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师范生课程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创造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考试方式存在的问题:考核目标的偏差性、考核方式的单一性、评价主体的一维性等,并结合教学实践对考核方式改革进行探索,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建构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 高校师范生 考核方式 改革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课程考核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已日益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套规范完整的考核体系,对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目标偏差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实践操作的内容较少,因此教学质量的考查主要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为主,而对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查较少。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机械识记上,而忽视了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这就与高校培养应用型师范本科人才的目标产生了很大的偏差,教学考核难以作为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手段发挥作用。
(二)考核方式单一性。
目前课堂的考核方式以闭卷笔试为主,实践考核所占比例较少。且题型固定、评价标准单一。具体操作就是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制定A、B等几套试卷并给出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题型主要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这种笔试形式主要考察了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力等,而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三)考核时间集中性。
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由于学期的成绩评定以笔试得分情况(主要是期中和期末考试)作为依据评价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获取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考查。由此导致了学生考前靠突击、考时靠作弊、考后全忘记的现象产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既缺乏客观性、全面性,又缺乏公平性、发展性。
(四)评价主体一维性。
目前,教学中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答卷、教师评卷”,最后教师经过加上平时测验分数平均计算得出学生的课程成绩,整个课程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这种方式以教师评价为主,既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同时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
要解决目前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使学业考核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训练思维、提升技能,就要突破原有考核方式的局限性,探索和研究适用于师范生本科教育的新型考核体系。
(一)拓展考核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在平时授课中讲授完教学大纲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后,适当介绍与教育类课程相关的热点、重点及前沿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自由地组成小组申报与课程相关的团队课题,或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与科研能力。此外,要转变师范生深入教学现场的方式,积极开展现场学习活动。现场学习以“深入现场、亲身体验、积极行动”为特色,使师范生以研究者和行动者的姿态深入教学现场,在积极行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1]。这类考核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更多地关注学生本身的经验与体验。通过把教师的教育经验与师范生的生活体验引入到日常教学与考核中,有助于师范生建构自身的经验世界,寻求对教育意义的整体理解[2]。
(二)丰富考核形式。
师范生本科课程既包含理论学科又有众多实践课程,因此应建立多元的考核形式。第一,突破传统的考核形式。除了闭卷笔试外,根据师范生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可增加小论文、教学设计等考核方式。第二,增加实践能力的考核。撰写教育类调研报告、各类教育案例分析等内容,以报告、作品展示等作为考核形式。此外,期末考核时可适当引入部分执业资格考试的试题(如学前教育专业可增加育婴师技能的考核等)。第三,将理论课程的笔试、口试考查与网络课程的网上考查结合起来。网上考查的形式有学生论坛讨论、师生在线互动等,通过不同侧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丰富评价的主体。由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方式,拓展到师生共同的二维评价主体,如让学生在平时成绩的评定中,让学生自评、互评等。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自学能力,强化教学效果。
(三)调整成绩比重。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权重由原来的30%增加到40%。平时成绩的考核形式有课堂讨论、作业、口试等。在教师讲授完一个单元后,由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讨论,选定题目,分组训练,评定的内容包括随堂发言、小组口头汇报等。既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又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并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考试作弊等问题。每次考核后,学生可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及其他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与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又能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综合确定。任课教师应在开学初向学生公布该课程成绩评定的方式。这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体验和积累,既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也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三、结语
传统课堂的“一言堂”授课形式和“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是与培养创造性人才目标相背离的。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给予学生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的机会。当教师组织课堂小组讨论时,学生就有机会展示和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当教师布置教育类调研报告及案例分析作业时,学生就有机会投入实践活动、锻炼应用能力。当教师布置网络课程的论坛主题时,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就形成了。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是教师以此来促进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及整体学习水平的评价,而非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以及对机械记忆的评价[3]。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深入地学习,加强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淡化对一次性期末考试的重视,使学生改变对学习的刻板印象,更多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总之,教师通过考核方式的变革,既适应了21世纪国际教育的主流趋势,又解放了学生,让学生回归到真正的生动的教育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与教育实习课程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2).
[2]朱晓宏.经验、体验与公共教育学[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
[3]黄德智.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
基金项目:常熟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11012150。
关键词: 高校师范生 考核方式 改革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课程考核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已日益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套规范完整的考核体系,对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目标偏差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实践操作的内容较少,因此教学质量的考查主要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为主,而对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查较少。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机械识记上,而忽视了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这就与高校培养应用型师范本科人才的目标产生了很大的偏差,教学考核难以作为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手段发挥作用。
(二)考核方式单一性。
目前课堂的考核方式以闭卷笔试为主,实践考核所占比例较少。且题型固定、评价标准单一。具体操作就是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制定A、B等几套试卷并给出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题型主要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这种笔试形式主要考察了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力等,而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三)考核时间集中性。
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由于学期的成绩评定以笔试得分情况(主要是期中和期末考试)作为依据评价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获取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考查。由此导致了学生考前靠突击、考时靠作弊、考后全忘记的现象产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既缺乏客观性、全面性,又缺乏公平性、发展性。
(四)评价主体一维性。
目前,教学中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答卷、教师评卷”,最后教师经过加上平时测验分数平均计算得出学生的课程成绩,整个课程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这种方式以教师评价为主,既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同时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
要解决目前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使学业考核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训练思维、提升技能,就要突破原有考核方式的局限性,探索和研究适用于师范生本科教育的新型考核体系。
(一)拓展考核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在平时授课中讲授完教学大纲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后,适当介绍与教育类课程相关的热点、重点及前沿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自由地组成小组申报与课程相关的团队课题,或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与科研能力。此外,要转变师范生深入教学现场的方式,积极开展现场学习活动。现场学习以“深入现场、亲身体验、积极行动”为特色,使师范生以研究者和行动者的姿态深入教学现场,在积极行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1]。这类考核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更多地关注学生本身的经验与体验。通过把教师的教育经验与师范生的生活体验引入到日常教学与考核中,有助于师范生建构自身的经验世界,寻求对教育意义的整体理解[2]。
(二)丰富考核形式。
师范生本科课程既包含理论学科又有众多实践课程,因此应建立多元的考核形式。第一,突破传统的考核形式。除了闭卷笔试外,根据师范生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可增加小论文、教学设计等考核方式。第二,增加实践能力的考核。撰写教育类调研报告、各类教育案例分析等内容,以报告、作品展示等作为考核形式。此外,期末考核时可适当引入部分执业资格考试的试题(如学前教育专业可增加育婴师技能的考核等)。第三,将理论课程的笔试、口试考查与网络课程的网上考查结合起来。网上考查的形式有学生论坛讨论、师生在线互动等,通过不同侧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丰富评价的主体。由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方式,拓展到师生共同的二维评价主体,如让学生在平时成绩的评定中,让学生自评、互评等。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自学能力,强化教学效果。
(三)调整成绩比重。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权重由原来的30%增加到40%。平时成绩的考核形式有课堂讨论、作业、口试等。在教师讲授完一个单元后,由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讨论,选定题目,分组训练,评定的内容包括随堂发言、小组口头汇报等。既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又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并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考试作弊等问题。每次考核后,学生可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及其他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与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又能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综合确定。任课教师应在开学初向学生公布该课程成绩评定的方式。这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体验和积累,既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也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三、结语
传统课堂的“一言堂”授课形式和“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是与培养创造性人才目标相背离的。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给予学生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的机会。当教师组织课堂小组讨论时,学生就有机会展示和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当教师布置教育类调研报告及案例分析作业时,学生就有机会投入实践活动、锻炼应用能力。当教师布置网络课程的论坛主题时,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就形成了。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是教师以此来促进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及整体学习水平的评价,而非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以及对机械记忆的评价[3]。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深入地学习,加强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淡化对一次性期末考试的重视,使学生改变对学习的刻板印象,更多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总之,教师通过考核方式的变革,既适应了21世纪国际教育的主流趋势,又解放了学生,让学生回归到真正的生动的教育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与教育实习课程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2).
[2]朱晓宏.经验、体验与公共教育学[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
[3]黄德智.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
基金项目:常熟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1101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