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风”是吴门地区11位在全国颇具影响的中青年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沈立、黄伟农、孙玉林、张少怡、王伟林、徐世平、孙悦良、林再成、王学雷、顾工、李双阳)自行发起、自愿结合的沙龙式艺术群体,自2001年6月20日在苏州市文联艺术家展厅推出首展后引起书坛关注。十年来,从策划展览到组织学术研讨,从本地的雅集到跨省的交流,从致力于艺术的探索到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江南风”的活动范围、内容、层次、理念及自身队伍构成得到不断拓新、深化、提升。在当下书法展览日趋多元、书坛尚嫌浮躁的态势下,“江南风”同仁能始终恪守初衷,坚持品位,增进学养,强化学术,成为“春雨江南”绿野中的一朵奇葩。
仅就书法创作而言,“江南风”青年书法同仁一方面立定脚跟,善于挖掘“吴门书派”优良传统,重功力、重学养、重人格的锤炼;另一方面,自觉放开胸怀,把目光瞄准全国,关注时代书风之变迁,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重创造、重个性、重性灵的抒写。无论是2001年的苏州展和在南京举办的“吴韵汉风——苏州·徐州青年书家20人展”,也无论是2006年参加在北京的全国书法群落联盟展、2007年常熟邀请展及2011年定慧寺巷的社员系列月展,它们恰似一道道别致的漏窗,透露着吴门新生代书家知变、求变、善变,勇于探索、创新的足迹。11名书家来自于江南这座古城的不同角落,虽师承、取法、性格、从事的职业各异,但出于年轻人的锐气和对书法艺术的执着,汇集到一起举办联展,交流心得。在他们身上既保留了吴地书家惯有的灵秀之气,更折射出时代精神的光华。雅集取名为“江南风”,即昭示出主办者强化地域风格又跨越地域界线的审美追求。
值此结社十周年之际,“江南风”同仁携手在雨村美术馆再度举办联展,名曰“在路上”,真实地表达了此时此刻11位书法家在当代人文背景下努力探索、前行的心迹。
名家点评江南风
沙曼翁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江南风”对我很有启发。年纪大不等于作品好,可能活到100岁,作品还不如30岁的人写得好,不要听名头,这是某某老,那是某某老,关键要看东西。年纪不代表水平,不俗气就是好。功力不好不要紧,功力好得要命就死了,观念要改变。过去人写字只写一家,现在要站得高,看得远。从商周以下都可以写,更重要的是消化。
言恭达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江南风”的作者我都熟悉。作品总体显得气息好,清新流便,是典型的“江左风流”。尤其对帖的“韵”的深层领悟已不是单纯一种帖的形态,能达到自我领悟、创造,并且抒情性强。手札、大件行草都有这样的特点,更多的是对“意”的追求。年轻人能做到这样(现在的中年人以前也并未达到),并且碑帖交融、南北结合,这种气象很宝贵。苏州已在古代人文风格基础上有了突破,当然不是没有缺点,但已形成当代吴门总体形象。
华人德
(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我以为“雅”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能有意追求,一有意便俗。二是做人、做事、写东西不可避俗,顺其自然便不会大俗。三是走熟套路便俗,不走熟套路便不俗。
风格无高下之分,但有雅俗之别。品味的高低、雅俗,要在青年时期奠定,像王献之、王宠很早就奠定了个人风格,不一定到老年才形成。雅的东西要顺其自然,如弘一的书法,格调很高,但变化却并不大。总之,要从大处着眼,我愿与大家共勉!
黄悖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还有点感触,清代书法离开扬州,明代书法离开苏州,书法史就无法写的,像明代沈周、祝枝山、文徵明、王宠等,“吴门派”鼎盛时是压着“松江派”的。希望光大“吴门派”,当今不是不能有“新吴门派”。沙老讲不俗气是雅,有点火气也是正常的,青年人总是灿烂的。青年人做基本功不能放松,要多临古。这次展览的感觉还是“韵”,即“今风古韵”,这个展览带点苏州韵味好,不要受太多其他影响。
陆家衡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江南风”展示了吴门青年书家群体的崛起,这是十分可喜的。这些年轻人肯学习,有朝气,有个性,他们生活、工作的这块土地,是传统积淀最深厚、现代思潮传递最快的地方。从作品看,有的潜心于传统的挖掘,有的尝试寻找古人和自我的契合点,有的思想前卫、标新立异。总之,有品位、有内涵、有活力。
吴振立
(沧浪书社执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第二届中青展获奖者)
江南风书家都有较深厚的书法基础,他们在能动地、有选择地学习、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能十分珍视自己与生俱来的艺术冲动,这是十分可贵的。透过这些作品,我还发现他们大都具备了“化腐朽为神奇”和营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能力,这也是十分可喜的。就艺术而言,我认为深刻的偏见要高于浅薄的真理,这里所谓的“偏见”,其实是指对艺术的独到的见解,它能有效地避免人云亦云所带来的平庸。
仅就书法创作而言,“江南风”青年书法同仁一方面立定脚跟,善于挖掘“吴门书派”优良传统,重功力、重学养、重人格的锤炼;另一方面,自觉放开胸怀,把目光瞄准全国,关注时代书风之变迁,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重创造、重个性、重性灵的抒写。无论是2001年的苏州展和在南京举办的“吴韵汉风——苏州·徐州青年书家20人展”,也无论是2006年参加在北京的全国书法群落联盟展、2007年常熟邀请展及2011年定慧寺巷的社员系列月展,它们恰似一道道别致的漏窗,透露着吴门新生代书家知变、求变、善变,勇于探索、创新的足迹。11名书家来自于江南这座古城的不同角落,虽师承、取法、性格、从事的职业各异,但出于年轻人的锐气和对书法艺术的执着,汇集到一起举办联展,交流心得。在他们身上既保留了吴地书家惯有的灵秀之气,更折射出时代精神的光华。雅集取名为“江南风”,即昭示出主办者强化地域风格又跨越地域界线的审美追求。
值此结社十周年之际,“江南风”同仁携手在雨村美术馆再度举办联展,名曰“在路上”,真实地表达了此时此刻11位书法家在当代人文背景下努力探索、前行的心迹。
名家点评江南风
沙曼翁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江南风”对我很有启发。年纪大不等于作品好,可能活到100岁,作品还不如30岁的人写得好,不要听名头,这是某某老,那是某某老,关键要看东西。年纪不代表水平,不俗气就是好。功力不好不要紧,功力好得要命就死了,观念要改变。过去人写字只写一家,现在要站得高,看得远。从商周以下都可以写,更重要的是消化。
言恭达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江南风”的作者我都熟悉。作品总体显得气息好,清新流便,是典型的“江左风流”。尤其对帖的“韵”的深层领悟已不是单纯一种帖的形态,能达到自我领悟、创造,并且抒情性强。手札、大件行草都有这样的特点,更多的是对“意”的追求。年轻人能做到这样(现在的中年人以前也并未达到),并且碑帖交融、南北结合,这种气象很宝贵。苏州已在古代人文风格基础上有了突破,当然不是没有缺点,但已形成当代吴门总体形象。
华人德
(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我以为“雅”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能有意追求,一有意便俗。二是做人、做事、写东西不可避俗,顺其自然便不会大俗。三是走熟套路便俗,不走熟套路便不俗。
风格无高下之分,但有雅俗之别。品味的高低、雅俗,要在青年时期奠定,像王献之、王宠很早就奠定了个人风格,不一定到老年才形成。雅的东西要顺其自然,如弘一的书法,格调很高,但变化却并不大。总之,要从大处着眼,我愿与大家共勉!
黄悖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还有点感触,清代书法离开扬州,明代书法离开苏州,书法史就无法写的,像明代沈周、祝枝山、文徵明、王宠等,“吴门派”鼎盛时是压着“松江派”的。希望光大“吴门派”,当今不是不能有“新吴门派”。沙老讲不俗气是雅,有点火气也是正常的,青年人总是灿烂的。青年人做基本功不能放松,要多临古。这次展览的感觉还是“韵”,即“今风古韵”,这个展览带点苏州韵味好,不要受太多其他影响。
陆家衡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江南风”展示了吴门青年书家群体的崛起,这是十分可喜的。这些年轻人肯学习,有朝气,有个性,他们生活、工作的这块土地,是传统积淀最深厚、现代思潮传递最快的地方。从作品看,有的潜心于传统的挖掘,有的尝试寻找古人和自我的契合点,有的思想前卫、标新立异。总之,有品位、有内涵、有活力。
吴振立
(沧浪书社执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第二届中青展获奖者)
江南风书家都有较深厚的书法基础,他们在能动地、有选择地学习、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能十分珍视自己与生俱来的艺术冲动,这是十分可贵的。透过这些作品,我还发现他们大都具备了“化腐朽为神奇”和营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能力,这也是十分可喜的。就艺术而言,我认为深刻的偏见要高于浅薄的真理,这里所谓的“偏见”,其实是指对艺术的独到的见解,它能有效地避免人云亦云所带来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