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跟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做交流。
她感觉内心快要“分裂”了,非常纠结难受,心里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在说话。
在普遍希望孩子“听话”的中国教育中,这类“内心分裂”的人群,数量非常庞大。
不仅是因为家长的谆谆教诲“你要听话,不然……”;
更因为,很多孩子为了得到关注和认可,压抑内心真实需求,而要求自己“听妈妈的话”。
很多人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压抑、否定自己真实的感受,不知不觉之间,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假我”,而非与内心联结的真实自我。
美国丹佛大学的研究发现,感觉自己为得到家长认可而必须达到某些条件的青少年,最终会变得不喜欢他们自己,相应地导致其在进入青春期后创造一个“假我”。
《无条件养育》一书提到,所谓“假我”,就是很多孩子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家长会爱的人。这种为赢得认可铤而走险的绝望做法,通常伴随着抑郁和无助。
女孩从小跟着奶奶长大。
到了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那时,她发现,妹妹从爸妈那里获得的爱,于她而言,遥不可及。
可小小的她,太渴望爸妈的爱,她揣摩爸妈的心思,努力在爸妈面前做到最好。
她经常做家务、努力学习,只盼望爸妈能多看自己一眼;
当妈妈受到奶奶及七大姑八大姨的“围攻”时,她用瘦弱的身体挡在妈妈前面;
当爸爸妈妈吵架,她哄完妈妈,又心疼爸爸……
她说:“我总想努力让爸爸妈妈开心、满意。”
直到大学时,她带男朋友回家后,一直以来努力让爸妈满意的她,陷入纠结。
她和男友彼此深爱,爸爸却能挑出各种毛病。
她努力消除爸爸的一个疑虑,爸爸的下一个质疑立马接踵而来。
她很痛苦:“我到底怎么做才能让爸爸满意?万一我们结婚爸爸还不接受,我怎么办?”
我问:“这么多年来,你都关注爸妈是否开心,那你自己内心的感觉,是否问过自己开心吗?”
她红了眼眶,说起记忆中难忘的一件事。
一家人一起看一个家庭调解栏目。
栏目中的女儿,从小不在爸妈身边,回到爸妈身边后,感觉爸妈不爱自己只爱弟弟,心生怨恨,偷偷打弟弟。不断给爸妈制造各种麻烦,让爸妈头疼不已。
看着节目,爸妈吐槽:“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对爸妈?太不懂事了!”
她说:“听到他们这样说,我心里好难过。我心里很想告诉他们,她跟我一样,害怕自己不被爱!”
但她不敢,她偷偷躲进房间,伤心地哭了很久。
女孩的经历,绝非个案,无数人都曾经或者正经历着这种“假自我”的煎熬。
“假自我”最大的代价是——与自己的内心和性情斷裂失联,无论外在的表现多么出色,内里也是岌岌可危。
近些年,知名学府的优秀学子,放弃生命或伤害家人或他人生命的事件频发,根本原因,同“与自己内心和性情”长期“断裂失联”的悲惨结果。
一个孩子,内心极其渴望爸妈的关注和爱,努力满足爸妈的期待,成为大家眼里懂事的孩子。
失去的却是跟自己心灵深处,最真实而宝贵的联结。这份自我联结感,是生命的精神土壤。
我问这个女孩,如果你坚持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被爸爸左右,你能想到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她说,就是跟男朋友分手。
在她心里,任何让爸妈不开心的事情都不能做,哪怕是坚持自己的爱情。
尽管她已二十多岁,但内心深处还是那个害怕不被爱的小女孩。
我请她感受并拥抱内心那个害怕没人爱的小女孩时,她哭了。
我也请她看清楚真相:父母只能用他们认为是爱的方式爱我们,可能是关心和尊重,更可能是批评、责骂。
无论你多么努力让他们开心,如果他们未经过觉醒或者学习,就不太可能给你,你渴望的爱和温暖。
而你已经长大,面对爸妈,有勇气、有能力表达自己需要被爱的需求、表达自己被忽略的难过,而不是一味取悦爸妈。
武志红说,好的养育是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抱持性空间”。
给孩子“抱持性空间”的父母,通常能做到以下三点:
一、在孩子把事情做好时认可孩子。
二、在孩子受挫时支持孩子。
三、孩子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可以在父母那里安全自由地流动。
很多人虽已成年,却极度缺乏“抱持性空间”。
既已成年,就意味着可以通过学习和成长,为自己创造“抱持性空间”。
有了小的进步,及时欣赏和肯定自己;
面临挑战时,允许自己做不到;
充分让自己的各种感受和想法,自由表达和流动。
女孩决定为自己做出新的改变--
感受到爸妈的压力时,能够如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爸妈有不合理要求时,敢于说“不”;
跟男友相处时,更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而非什么都是“随便”。
当她再听到妈妈抱怨家里的事情,她冷静之后,告诉妈妈:“我不想听这些话,也希望你不要总是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她说:“第一说出这些话,我如释重负,内心有开心也有想哭的感觉。”
第一次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觉发声,必然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力量。
我们永远无法让每个人都满意,更不必为爸妈的快乐与否负责。
每个人只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因为我们唯一能取悦的,也只有自己。
她感觉内心快要“分裂”了,非常纠结难受,心里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在说话。
在普遍希望孩子“听话”的中国教育中,这类“内心分裂”的人群,数量非常庞大。
不仅是因为家长的谆谆教诲“你要听话,不然……”;
更因为,很多孩子为了得到关注和认可,压抑内心真实需求,而要求自己“听妈妈的话”。
很多人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压抑、否定自己真实的感受,不知不觉之间,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假我”,而非与内心联结的真实自我。
美国丹佛大学的研究发现,感觉自己为得到家长认可而必须达到某些条件的青少年,最终会变得不喜欢他们自己,相应地导致其在进入青春期后创造一个“假我”。
《无条件养育》一书提到,所谓“假我”,就是很多孩子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家长会爱的人。这种为赢得认可铤而走险的绝望做法,通常伴随着抑郁和无助。
女孩从小跟着奶奶长大。
到了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那时,她发现,妹妹从爸妈那里获得的爱,于她而言,遥不可及。
可小小的她,太渴望爸妈的爱,她揣摩爸妈的心思,努力在爸妈面前做到最好。
她经常做家务、努力学习,只盼望爸妈能多看自己一眼;
当妈妈受到奶奶及七大姑八大姨的“围攻”时,她用瘦弱的身体挡在妈妈前面;
当爸爸妈妈吵架,她哄完妈妈,又心疼爸爸……
她说:“我总想努力让爸爸妈妈开心、满意。”
直到大学时,她带男朋友回家后,一直以来努力让爸妈满意的她,陷入纠结。
她和男友彼此深爱,爸爸却能挑出各种毛病。
她努力消除爸爸的一个疑虑,爸爸的下一个质疑立马接踵而来。
她很痛苦:“我到底怎么做才能让爸爸满意?万一我们结婚爸爸还不接受,我怎么办?”
我问:“这么多年来,你都关注爸妈是否开心,那你自己内心的感觉,是否问过自己开心吗?”
她红了眼眶,说起记忆中难忘的一件事。
一家人一起看一个家庭调解栏目。
栏目中的女儿,从小不在爸妈身边,回到爸妈身边后,感觉爸妈不爱自己只爱弟弟,心生怨恨,偷偷打弟弟。不断给爸妈制造各种麻烦,让爸妈头疼不已。
看着节目,爸妈吐槽:“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对爸妈?太不懂事了!”
她说:“听到他们这样说,我心里好难过。我心里很想告诉他们,她跟我一样,害怕自己不被爱!”
但她不敢,她偷偷躲进房间,伤心地哭了很久。
女孩的经历,绝非个案,无数人都曾经或者正经历着这种“假自我”的煎熬。
“假自我”最大的代价是——与自己的内心和性情斷裂失联,无论外在的表现多么出色,内里也是岌岌可危。
近些年,知名学府的优秀学子,放弃生命或伤害家人或他人生命的事件频发,根本原因,同“与自己内心和性情”长期“断裂失联”的悲惨结果。
一个孩子,内心极其渴望爸妈的关注和爱,努力满足爸妈的期待,成为大家眼里懂事的孩子。
失去的却是跟自己心灵深处,最真实而宝贵的联结。这份自我联结感,是生命的精神土壤。
我问这个女孩,如果你坚持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被爸爸左右,你能想到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她说,就是跟男朋友分手。
在她心里,任何让爸妈不开心的事情都不能做,哪怕是坚持自己的爱情。
尽管她已二十多岁,但内心深处还是那个害怕不被爱的小女孩。
我请她感受并拥抱内心那个害怕没人爱的小女孩时,她哭了。
我也请她看清楚真相:父母只能用他们认为是爱的方式爱我们,可能是关心和尊重,更可能是批评、责骂。
无论你多么努力让他们开心,如果他们未经过觉醒或者学习,就不太可能给你,你渴望的爱和温暖。
而你已经长大,面对爸妈,有勇气、有能力表达自己需要被爱的需求、表达自己被忽略的难过,而不是一味取悦爸妈。
武志红说,好的养育是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抱持性空间”。
给孩子“抱持性空间”的父母,通常能做到以下三点:
一、在孩子把事情做好时认可孩子。
二、在孩子受挫时支持孩子。
三、孩子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可以在父母那里安全自由地流动。
很多人虽已成年,却极度缺乏“抱持性空间”。
既已成年,就意味着可以通过学习和成长,为自己创造“抱持性空间”。
有了小的进步,及时欣赏和肯定自己;
面临挑战时,允许自己做不到;
充分让自己的各种感受和想法,自由表达和流动。
女孩决定为自己做出新的改变--
感受到爸妈的压力时,能够如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爸妈有不合理要求时,敢于说“不”;
跟男友相处时,更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而非什么都是“随便”。
当她再听到妈妈抱怨家里的事情,她冷静之后,告诉妈妈:“我不想听这些话,也希望你不要总是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她说:“第一说出这些话,我如释重负,内心有开心也有想哭的感觉。”
第一次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觉发声,必然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力量。
我们永远无法让每个人都满意,更不必为爸妈的快乐与否负责。
每个人只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因为我们唯一能取悦的,也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