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a1a1a1a1a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87岁的母亲九年前得了脑血栓,活动需要拄双拐或坐轮椅。为了减少母亲的孤独,一有空,我会让她给我讲述她以前的经历。母亲不糊涂,但耳聋得厉害,看口型猜我的问题,有时会答非所问,我也随她。在母亲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她的经历在我脑海中连在了一起……
  我16岁就嫁给了和我同岁的你“大爹”(父亲)。
  我娘家住在府谷沙沟岔杨庄子,你姥爷是庄子上的主事人。我4岁没了娘,6岁时,你姥爷给我娶了个后妈。娶后妈的前一天晚上,我4岁的弟弟睡了一觉就再也没醒过来,听大人说是上“庙儿”时“动土了”。
  后妈给我讲:“和你大爹结婚前,我已经说给人家了,还没过门,女婿看戏时掉进井里淹死了,我就成了女儿寡。”
  后妈给我和她吃糠窝窝,给你姥爷另外蒸玉米窝窝。
  我6岁时开始裹脚,疼的一黑夜睡不着,在12岁时,你姥爷看我可怜,骂住你老娘让放开了。
  从小你爷爷和你姥爷就给我和你大爹定下了娃娃亲。说亲时,你爷爷给你姥爷八块银洋。我10岁时,你五爷爷送来一口猪。娶我那天,我坐在毛驴上,是你老舅把我送在了离家十几里路的你大爹家。
  进门时,你奶奶正“坐月子”。
  我和你大爹成家后,我和你爷爷奶奶种地,你大爹隔三差五出去打工。
  我一辈子生了11个儿女,一个没抱起,存留下8个,还有两个在两三岁上死在了我的怀里。
  我生第一个小子的时候是民国31年。
  那几年“遭下时候了”。连住几年地里没收成,到第三年,麸子、苦菜和沙蒿都吃完了,连树皮也给扒光了。你大爹在外打工没回来,你爷爷领着一家老小到口外逃荒要饭去了。我带着不到两岁的娃娃走不了,几天没吃饭,饿得浑身浮肿。
  临村一个媳妇上门来要饭,背着一个两三岁的女女。那个媳妇对我说:“嫂子,把我的女女给你留下当童养媳哇,我养不活了!”我有气无力地说:“家里头甚吃的也没了,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几天”。她那个媳妇叹了口氣,挪着碎步摇摇晃晃地走了。后来听村头人说:那天晚上,看见那娘们俩倒在了村头的路边,第二天就不见了,说是让狼吃了。
  临近晌午,你大爹回来了,他看了一眼饿得眼都不睁的儿子说:“给娃娃弄上口吃的哇。”我强强爬起来,用他带回来的一点小米拌着瓮底的一小把麸子搅了半碗稀糊糊,娃娃吃完说:“妈妈,我还没吃饱!”
  当天晚上,我那两岁的小子就走了。
  ——母亲讲这段经历的时候,我会感到母亲极度的虚弱,嘴唇有点发黑,身子有些发抖,讲到后来,母亲会把头慢慢地向下低去,不断地发出叹息!母亲仿佛犯下了一件后悔终身、再也无法挽回的错误,深深地陷入了懊悔当中。
  这段苦难的经历深深地刻印在了母亲的脑海中,有时我不问,母亲也会重复提起这段悲惨的经历,每次讲述,不但情节相同,而且口气和情绪几乎完全一样,那件事,在母亲看来,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
  我生第二个小子,是在民国33年。
  民国35年的七八月份的一天下午,我和你奶奶在一起锄地,我那三岁的儿子就坐在垄畔上玩。太阳偏西时候,我和你奶奶锄到了地头,突然听见我远处的儿子发出一连声惨烈的哭叫声,我们回头一看吓得张着嘴说不出话,定在原地不会动了,我看见一只灰色的瘦狼刁走了我的儿子。你奶奶一把抓住我的衣袖、一手拿着锄头、拉拽着我朝着狼跑的方向追去。我们一边追一边哭喊,你爷爷和你大爹听见叫声从另一个方向迎面跑来,正好和狼打了个照面,把狼夹在了中间。狼惊慌地丢下我那娃娃一眨眼跑的无影无踪了。
  我赶忙抱起儿子,见他浑身是血,衣服扯烂几处。仔细检查才发现,他的后脖颈被狼咬出一个不大的洞,不住地向外冒着血。
  我的儿子眼睛睁得圆圆的,声音颤抖地不停地对我说着:“妈妈,妈妈,有怕怕了!妈妈,妈妈,有怕怕了!”
  从那天开始,在我的怀里儿子不住气自言自语:“妈妈,妈妈,我听话呀,妈妈,我再也不调皮了,妈妈,有怕怕了!……”
  那几天,我一直抱着我的儿子,再也没敢离开他半步。我会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眼泪不住气地流。
  20天后的一个下午,你大爹看了一眼浑身发紫的儿子,叹了口气对我说:“不要守着了,留不住了!”
  我起身,把家里准备过几天给儿子过生日的二升软米全部蒸成糕角子,一家三口吃得精光。
  第二天,我的第二个儿子走了。
  ——晚年的母亲对死亡没有丝毫畏惧。也许是母亲一直认为人有来世,死亡只是给她换了一个住的地方,也许是不止一次临近死亡的经历让母亲修炼得心若止水。但一说起家乡的狼,母亲的神情会有些变色,声音会有些颤栗,眼神也有些呆滞。
  父亲是家族那一代的老大,按家乡的传统,家族墓里留着他们的位置。在父母七十岁以后,家乡上来的本家会谈起父母百年之后的安排。有一次,我问母亲“想不想回去?”母亲很坚决果断地回答:“不回去!”我问:“为甚?”母亲回答:“我怕狼了!”
  后来,我在家乡又生了两儿两女。
  十几年后的一个初冬的寒夜你大爹在外面探好了路,带着一家老小驴驮、步行着离开了老家。你大爹在东胜酸刺沟煤矿当矿工,我们就在矿区生活。后来,你大爹又来到东胜当了泥瓦匠,我们又跟着来到了县城。上来后,我又生了一女三儿,虽然有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但看着你们一个个健康长大还能上学,我就知足了。
  那个时候,我做梦也没想过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你们不要嫌我唠叨,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知感恩,好好给公家做事,不要贪占人家的小便宜……
  你们可不敢作害粮食,要这样又“遭时候”呀……
  ——晚年的母亲修炼得慈祥豁达,像一尊佛,我们生活中的矛盾在她看来一切都是那么云淡风清,遇到世事不公,她也淡然处之。
  一次,看着晚辈争吵,母亲面带微笑一言不发,等吵完后,母亲笑着问:“你们谁赢了?”
  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母亲主动要求住进了敬老院,几个月后,她说想回家了。我们与母亲一起走出她的房间,看见敬老院楼道站满了母亲的那些老伙伴和服务人员,他们对母亲依依不舍,有的还落下了眼泪。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左江在与右江并流汇成邕江前,柔身一转,优雅地旋出了一个扬美湾。  湾如山里妹子温婉平和,有树在岸上恣意长着,枝叶横逸,撑出一汪荫凉,便有船停靠。船自南来,船自北往。船上人家上岸歇脚,补充粮油,扬美人烟渐兴渐旺,聚拢四面来客,至宋代码头开埠,明清最鼎盛时建起码头八座,有诗赞曰:大船尾接小船头,南腔北调语不休;入夜帆灯千万点,满江钰闪似星浮。  因得水运及饮水、灌溉之利,江河沿岸多麋集人口而成圩成镇,
期刊
太阳梦  风摇着海边树,天空仿佛要倾斜……  1  一只外婆故事里描绘的灰狼,摇头摆尾地在瞳孔中放大,远处一片深蓝,海呼吸得像铜锣敲打般沉重。  星星闪亮起单眼皮,远山附和着黑礁石沉默。  倘若明天路没有泥泞布置的阴谋,鲜花是很美地迎着天空微笑。  我们也站在海边微笑。尽管风和浪想要使一切麻痹、中风。  尽管我们难以与那座海石雕被看成是世纪的雕像,我们也静静地站在海边微笑。那个拾贝的顽童,便是我们
期刊
从孩童时代起就居住在南京这座历史文明积淀厚重的名城,在“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这块炽烈的土地上,气定神闲地生活有几十年,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不是南京人的南京人了。  南京在古代被称为金陵,在历史上与长安、燕京、洛阳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古城曾经很早就有了国家高等学府。它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最高学府。六朝至明清时期,这一带居住的都是名门
期刊
如果把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两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略改成“落霞与群骛齐飞,夏水共长天一色”,用在夏日的棠荫岛上,我想当为诗情倍增,更加恰如其分了。  “孤鹜”,一只野鸭,怎么能齐飞?纵与落霞,顶多也只是一种孤美的意境。这本颇困扰着许多历史学家和文化名流,成为一文坛悬案,是从日本皇宫的原抄本上看到是“孤鹜”二字,故被沿用至今。或许王勃是兼喻自己的孤身只影?但纵观全文,诗人又整个被滕
期刊
一  “不要过来!不要过来!”  “小朋友,别怕,它们不咬人的。”  “别哭别哭,我们马上就走。”  犹记得幼年的自己眼汪汪地慌叫着,一边忍不住跺脚,一边又想起妈妈的嘱咐遇到猫狗不要大声喊,喊得越厉害它们就叫得越厉害。可是,那时的我哪里能控制住自己。  牵绳的邻里乡亲们见了,总是笑着安慰道,然后熟练地撂起它们的宝贝赶忙走过,有些婶婶伯伯,爷爷奶奶下次遇见了还会再叨叨:“我家那小畜生不咬人的,小孩你
期刊
认识黄神彪之前,首先从读他的散文诗作品开始,那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我刚入大学中文系读书。而90年代初就被中国文坛誉为“诗坛少帅”的他,就是处于那个新诗潮滚滚而来,既展示春风的生机又滚动着流火的炽烈的狂热年代。之后,中国诗坛逐步趋于理性,黄神彪也进入了他的创作“潜伏期”。  这一潜伏就是25年。黄神彪曾经辉煌过,他通过长篇散文诗《花山壁画》,展现了壮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历程,获得文学界的
期刊
山遥遥几重,水迢迢几程,风雪声你又听过几更,哪个梦为真,哪扇门在等?提灯,可否照亮心上的城?而我卸下风尘,当回山水故人。  ——《山水故人》  一  二月十一日傍晚时分,贵阳街头。如海的人潮四散开去,四周开始模糊。站在空旷的露台上,眺望着阴郁的天空,春燕陷入了沉思。这个她生活了半生的城市依旧烟火味十足,但今天晚上,她将要和这里短暂告别,丈夫、孩子、长发,此刻成了她心头最难的割舍。  午夜一点,下夜
期刊
农历五月,春夏相交、万木葱茏,在大山深处的鄂西北村落,微风和煦,阳光正好,许许多多头戴草帽的农民正在自家田头上静静地看着平缓的渠水流淌进田地,在阳光的照射和天地的见证下,一场盛大的农忙仪式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插秧,这项传承久远的农忙劳作,因为它对于满足人类口粮的巨大價值而成为了我国南方家家户户的重要生活议题。每当我们在餐桌上拿起香喷喷的白米饭,那纵横交错的沟渠和田埂、弯腰后退的坚持、整齐划线的葱
期刊
我的父亲年届耄耋,依然喜欢读书。读书,成了父亲每天必做的要事和趣事。家中的书刊都被父亲反复翻阅到泛黄起皱的程度。  因患严重的肺病,父亲已卧床近三年了,但仍然读书不辍。病床头堆满了各种书刊,有军事杂志,有伟人传记,还有本地报纸。我儿子买来的历史书籍,父亲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去年腊月,父亲染上流感,高烧不退,引发脑梗。自那以后,父亲反应迟缓,再也不能读书了,只能听收音机、看电视机里
期刊
米线,在云南是一道很普通的小吃。但是说起过桥米线,就是一道比较独特的美食了。过桥米线,不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那鲜美可口的味道也令人回味无穷。对于身处异乡的云南人来说,过桥米线更是家的味道。  虽然我是个云南人,但是小时候并没有吃过过桥米线。小时候,我家在大山深处,那里交通闭塞,生活艰苦。即使集市上有米线出售,我也从来没有机会去尝尝。第一次听说过桥米线,是在小学的课本上看到的。看到“过桥米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