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高职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规划的具体步骤,提出了强化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
[作者简介]王占锋(1971- ),男,河南新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程相娟(1977- ),女,河南新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从事图书馆教育研究;魏林国(1973- ),男,河北临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与管理。(河北 邢台 054035)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10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的引进,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站在就业的十字路口茫然无措,不少高职毕业生虽然勉强找到了工作,但工作前景也不尽如人意。这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在大学期间缺乏对高职学生未来生活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因此,对高职大学生开展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打算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组织,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如何达到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
二、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当前提倡的科学择业观即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观念。然而截然不同的是,面对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不少高职大学生在择业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盲目自信,脱离实际;二是纯粹的现实主义心态。这与科学择业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科学择业观倡导的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的“人职匹配”。因此,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建立这种观念。
2.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建立科学的就业观。如前所述,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大学生由于职业目标模糊,缺乏自我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盲目就业,直接的后果是人职不匹配,接踵而至的就是草率跳槽。事实上,经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大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对初次就业往往都很慎重,能在双选的基础上找到一个相对适合自己的职业。
3.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受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职大学生往往能够在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来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进而确立自己人生的方向,然后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这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4.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理论教育。高职就业指导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会不断地遇到问题。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当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发展的标志,有利于丰富就业指导理论,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5.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通过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同时,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
三、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1.职业理想教育。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建立在确立职业理想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应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理想的内涵、职业理想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专业概况介绍。由于目前学生的升学指导教育还不完善,职校生对专业的选择盲目性很大,缺乏对专业概况和该专业领域就业情况的了解。介绍专业概况,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3.职业潜能分析。由于职校生对自身条件和职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把握,应帮助他们进行职业潜能分析,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潜力分析和社会环境提供的职业机会分析。
4.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制订方案、做出决策等能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5.指导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是以文本形式表现的学生职业生涯远景描绘与近期行动计划,具体包括学生自己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发展目标、时间进程、具体措施等。要指导学生做到各项分析客观、可靠;各项目标明确、切合实际;各项计划和措施具体、可行。
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规划的具体步骤
1.自我评价。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
2.确立目标。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在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则需要更具体。
3.环境评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和了解相关的环境,要评估环境因素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
4.职业定位。进行职业定位的目的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在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应注意:(1)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2)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以便做出更科学的选择;(3)扬长避短。要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4)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一成不变。
5.实施策略。指为了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采取具体的保证措施。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空想。在落实过程中,既要制订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重落实。
6.评估与反馈。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要在实施中去检验,要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
五、强化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对策
1.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因此,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要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把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引入教科书。
2.引进职业测评体系。进行职业测评的目的是实现对人才的准确了解,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以实现最佳工作绩效。通过职业测评,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求职择业、职业生涯规划中经常面临的“我是谁”的问题。职业测评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人格测试。随着就业指导逐步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大学也应不断提高对职业测评技术的认识,充分引进和利用职业测评工具,使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更科学、理性。
[参考文献]
[1]蒋嵘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2004(3).
[2]梁国胜,燕雁.大学生就业遭遇职业生涯管理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5-
10-26.
[3]周凯.近六成学生对就业“没想清楚”[N].中国青年报,2005-12-23.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
[作者简介]王占锋(1971- ),男,河南新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程相娟(1977- ),女,河南新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从事图书馆教育研究;魏林国(1973- ),男,河北临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与管理。(河北 邢台 054035)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10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的引进,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站在就业的十字路口茫然无措,不少高职毕业生虽然勉强找到了工作,但工作前景也不尽如人意。这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在大学期间缺乏对高职学生未来生活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因此,对高职大学生开展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打算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组织,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如何达到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
二、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当前提倡的科学择业观即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观念。然而截然不同的是,面对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不少高职大学生在择业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盲目自信,脱离实际;二是纯粹的现实主义心态。这与科学择业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科学择业观倡导的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的“人职匹配”。因此,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建立这种观念。
2.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建立科学的就业观。如前所述,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大学生由于职业目标模糊,缺乏自我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盲目就业,直接的后果是人职不匹配,接踵而至的就是草率跳槽。事实上,经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大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对初次就业往往都很慎重,能在双选的基础上找到一个相对适合自己的职业。
3.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受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职大学生往往能够在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来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进而确立自己人生的方向,然后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这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4.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理论教育。高职就业指导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会不断地遇到问题。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当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发展的标志,有利于丰富就业指导理论,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5.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通过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同时,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
三、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1.职业理想教育。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建立在确立职业理想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应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理想的内涵、职业理想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专业概况介绍。由于目前学生的升学指导教育还不完善,职校生对专业的选择盲目性很大,缺乏对专业概况和该专业领域就业情况的了解。介绍专业概况,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3.职业潜能分析。由于职校生对自身条件和职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把握,应帮助他们进行职业潜能分析,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潜力分析和社会环境提供的职业机会分析。
4.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制订方案、做出决策等能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5.指导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是以文本形式表现的学生职业生涯远景描绘与近期行动计划,具体包括学生自己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发展目标、时间进程、具体措施等。要指导学生做到各项分析客观、可靠;各项目标明确、切合实际;各项计划和措施具体、可行。
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规划的具体步骤
1.自我评价。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
2.确立目标。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在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则需要更具体。
3.环境评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和了解相关的环境,要评估环境因素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
4.职业定位。进行职业定位的目的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在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应注意:(1)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2)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以便做出更科学的选择;(3)扬长避短。要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4)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一成不变。
5.实施策略。指为了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采取具体的保证措施。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空想。在落实过程中,既要制订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重落实。
6.评估与反馈。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要在实施中去检验,要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
五、强化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对策
1.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因此,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要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把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引入教科书。
2.引进职业测评体系。进行职业测评的目的是实现对人才的准确了解,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以实现最佳工作绩效。通过职业测评,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求职择业、职业生涯规划中经常面临的“我是谁”的问题。职业测评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人格测试。随着就业指导逐步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大学也应不断提高对职业测评技术的认识,充分引进和利用职业测评工具,使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更科学、理性。
[参考文献]
[1]蒋嵘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2004(3).
[2]梁国胜,燕雁.大学生就业遭遇职业生涯管理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5-
10-26.
[3]周凯.近六成学生对就业“没想清楚”[N].中国青年报,200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