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陕西,深度贫困县共有11个,全部集中在基础条件差、制约因素多的陕南秦巴山区。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剩余的29个贫困县中,深度贫困县还有10个(镇安县已退出),这些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我省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面对短板,我省聚焦精准,迎难而上,全面启动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以更加有力的行动,向贫困宣战,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
一条条硬化的村组道路不断延伸,一座座崭新的厂房和农舍拔地而起,一片片橘园和茶园展示着产业兴旺的魅力……
2019年7月8日至12日,省委书记胡和平来到紫阳县3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的城关镇双坪村开展“解剖麻雀式”驻村蹲点调研,5天4夜,他遍访在村189户群众,和大家一起算收入账、支出账,商讨脱贫致富好办法。此前,胡和平已3次到我省贫困程度最深的紫阳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2019年8月5日至9日,省长刘国中赴山阳、白河、镇巴等深度贫困县,先后深入贫困户家中、农业产业园、易地搬迁安置小区、社区工厂等,详细了解产业扶贫项目、产品销售以及贫困户增收等情况,研究产业脱贫长久之策。
在陕西,脱贫攻坚就是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深度贫困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省委书记、省长多次到深度贫困地区调研指导工作,其他省级领导也多次深入贫困地区指导工作。
2019年以来,陕西省面对剩余2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6.5万人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瞄准11个深度贫困县,迎难而上,从最难啃的“硬骨头”攻坚,措施不减、责任不减、投入不减,集中优势兵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全省决胜脱贫在望。
入冬以来,白河县双丰镇双安村第一书记胡定尧还是那样忙:每天走访村民,对脱贫攻坚政策进行再宣传;叮嘱村民注意安全生产生活;制定2020年的发展计划。和胡定尧一样奋战在扶贫一线的,还有他在平利县大贵镇柳林坝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儿子胡珂,以及在汉滨区关庙镇中心卫生院担任健康扶贫专干的儿媳周耀艳。他们一家两代三人,如今都在各自的扶贫岗位上相互理解,互相比拼。
在深度贫困县安康市岚皋县,县委书记周康成2019年9月主动认领了一个新职务——佐龙镇蜡烛村(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总队长。自他担任该村脱贫攻坚总队长以来,到村入户不下10次,协调解决50余名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村上制定茶叶、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等。目前,岚皋县共有72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总队长分别由29名县级领导、24名镇级“一把手”、19名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
县委书记主动担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层层压实责任,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种冲锋在前的工作干劲,目前正在全省上下形成一种常态。
2019年,为进一步夯实深度贫困县攻坚责任,我省将脱贫攻坚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权重由5分提高到20分,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结合贫困村、贫困户需求,全省从省直单位选派6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
打赢脱贫攻坚战,基础设施要先行。
“看到屋,走到哭。”这是昔日深度贫困县镇巴县落后交通的真实写照。
2019年2月20日,预计投资5.88亿元、工期3年的320省道镇巴星子山隧道及引线工程举行开工仪式,这标志着镇巴县东区9万名群众即将摆脱行路难困扰。
要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帮扶和支持。
雁塔区、航天基地对接汉滨区;未央区、航空基地对接紫阳县;新城区、高新区对接岚皋县;阎良区、经开区对接镇巴县……目前双方正在产业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精准发力,在教育、卫生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这是我省为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2019年5月底统筹调配力量,在原有结对帮扶基础上,动员组织西安市的8个经济强区和8个开发区、咸阳市的2个经济强区及杨凌示范区对深度贫困县进行结对帮扶的一组镜头。
为动员各类帮扶力量向深度贫困县聚集,2019年,我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医院“3+X”帮扶体系的助推作用,实施帮扶力量到深度贫困县“六个一”。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驻村包联的省级参扶单位达196家,占全省省级参扶单位总数的三分之一。
聚合力,补短板。目前,我省深度贫困县“两不愁”基本解决,“三保障”可按时完成,涉及贫困县退出的通沥青(水泥)路、电力入户、村卫生室等全部达到退出标准。深度贫困县年度危房改造任务已按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已全部达到国家入住标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有效途径。
“入股有分红、务工有工资、同步同业有订单……多重增收路让大家稳定脱贫有了‘保险’。”汉滨区晏坝镇金龙村村民李付东说,依托村里的金龙现代茶叶园区,加上儿子、儿媳在外务工挣钱,全家2016年就脱了贫。他2019年拿到各类分红2631元,务工工资2.5万元。
为把贫困户嵌在产业链上,汉滨区目前共建成重点现代农业园区185个、培育龙头企业52家、專业合作社1800家,带动贫困户1.9万户5.4万人,全区实现了产业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贫困户的全覆盖。
“我如今再也不用到外地了,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月工资2000多元,还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覃丕珍是紫阳县麻柳镇赵溪村的贫困户,通过政府各类补助政策,2019年她仅掏了1万多元就搬进了麻柳镇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当年6月,她在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参加了免费缝纫培训,8月,便在麻柳镇多乐玩具新社区工厂上班。
近年来,紫阳县为了使搬迁群众有业可就,先后引进并建成以毛绒玩具文创产业为主的新社区工厂60家,吸纳移民搬迁群众就业3217人,其中贫困群众1070人。
2019年,我省持续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目前,我省有劳动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家庭基本实现了每户至少有1个稳定增收产业,或至少1人稳定就业。
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教育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多亏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不仅让我外孙女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还圆了她的大学梦。”岚皋县民主镇农田社区贫困群众黄向余老人说。老人的外孙女祝恒静,由于父母早年先后去世,一直和黄向余相依为命。2014年,黄向余家被识别认定为贫困户。祝恒静在县上上高中的3年,学校不仅免其学费,还为她发放助学金,政府也为她办理了孤儿资助金。2018年,祝恒静考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通过各方帮扶,她圆了大学梦。
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镇巴县近年来通过打造“村医和村卫计专干各1人+镇级医生和公卫专干各1人+县级指导人员1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等,全县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县域内就诊率达93%,全县因病致贫率由2016年的38%下降到4.2%。
2019年以来,我省在深度贫困县不断强化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实行月报制度,建立入学信息台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省深度贫困县已实现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目标。全省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了全覆盖。
脱贫攻坚,决胜可期。
来源:《陕西日报》
一条条硬化的村组道路不断延伸,一座座崭新的厂房和农舍拔地而起,一片片橘园和茶园展示着产业兴旺的魅力……
2019年7月8日至12日,省委书记胡和平来到紫阳县3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的城关镇双坪村开展“解剖麻雀式”驻村蹲点调研,5天4夜,他遍访在村189户群众,和大家一起算收入账、支出账,商讨脱贫致富好办法。此前,胡和平已3次到我省贫困程度最深的紫阳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2019年8月5日至9日,省长刘国中赴山阳、白河、镇巴等深度贫困县,先后深入贫困户家中、农业产业园、易地搬迁安置小区、社区工厂等,详细了解产业扶贫项目、产品销售以及贫困户增收等情况,研究产业脱贫长久之策。
在陕西,脱贫攻坚就是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深度贫困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省委书记、省长多次到深度贫困地区调研指导工作,其他省级领导也多次深入贫困地区指导工作。
2019年以来,陕西省面对剩余2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6.5万人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瞄准11个深度贫困县,迎难而上,从最难啃的“硬骨头”攻坚,措施不减、责任不减、投入不减,集中优势兵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全省决胜脱贫在望。
入冬以来,白河县双丰镇双安村第一书记胡定尧还是那样忙:每天走访村民,对脱贫攻坚政策进行再宣传;叮嘱村民注意安全生产生活;制定2020年的发展计划。和胡定尧一样奋战在扶贫一线的,还有他在平利县大贵镇柳林坝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儿子胡珂,以及在汉滨区关庙镇中心卫生院担任健康扶贫专干的儿媳周耀艳。他们一家两代三人,如今都在各自的扶贫岗位上相互理解,互相比拼。
在深度贫困县安康市岚皋县,县委书记周康成2019年9月主动认领了一个新职务——佐龙镇蜡烛村(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总队长。自他担任该村脱贫攻坚总队长以来,到村入户不下10次,协调解决50余名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村上制定茶叶、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等。目前,岚皋县共有72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总队长分别由29名县级领导、24名镇级“一把手”、19名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
县委书记主动担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层层压实责任,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种冲锋在前的工作干劲,目前正在全省上下形成一种常态。
2019年,为进一步夯实深度贫困县攻坚责任,我省将脱贫攻坚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权重由5分提高到20分,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结合贫困村、贫困户需求,全省从省直单位选派6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
打赢脱贫攻坚战,基础设施要先行。
“看到屋,走到哭。”这是昔日深度贫困县镇巴县落后交通的真实写照。
2019年2月20日,预计投资5.88亿元、工期3年的320省道镇巴星子山隧道及引线工程举行开工仪式,这标志着镇巴县东区9万名群众即将摆脱行路难困扰。
要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帮扶和支持。
雁塔区、航天基地对接汉滨区;未央区、航空基地对接紫阳县;新城区、高新区对接岚皋县;阎良区、经开区对接镇巴县……目前双方正在产业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精准发力,在教育、卫生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这是我省为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2019年5月底统筹调配力量,在原有结对帮扶基础上,动员组织西安市的8个经济强区和8个开发区、咸阳市的2个经济强区及杨凌示范区对深度贫困县进行结对帮扶的一组镜头。
为动员各类帮扶力量向深度贫困县聚集,2019年,我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医院“3+X”帮扶体系的助推作用,实施帮扶力量到深度贫困县“六个一”。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驻村包联的省级参扶单位达196家,占全省省级参扶单位总数的三分之一。
聚合力,补短板。目前,我省深度贫困县“两不愁”基本解决,“三保障”可按时完成,涉及贫困县退出的通沥青(水泥)路、电力入户、村卫生室等全部达到退出标准。深度贫困县年度危房改造任务已按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已全部达到国家入住标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有效途径。
“入股有分红、务工有工资、同步同业有订单……多重增收路让大家稳定脱贫有了‘保险’。”汉滨区晏坝镇金龙村村民李付东说,依托村里的金龙现代茶叶园区,加上儿子、儿媳在外务工挣钱,全家2016年就脱了贫。他2019年拿到各类分红2631元,务工工资2.5万元。
为把贫困户嵌在产业链上,汉滨区目前共建成重点现代农业园区185个、培育龙头企业52家、專业合作社1800家,带动贫困户1.9万户5.4万人,全区实现了产业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贫困户的全覆盖。
“我如今再也不用到外地了,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月工资2000多元,还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覃丕珍是紫阳县麻柳镇赵溪村的贫困户,通过政府各类补助政策,2019年她仅掏了1万多元就搬进了麻柳镇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当年6月,她在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参加了免费缝纫培训,8月,便在麻柳镇多乐玩具新社区工厂上班。
近年来,紫阳县为了使搬迁群众有业可就,先后引进并建成以毛绒玩具文创产业为主的新社区工厂60家,吸纳移民搬迁群众就业3217人,其中贫困群众1070人。
2019年,我省持续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目前,我省有劳动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家庭基本实现了每户至少有1个稳定增收产业,或至少1人稳定就业。
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教育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多亏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不仅让我外孙女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还圆了她的大学梦。”岚皋县民主镇农田社区贫困群众黄向余老人说。老人的外孙女祝恒静,由于父母早年先后去世,一直和黄向余相依为命。2014年,黄向余家被识别认定为贫困户。祝恒静在县上上高中的3年,学校不仅免其学费,还为她发放助学金,政府也为她办理了孤儿资助金。2018年,祝恒静考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通过各方帮扶,她圆了大学梦。
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镇巴县近年来通过打造“村医和村卫计专干各1人+镇级医生和公卫专干各1人+县级指导人员1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等,全县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县域内就诊率达93%,全县因病致贫率由2016年的38%下降到4.2%。
2019年以来,我省在深度贫困县不断强化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实行月报制度,建立入学信息台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省深度贫困县已实现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目标。全省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了全覆盖。
脱贫攻坚,决胜可期。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