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各种实验改革或改进,大量关于以减量、减废、更为安全可靠等为基础的实验方案由于许多原因并未充分反映到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行为中,由于人的"惯性"使然,也由于实验中的"环境成本外部化",从各个教育、管理层面上忽视实验排污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这种局面亟待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积极加以改善。
一、现行实验从总体上看仍以粗放型实验方式为主
现行教材中涉及的实验绝大多数仍是常量实验,药品用量大;另一方面,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善,有些学校,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并进实验等教学方式,而且分组数也进一步增多,有的甚至达到每组1-2人,由此导致试剂用量大幅增加,实验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明显增大。如果把实验室比作构成生命有机体的细胞的话,那么实验室内的污染就形如破坏肌体的内环境。而不论是用换气扇、通风橱向外界不加节制地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并使之向外扩散、稀释,还是向下水道等处恣意倾倒、丢弃实验废液或固体废弃物,则属破坏肌体的外环境。总而言之,现行实验行为从主流来看忽视了对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对"外环境"的污染,实验主体或学校不需要因自身实验行为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付费,"环境成本外部化",仍属粗放型实验方式。
二、化学实验绿色化的两个层面
化学实验绿色化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方法为核心和基本原则,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使化学实验过程达到绿色化的方法。绿色化的目的是在技术和方法上减少或杜绝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危害,旨在从化学实验室这个小环境中消除污染。实验绿色化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行。
就教学中的某一个具体实验而言,可以设计出一系列微型化、小量化的实验,也可用各种生活用品等代用品重组实验,以期达到所用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等资源在用量上、价值上最小化,这是微观层面上的实验绿色化。而对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从实验室向环境排入了多少有毒有害的气体、废液、废渣等进行宏观监测和控制则属宏观层面上的实验绿色化。这里还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比如即使象CaCl2这样的无毒物质,若在短时期内排出过多过浓的CaCl2废液,同样产生污染(实质上它完全可以用于Cl-的检验等实验)。可见,实验室排污还应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缓冲能力等因素。
三、实验绿色化的实施基础
为使实验绿色化得以有效实施,应在实验内容的选编、实验方式以及实验排污立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和建立刚性约束机制。
(一)教材实验内容和实验习题的选定:为实现同一实验目的,可选用不同的实验素材,这是中学化学实验内容的可替代性。正是由于化学实验的这种可替代性,可设法从原料、催化剂、溶剂、产品及化学反应等物的方面、能的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选取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实验编入教材,这是从教材建设这一重要课程资源上加以筛选。比如,O2的实验室制法以H2O2制O2最符合绿色化学的指导思想。这种选编原则很大程度上可以引导教师的实验思维方式、实验教学行为。高中新课程标准对实验绿色化的内涵及实施提的还不够具体,不够深入。而现行教材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其中安全性仅提出对人安全,而未提及对环境安全的问题。从教材改革的角度讲,一种办法,可将安全性改为"绿色化",并对这一概念从内涵与外延上明确加以界定,指出实施绿色化的主要措施。另一种情况,亦可将"绿色化"单列一项,以凸显对人、对资源和对环境的关注。而这一绿色化的指导思想应从初三化学开始就加以深入宣传和引导,从初学化学的源头抓起。
(二)加强实验室排污立法,切实关注实验室污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化学实验中排出的"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已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实验室污染累积效应强。就现阶段来看,对实验室污染仅仅停留在宣传和教材建设层面上已远不能适应形势,而是要采取刚性约束,加强对实验室排污的立法约束,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切实有效地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要让师生切实领会随意排放实验污染物是一种错误的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不良行为,甚而至于是一种违法行为。
学校化学实验室--点多面广的污染源,在目前还未引起环保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现在这种污染实在已到了该引起重视的地步了!
参考文献:
[1]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2]杨承印,李晓利.用绿色化学的观念改革实验室制氧方法[J].化学教学,2002,(7).
[3]朱炜,刘志敏.对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实验中催化剂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2,(6).
[4]马永平.循环利用化学实验试剂和废弃物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学,2005,(4).
[5]林宝凤.基础化学实验技术绿色化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
[6]熊文强,郭孝菊,洪卫.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一、现行实验从总体上看仍以粗放型实验方式为主
现行教材中涉及的实验绝大多数仍是常量实验,药品用量大;另一方面,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善,有些学校,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并进实验等教学方式,而且分组数也进一步增多,有的甚至达到每组1-2人,由此导致试剂用量大幅增加,实验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明显增大。如果把实验室比作构成生命有机体的细胞的话,那么实验室内的污染就形如破坏肌体的内环境。而不论是用换气扇、通风橱向外界不加节制地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并使之向外扩散、稀释,还是向下水道等处恣意倾倒、丢弃实验废液或固体废弃物,则属破坏肌体的外环境。总而言之,现行实验行为从主流来看忽视了对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对"外环境"的污染,实验主体或学校不需要因自身实验行为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付费,"环境成本外部化",仍属粗放型实验方式。
二、化学实验绿色化的两个层面
化学实验绿色化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方法为核心和基本原则,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使化学实验过程达到绿色化的方法。绿色化的目的是在技术和方法上减少或杜绝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危害,旨在从化学实验室这个小环境中消除污染。实验绿色化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行。
就教学中的某一个具体实验而言,可以设计出一系列微型化、小量化的实验,也可用各种生活用品等代用品重组实验,以期达到所用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等资源在用量上、价值上最小化,这是微观层面上的实验绿色化。而对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从实验室向环境排入了多少有毒有害的气体、废液、废渣等进行宏观监测和控制则属宏观层面上的实验绿色化。这里还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比如即使象CaCl2这样的无毒物质,若在短时期内排出过多过浓的CaCl2废液,同样产生污染(实质上它完全可以用于Cl-的检验等实验)。可见,实验室排污还应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缓冲能力等因素。
三、实验绿色化的实施基础
为使实验绿色化得以有效实施,应在实验内容的选编、实验方式以及实验排污立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和建立刚性约束机制。
(一)教材实验内容和实验习题的选定:为实现同一实验目的,可选用不同的实验素材,这是中学化学实验内容的可替代性。正是由于化学实验的这种可替代性,可设法从原料、催化剂、溶剂、产品及化学反应等物的方面、能的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选取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实验编入教材,这是从教材建设这一重要课程资源上加以筛选。比如,O2的实验室制法以H2O2制O2最符合绿色化学的指导思想。这种选编原则很大程度上可以引导教师的实验思维方式、实验教学行为。高中新课程标准对实验绿色化的内涵及实施提的还不够具体,不够深入。而现行教材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其中安全性仅提出对人安全,而未提及对环境安全的问题。从教材改革的角度讲,一种办法,可将安全性改为"绿色化",并对这一概念从内涵与外延上明确加以界定,指出实施绿色化的主要措施。另一种情况,亦可将"绿色化"单列一项,以凸显对人、对资源和对环境的关注。而这一绿色化的指导思想应从初三化学开始就加以深入宣传和引导,从初学化学的源头抓起。
(二)加强实验室排污立法,切实关注实验室污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化学实验中排出的"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已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实验室污染累积效应强。就现阶段来看,对实验室污染仅仅停留在宣传和教材建设层面上已远不能适应形势,而是要采取刚性约束,加强对实验室排污的立法约束,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切实有效地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要让师生切实领会随意排放实验污染物是一种错误的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不良行为,甚而至于是一种违法行为。
学校化学实验室--点多面广的污染源,在目前还未引起环保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现在这种污染实在已到了该引起重视的地步了!
参考文献:
[1]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2]杨承印,李晓利.用绿色化学的观念改革实验室制氧方法[J].化学教学,2002,(7).
[3]朱炜,刘志敏.对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实验中催化剂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2,(6).
[4]马永平.循环利用化学实验试剂和废弃物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学,2005,(4).
[5]林宝凤.基础化学实验技术绿色化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
[6]熊文强,郭孝菊,洪卫.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