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87岁的母亲九年前得了脑血栓,活动需要拄双拐或坐轮椅。为了减少母亲的孤独,一有空,我会让她给我讲述她以前的经历。母亲不糊涂,但耳聋得厉害,看口型猜我的问题,有时会答非所问,我也随她。在母亲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她的经历在我脑海中连在了一起……
我16岁就嫁给了和我同岁的你“大爹”(父亲)。
我娘家住在府谷沙沟岔杨庄子,你姥爷是庄子上的主事人。我4岁没了娘,6岁时,你姥爷给我娶了个后妈。娶后妈的前一天晚上,我4岁的弟弟睡了一觉就再也没醒过来,听大人说是上“庙儿”时“动土了”。
后妈给我讲:“和你大爹结婚前,我已经说给人家了,还没过门,女婿看戏时掉进井里淹死了,我就成了女儿寡。”
后妈给我和她吃糠窝窝,给你姥爷另外蒸玉米窝窝。
我6岁时开始裹脚,疼的一黑夜睡不着,在12岁时,你姥爷看我可怜,骂住你老娘让放开了。
从小你爷爷和你姥爷就给我和你大爹定下了娃娃亲。说亲时,你爷爷给你姥爷八块银洋。我10岁时,你五爷爷送来一口猪。娶我那天,我坐在毛驴上,是你老舅把我送在了离家十几里路的你大爹家。
进门时,你奶奶正“坐月子”。
我和你大爹成家后,我和你爷爷奶奶种地,你大爹隔三差五出去打工。
我一辈子生了11个儿女,一个没抱起,存留下8个,还有两个在两三岁上死在了我的怀里。
我生第一个小子的时候是民国31年。
那几年“遭下时候了”。连住几年地里没收成,到第三年,麸子、苦菜和沙蒿都吃完了,连树皮也给扒光了。你大爹在外打工没回来,你爷爷领着一家老小到口外逃荒要饭去了。我带着不到两岁的娃娃走不了,几天没吃饭,饿得浑身浮肿。
临村一个媳妇上门来要饭,背着一个两三岁的女女。那个媳妇对我说:“嫂子,把我的女女给你留下当童养媳哇,我养不活了!”我有气无力地说:“家里头甚吃的也没了,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几天”。她那个媳妇叹了口氣,挪着碎步摇摇晃晃地走了。后来听村头人说:那天晚上,看见那娘们俩倒在了村头的路边,第二天就不见了,说是让狼吃了。
临近晌午,你大爹回来了,他看了一眼饿得眼都不睁的儿子说:“给娃娃弄上口吃的哇。”我强强爬起来,用他带回来的一点小米拌着瓮底的一小把麸子搅了半碗稀糊糊,娃娃吃完说:“妈妈,我还没吃饱!”
当天晚上,我那两岁的小子就走了。
——母亲讲这段经历的时候,我会感到母亲极度的虚弱,嘴唇有点发黑,身子有些发抖,讲到后来,母亲会把头慢慢地向下低去,不断地发出叹息!母亲仿佛犯下了一件后悔终身、再也无法挽回的错误,深深地陷入了懊悔当中。
这段苦难的经历深深地刻印在了母亲的脑海中,有时我不问,母亲也会重复提起这段悲惨的经历,每次讲述,不但情节相同,而且口气和情绪几乎完全一样,那件事,在母亲看来,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
我生第二个小子,是在民国33年。
民国35年的七八月份的一天下午,我和你奶奶在一起锄地,我那三岁的儿子就坐在垄畔上玩。太阳偏西时候,我和你奶奶锄到了地头,突然听见我远处的儿子发出一连声惨烈的哭叫声,我们回头一看吓得张着嘴说不出话,定在原地不会动了,我看见一只灰色的瘦狼刁走了我的儿子。你奶奶一把抓住我的衣袖、一手拿着锄头、拉拽着我朝着狼跑的方向追去。我们一边追一边哭喊,你爷爷和你大爹听见叫声从另一个方向迎面跑来,正好和狼打了个照面,把狼夹在了中间。狼惊慌地丢下我那娃娃一眨眼跑的无影无踪了。
我赶忙抱起儿子,见他浑身是血,衣服扯烂几处。仔细检查才发现,他的后脖颈被狼咬出一个不大的洞,不住地向外冒着血。
我的儿子眼睛睁得圆圆的,声音颤抖地不停地对我说着:“妈妈,妈妈,有怕怕了!妈妈,妈妈,有怕怕了!”
从那天开始,在我的怀里儿子不住气自言自语:“妈妈,妈妈,我听话呀,妈妈,我再也不调皮了,妈妈,有怕怕了!……”
那几天,我一直抱着我的儿子,再也没敢离开他半步。我会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眼泪不住气地流。
20天后的一个下午,你大爹看了一眼浑身发紫的儿子,叹了口气对我说:“不要守着了,留不住了!”
我起身,把家里准备过几天给儿子过生日的二升软米全部蒸成糕角子,一家三口吃得精光。
第二天,我的第二个儿子走了。
——晚年的母亲对死亡没有丝毫畏惧。也许是母亲一直认为人有来世,死亡只是给她换了一个住的地方,也许是不止一次临近死亡的经历让母亲修炼得心若止水。但一说起家乡的狼,母亲的神情会有些变色,声音会有些颤栗,眼神也有些呆滞。
父亲是家族那一代的老大,按家乡的传统,家族墓里留着他们的位置。在父母七十岁以后,家乡上来的本家会谈起父母百年之后的安排。有一次,我问母亲“想不想回去?”母亲很坚决果断地回答:“不回去!”我问:“为甚?”母亲回答:“我怕狼了!”
后来,我在家乡又生了两儿两女。
十几年后的一个初冬的寒夜你大爹在外面探好了路,带着一家老小驴驮、步行着离开了老家。你大爹在东胜酸刺沟煤矿当矿工,我们就在矿区生活。后来,你大爹又来到东胜当了泥瓦匠,我们又跟着来到了县城。上来后,我又生了一女三儿,虽然有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但看着你们一个个健康长大还能上学,我就知足了。
那个时候,我做梦也没想过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你们不要嫌我唠叨,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知感恩,好好给公家做事,不要贪占人家的小便宜……
你们可不敢作害粮食,要这样又“遭时候”呀……
——晚年的母亲修炼得慈祥豁达,像一尊佛,我们生活中的矛盾在她看来一切都是那么云淡风清,遇到世事不公,她也淡然处之。
一次,看着晚辈争吵,母亲面带微笑一言不发,等吵完后,母亲笑着问:“你们谁赢了?”
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母亲主动要求住进了敬老院,几个月后,她说想回家了。我们与母亲一起走出她的房间,看见敬老院楼道站满了母亲的那些老伙伴和服务人员,他们对母亲依依不舍,有的还落下了眼泪。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我16岁就嫁给了和我同岁的你“大爹”(父亲)。
我娘家住在府谷沙沟岔杨庄子,你姥爷是庄子上的主事人。我4岁没了娘,6岁时,你姥爷给我娶了个后妈。娶后妈的前一天晚上,我4岁的弟弟睡了一觉就再也没醒过来,听大人说是上“庙儿”时“动土了”。
后妈给我讲:“和你大爹结婚前,我已经说给人家了,还没过门,女婿看戏时掉进井里淹死了,我就成了女儿寡。”
后妈给我和她吃糠窝窝,给你姥爷另外蒸玉米窝窝。
我6岁时开始裹脚,疼的一黑夜睡不着,在12岁时,你姥爷看我可怜,骂住你老娘让放开了。
从小你爷爷和你姥爷就给我和你大爹定下了娃娃亲。说亲时,你爷爷给你姥爷八块银洋。我10岁时,你五爷爷送来一口猪。娶我那天,我坐在毛驴上,是你老舅把我送在了离家十几里路的你大爹家。
进门时,你奶奶正“坐月子”。
我和你大爹成家后,我和你爷爷奶奶种地,你大爹隔三差五出去打工。
我一辈子生了11个儿女,一个没抱起,存留下8个,还有两个在两三岁上死在了我的怀里。
我生第一个小子的时候是民国31年。
那几年“遭下时候了”。连住几年地里没收成,到第三年,麸子、苦菜和沙蒿都吃完了,连树皮也给扒光了。你大爹在外打工没回来,你爷爷领着一家老小到口外逃荒要饭去了。我带着不到两岁的娃娃走不了,几天没吃饭,饿得浑身浮肿。
临村一个媳妇上门来要饭,背着一个两三岁的女女。那个媳妇对我说:“嫂子,把我的女女给你留下当童养媳哇,我养不活了!”我有气无力地说:“家里头甚吃的也没了,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几天”。她那个媳妇叹了口氣,挪着碎步摇摇晃晃地走了。后来听村头人说:那天晚上,看见那娘们俩倒在了村头的路边,第二天就不见了,说是让狼吃了。
临近晌午,你大爹回来了,他看了一眼饿得眼都不睁的儿子说:“给娃娃弄上口吃的哇。”我强强爬起来,用他带回来的一点小米拌着瓮底的一小把麸子搅了半碗稀糊糊,娃娃吃完说:“妈妈,我还没吃饱!”
当天晚上,我那两岁的小子就走了。
——母亲讲这段经历的时候,我会感到母亲极度的虚弱,嘴唇有点发黑,身子有些发抖,讲到后来,母亲会把头慢慢地向下低去,不断地发出叹息!母亲仿佛犯下了一件后悔终身、再也无法挽回的错误,深深地陷入了懊悔当中。
这段苦难的经历深深地刻印在了母亲的脑海中,有时我不问,母亲也会重复提起这段悲惨的经历,每次讲述,不但情节相同,而且口气和情绪几乎完全一样,那件事,在母亲看来,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
我生第二个小子,是在民国33年。
民国35年的七八月份的一天下午,我和你奶奶在一起锄地,我那三岁的儿子就坐在垄畔上玩。太阳偏西时候,我和你奶奶锄到了地头,突然听见我远处的儿子发出一连声惨烈的哭叫声,我们回头一看吓得张着嘴说不出话,定在原地不会动了,我看见一只灰色的瘦狼刁走了我的儿子。你奶奶一把抓住我的衣袖、一手拿着锄头、拉拽着我朝着狼跑的方向追去。我们一边追一边哭喊,你爷爷和你大爹听见叫声从另一个方向迎面跑来,正好和狼打了个照面,把狼夹在了中间。狼惊慌地丢下我那娃娃一眨眼跑的无影无踪了。
我赶忙抱起儿子,见他浑身是血,衣服扯烂几处。仔细检查才发现,他的后脖颈被狼咬出一个不大的洞,不住地向外冒着血。
我的儿子眼睛睁得圆圆的,声音颤抖地不停地对我说着:“妈妈,妈妈,有怕怕了!妈妈,妈妈,有怕怕了!”
从那天开始,在我的怀里儿子不住气自言自语:“妈妈,妈妈,我听话呀,妈妈,我再也不调皮了,妈妈,有怕怕了!……”
那几天,我一直抱着我的儿子,再也没敢离开他半步。我会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眼泪不住气地流。
20天后的一个下午,你大爹看了一眼浑身发紫的儿子,叹了口气对我说:“不要守着了,留不住了!”
我起身,把家里准备过几天给儿子过生日的二升软米全部蒸成糕角子,一家三口吃得精光。
第二天,我的第二个儿子走了。
——晚年的母亲对死亡没有丝毫畏惧。也许是母亲一直认为人有来世,死亡只是给她换了一个住的地方,也许是不止一次临近死亡的经历让母亲修炼得心若止水。但一说起家乡的狼,母亲的神情会有些变色,声音会有些颤栗,眼神也有些呆滞。
父亲是家族那一代的老大,按家乡的传统,家族墓里留着他们的位置。在父母七十岁以后,家乡上来的本家会谈起父母百年之后的安排。有一次,我问母亲“想不想回去?”母亲很坚决果断地回答:“不回去!”我问:“为甚?”母亲回答:“我怕狼了!”
后来,我在家乡又生了两儿两女。
十几年后的一个初冬的寒夜你大爹在外面探好了路,带着一家老小驴驮、步行着离开了老家。你大爹在东胜酸刺沟煤矿当矿工,我们就在矿区生活。后来,你大爹又来到东胜当了泥瓦匠,我们又跟着来到了县城。上来后,我又生了一女三儿,虽然有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但看着你们一个个健康长大还能上学,我就知足了。
那个时候,我做梦也没想过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你们不要嫌我唠叨,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知感恩,好好给公家做事,不要贪占人家的小便宜……
你们可不敢作害粮食,要这样又“遭时候”呀……
——晚年的母亲修炼得慈祥豁达,像一尊佛,我们生活中的矛盾在她看来一切都是那么云淡风清,遇到世事不公,她也淡然处之。
一次,看着晚辈争吵,母亲面带微笑一言不发,等吵完后,母亲笑着问:“你们谁赢了?”
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母亲主动要求住进了敬老院,几个月后,她说想回家了。我们与母亲一起走出她的房间,看见敬老院楼道站满了母亲的那些老伙伴和服务人员,他们对母亲依依不舍,有的还落下了眼泪。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