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是播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历经了50多年的教学发展中,学生的语音问题呈现了新的特征;而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提升,这便要求语音发声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调整。
【关键词】语音发声 方法 思路 延续性
【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40-02
一、在教学中语音发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对于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合理的运用发声方法,并准确、科学的掌握发音技巧,进而在作品表达中和业务实践上有完美、出色的表现,是播音专业学习的规范要求和重要基础。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解决学习者在语音发声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成为了延续语音发声课程需关注的首要方面。
(一)在具体表达中语音发声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习播音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家都怀有志向与抱负,期待能够胜任并最终走进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殿堂,施展自我的专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但当学生们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语音问题后,便感到困惑,在学习中既没有捷径,又很难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纠正和突破,从而影响了在具体表达中专业拓展和进步。尤其是方言地区的学生,若要学好播音专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解决好语音发声的问题。
以“前后鼻音”易混淆和词语“轻重格式”发音不当为例进行分析。有些学生in、ing区分不清,由于不清楚这两个韵母音素的舌位变化,从而完全颠倒了两个韵母的发音,如:“英雄”误读成“因雄”,“亲人”误读成“清人”等,从而颠倒了字义,影响了整个句子、乃至是整个段落的表达。再如在词语轻重格式的使用上(轻重格式的定义:词语的轻重格式表现在声音上,是音节和音节之间轻重、长短、快慢和疏密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恰恰是构成语言节奏的基础[1]),如:“地道”这个词,若作为‘中重格式’出现,即表示名词-地下道的意思;若作为轻声词出现,则表示真正的、纯粹的意思;如果轻重格式使用不当,变会影响到整个句子句义的表达和句子流畅性、节奏感的呈现。因此,语音发声问题的及时更正和解决至关学生在具体表达训练上拓展和突破。
(二)在主持业务上语音发声存在的问题
在主持业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在语言中准确流露具体的情绪色彩,这种情绪色彩既体现在语言中,也体现语言使用的声音和气息中;具体来说,规范语音发声的方式、方法,要求字如颗粒状、字字如珠,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应用和训练方法,是一种规范要求的方式;但在具体情况中还应根据具体变化来分析,在话筒前和镜头前时就要根据具体内容要求、语气基调、节奏变化等予以恰当、合理的表现。
以声、韵、调的表意功能为例进行分析,在日常练习中,很多学生通常把语音发声的练习当做是一种机械、单调的重复式学习,认为是技术活儿,熟能生巧;其实不然,在发音过程中思想情感的投入及丰富的内心体验,才能语音发声学习环节灵活起来。以‘白杨’一词为例,阴平声,中重格式,给人以向上挺拔的感觉;再看‘垂柳’一词,先阳后上,先短后长,给人以向下、飘柔的感觉。[2]在主持义务课程的训练中,更要找到语音发声与业务训练之间的关联,给语音发声注入感情色彩、“美”的外形,而并非机械用声;要加强学生在平日广播电视业务课程训练中语音发声的训练,能熟练运用的准确的声音形象表现不同内容。
二、语音发声延续教学的必要性
《语音发声》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年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播音专业的基础性专业课之一,同时将伴随播音、主持创作全过程的学习;在现今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发展中,良好的语音面貌也能从侧面反映其专业素质的高低;由此可见,延续‘语音发声’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字正腔圆必能事半功倍
对于学习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能否准确合理的掌握语音发声的技巧,是决定其在日后语言表达和业务课程的学习中能否让声音更富有感染力、表达更趋于完美的前提条件。尤其在即兴口语表达中,很多同学语音发声的各种问题便会显露无遗,这样不仅失去了语音的准确性,也影响了整体语义的清晰呈现,事倍功半。例如,在某新闻节目中,新闻主播将‘新闻三十分’误读为‘新闻三十婚’;在某体育新闻中,将‘美国职业男篮的球星’误读为‘美国职业篮联的球星’等语音错误的情况,这也就恰恰暴露了语音发声在即兴口语表达中的缺失,在无稿情况下,陷入语音不清晰的僵局。所以在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中,就要格外加强语音发声的练习,强化学生意识,坚持运用正确的吐字发声方式,字正腔圆必能事半功倍。
(二)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中语言传播规范性的要求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是声音的传播使者,也是播音专业学生心之向往的职业,而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范度就更加具有基础性的现实意义。张颂教授在《播音语言规范化三题》中说道:“播音员和主持人用的是一种语言,必须用一种语言规范来规范,这是无法逃脱,不能回避的问题。”[3]这就说明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想要拥有音色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的声线,就必要在专业基础语音发声上加强要求,不断提升。
有声语言的规范性除体现在吐字用气的准确性外,还必须体现在声音的润泽饱满、明亮清晰;音色的富于变化,带有美感;美的东西才会更有表现力,更吸引人; 对于有声语言表达来说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会影响到受众的理解能力,同样会影响到整个节目的美感。
三、语音发声延续性教学工作在推行上存在的问题
(一)推行中教学内容的合理分配
语音发声课程为大学一年级一整年的专业课程,分为‘普通话语音篇’和‘播音发声篇’上下两部分;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语音发声作为学生第一学年的主要专业课程,用整一年的时间去理解、掌握,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慢慢体会,从这个角度而言却有其合理性;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反复琢磨,也仍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第一学期讲‘语音篇’,第二学期讲‘发声篇’,把语音和发声当做两个互不干涉的内容的分别讲解,无形中割裂开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鉴于这种情况,就应该在教学计划和内容上做出调整,可以“发声来带语音”,首先进行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共鸣控制、喉部控制等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宏观上建立对于《语音发声》课程的认识,同时在每个章节的学习中也都能有所收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易到难的展开语音发声的学习。在建立自信和兴趣的基础上,再有所重点、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语音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等章节的学习;在发声课程中,还要注意以“表达来带发声”的特点,脱离具体语言环境的发声是失去意义的、盲从的训练,是不可取的。同时在发声课中,也可让语音问题较少的学生尽快过渡基础表达的阶段,从而事半功倍,提高语音发声的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语音发声采用的大、小课结合的教学形式,大课以讲授理论为主,小课则分组进行针对练习,学期为一年。在课时及授课形式上,这样的安排虽存在其合理性,但在课程内容的延续性上则无法保障,语音仍遗留问题的同学,就会对他日后专业课的学习带来不便。所以,可将《语音发声》这门课以“专业任选课”的形式继续穿插安排在学生后续的学习阶段中,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语音问题,为日后学习营造良好的先决条件。
(二)克服普通话教学单一教学方式的探讨
语音发声的教学以往多集中在字词、诗歌、语段三个层面展开进行,在实际教学中则会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某个具体的字词或句子上,对于无稿状态下的表达就略显吃力,语音问题也就会频繁显现出来;因此在平日教学中应更加注意加强学生在无稿状态下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让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的教学更贴近于一线用人的标准,兼备专业性与实用性,从而让这门课程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编著《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
[2]张颂 《中国播音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张颂 《播音语言规范化三题》,语言文化传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关键词】语音发声 方法 思路 延续性
【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40-02
一、在教学中语音发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对于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合理的运用发声方法,并准确、科学的掌握发音技巧,进而在作品表达中和业务实践上有完美、出色的表现,是播音专业学习的规范要求和重要基础。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解决学习者在语音发声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成为了延续语音发声课程需关注的首要方面。
(一)在具体表达中语音发声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习播音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家都怀有志向与抱负,期待能够胜任并最终走进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殿堂,施展自我的专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但当学生们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语音问题后,便感到困惑,在学习中既没有捷径,又很难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纠正和突破,从而影响了在具体表达中专业拓展和进步。尤其是方言地区的学生,若要学好播音专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解决好语音发声的问题。
以“前后鼻音”易混淆和词语“轻重格式”发音不当为例进行分析。有些学生in、ing区分不清,由于不清楚这两个韵母音素的舌位变化,从而完全颠倒了两个韵母的发音,如:“英雄”误读成“因雄”,“亲人”误读成“清人”等,从而颠倒了字义,影响了整个句子、乃至是整个段落的表达。再如在词语轻重格式的使用上(轻重格式的定义:词语的轻重格式表现在声音上,是音节和音节之间轻重、长短、快慢和疏密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恰恰是构成语言节奏的基础[1]),如:“地道”这个词,若作为‘中重格式’出现,即表示名词-地下道的意思;若作为轻声词出现,则表示真正的、纯粹的意思;如果轻重格式使用不当,变会影响到整个句子句义的表达和句子流畅性、节奏感的呈现。因此,语音发声问题的及时更正和解决至关学生在具体表达训练上拓展和突破。
(二)在主持业务上语音发声存在的问题
在主持业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在语言中准确流露具体的情绪色彩,这种情绪色彩既体现在语言中,也体现语言使用的声音和气息中;具体来说,规范语音发声的方式、方法,要求字如颗粒状、字字如珠,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应用和训练方法,是一种规范要求的方式;但在具体情况中还应根据具体变化来分析,在话筒前和镜头前时就要根据具体内容要求、语气基调、节奏变化等予以恰当、合理的表现。
以声、韵、调的表意功能为例进行分析,在日常练习中,很多学生通常把语音发声的练习当做是一种机械、单调的重复式学习,认为是技术活儿,熟能生巧;其实不然,在发音过程中思想情感的投入及丰富的内心体验,才能语音发声学习环节灵活起来。以‘白杨’一词为例,阴平声,中重格式,给人以向上挺拔的感觉;再看‘垂柳’一词,先阳后上,先短后长,给人以向下、飘柔的感觉。[2]在主持义务课程的训练中,更要找到语音发声与业务训练之间的关联,给语音发声注入感情色彩、“美”的外形,而并非机械用声;要加强学生在平日广播电视业务课程训练中语音发声的训练,能熟练运用的准确的声音形象表现不同内容。
二、语音发声延续教学的必要性
《语音发声》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年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播音专业的基础性专业课之一,同时将伴随播音、主持创作全过程的学习;在现今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发展中,良好的语音面貌也能从侧面反映其专业素质的高低;由此可见,延续‘语音发声’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字正腔圆必能事半功倍
对于学习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能否准确合理的掌握语音发声的技巧,是决定其在日后语言表达和业务课程的学习中能否让声音更富有感染力、表达更趋于完美的前提条件。尤其在即兴口语表达中,很多同学语音发声的各种问题便会显露无遗,这样不仅失去了语音的准确性,也影响了整体语义的清晰呈现,事倍功半。例如,在某新闻节目中,新闻主播将‘新闻三十分’误读为‘新闻三十婚’;在某体育新闻中,将‘美国职业男篮的球星’误读为‘美国职业篮联的球星’等语音错误的情况,这也就恰恰暴露了语音发声在即兴口语表达中的缺失,在无稿情况下,陷入语音不清晰的僵局。所以在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中,就要格外加强语音发声的练习,强化学生意识,坚持运用正确的吐字发声方式,字正腔圆必能事半功倍。
(二)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中语言传播规范性的要求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是声音的传播使者,也是播音专业学生心之向往的职业,而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范度就更加具有基础性的现实意义。张颂教授在《播音语言规范化三题》中说道:“播音员和主持人用的是一种语言,必须用一种语言规范来规范,这是无法逃脱,不能回避的问题。”[3]这就说明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想要拥有音色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的声线,就必要在专业基础语音发声上加强要求,不断提升。
有声语言的规范性除体现在吐字用气的准确性外,还必须体现在声音的润泽饱满、明亮清晰;音色的富于变化,带有美感;美的东西才会更有表现力,更吸引人; 对于有声语言表达来说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会影响到受众的理解能力,同样会影响到整个节目的美感。
三、语音发声延续性教学工作在推行上存在的问题
(一)推行中教学内容的合理分配
语音发声课程为大学一年级一整年的专业课程,分为‘普通话语音篇’和‘播音发声篇’上下两部分;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语音发声作为学生第一学年的主要专业课程,用整一年的时间去理解、掌握,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慢慢体会,从这个角度而言却有其合理性;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反复琢磨,也仍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第一学期讲‘语音篇’,第二学期讲‘发声篇’,把语音和发声当做两个互不干涉的内容的分别讲解,无形中割裂开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鉴于这种情况,就应该在教学计划和内容上做出调整,可以“发声来带语音”,首先进行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共鸣控制、喉部控制等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宏观上建立对于《语音发声》课程的认识,同时在每个章节的学习中也都能有所收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易到难的展开语音发声的学习。在建立自信和兴趣的基础上,再有所重点、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语音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等章节的学习;在发声课程中,还要注意以“表达来带发声”的特点,脱离具体语言环境的发声是失去意义的、盲从的训练,是不可取的。同时在发声课中,也可让语音问题较少的学生尽快过渡基础表达的阶段,从而事半功倍,提高语音发声的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语音发声采用的大、小课结合的教学形式,大课以讲授理论为主,小课则分组进行针对练习,学期为一年。在课时及授课形式上,这样的安排虽存在其合理性,但在课程内容的延续性上则无法保障,语音仍遗留问题的同学,就会对他日后专业课的学习带来不便。所以,可将《语音发声》这门课以“专业任选课”的形式继续穿插安排在学生后续的学习阶段中,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语音问题,为日后学习营造良好的先决条件。
(二)克服普通话教学单一教学方式的探讨
语音发声的教学以往多集中在字词、诗歌、语段三个层面展开进行,在实际教学中则会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某个具体的字词或句子上,对于无稿状态下的表达就略显吃力,语音问题也就会频繁显现出来;因此在平日教学中应更加注意加强学生在无稿状态下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让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的教学更贴近于一线用人的标准,兼备专业性与实用性,从而让这门课程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编著《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
[2]张颂 《中国播音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张颂 《播音语言规范化三题》,语言文化传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