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职称及职称评审
职称不是职务,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职称评审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取得一定成绩,经过评审竞争环节,才能认定某一个职称,要想申报中级职称甚至更高级的职称,需要在专业期刊中进行论文的发表,此外还需要通过相关专业的技能考试,将所要求準备的材料交给评审委员会,等待其进行审核,最后决定其是否可以具备所申请的职称的资质。
二、高校教师评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高校的职称评审工作分工不明确
关于各大高校的人事职称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评审分工,但是作为上级的行政管理部门对于相关的评审工作具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和标准,每一个环节都要遵守相关规定进行,作为高校并不具备独立的评审资格和权限,虽然有的部分高校具备了进行自主评审的权限,但是却因为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评审不能顺利进行。作为学校的人事部和教育主管部门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进行职称的评审,其中主管部门主要注重的是对于管理结构要保持其完整性,要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这样就使得高校失去了用人的权限。在各大高校内影响其内部的行政权力和行政领导的影响力主要的表现有两个,即进行职称评审的标准制定和操作的整个流程,这也是对于教师职称评审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同时,这两方面也对高校进行自主建设特色的教师职称的评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此外,职称的晋升与聘后的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健全。因为晋升的制度目前存在不足之处,所以严重影响了多数教师的职称晋升,导致很多教师出现了争议的现象,大多数的高校老师一旦获得相应的职称,就会出现懒惰的现象,进而失去上进心。同时还会不断降低自身对专业水平的相关要求,大大降低高校内组织学术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的动力。
(二)评审材料弄虚作假
近些年看来,很多高校存在着学术造假的现象,这样一来就严重打击了认真钻研的学者的积极性。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晋升和研究的成果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其论文的发表对于职称是否评审通过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有一些教师在平时的教研过程中并不用心,他们想投机取巧,在职称的评审前夕想方设法盗取他人的成果,上交一些不符合现实的材料。就很多高校的科研项目而言,名义上其结构十分完整,人员工作分配合理,但实际看来,其参加教研的人员十分匮乏,但是一旦项目获奖之后,相关的受益者众多。因此,在你的诱导下使得一些人产生了钻空子的想法,通过不道德的行为获取奖项,获得最大的利益。
(三)评审标准异化
在评选的标准中十分看重论文,而对于教学采取的是轻视的态度,所以出现了教研失重的现象。各大高校在职称的评审过程中,主要注重教师的著作、获奖的相关情况、相关科研项目获奖等等。这样一来,就导致出现了轻视教学工作量、教学成果等相关标准,进而使得教师出现了错误的观念,认为教研的成绩就是衡量教师业务的主要标准。所以,很多教师将重点放在科研的项目和论文的发表上,从而对于教学的关注度降低,也忽略了自身的道德建设,同时在各大高校之中,很多量化指标的成绩和实际的教学能力出现了很大的偏离。在教师职称的评定中,高校要求其所发表的论文要超过一篇,其发表的载体可以是国家一级刊物也可以是国家二级刊物。由于职称评审标准,对于数量比较注重而轻视质量,也使得很多教师的学术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也使得评审结果缺乏说服力。
(四)评审过程不规范
大部分高校在评审的过程中,并不能严格遵守相关的程序进行,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具体落实工作。所以,导致一些教师出现了钻空子的行为,想要利用人际关系来获得相关的信息。除此之外,有些高校的评审人员水平相对较低,有的高校评审小组是由本校的领导和老师所构成,这些人的专业水平存在本质的差异。而有的高校评审小组队员必须是本学科具有一定地位的专家,这些人不管是学术修养,还是品行,都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同时,还要注意外校和本校评委的相互融合。很多高校对于职称评审工作缺乏一定的监督力度,也没有一个专门的评审监督机制,所以要不断健全相关机制,力求在评审的过程中,做到有效监督,避免出现动用人际关系的现象出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在新时期对于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改革工作展开,不但要积极吸收“放管服”这一先进的理念,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发展,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一个规范的评审工作程序。对于各大高校进行教师职称的评定工作,不但是教育改革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教育系统得到有序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想促进科学合理的职称晋升机制得到健全,作为高校就必须做到人岗相适宜,协调好岗位和人才之间的关系,积极进行相关评审制度的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其体制机制,进而促进教师队伍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