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脂肪细胞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fPri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脂肪细胞在癌细胞的作用下可以转变成一种特殊的促癌表型,称为肿瘤相关脂肪细胞(CAA)。CAA在胰腺癌中通过脂质代谢等途径参与了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缓解了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不足,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同时通过分泌脂肪因子、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及与其他基质细胞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胰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其他文献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内镜超声下支架引流术治疗的48例胰腺包裹性坏死(WON)患者临床分析,分析操作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4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引流,操作成功率100%,总临床成功率83.3%(40/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16/48),其中术后出血4例,术后感染2例,支架阻塞8例,支架移位2例。提示内镜超声引导下支架引流术治疗WON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
他克莫司(tacrolimus)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之一,主要用于对抗器官移植术后出现的排异反应。他克莫司口服吸收后主要以原型与他克莫司结合蛋白结合,作用于T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但他克莫司与红细胞中的他克莫司结合蛋白的结合呈非线性模式,故临床治疗时需要检测其全血浓度。自他克莫司问世至今,陆续有LC-MS/MS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微粒酶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检测方法走出实验室,服务于临床。但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时间长、结果偏移大等问题,新的检测方法存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特征为胃肠道局限或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多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本文报道1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硬件设备的不断迭代,人工智能在各种领域(如安防监控、医疗辅助、健康诊断、智能推荐、遥感监测、目标定位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智能处理任务的要求逐步提高,人工智能算法所需要理解的语义信息层次和输出数据精准度要求也步步攀升.因此,像素级语义理解任务也因其精准度要求远高于图像级理解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图像级理解相比,像素级语义理解具有输出数据量大、逐像素输出精度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食管胃吻合与双通道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72例胃上部癌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47例,女25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25~81岁。172例病人均行消化道重建,其中83例行食管胃吻合,设为食管吻合组;89例行双通道吻合,设为双通道吻合组。病人均由胃部肿
创新思维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后天形成.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过程中快速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按照化学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现行化学教材,提出课堂教学采用
慢性胰腺炎常见的病理改变为胰腺纤维化,对于抗胰腺纤维化的治疗目前并不尽如人意。中药提取物在抗胰腺纤维化方面已有相关的报道,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逐渐受到认可。本文就中药提取物在抗胰腺纤维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结合具体实例说明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构建出的认知模型应是对学科知识的高度凝练、应是对学科规律本质的揭示、应科学地阐述知识内涵、应有广泛的迁移价值、应有阶段性的发展
胰腺癌肿瘤细胞可通过介导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使大部分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进而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等严重并发症。本文探讨高凝状态相关指标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寻找合适的实验室指标,为临床医师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化学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是实现“知识为本”教学向“素养为本”教学转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化学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