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的数学活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hizunb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数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基点,考虑到数学学科知识基础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数学活动,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认识数学活动的价值所在
  1、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各种感知器管协同活动,丰富和拓宽已有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学会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数学能力,发展创造才能。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进行数学游戏、讲座、数学故事会、数学游艺会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爱好数学,乐于动脑,促进了数学的课堂教学
  2、以景激趣,以情寓情,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同学之间),体会合作与交流以及取得成功的愉悦,从而达到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目的。
  3、在活动过程中,能以科学的方法有序地、规范化地进行操作和活动,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形成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进行德育、智育、情感和技能操作培育等方面的教育,达到激发兴趣,拓宽视野,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目的。,使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素养得到普遍的提高。
  二、反思我们的数学活动
  1、认识上的偏差
  严格地说,学科活动是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科课教学而设计的预备性、补充性活动。从内容看,它具有学科的知识特点;从功能上看,它完全服从和服务于学科课堂教学,或加深加宽知识、或归纳演绎知识,或巩固骄正知识,当然也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一旦加强了操作实践活动,又忽略了思维能力的提高;加强了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担心变成了数学学科课。
  2、实施上的偏差
  主要体现在师生间的相互关系与地位问题。一些人认为,由于数学活动课主要是以学生独立获取直接经验为主,因此,学生应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不应过多干涉;另一些人认为,由于学生自制力差,在活动中,学生更要严格地按照老师的布置和安排去活动,教师理所当然应处于支配的地位,不然,数学活动课便成为了学生的自由课,达不到教育目标。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
  3、评价上的偏差
  由于传统的思维定势以及以考试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使得在活动课程的评价上仍未走出学科课程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许多教师往往就学生的最后达成行为来鉴定其好坏优劣。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起点上的差异,忽视了学生在活动课程中的投入程度。
  三、提高有效数学活动的做法
  真正有效的活动应是带有一定目的性、指向结果的,并又能达成一定“过程性目标”的探究活动。
  1、挖掘教材中的“活动”素材。先抓住书本上的“数学活动课”,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进行加工,只要有可能,都要设计操作实践活动,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优化,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材料的选择、组织和利用。对于数学思维方面的内容,则要挖掘教材中观察、对比、推理、猜测、争论、概括、总结等思维能力。
  2、充实内容,设置活动空间。教材中有的课时由于篇幅的限制,没有提供详尽的教学材料,或与学校实际情况不符的教学材料,要求教师根据实情补充、代替教学材料,以达到指定的教学目标。
  3、重组拓展教材,探究活动途径。
  教材的内容、结构是根据学科的知识体系编排的,有的不一定符合本班、本年级、本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科学重组。
  我们说:“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认为好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提示数学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灵动、活跃。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孜孜不倦,全神贯注地沉浸于求知的境界中。本文试就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它是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课堂的有效性,向课堂上的’“45分钟”要效率,真正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学有所获,那么教师要善于营造有效的教学课堂,让小学数学课堂活力无限,魅力无穷。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产生碰撞,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释放。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精心设计课堂的提问,引导学生去探寻数学的美点;同时要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重视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性;教师也要注重研究教材,精选课堂教学
森林冠层担负着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传输、太阳辐射的传递以及维护环境因子、生理参数等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而具有重要的功能。毛竹林(Phyllostachysheterocycla var.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了需要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与探索能力。所以如何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以及创设教学情境应遵循那些原则就成了摆在我们数学老师面前的一道思考题。本文就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及创设须遵循的原则浅淡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首先,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
期刊
罗非鱼(Tilapia)原产于非洲,中东也有分布,现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对象。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多次分别引进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等,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
小学生思维灵活,对新鲜的事物很容易接受,思维有多种特性,如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他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练习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激发求知欲,练习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矗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重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
期刊
苏霍姆林撕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在客观上形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
期刊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草虾、虎虾。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以及台湾省沿岸都有分布,是世界三大养殖虾类品
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不分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的活力。  途径一,要将课堂教学生活化。  首先,要将教学情境生活化,引入新知。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他们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
期刊
【摘要】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是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如何来寻求两者之间的统一?在平时教学中,发现数学课堂中也可以让学生动笔涂涂画画,把抽象的数学用具体的图形表示出来,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一、数学与图形相结合,激发兴趣。二、数学与图形相结合,寻找关系。三、数学与图形相结合,突出重点。四、数学与图形相结合,体现美感。总之,数学的学习不拘形式,灵活多变,我们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