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专业化对人文领域有害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tus3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业余”一词单独看,说不上是褒义词,但也非贬义,如航模业余爱好者啊,业余歌手啊,听起来并没有负面的含义。可是一旦和专业一词并排而立,业余就相形见绌,不再有独立存在時的“风采”了。我们经常这么说“那人唱得还可以,当然和专业的相比还差点儿”。也就是说,专业一般情况下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业余没有那种科班培训,很难和专业相比。
  这个结论基本成立。特别是在以数学、逻辑为基础的领域里,如数理化、医农、工程技术,可以说专业和业余差别明显,非专业的人一般很难做得和专业人员同样出色,个别例外不是没有,如华罗庚就没有博士学位。但若没有清华大学熊庆来的慧眼,若没有后来在剑桥大学数学系的两年经历,他是否会有如此瞩目的成绩就很难说了。科学技术方面需要专业培训,需要精准,这些领域若稍有差错,后果会大相径庭,比如医生,专业和业余还是大不一样,你找医生时难免会看其背景:哪个学校毕业的?斯坦福医学院的,哪儿当住院医生的?麻省总医院的。这一下你就放心不少。虽然这些名校名医院出来的也会干出蠢事儿,但我们不该过度放大那些个别例子,总体来说好学校好医院出来的大部分优秀,因为他们入学时分数高,而高分数在科学技术领域毕竟说明一些问题。
  但是在人文领域,特别是在以想象为活动特征的人文领域,专业和业余的判断就不能完全遵照上面的原则,因为这些领域的特征不是以严密的逻辑思维为主,更需要参与者的思想、观点,而这些离不开活跃的想象力,但想象力是放荡不羁、很难规范的。比如一个作家,特别是一个诗人,思维里当然不会没有逻辑,但逻辑毕竟不是诗人成功的要素。一句好的句子往往不是逻辑思维的结果,而是形象思维的结晶,靠逻辑思维恐怕写不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的名句,尽管这话自有其逻辑。看看我们熟悉的大作家,有几个是文科科班出身的专业作家?鲁迅、沈从文、莫言都没有读过正规文学专业。有些人读了大学,受了不少教育,但也没有什么正规的文学写作训练。甚至像莎士比亚这样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也不是科班教出来的,没进过什么剑桥或牛津的文学系。他是为生计写作,商业目的非常明显,按照目前的观点看,应该是个业余作家,根本没有什么专业认证,更没有享受什么国务院津贴了,评判他的标准就是读者和观众。
  也许你会说,那么朱自清呢?朱自清在国立北京大学毕业,曾任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系主任,当然是科班出身。不过我觉得当时中国大学文科的设置和当前完全不同,不像现在这样把一个个领域分得那么细。另外目前大学中文系似乎更注重以文学理论为基础的文学批评,比较轻视文学创作。衡量各大学的成绩主要看论文的数量,文学创作甚至不排在成果之列。民国时期的中文系显然不是这样的,有些教授同时也是作家。他们的专业是教文学课,但他们也业余创作,可谓专业和业余并存。这在目前的中国就不那么普遍了,大学的教授都在忙于写论文,业余创作的人并不多。其实我一直怀疑,一个人若能全身心投入一个说理严密的文学理论领域(这常是升等所需要的),是否还可能同时启动丰富的形象思维写出一个好作品来?写惯了引经据典逻辑严密的学术文章,再转换跑道去写思维活跃的文艺作品,在大部分人来说是做不到的。
  目前专业领域的专业化程度已非常高,和民国时期的专业概念已很不一样,而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学术圈的“山头”概念也逐渐加强。为了维护其专业性,或者说维护其利益,圈内人往往会把圈外人排挤在外。这让我想起金庸先生在浙大文学院当院长时学术界对他的看法。不少学界人士认为,金庸没有资格当文学院院长。其实他们说的并不错,因为现在的文学院和文学创作已经没有多大关系,而金庸是个作家,当时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学者。不过金庸若在三四十年代,到一个名牌大学当文学院院长的话,就未必会有那么多的非议,因为当时专业和业余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势不两立”。金庸先生特争气,你不是说我不够格吗?那我也去拿个博士学位给你看看。他后来在剑桥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又听说,他读书读上了瘾,最近在北大读远程教育,又拿了个文学博士学位,其学位的含金量已经大大超出批评者学位的含金量了。
  思想的活跃,想象的丰富之于人文领域,恰如空气之于人,而专业并不能提供空气,反倒是业余有可能为人文领域注入活力。从三四十年代的文学系演变到目前的文学系,专业化程度提高了,这是一个进步。但如果我们再从更高处着眼,就看到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专业活动有其致命的弱点,而不受专业规范的业余活动反倒有它独特的优势。在某种意义上说,反对极端的专业化是有道理的,而在人文领域,鼓励人们保留些业余精神也许会是这些领域不衰败的关键。
  最近看了一部2016年的新电影《舞力重击》(High Strung),戏中一位资深的舞蹈教练对舞蹈系的一位学生说,不要那么注重技巧,不要那么求完美,我们是在不完美中活下去的,不要把自己当成是舞蹈演员,当自己是吉普赛人才对。他的话非常适用于人文艺术领域的人,因为没有吉普赛人那样的放荡与自由,很难创造出优秀的艺术。就像我们写格律诗一样,技巧上完美无缺并不能保证你写出一首好诗,偶尔的出律未必就毁了一首诗。真正毁掉一首诗的是意境全无,但意境不是在专业培训中练出来的,意境会在创作过程中突然闪进你的脑海,完全在你意料之外,而业余的环境似乎更容易引发灵感闪现,严密的专业规范反而适得其反。
  (作者简介:叶子南,浙江绍兴人,作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其他文献
明代图书的出版分为官刻、家刻与坊刻三种。其中官刻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其诉求在于宣传和推广官方的意识形态,推行教化,而不是基于满足市场需求和赚取商业利润的需要;家刻的投资主体虽然是个人,但其主要目的不外乎是宣扬自己或是父祖的作品,传播特殊爱好或附庸风雅,为宗族子弟研习举业提供教材或参考书,因此家刻亦不具有商业经营的性质;坊刻是书坊主自行投资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出版活动。  晚明时期,以坊刻为主体的商业出
《白痴》是19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于1867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其时正值俄国农奴制改革过去不久,外国大量资本涌入并占据经济命脉,新旧生产方式并存,阶级斗争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愈加深刻、复杂。动摇激荡的社会与众多迷茫痛苦的灵魂勾起了作家无限的痛苦,向何处寻找出路的思索久久停驻在他的笔尖。《白痴》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主人公梅诗金公爵试图以其基督式的爱来拯救身边诸多痛苦的灵魂与陷入绝境的心灵
2016年5月,厄德里克的第十五部长篇小说《拉罗斯》(LaRose, 2016)终于在翘首以盼中与读者见面。该作品是厄德里克最新创作的正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前两部分别是2008年的《鸽灾》和2012年的《圆屋》,前者进入了2009年普利策小说奖的决选名单,后者则一举荣膺美国国家图书奖。厄德里克的这部新作也没有辜负读者的热切期待,刚一问世便好评如潮,《波士顿环球报》称其为“厄德里克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在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儿童都是未来的民族脊梁、国之栋梁,是革故鼎新的希望所在。  在每个家庭,儿童从来都集众爱于一身,是家庭亲情的枢纽和家庭未来的寄托。  在每个人生历程中,混融着血脉温度和乡土气息的孩童时光,永远是其远航的起点和守望的家园。  因此,我们关爱儿童且呵护有加,从古至今始终如一。  关爱儿童,本身还是对人类纯真情感的坚守,是对纯真之美的护持。儿童纯真的天性是春风化雨,是最美的人间天籁
汪家熔先生在《张元济》一书中称张元济在南洋公学时的职务叫“总译”,依据什么?汪先生在这种关键之处,不加引注,不加说明——这也是汪著的通病。重要论断不说明其文献依据,叫读者怎能相信呢?叙述蔡元培为商务第一任编译所长时,也没有提出根据。给读者的印象是:此书不像学术性传记而是文艺创作。张元济受夏瑞芳邀請加入商务,除了柳和诚先生引用的依据外,在文献资料中还可以找到不少,例如陈叔通的《回忆商务印书馆》,“夏
符马活把他的书稿《结字录》发给我,希望我为这本书作一篇序。最初,我有点犯难,因为我没有古文字学的专门知识,搞不好就会闹笑话,真就成了唐兰先生批评过的“一无专长”,“专喜玩票式的来干一下”的那种人。  不过,读了符马活的这部书稿,我倒很想鼓起勇气,勉为其难地试一试。其理由有二:一是这部书不是古文字学的专门著作,而是一部关于汉字知识的普及读物;二是这部书不艰深,轻松幽默,读起来很有趣。书稿被打开的那一
闻一多先生曾发表《端午考》一文,对端午起源的几种说法加以介绍、评论。而蕴含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广泛记录宋人社会生活的宋词,则为我们绘声绘色地描摹了一千多年前宋人过端午时的各类民俗活动。宋代词人笔下的端午,不啻为一幅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具有多种多样的民俗庆祝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节日内涵,也展现出了宋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看飞桡,夺高标—竞渡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自春秋战国开始发展至今,
从全球范围看,人类文明正在走向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轮廓,揭示出人类文明正在走向一种新的形态,即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信息社会,我们不妨称之为数字文明。  近20年来,我们对数字文明已经有深切感受。它汹涌澎湃席卷全球,荡涤着一切固有传统文
近日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辉斌教授《明清戏著史论》一书,着眼于史的角度,深入曲家为文之本心,对明、清两朝600年间具有代表性的38部戏曲论著,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并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其中的某些问题。全书不仅体大思深,文心细密,考证精审,而且问题意识鲜明,见解独到,在方法论方面亦给人以启迪。  作为“当代中国将文学史研究打通关的第一人”,王辉斌教授的学术成就有目共睹,其上起商周诗学,下至明清小说
若无人诱导,国人凭直觉最想穿越回去的当然是唐朝,因为她雍容富丽,自由奔放,几乎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人间最美好的模板,但我们忽略了其同时也上演了路有冻死骨秋夜梧桐雨的惨烈,悲伤与绝望一样不少。尤其当暮色中送来晚唐的丧钟,一下一下,撞击心坎,在盛唐传说的参照下愈加凄清。身处末世的才子,纵然雄心万丈,却无力回天,情将安寄?  “高楼风雨感斯文,刻意伤春复伤别。”(李商隐《杜司勋》)稍晚于杜牧而与之齐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