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29年,雍正七年夏季。中华帝国的庞大兵团,正讨伐准噶尔部。作为最高领导核心的雍正皇帝下令,在隆宗门外设立一个专门的办公室,供大臣允祥、张廷玉、蒋廷锡密办军事之用。这就叫“军机处”,一个在今后的中国历史中权力最大的机构。从“三无机构”到“权力核心”
尽管在1732年军机处成为正式机构,但军机处自始至终都是“三无”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干部都是兼职。无独有偶的是,1861年在英法联军炮口下成立的“总理各国实务衙门”(总理衙门),自始至终都是“三无”的机构,所有干部也都是兼职。作为“三无”机构的军机处,长期扮演实质上的最高行政当局角色,同样的总理衙门,也长期扮演着外交部和发改委的角色。这体现的或许正是大清特色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
一、在正规的行政机器难以有效施政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这类临时机构,提高行政效率、至少提高最高当局的行政效率;
二、这种“三无”临时机构的设立和撤销,绕开了复杂的流程,不涉及对整个行政架构的高难度调整,便于进退;
三、这种“三无”临时机构不会过度增加行政成本;
四、这种“三无”临时机构便于最高领导人绕开固有的行政流程、实现其在人事组织上的各种意图。在需要的时候,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现有官僚体系的冲击,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施加对现有官僚体系的打击,攻防兼备,矛、盾并举,相当趁手。
西北战事结束后,雍正皇帝进一步壮大军机处,迅速成为“威命所寄”的权力核心。
“威命所寄”与皇权强化
自从有了军机处,皇帝的权威得到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强化。
中国传统中对皇权最具制衡效果的相权,也在军机处的设立后受到史无前例的压制,内阁彻底演变为一个日常行政部门,而丧失了决策权。
历史上困扰皇权的其他因素,比如外戚、宦官等问题,终清一朝,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实际上,自从建立了军机处,清帝国对于无序的权力斗争的唯一风险,就在于如何控制军机处本身。
其实,内阁虽然蜕变为纯粹的行政机构,但依然与军机处形成了相互制衡的格局:军机处有实无名,内阁有名无实,一个动口而不动手,另一个动手而不动口,口与手的分离,有效地避免形成新的权力垄断。
此外,与军机处相互制衡的,还有“御前大臣”。根据清制,“军机大臣及御前大臣彼此不令相兼,所以杜专擅而防雍蔽”(庆桂《国朝官史续编》)。
对军机处本身的钳制手段,还有其“三无”特性: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兼差,所有人的任免都由皇帝一人裁决,这导致其内部结党的难度大大增加。
光绪朝御史张瑞荫对军机处做出了相当中肯的总结:“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工作作风“勤、速、密”
军机处的高效,不仅来自于结构上的扁平,而且还来自于迥异于常规官场的工作作风,那就是“勤、速、密”。
军机处的工作要求,是当日事、当日毕。“勤”是工作强度,而“速”则是工作效率。除了“当日事当日毕”之外,军机处要求时刻有人值班。军机处所拟的谕旨,直接密封发给各地督抚的“廷寄”,都要由兵部限时专递。
这种“快递”的时限要求,都由军机章京们在公文信封上注明每日必须完成的里程数,所谓“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乃至最高等级的“八百里加急”之类。实行这样严格的“数字化管理”,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这既是对军机处的效率要求,也是对整个国家机器政令畅通程度的严峻考验。
“密”,则是军机处工作的最大特点。军机处的一切公文,都必须在办公室内完成,不得带回家。
军机处的保密工作,在乾隆晚年倦勤时曾被破坏,俨然成了打探各种政治小道消息的集市。嘉庆整垮和砷后,立即重申了军机处的保密纪律,他甚至派出御史,进驻军机处,这既是对军机处的监督,也是对其他官员违反军机处保密条例的监督,这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纪检干部上门办公的先例。军机处的“民主
集中制”
美国当代汉学家白彬菊在其名著《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中,对军机处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在她看来,军机处的设立并非加强了皇帝独裁,相反倒是大臣们融入了皇帝的最高决策过程,实际上削弱了这种独裁,自雍正之后,皇帝独裁的情况就比较少了。军机处的功绩,在于建立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政府。
这样的评价,是中肯的。清帝国的军机处是近代政制上的一大创举,其在权力制衡方面的诸多设计,迄今依然有着丰富的现实价值。
在国家机器的运作效率方面,清代的军机处或许创下了封建时代中国历史之最,成为中国五千年来最为精简、扁平的政府机构:只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两层,有官无吏,“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甚至连办公场所都不称衙署,只叫“值庐”或“公所”。
(摘自《新京报》)
尽管在1732年军机处成为正式机构,但军机处自始至终都是“三无”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干部都是兼职。无独有偶的是,1861年在英法联军炮口下成立的“总理各国实务衙门”(总理衙门),自始至终都是“三无”的机构,所有干部也都是兼职。作为“三无”机构的军机处,长期扮演实质上的最高行政当局角色,同样的总理衙门,也长期扮演着外交部和发改委的角色。这体现的或许正是大清特色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
一、在正规的行政机器难以有效施政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这类临时机构,提高行政效率、至少提高最高当局的行政效率;
二、这种“三无”临时机构的设立和撤销,绕开了复杂的流程,不涉及对整个行政架构的高难度调整,便于进退;
三、这种“三无”临时机构不会过度增加行政成本;
四、这种“三无”临时机构便于最高领导人绕开固有的行政流程、实现其在人事组织上的各种意图。在需要的时候,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现有官僚体系的冲击,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施加对现有官僚体系的打击,攻防兼备,矛、盾并举,相当趁手。
西北战事结束后,雍正皇帝进一步壮大军机处,迅速成为“威命所寄”的权力核心。
“威命所寄”与皇权强化
自从有了军机处,皇帝的权威得到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强化。
中国传统中对皇权最具制衡效果的相权,也在军机处的设立后受到史无前例的压制,内阁彻底演变为一个日常行政部门,而丧失了决策权。
历史上困扰皇权的其他因素,比如外戚、宦官等问题,终清一朝,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实际上,自从建立了军机处,清帝国对于无序的权力斗争的唯一风险,就在于如何控制军机处本身。
其实,内阁虽然蜕变为纯粹的行政机构,但依然与军机处形成了相互制衡的格局:军机处有实无名,内阁有名无实,一个动口而不动手,另一个动手而不动口,口与手的分离,有效地避免形成新的权力垄断。
此外,与军机处相互制衡的,还有“御前大臣”。根据清制,“军机大臣及御前大臣彼此不令相兼,所以杜专擅而防雍蔽”(庆桂《国朝官史续编》)。
对军机处本身的钳制手段,还有其“三无”特性: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兼差,所有人的任免都由皇帝一人裁决,这导致其内部结党的难度大大增加。
光绪朝御史张瑞荫对军机处做出了相当中肯的总结:“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工作作风“勤、速、密”
军机处的高效,不仅来自于结构上的扁平,而且还来自于迥异于常规官场的工作作风,那就是“勤、速、密”。
军机处的工作要求,是当日事、当日毕。“勤”是工作强度,而“速”则是工作效率。除了“当日事当日毕”之外,军机处要求时刻有人值班。军机处所拟的谕旨,直接密封发给各地督抚的“廷寄”,都要由兵部限时专递。
这种“快递”的时限要求,都由军机章京们在公文信封上注明每日必须完成的里程数,所谓“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乃至最高等级的“八百里加急”之类。实行这样严格的“数字化管理”,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这既是对军机处的效率要求,也是对整个国家机器政令畅通程度的严峻考验。
“密”,则是军机处工作的最大特点。军机处的一切公文,都必须在办公室内完成,不得带回家。
军机处的保密工作,在乾隆晚年倦勤时曾被破坏,俨然成了打探各种政治小道消息的集市。嘉庆整垮和砷后,立即重申了军机处的保密纪律,他甚至派出御史,进驻军机处,这既是对军机处的监督,也是对其他官员违反军机处保密条例的监督,这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纪检干部上门办公的先例。军机处的“民主
集中制”
美国当代汉学家白彬菊在其名著《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中,对军机处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在她看来,军机处的设立并非加强了皇帝独裁,相反倒是大臣们融入了皇帝的最高决策过程,实际上削弱了这种独裁,自雍正之后,皇帝独裁的情况就比较少了。军机处的功绩,在于建立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政府。
这样的评价,是中肯的。清帝国的军机处是近代政制上的一大创举,其在权力制衡方面的诸多设计,迄今依然有着丰富的现实价值。
在国家机器的运作效率方面,清代的军机处或许创下了封建时代中国历史之最,成为中国五千年来最为精简、扁平的政府机构:只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两层,有官无吏,“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甚至连办公场所都不称衙署,只叫“值庐”或“公所”。
(摘自《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