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电视新闻标题的“浅”“空”现状,阐明了电视新闻标题要根据自身特点,做到既简短、通俗、活泼,又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的观点。并从求新、求动、求变、求趣四方面并结合新闻实例论述了增强电视新闻标题制作艺术性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新闻标题艺术
一条电视新闻,能不能打动观众,吸引观众的眼球,新闻标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好的新闻标题,往往会使一篇新闻生辉增色,令人过目不忘;反之,一个索然无味的标题,会让人提不起兴趣。所以说,标题就如同新闻的脸面。因此转变目前电视新闻标题空洞无物、呆板干瘪,公式化和程式化的现状则显得至关重要。
一、部分电视新闻标题的“浅”“空”现状
当前,许多电视新闻记者对新闻标题的撰写不以为然,每次采访回来,首先想到的是导语怎么写,然后再考虑正文如何表达,至于标题,甚至随意对付一个了事,甚至有的交稿时标题处还空着,让编辑们制作,凡此种种,导致目前电视新闻的标题“假大空”的多,单调乏味的“公式化”、“程式化”的多。如,播发会议新闻便是《市委×届×次常委会议召开》,或《我市召开××会议》,成就报道多以《××城市 魅力水乡》,《××公司重振企业雄风》为题。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标题”,观众早已厌倦。
会议新闻的标题如此,就连本身生动有趣、新奇感人的社会新闻,很多标题起得也了无生机,索然无味。好人好事多以《雷锋式的好少年——×××》,《××拾金不昧 物归原主》为题,忽略淡化了事件本身的感人至深之处。
二、巧妙增强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的艺术性
首先要做到求新。创新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灵魂,对于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来说,自然要不断出新。制作电视新闻标题,首先要做到求新。创新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灵魂,对于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来说,自然要不断出新。以往各县市电视台报道“两会”,很多都使用《我市“两会”胜利召开》之类的标题,而这样的标题往往很难吸引观众的注意。今年,富锦电视台在报道2007年全市人大、政协两会召开的新闻时,就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2007年是富锦市建县97周年,九十七年来,仙桃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就将这一盛会与盛世结合起来,制作了题为《盛世逢盛会,盛会动人心》的电视新闻,而在报道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没有按常规《两会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而是制作出标题《九十七年沧桑巨变看发展豪情满怀》。在“两会”期间,富锦电视台的新闻标题都抓住了人心,耐人寻味,在观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其次要做到求动。在新闻标题制作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动词,会使新闻标题更富有动感、富有感染力。新闻标题的生动,要求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最确切、最具体的个性化形象,从而让新闻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如富锦电视台报道乡镇实施人才战略的新闻《让“框框”从墙上“走”下来》,一个“走”字就生动地表现了富锦市打破选拔人才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好做法。报道农村发展龙虾产业的新闻标题《小小玉米豆“蹦”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蹦”字就形象地展示出了玉米为仙桃农民增收发挥的作用。此外,还有报道通村公路建设的标题《“挤”出钱铺在公路上》、报道大榆树村干部大胆改革,让后进村变先进的《三把火“烧”出一个先进村》等等,这些新闻标题都比较生动,从而让观众有一睹为快的欲望。
第三要做到求变。当前县级电视台新闻标题有不少都是千篇一律,一个面孔对观众,给人感觉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据笔者调查,某县级市有一天的电视新闻标题前三条竟然全部是某某领导在某地调研,后三条全部是某地召开什么会议。可以想象,这样的新闻标题,会让观众产生一种什么心理,新闻“三贴近”又何以体现?事实上,对于这样的新闻标题,大可开动脑筋,适时求变。如富锦电视台报道护士节表彰会的新闻标题《今天白衣天使唱主角》,报道庆“五一”的新闻标题《身边的清洁工》,报道市领导慰问教师的新闻《尊敬的老师,你们辛苦了!》,这些新闻标题都不落俗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要做到求趣。尤其是对社会新闻的报道,要在新、奇、趣、巧上下工夫,如巧用对仗、比喻等修辞格。我台记者在一养鸡场采访禽流感防治工作时,无意间发现一枚特大鸡蛋,打开后发现蛋中还包裹着一个鸡蛋,就制作出标题《特大鸡蛋大如梨,蛋中有蛋真神奇》;在百年老镇富锦镇采访,发现一位农民家门口的一株槐树变成了大门形状,恰好护住了院墙,就制作出标题《百年槐树真有趣,弯成大门护墙篱》。另外还可以借用一些佳句名言和日常口语作标题。去年教师节期间,富锦电视台报道了一位从教三十年,至今仍然站在讲台上的全国优秀教师。每年教师节期间,他都会收到国内外学生寄来的鲜花和祝福。深受感动的记者就用了毛泽东的《咏梅》诗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为标题,道尽了她桃李满天下的自豪与幸福。
总之,除了时政新闻和会议新闻以及要求庄严、正规的一些政治性很强的重大会议,如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之外,其他会议的新闻标题应尽量制作得具有新鲜感,要更具体、更生动,也更吸引人。社会新闻的标题则应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求奇避平,求新避旧;求通俗调皮,避艰涩呆板;求形象生动,避抽象干瘪”。另外,比喻、比拟、借代、象征、排比、对偶、双关和反语等修辞手法在标题中都大有用武之地,只要运用得当,就能使标题新颖,生动、醒目。好的新闻标题,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就好比一个演员盛妆出镜,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制作新闻标题的过程,往往就是记者提练新闻精髓,一言达佳境的过程,而这需要记者不懈学习,注意积累、长期实践,才能制作出上好标题。
【参考文献】
1、《公众舆论》,(美)沃尔特·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媒体与民主》,(英国)约翰·基恩著、刘士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探索新闻》,舒得森著,台湾远流出版社;
4、《美国新闻史》,埃默里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和应用》,沃纳·赛佛林/著,华夏出版社;
6、《新闻:政治的幻象》,(美国)W.兰斯·班尼特/著、杨晓红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简介:董春红(1966-)女,黑龙江富锦人,大学本科学历,富锦电视台记者。
【关键词】新闻标题艺术
一条电视新闻,能不能打动观众,吸引观众的眼球,新闻标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好的新闻标题,往往会使一篇新闻生辉增色,令人过目不忘;反之,一个索然无味的标题,会让人提不起兴趣。所以说,标题就如同新闻的脸面。因此转变目前电视新闻标题空洞无物、呆板干瘪,公式化和程式化的现状则显得至关重要。
一、部分电视新闻标题的“浅”“空”现状
当前,许多电视新闻记者对新闻标题的撰写不以为然,每次采访回来,首先想到的是导语怎么写,然后再考虑正文如何表达,至于标题,甚至随意对付一个了事,甚至有的交稿时标题处还空着,让编辑们制作,凡此种种,导致目前电视新闻的标题“假大空”的多,单调乏味的“公式化”、“程式化”的多。如,播发会议新闻便是《市委×届×次常委会议召开》,或《我市召开××会议》,成就报道多以《××城市 魅力水乡》,《××公司重振企业雄风》为题。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标题”,观众早已厌倦。
会议新闻的标题如此,就连本身生动有趣、新奇感人的社会新闻,很多标题起得也了无生机,索然无味。好人好事多以《雷锋式的好少年——×××》,《××拾金不昧 物归原主》为题,忽略淡化了事件本身的感人至深之处。
二、巧妙增强电视新闻标题制作的艺术性
首先要做到求新。创新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灵魂,对于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来说,自然要不断出新。制作电视新闻标题,首先要做到求新。创新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灵魂,对于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来说,自然要不断出新。以往各县市电视台报道“两会”,很多都使用《我市“两会”胜利召开》之类的标题,而这样的标题往往很难吸引观众的注意。今年,富锦电视台在报道2007年全市人大、政协两会召开的新闻时,就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2007年是富锦市建县97周年,九十七年来,仙桃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就将这一盛会与盛世结合起来,制作了题为《盛世逢盛会,盛会动人心》的电视新闻,而在报道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没有按常规《两会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而是制作出标题《九十七年沧桑巨变看发展豪情满怀》。在“两会”期间,富锦电视台的新闻标题都抓住了人心,耐人寻味,在观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其次要做到求动。在新闻标题制作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动词,会使新闻标题更富有动感、富有感染力。新闻标题的生动,要求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最确切、最具体的个性化形象,从而让新闻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如富锦电视台报道乡镇实施人才战略的新闻《让“框框”从墙上“走”下来》,一个“走”字就生动地表现了富锦市打破选拔人才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好做法。报道农村发展龙虾产业的新闻标题《小小玉米豆“蹦”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蹦”字就形象地展示出了玉米为仙桃农民增收发挥的作用。此外,还有报道通村公路建设的标题《“挤”出钱铺在公路上》、报道大榆树村干部大胆改革,让后进村变先进的《三把火“烧”出一个先进村》等等,这些新闻标题都比较生动,从而让观众有一睹为快的欲望。
第三要做到求变。当前县级电视台新闻标题有不少都是千篇一律,一个面孔对观众,给人感觉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据笔者调查,某县级市有一天的电视新闻标题前三条竟然全部是某某领导在某地调研,后三条全部是某地召开什么会议。可以想象,这样的新闻标题,会让观众产生一种什么心理,新闻“三贴近”又何以体现?事实上,对于这样的新闻标题,大可开动脑筋,适时求变。如富锦电视台报道护士节表彰会的新闻标题《今天白衣天使唱主角》,报道庆“五一”的新闻标题《身边的清洁工》,报道市领导慰问教师的新闻《尊敬的老师,你们辛苦了!》,这些新闻标题都不落俗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要做到求趣。尤其是对社会新闻的报道,要在新、奇、趣、巧上下工夫,如巧用对仗、比喻等修辞格。我台记者在一养鸡场采访禽流感防治工作时,无意间发现一枚特大鸡蛋,打开后发现蛋中还包裹着一个鸡蛋,就制作出标题《特大鸡蛋大如梨,蛋中有蛋真神奇》;在百年老镇富锦镇采访,发现一位农民家门口的一株槐树变成了大门形状,恰好护住了院墙,就制作出标题《百年槐树真有趣,弯成大门护墙篱》。另外还可以借用一些佳句名言和日常口语作标题。去年教师节期间,富锦电视台报道了一位从教三十年,至今仍然站在讲台上的全国优秀教师。每年教师节期间,他都会收到国内外学生寄来的鲜花和祝福。深受感动的记者就用了毛泽东的《咏梅》诗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为标题,道尽了她桃李满天下的自豪与幸福。
总之,除了时政新闻和会议新闻以及要求庄严、正规的一些政治性很强的重大会议,如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之外,其他会议的新闻标题应尽量制作得具有新鲜感,要更具体、更生动,也更吸引人。社会新闻的标题则应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求奇避平,求新避旧;求通俗调皮,避艰涩呆板;求形象生动,避抽象干瘪”。另外,比喻、比拟、借代、象征、排比、对偶、双关和反语等修辞手法在标题中都大有用武之地,只要运用得当,就能使标题新颖,生动、醒目。好的新闻标题,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就好比一个演员盛妆出镜,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制作新闻标题的过程,往往就是记者提练新闻精髓,一言达佳境的过程,而这需要记者不懈学习,注意积累、长期实践,才能制作出上好标题。
【参考文献】
1、《公众舆论》,(美)沃尔特·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媒体与民主》,(英国)约翰·基恩著、刘士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探索新闻》,舒得森著,台湾远流出版社;
4、《美国新闻史》,埃默里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和应用》,沃纳·赛佛林/著,华夏出版社;
6、《新闻:政治的幻象》,(美国)W.兰斯·班尼特/著、杨晓红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简介:董春红(1966-)女,黑龙江富锦人,大学本科学历,富锦电视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