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ao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从中学“微课”教学理论发展深度不够,“微课”教学内容不够“微”以及“微课”管理体制不完善三个方面阐述了目前中学“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从增加微课理论深度,增加微课教学内容体系以及完善管理体制等方面给出了优化策略,希望为“微课”在中学的教学给予指导。
  【关键词】“微课”理论 “微课”内容体系 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82-02
  现如今,微时代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微功能,给教育领域也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产生了“微课程”理论,“微课”理论在我国已有五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其理论定位依然不够成熟,可发表相关理论论文的数量与实践规模发展却较快,因此很有必要对当前 “微课”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以及有效的策略,为微课理论的发展和教学实践效果的提升尽一份绵力,并为后续深化微课理论的研究提供借鉴。
  1.中学“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微课”教学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
  1.1.1微课理论研究深度不够
  目前,对微课程已经有很广泛的研究,除了对微课基础理论有所探讨之外,在微课软件视频的设计与开发、应用与评价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其发展的理论深度依然不够。纵观相关的微课理论研究文献,选题空洞,缺乏实践支撑,不具备一定高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操作。
  1.1.2 微课的设计理论缺乏深入的指导
  微课不仅仅是一项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更是一项集互联网课程的设计、规划、建设应用于一的复杂系统工作【1】。在全国首届中小学微课设计大赛中,76%的老师认为,微课的教学设计是微课程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知网上虽然关于微课设计的文章有很多,这些微课设计模式仅仅建立在是在传统课程的教学设计理论之上提出的,绝大部分都没有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更没有实践指导,理论太单薄。
  1.1.3 微课程的应用现状缺少实证研究
  微课程理论在国外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其应用状况和应用前景也非常好。但其是否真正适用于我国的教育教学,却是当下没有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内举行过多层次的微课程比赛,也拟定了相关的微课程教学评价指标【2】,但还是难以精确量化出微课的应用效果。笔者也认为微课使用效果的好坏,应该由学生予以评价学生,只有学生在学习微课后,学习成绩、兴趣以及效率有所提升,才能证明微课价值的,然而此项研究目前并无人实施。
  1.1.4微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在微课程学习中,如果学生只孤立的看视频,而得不到结果反馈,就无从知晓学习的效果,更会降低学习积极性。目前国内微课研究设计平台没有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评价过程,更没有评价标准说明,也没有相关达标的最低分数,相对完善的微课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
  1.2 内容不够“微”而形式够“微”
  1.2.1选题不够“小而精”
  我国微课发出的“微课程评价指标”明确指出微课选题要“小而精”【3】。这体现出人们对于微课达成的共识就是“小”,要求微课从时间和内容上都要“小”。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理解好“小”的含义,比如,有些微课是通过加快语速或压缩学习者思考的时间,用以保证微课在形式上看比较小,使得一节微课所传递的知识量过多,学习者在十分钟以内的之间比较难以接受。
  1.2.2微课的形式不够规范化
  微课是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利用信息化手段,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而不是截取的课堂教学片段,或省略其他程序与步骤【4】,直入主题的讲解。当前,大部分微课没有清晰的课程说明和完整的教学结构,使学习者一时摸不到头脑,无法第一时间知晓课的教学目标或内容,在学习前没有心理预设或准备。目前大部分的微课的学习资源都是以 “微视频”展现出来的,相关配套资源没有跟上。总之,微课不应因为“微”这一字,就“微”掉应有的课程结构或辅助资源。
  1.2.3媒体技术有时成为教学的负担
  微课程使用的目的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但许多老师缺乏判断如何选择媒体技术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能力。比如在中学数学学科的微课教学中,老师用多媒体软件呈现数学教学内容,公式的推导或解题步骤的讲解也是用多媒体展现,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反而不如在传统课堂中老师用黑板推导过程让学生印象深刻。
  1.3微课管理机制不完备,平台缺乏有效管理
  1.3.1微课开发技术稍显复杂
  由于现有的微课开发技术比较复杂,中学一线教师平时的课时任务比较繁重,要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微课教学探索,似乎有些不切合实际,老师想要制作系列的微课程,现有的微课制作技术与设备会成为老师制作微课很大的阻力。
  1.3.2微课质量良莠不齐
  现阶段的微课制作呈现质量不稳定、鱼龙混杂的现象,在理论研究上,极少有文章涉及到微课的监督与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中,免费的微课平台管理机制也不完善,因此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套微课的管理与监督体系是。
  2.优化“微课”教学的对策研究
  作为一个新的教学理论领域,微课在发展中存在诸多不足,因而需要正视不足和反思,对上述每一个问题进行认真详细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
  2.1增加理论深度,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2.1.1挖掘微课研究深度,推举课程带头人
  对众多微课程研究者来说,不能只顾拓展研究的范围和广度,不能只追求标新立异,而是应增加微课的研究深度,挖掘出更多理论精髓,去深化微课的研究成果。同时需要推举出几位带头人,鼓励他们深度钻研,进而带动其他研究者一起深入研究。   2.1.2重视教学设计,用实践验证理论
  “微教学设计”是微课程建设的基础,现阶段的微课教学设计缺乏在实践中的检验,研究者应以现有设计模式为基础,针对学科特点,设计微课教案,给一线老师提供更直接的参考。
  2.2 优化微课制作技术,增强社会交往功能
  2.2.1研制较易制作软件,降低技术门槛
  要想利用微课平台,把知识传递出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降低微课制作技术门槛。中学一线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考如何进行组织课程和知识内容的最优传递方式,而不是纠结软件的使用。因此必须简化微课制作程序,开发简易的微课制作软件,不需要复杂高端的计算机技术,只要依据提示一步一步操作,就能制作出精美的微课视频,使教师能够轻松自如的制作微课。
  2.2.2完善移动终端,达到随时随地学习
  要充分做好微课资源,可以开发针对中小学生的移动终端软件。因为平时中小学生课业比较繁忙,上网的时间比较少,但是他们的手机拥有率比较高,如果能利用课余时间在手机上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微课,就可以做到时间利用最优化。
  2.2.3记录微课学习进程,建立评价体系
  在记录微课学习进程方面,可汗学院开发了数据分析系统。该数据分析系统共记录了四种数据,第一是活动分析的柱状图,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到清楚地了解学生每天学习了哪些视频课程,做了哪些练习,花费了多少时间,获得了多少成绩,弄清楚了哪些知识点;第二是学习知识点的饼图,饼图外圈显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内圈显示现在正在学习的知识点。如果将鼠标移到外圈不同颜色标示的知识点上,可以看到每个知识点掌握的程度;第三是技能学习进度表,该表采用不同颜色的模块表示学习进度,白色、浅蓝色、深蓝色、红色和橙色分别代表尚未学习、已经开始学习、已精通、学习起来有困难的知识点和学习者在复习该知识点;第四是练习过程的柱状分析图,该图可以展现知识点练习过程中所做题目的完成情况。利用这种详细的数据记录,不仅可以使学习者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老师也能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开发试题库,二是建立数据分析系统,三是开发成就动机系统。首先要保证题库中有足够丰富的题目类型;其次需要有详尽的数据,以便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情况比较直观掌握;第三是成就动机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后能立刻真实的感受到学习的效果,激发学习动机。
  2.3完善微课平台管理体系
  2.3.1整合微课知识点
  根据每次微课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一节节微课变成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构建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要完成此项工作,前提是微课标题要能准确展现教学内容,像《二次函数的图像》、《偶函数的概念》,《等比数列》等这种标题的微课,能直接表示知识点,而整合各知识点后的微课体系,会让学生依据知识网络的提示,有选择性地学习每一个知识点,而不是随机的选择知识点,避免知识逻辑顺序颠倒,使学习链接起来,构成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增强整体学习的效果,并使学习不易中断。
  2.3.2有效及时回应学生问题
  针对微课平台答疑模块,可以参照可汗学院的运行模式,可汗学院引入了志愿者系统来完成指导工作,征集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有志之士为生提供免费的指导,有效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
  2.4完善微课教育教学机制
  教育部门可以开展中小学教师微课培训活动,针对微课理论、策略、方法和模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播放优秀课例,提高教师微课制作水平。鼓励微课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团队资源。
  3.结束语
  总体来说,随着“微”理论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也逐步走向移动化、微型化,微课的出现正是顺应教学改革的时代潮流。但中学“微课”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诸多相互联系的环节,微课的建设之路还很漫长。希望本文的结论和对策建议对微课建设发展具有实践价值和积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2]胡铁生, 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3]胡铁生 . 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7.
  [4]胡小勇.信息化世界的“小世界”现象与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40‐42.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和评论了我所建立的环境实验室Ge(Li)γ谱仪系统的性能和应用。提出了一般环境实验室中使用一个中等体积和性能的高分辨率锗或Ge(Li)γ谱仪,加上适当的物质屏蔽就可
本文描写了加快器在激光辐射测量中,提高响应时间的作用和对加快结果的分析。
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逻辑纯理功能,对张九龄的乐府诗《赋得自君之出矣》的三种英译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位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和翻译手法不尽相同,对诗小句之间的逻辑
电信类专业中信号处理课程群由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组成,传统的“以教为主”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11-02  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观念陈旧,考试多以语法知识为主,课堂教学方式死板,“注入式”“填鸭式”现象十分普遍。教学中严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培养能力”的倾向。“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轴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英语教学思想、观念和模式,树立
【摘要】英语是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科目,在初中甚至小学,孩子们就已经接触到了这一门外语。作为第二种语言,这就考验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老师的传播能力。听不懂,学不进去,只是就变得枯燥乏味,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费劲,打造高效的课堂学习模式已经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学习实践学好第二门语言,如何为学生们高效的传授英语知识。本文就此问题研究考察,探讨一下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学好英语,消除害怕
本文介绍了直读式双量程真空室剂量仪的历史背景、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对剂量率效应这一关键性能做了简单的计算和验证。
本文报道以φ100×100mm的低钾NaI(T1)晶体和GDB-76F型光电倍增管组合探头为探测器的室内外通用γ谱仪。在铅屏蔽室内,γ光子能量从0.05—2MeV范围本底计数率为1053计数/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对中等职业专业学校教学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英语作为语言学学科,其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只有采取有效策略而开展职专英语教学活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英语教学知识内容的了解和增强记忆,使其更为深入的学习。本文主要对暗示教学法内涵进行概述,并分析暗示教学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及其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 职专英语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 构建 高效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95-0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力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构建高效的课堂呢?  首先,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树立正确教学理念。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