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对外传播的“在地化”建构:历史、现状和思辨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网络文学对外传播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在拓展用户市场、类型化创作和运营翻译网站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在地化特征。经由实证调研展开相关的现状分析,从"中国故事、世界表述""世界内容、中国创意"的文本编码策略,打造"PGC+UGC+社群趣味"的生态文化圈的内容生产模式,基于大数据的在地化、差异化、精准化推送的运营管理模式以及政府、市场与民间多元协调统筹的保障推进机制等方面,探索中国网络文学对外传播的在地化建构对策。
其他文献
乌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作为一个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的特色江南小镇,其绮丽清雅的视觉质感与“小桥流水”的诗意文化寄托了人们的乌镇之忆。乌镇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与功能的文学符号,是文人墨客笔下营造的“诗乡”、“画乡”,也是大量镜头影像下的建构空间。伴随着城镇化的加深、城市同质化的严重现象,即使是乌镇这样具有独特意味的别样精神文化小镇,也在浮华的现代碎片化发展下逐渐被大众淡忘。作为视觉传
绘画与设计都是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作为人类的艺术行为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影响,融合共进。纵观人类艺术发展历程,西方绘画艺术在其演变发展的历程中,分化出了多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