄文杰开始接触到佛教,佛教让他看到了另一片新天地。2002年黄文杰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是宗教学。博士毕业后,他到了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教学中,黄文杰对宗教的兴趣日益加深,于是,从佛教又进入了其他宗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与哲学比较起来,宗教更需要对内心的反省、对在世的解构。因为宗教的形式比较特别,政权阶级往往对宗教采取谨慎的态度。这也使得宗教作为学术的传播受到来自政治和文化的限制。其实,人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对宗教的开放性,只是有时这种开放性缺乏一种正确的引导方向。于是,黄文杰产生了一种想法:怎样把这种高高在上的宗教落实到当下人心。宗教与美学出现了联手的可能性。黄文杰把注意力放到了宗教美学,这也是他的第四次转型,从宗教到宗教美学。
中西方哲学的不可通约性
同学:您通过发现西方哲学现存的问题找到了什么样的新方向?您的思想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
老师:西方哲学的问题,比如说西方古代哲学的问题,就是在一种主客二分的视角下来研究问题,这种视角的基础就是自我以及对自我的实在性与合法性的假定。西方哲学的运思方式决定了它必然会脱离实际,西方哲学发展到黑格尔阶段,终于变成了概念哲学,哲学变成了哲学家在房子中思考各种问题,而非现实中的问题。作为哲学的形而上学最终抛弃了实际生活,我觉得这种思路不适合美学的发展。由此,我就想寻找一个新的切入点。
研究生毕业后,我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的兴趣爱好和研究的着重点逐渐由西方哲学转移到了中国玄学和美学上,我在其中发现了一片新天地,是完全不同于西方哲学的一种研究思路。我觉得,这种研究的转变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一种体悟反思。在现在的研究中,仍然没有完全搞清楚西方哲学和中国玄学的区别,仍然存在着用西方哲学思维方式来研究和写作中国玄学的情况,我们国内许多研究者的文章、著作还有许多是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解释中国玄学的问题。这就和把别人的鞋子穿在自己脚上一样,虽然好看,但是不适合自己。
同学:您的意思是用中国自己的思想来写作中国玄学,形成一种中国特色的用中国的语言来表达中国的玄学?
老师:是的,我有过这种想法。想用中国自己的语言体系来阐述中国的玄学思维以及传统文化。我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玄学的思维方式和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具有不可通约性,我更愿意叫中国哲学为玄学,玄学直接证得了自我的有限性,并以收敛性的思维方式实现向终极实在的回归。
美学的俗化与泛化
同学:我国的美学研究是如何发展的?其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老师:我觉得美学在哲学学科里的位置比较尴尬。从普通大众的角度来看,大家都知道美,都从常识层次上理解美学,认为美学不用学习也懂。从美学研究者角度看,一种是把美学的根本问题比如“美的本质”看做是假命题,由此解构美学;另一种认为美学问题是一个难问题,大家观点不一,众说纷纭。
美学在现代被俗化、泛化了。不管是普通大众还是专家学者,都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和定义。其中,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必须首先找到美学恰当的学科定位。美学的边界并不清晰,和许多学科都多有交叉。寻找美学的边界和美学的定位,需要回到美学本身。
同学:您认为我们怎么才能定位好美学的边界和性质,又如何才能回到美学本身?
老师:这个问题就要回到西方哲学和美学的产生上来。美学产生于18世纪中期的西方社会。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第一次使用,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美学最初被称为“感性学”,是和理性相对的,在后来的翻译中,逐渐翻译成了美学。但是由于“美”这个概念太泛化了,人们把“感性学”当成了美学,这种意义上的美学和最初鲍姆嘉通创立的感性学是有区别的。
鲍姆嘉通看到了人不可能是纯粹理性或者感性的,他提出了一个理论,融入理性成分在内的“新感性”,是理性和感性的一种完美的结合,以此为契机来探究人的终极存在方式。但是在鲍姆嘉通为数不多的著作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阐释。后来一位学者席勒把这种想法用非常诗意的语言表述了出来。提出了三种冲动,游戏冲动、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这两种冲动都是合法的。如何把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冲动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席勒审美教育的核心问题,通过一种游戏的方式使得人类达到一种和谐,游戏是人类的一种最高的存在形式,因为只有在游戏中,感性和理性这两种相互矛盾的东西才能够找到各自的合法性。西方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将美界定为人的终极存在方式,并把它描述为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因此,我们应该把美学定位在,如何使人成为一个完人,这也是美学这门学科的根本任务。通过回溯美学在西方哲学中的产生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美学的终极关怀,就是人如何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若是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讲,就是如何处理理性和感性这对先天就产生的矛盾,来趋向一个完美的人。
“我把自己对美学的体会称之为纯粹美学”
同学:刚刚老师谈到了西方哲学与美学的关系以及美学与感性学的渊源,这些都是在西方哲学的视域下谈到的美学,那么老师认为中国美学的发展除了受到西方美学的深刻影响以外,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受到一些中国本土化因素的影响?
老师:当然有影响。我认为中国的玄学和宗教与中国美学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中国美学必须研究玄学和宗教。我把中国哲学称之为玄学。美学实际上把玄学和宗教变得现实化了,使得大多数人能都接触到。现代社会许多人都感觉迷茫,找不到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我认为这个多元化中,方式可以多元化,但是目的或者说终极关怀只能是一元的。
同学:请谈谈您对美学的见解。
老师:我把自己对美学的体会称之为纯粹美学,以此来区别实践美学(李泽厚)、生命美学(潘知常)与意象美学(叶朗)。纯粹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存在方式,其基本问题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所谓有限就是自我,这是人的现实存在方式;所谓无限就是无我,这是人的终极存在方式。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存在方式的还原,亦即自我还原为无我也就是本我。我觉得美既不是对象也不是对象的属性,甚至也不是主客相容的意象。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反思,我得出了一句话:心净则世界全美,心空则世界全美。我们看到别人是什么样子,自己就是什么样子。要使自己快乐,就真心真意让别人快乐。要使自己成功,就真心真意地让别人成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我送给大家的一点做人做事的建议。
责任编辑:张蕾磊
联系采访很顺利,黄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和老师聊了很多,遇到专业内容,黄老师会细致地讲解。从文学专业到哲学专业的学习,从美学到宗教美学的研究之路,黄老师坦言每次的选择都与个人的学术兴趣以及对人生的不断反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0年代初期,黄文杰考上了湖北师范学院中文专业。学习中,他渐渐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国内掀起了第三次美学大讨论,黄文杰决定考研,攻读美学专业,考北京大学。
考入北大哲学系后,黄文杰的专业方向是西方哲学和美学。三年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他对西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其内在逻辑顺序是:要想学习好美学,必须要先学习好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在学习西方哲学的过程中,黄文杰发觉西方哲学和美学从古代到现代都是由一条主线贯穿下来,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它解决不了现当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并且产生了一些新的困境。由此,他开始寻找一个新的方向。
研究生毕业,黄文杰来到湖北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他的兴趣和研究的重点逐渐由西方哲学和美学转移到了中国哲学和美学上。这可以说是黄文杰的第二次转型,在这一领域,他一钻就是又一个十年。
在学习中国哲学的过程中,黄文杰开始接触到佛教,佛教让他看到了另一片新天地。2002年黄文杰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是宗教学。博士毕业后,他到了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教学中,黄文杰对宗教的兴趣日益加深,于是,从佛教又进入了其他宗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与哲学比较起来,宗教更需要对内心的反省、对在世的解构。因为宗教的形式比较特别,政权阶级往往对宗教采取谨慎的态度。这也使得宗教作为学术的传播受到来自政治和文化的限制。其实,人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对宗教的开放性,只是有时这种开放性缺乏一种正确的引导方向。于是,黄文杰产生了一种想法:怎样把这种高高在上的宗教落实到当下人心。宗教与美学出现了联手的可能性。黄文杰把注意力放到了宗教美学,这也是他的第四次转型,从宗教到宗教美学。
中西方哲学的不可通约性
同学:您通过发现西方哲学现存的问题找到了什么样的新方向?您的思想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
老师:西方哲学的问题,比如说西方古代哲学的问题,就是在一种主客二分的视角下来研究问题,这种视角的基础就是自我以及对自我的实在性与合法性的假定。西方哲学的运思方式决定了它必然会脱离实际,西方哲学发展到黑格尔阶段,终于变成了概念哲学,哲学变成了哲学家在房子中思考各种问题,而非现实中的问题。作为哲学的形而上学最终抛弃了实际生活,我觉得这种思路不适合美学的发展。由此,我就想寻找一个新的切入点。
研究生毕业后,我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的兴趣爱好和研究的着重点逐渐由西方哲学转移到了中国玄学和美学上,我在其中发现了一片新天地,是完全不同于西方哲学的一种研究思路。我觉得,这种研究的转变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一种体悟反思。在现在的研究中,仍然没有完全搞清楚西方哲学和中国玄学的区别,仍然存在着用西方哲学思维方式来研究和写作中国玄学的情况,我们国内许多研究者的文章、著作还有许多是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解释中国玄学的问题。这就和把别人的鞋子穿在自己脚上一样,虽然好看,但是不适合自己。
同学:您的意思是用中国自己的思想来写作中国玄学,形成一种中国特色的用中国的语言来表达中国的玄学?
老师:是的,我有过这种想法。想用中国自己的语言体系来阐述中国的玄学思维以及传统文化。我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玄学的思维方式和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具有不可通约性,我更愿意叫中国哲学为玄学,玄学直接证得了自我的有限性,并以收敛性的思维方式实现向终极实在的回归。
美学的俗化与泛化
同学:我国的美学研究是如何发展的?其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老师:我觉得美学在哲学学科里的位置比较尴尬。从普通大众的角度来看,大家都知道美,都从常识层次上理解美学,认为美学不用学习也懂。从美学研究者角度看,一种是把美学的根本问题比如“美的本质”看做是假命题,由此解构美学;另一种认为美学问题是一个难问题,大家观点不一,众说纷纭。
美学在现代被俗化、泛化了。不管是普通大众还是专家学者,都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和定义。其中,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必须首先找到美学恰当的学科定位。美学的边界并不清晰,和许多学科都多有交叉。寻找美学的边界和美学的定位,需要回到美学本身。
同学:您认为我们怎么才能定位好美学的边界和性质,又如何才能回到美学本身?
老师:这个问题就要回到西方哲学和美学的产生上来。美学产生于18世纪中期的西方社会。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第一次使用,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美学最初被称为“感性学”,是和理性相对的,在后来的翻译中,逐渐翻译成了美学。但是由于“美”这个概念太泛化了,人们把“感性学”当成了美学,这种意义上的美学和最初鲍姆嘉通创立的感性学是有区别的。
鲍姆嘉通看到了人不可能是纯粹理性或者感性的,他提出了一个理论,融入理性成分在内的“新感性”,是理性和感性的一种完美的结合,以此为契机来探究人的终极存在方式。但是在鲍姆嘉通为数不多的著作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阐释。后来一位学者席勒把这种想法用非常诗意的语言表述了出来。提出了三种冲动,游戏冲动、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这两种冲动都是合法的。如何把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冲动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席勒审美教育的核心问题,通过一种游戏的方式使得人类达到一种和谐,游戏是人类的一种最高的存在形式,因为只有在游戏中,感性和理性这两种相互矛盾的东西才能够找到各自的合法性。西方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将美界定为人的终极存在方式,并把它描述为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因此,我们应该把美学定位在,如何使人成为一个完人,这也是美学这门学科的根本任务。通过回溯美学在西方哲学中的产生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美学的终极关怀,就是人如何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若是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讲,就是如何处理理性和感性这对先天就产生的矛盾,来趋向一个完美的人。
“我把自己对美学的体会称之为纯粹美学”
同学:刚刚老师谈到了西方哲学与美学的关系以及美学与感性学的渊源,这些都是在西方哲学的视域下谈到的美学,那么老师认为中国美学的发展除了受到西方美学的深刻影响以外,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受到一些中国本土化因素的影响?
老师:当然有影响。我认为中国的玄学和宗教与中国美学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中国美学必须研究玄学和宗教。我把中国哲学称之为玄学。美学实际上把玄学和宗教变得现实化了,使得大多数人能都接触到。现代社会许多人都感觉迷茫,找不到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我认为这个多元化中,方式可以多元化,但是目的或者说终极关怀只能是一元的。
同学:请谈谈您对美学的见解。
老师:我把自己对美学的体会称之为纯粹美学,以此来区别实践美学(李泽厚)、生命美学(潘知常)与意象美学(叶朗)。纯粹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存在方式,其基本问题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所谓有限就是自我,这是人的现实存在方式;所谓无限就是无我,这是人的终极存在方式。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存在方式的还原,亦即自我还原为无我也就是本我。我觉得美既不是对象也不是对象的属性,甚至也不是主客相容的意象。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反思,我得出了一句话:心净则世界全美,心空则世界全美。我们看到别人是什么样子,自己就是什么样子。要使自己快乐,就真心真意让别人快乐。要使自己成功,就真心真意地让别人成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我送给大家的一点做人做事的建议。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