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磕绊绊的“天作之合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x200901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印两国在建国初面临相似的问题:人口多、工业化程度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教育普及度较低,相对而言印度在基础设施、财政平衡等方面要好于当时的中国,而中国在国家凝聚力等方面则好于印度。
  
  印度是1948年独立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在一年后宣布成立,“印度象”和“中国龙”几乎在第一时间便当起伙伴、做起生意(中国入藏部队的军需一度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从印度购买),“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度中国是兄弟)的口号曾经在两国间家喻户晓,但不过十几年功夫,两国关系便“热转冷”,并打了一场短暂而血腥,至今令两国社会难以忘怀的边界战争。近20多年来,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分别被看作新兴国家两种发展模式的代表,并不时被国际间出于各种目的加以比较,本世纪初以来更双双入列“金砖”,开启了象与龙既频繁密切、又踉踉跄跄的“天作之合”。
  “印度捷径”是否走得通
  50-70年代,两国不约而同踏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目的自然是集中国家资源,发挥所谓“后发优势”,尽快补上“欠课”。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两国都取得了一些发展成绩,工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也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但这种僵化经济模式的弱点也同样在两国发展过程中暴露无遗。70年代末,当时情况更糟的中国率先走上市场化改革的道路,所遵循的模式是“自上而下”,先解放农村生产力,再进行国企改革,通过发展制造业和工业品出口解决市场和就业的“两难”,最终让“中国制造”强行挤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地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面貌的现代化。
  印度则直到1991年才在当时任财政部长的曼莫汉.辛格领导下开始市场化改革,1994年国大党在选举中获胜,辛格出任总理,印度经济改革开始提速,并迅速获得了显著成就,在当时盖过了中国的经济表现,至1999年印度GDP增速达到8.8%,自两国都有GDP统计以来首次超过中国(7.6%),在当时不仅印度朝野扬眉吐气,世界各国许多主流经济传媒、评论家都认为,印度经济前景远较中国光明。
  印度之所以在经济改革之初后来居上,在当时的分析家看来,是走了一条“印度捷径”。
  所谓“印度捷径”,是指当时辛格为代表的国大党经济决策层鉴于印度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短缺,若亦步亦趋地像中国那样走按部就班、先农业后工业、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就会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总也赶不上一直想赶上的中国。但印度社会分化明显,在人口比例中只占不到1/3、但绝对人数却已上亿的精英阶层英语能力强,教育程度高,印度的国际环境和与国际市场接轨度也远好于中国,如果跨越工业化阶段,直接“升级”到信息化、金融化等“无烟工业”领域,就可以获得所谓“代差优势”,从而占据“龙象竞争”的经济制高点。
  在这种思路下印度首先开放了本国金融市场,并绕过投资大、见效慢的基础产业和工农业,直接发展“两头在外”的电脑外包、高端服务业和“多快好省”的仿制药等产业,并果然在短时间内收到奇效。反观上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改革“闯关”、国企改制的最艰难阶段,国际环境微妙,“入世”久拖不决,社会上充斥着怨声载道的下岗工人,城市里则到处看得见奄奄一息的国企——这或许是“印度超越论”和“中国崩溃论”最热销的一段时间。
  但好景不长,进入21世纪后不久,稳步发展、循序渐进的“中国模式”开始进入“丰收季节”,而“跨越式发展”却让印度开始尝到下盘虚浮、后继乏力的苦果。由于“跨越”了农村现代化和工业化阶段,将“法宝”完全押在只占人口30%的中产阶级,和回报快但受上下游产业影响大,且难以吸附大量低端就业人口的“无烟工业”上,导致印度近10亿人口游离于经济“快车道”之外,非但无法如某些预言家所言,成为印度经济最大助力,反倒成为经济和改革的包袱。辛格曾在2012-2013年多次推动零售业开放和减少补贴,但都受制于这一包袱,因为“跨越”所导致的制造业岗位匮乏,迫使印度不得不依靠多达1200万多个小商店和超过2500万个流动商贩来消化低端就业人口,而“被忽视的大多数”生计无着,又让他们更加依赖导致印度巨额赤字的财政补贴。
  更麻烦的是,“跨越式发展”、即跳过工业化,直接发展新兴产业思想导致印度对包括交通、电力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发展掉以轻心。2013年,印度经济增速只有4.7%,连续两年低于5%,通胀率却达到15%以上,赤字也迭创新高,就连一些一贯高喊“印度经济模式优于中国”的经济学家,也开始看衰印度投资环境。
  莫迪经济学的横空出世
  正是在这种尴尬中“莫迪经济学”横空出世了。
  
  2014年5月12日,印度人民党大爆冷门,在全部543个直选议席中拿下282个,比上次大选多出166席,占总议席51.9%,成为继1984年拉吉夫甘地国大党政府后,印度首次出现的单一政党多数政府。
  这次胜利被国际社会普遍称之为“莫迪经济学”的胜利,认为印度选民对国大党的“辛格式改革”普遍失望,对“莫迪经济学”寄托厚望,导致了“取舍效应”和纳伦德拉.莫迪及其印度人民党的脱颖而出。
  所谓“莫迪经济学”,即莫迪2001-2013年在古吉拉特邦任首席部长期间于该邦推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放大。
  有人说“任何印度经济发展模式都不可能忽略中国因素”,莫迪也不能免俗:中国提出“中国梦”,莫迪也强调“印度梦”;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莫迪则提出“季风计划”(Project
其他文献
魏宁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email protected]  托尼·贝茨是英国开放大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2014年,贝茨决定退休,开始撰写一本名为《数字化时代的教学》的教科书。这是一本向这个伟大变革时代致敬的教科书,就连写作方式也是革命性的,作者一边写作一边在网上发表,读者不但可以免费阅读到最新的章节,还可以向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反馈意见,作者也会
不久前,78岁的直肠癌患者胡爷爷遭遇了一件烦心事儿:因为住院期间听病友说患直肠癌与蔬菜吃少了有关,他和家人便决定,以后一定要“恶补”蔬菜。手术后第五天,胡爷爷出院了。当天中午,家人就给他做了一大盆香菇炒青菜,那顿他还吃了一些米饭。可是两个小时后,胡爷爷便感到腹胀、腹痛,不久后腹痛加剧,竟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  疼痛难忍的胡爷爷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来到医院。腹部透视显示有肠道液气平面,医生诊断为
山东省淄博市和平学校自创建伊始,就树立了“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学校现代化发展”的办学理念,高扬信息化风帆,打造数字化校园,努力向学校管理数字化、教育教学数字化、社区教育数字化的方向迈进,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与时俱进,以学校信息化建设带动学校现代化建设    1.校园网建设。两年的时间我们建成了高标准的校园网,学校以“千兆独享光缆接入互联网,百兆到桌面;主干千兆交换机,局部主流百兆交换机连接
思维是玩出来的。 逻辑是训练出来的。  大脑就是这样变聪明的。  谁害了富翁  一个富翁在寓所遇害,4个嫌疑人受到警方传讯。警方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在富翁死亡的当天,这4个人都单独去过一次富翁的寓所。  在传讯前,这4个人共同商定,每人向警方做的供词全部都是谎言。  约翰:我们4个人中谁也没有杀害富翁。我离开的富翁寓所的时候,富翁还活着。  罗伯特:我是第二个去富翁寓所的,我到达他寓所的时候,富翁已
构建一个优质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精准把握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才能推进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微课程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帮助我们探寻新型课堂的变革。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利用微课程教学法教授《认识负数》一课的过程谈谈体会。  ● 挖掘数学知识的核心内涵  1.课标解读  关于负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
睡午觉,真的是剛需
我是生鱼片的重度爱好者,总是放不下他们的美味。听说海鱼中几乎没有寄生虫,就算有也无法在人体环境中寄生,所以海鱼可以生吃是真的吗?  并不是。海鱼中检出寄生虫的比例并不低,如最常作为刺身食用的三文鱼,它就有可能携带异尖线虫——一种常见于海鱼的寄生虫,而这种寄生虫是可以寄生于人体的。  日本人大都爱吃鲜活、未经充分处理的鱼生,所以每年都会有不少异尖线虫感染的病例出现。海鱼已经如此,淡水鱼生往往更加危险
●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使用网络资源的一次综合实践课。以“荐歌曲,爱我中华”为主题,在线视听、下载歌曲、播放歌曲、积累声音素材、完善素材库建设等活动,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搜索引擎,熟练掌握声音文件格式、播放器类型、播放器的选择、下载歌曲的方法、歌曲播放方法。通过对在线视听、搜索引擎、下载方法、播放歌曲、素材库建设等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在课
都说酸奶富含益生菌,能助消化,饭后喝一杯酸奶真的可以帮助消化么?  酸奶本身并不能纠正不规律的胃肠运动,也没有消化酶,并不能直接帮助消化。  酸奶含有的活性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同时具有消化膳食纤维的功能,助消化的能力聊胜于无。  經过了运输、存储等流程,喝下的酸奶中的活性益生菌能到达肠道的量也已经大大缩减了。  那最好的饭后助消化的方式是什么呢?  其实,最好的助消化
为什么非洲的猪瘟会出现在我国?是因为我国今年夏天太热了吗?  非洲猪瘟于1921年出现于非洲肯尼亚,是一种具有极高传染性和高致病、致死率的猪类传染病。  至于为何出现在我国,那是因为非洲猪瘟自从出现在非洲,一直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比如2007年前后它传入了东欧的格鲁吉亚和俄罗斯,而在2017年,与我国邻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就爆發过猪瘟疫情。  通过对病毒株的研究,我国研究人员认为这次猪瘟从俄国传入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