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不能有“杀鸡取卵”的功利思想,不能只关注学生在某一时间段所习得知识量的多少,而应该放眼未来,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可持续发展 自主意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和谐”的追求,随着人们对“可持续”认识的深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呼吁:“人类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一、把握知识的原点,让学生找到生长的基点
每个知识都不是凭空出现,它往往基于某种事物、某种规律、某种现象,只有理顺它们内在的关联,才能让学生得到“贯通”。然而我们的教学却常常局限于知识的本身,使得学生在认知逻辑上无法获得承接,故而使得很多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出现迷茫、困惑,最后迷失。为此,我们的教学应把握每一个知识的原点,并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呈现,从而让学生找到生长的基点。
“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提升,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也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如果我们仅从知识的角度进行教学的话,当我们教会了“长、宽、高、棱、面、点”等知识后,教学过程似乎也就结束了,但这样的教学显然不能给学生带来知识以外的需求,显然不能给学生带来生长的力量。为此,我在教学时,从知识的原点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长方体”,并在看、摸、玩的过程中,建立长方体的“模型”:首先,让学生“切土豆”(或切橡皮泥),即在土豆上任意切上一刀,然后让学生动手触摸已经形成的“面”,以此帮助学生建立“面”的原始认知;接着让学生在土豆上垂直面切上一刀,于是这个土豆形成了两个“面”和一条“棱”,我再让学生看看、摸摸“面”与“棱”;最后在前两个面的基础上再切上几刀,产生一个近似长方体,再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数一数,看一看。这样一个长方体外观模型就呈现在学生面前,“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也随之深入学生的脑海里。
二、关注动态的生成,让学生闪烁智慧的火花
教学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常常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可能完全预设到课堂教学的进程与突变,而这些“突变”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常常是师生交流中所体现出生命灵性的惊喜。为此,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们应随时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这些“突变”,开发和利用这些有益的生成性问题,使教学绽放生命异彩。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案例。按照常规的算法,被减数的个位数如出现不够减的情况,就要从十位上借个“十”。然而在某节课上,一位教师出示算式“17-9=?”后,让所有的学生进行计算,并让他们说出计算的步骤。当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常规算理进行计算时,有一位学生却与众不同,他先用“9-7=2”,再用“10-2=8”,最后结果一样。这位学生的算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部分学生都说他计算方法出现错误,因为这显然与教材上的计算法则不一样。那么这位的学生算法到底有没有错?于是这位教师就基于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虽然结果是对了,但过程是错误的。”有的学生说:“他是蒙的,根本没有道理,怎能用‘减数’去减‘被减数’?”没想到,那位学生反驳道:“如果是蒙的,将‘14-7=?’的算式也按照这种方法,它的结果也是正确的,你该怎么解释?”经过激烈讨论,大家终于明白,这样的计算也是合理的,即“9-7=2”是算出个位上的相差数,然后再从整十里去掉相差的数。正是这位教师充分关注了课堂中的动态,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常规算法,还让学生学会了“非常规”的算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里能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三、强调学习的主角,让学生形成自主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关注课的流畅、过于在意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他们在“无我”的世界里疲于应对、倦于学习。为此,我们应改变视角,让学生在我们课堂里自由、自主地发展,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排列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也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知识的“接近点”,我在教学时,以求助者的身份向学生“求助”:“小英参加演出,她的妈妈为她准备了2件上衣和3条裤子,她一共有几种穿法?”当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尊重后,纷纷投入到这个任务中,或思考、或讨论、或动手操作,探索的激情被激发……
只要我们基于学生成长的视角,只要我们充分尊重他们的生命尊严,他们就会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可持续发展 自主意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和谐”的追求,随着人们对“可持续”认识的深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呼吁:“人类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一、把握知识的原点,让学生找到生长的基点
每个知识都不是凭空出现,它往往基于某种事物、某种规律、某种现象,只有理顺它们内在的关联,才能让学生得到“贯通”。然而我们的教学却常常局限于知识的本身,使得学生在认知逻辑上无法获得承接,故而使得很多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出现迷茫、困惑,最后迷失。为此,我们的教学应把握每一个知识的原点,并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呈现,从而让学生找到生长的基点。
“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提升,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也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如果我们仅从知识的角度进行教学的话,当我们教会了“长、宽、高、棱、面、点”等知识后,教学过程似乎也就结束了,但这样的教学显然不能给学生带来知识以外的需求,显然不能给学生带来生长的力量。为此,我在教学时,从知识的原点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长方体”,并在看、摸、玩的过程中,建立长方体的“模型”:首先,让学生“切土豆”(或切橡皮泥),即在土豆上任意切上一刀,然后让学生动手触摸已经形成的“面”,以此帮助学生建立“面”的原始认知;接着让学生在土豆上垂直面切上一刀,于是这个土豆形成了两个“面”和一条“棱”,我再让学生看看、摸摸“面”与“棱”;最后在前两个面的基础上再切上几刀,产生一个近似长方体,再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数一数,看一看。这样一个长方体外观模型就呈现在学生面前,“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也随之深入学生的脑海里。
二、关注动态的生成,让学生闪烁智慧的火花
教学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常常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可能完全预设到课堂教学的进程与突变,而这些“突变”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常常是师生交流中所体现出生命灵性的惊喜。为此,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们应随时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这些“突变”,开发和利用这些有益的生成性问题,使教学绽放生命异彩。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案例。按照常规的算法,被减数的个位数如出现不够减的情况,就要从十位上借个“十”。然而在某节课上,一位教师出示算式“17-9=?”后,让所有的学生进行计算,并让他们说出计算的步骤。当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常规算理进行计算时,有一位学生却与众不同,他先用“9-7=2”,再用“10-2=8”,最后结果一样。这位学生的算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部分学生都说他计算方法出现错误,因为这显然与教材上的计算法则不一样。那么这位的学生算法到底有没有错?于是这位教师就基于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虽然结果是对了,但过程是错误的。”有的学生说:“他是蒙的,根本没有道理,怎能用‘减数’去减‘被减数’?”没想到,那位学生反驳道:“如果是蒙的,将‘14-7=?’的算式也按照这种方法,它的结果也是正确的,你该怎么解释?”经过激烈讨论,大家终于明白,这样的计算也是合理的,即“9-7=2”是算出个位上的相差数,然后再从整十里去掉相差的数。正是这位教师充分关注了课堂中的动态,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常规算法,还让学生学会了“非常规”的算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里能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三、强调学习的主角,让学生形成自主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关注课的流畅、过于在意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他们在“无我”的世界里疲于应对、倦于学习。为此,我们应改变视角,让学生在我们课堂里自由、自主地发展,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排列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也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知识的“接近点”,我在教学时,以求助者的身份向学生“求助”:“小英参加演出,她的妈妈为她准备了2件上衣和3条裤子,她一共有几种穿法?”当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尊重后,纷纷投入到这个任务中,或思考、或讨论、或动手操作,探索的激情被激发……
只要我们基于学生成长的视角,只要我们充分尊重他们的生命尊严,他们就会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