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期是进行品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幼儿借助丰富的图画,由浅入深地感知故事情节,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品德。笔者剖析了不同的绘本材料,以开展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相关阅读活动,让幼儿在充分感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提升阅读兴趣,主动阅读对形成优秀品格有益的绘本,促使他们学习书中优秀人物的优秀品行,并在生活中践行。
关键词:绘本阅读;品德养成;幼儿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4-0089-02
引 言
“绘本”又称“图画书”,一种是通过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另一种则是没有文字的纯图画书,这类图书凭借连贯的图画来讲述故事。3~6岁的幼儿正处于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基于这一前提,利用绘本阅读进行品德教育是很有效的一种教育手段。考虑到现阶段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绘本阅读的相关经验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绘本阅读活动,帮助幼儿在品格发展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品行,丰富幼儿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使其逐步实现知行合一。
一、筛选合适的绘本内容,注重幼儿品德养成,为他们创设自由的心灵空间
(一)遵从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构建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
幼儿的道德认知处于以感性认识为主的阶段,他们还没有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标准,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大多来源于家长、教师和身边的人,当家长或教师认为某种行为是正确的,他们也会倾向于认为其是正确的;相反,他们则会认为是错误的。这就意味着,教师要选择能够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的绘本,帮助幼儿建构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1]。
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长为10~25分钟不等。这就意味着,幼儿不能长时间地保持静态的阅读。因此,教师要挑选情节变化简单的绘本,其故事发展的过程不宜太长。
(二)贴近幼儿生活,科学选择适宜的绘本
調查研究表明,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绘本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师所选绘本应与幼儿日常生活相联系,只有幼儿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才能更有效地阅读,从而形成品德认知,养成更好的品质[2]。
日本作家宫西达也的相关绘本对于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适宜性。比如,在《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看似可怕粗暴的霸王龙也有善良、可爱的一面,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动物与人类一样也懂得爱。于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爱,如收养被遗弃的小动物,给小动物喂食,甚至和小动物交流,这些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在绘本阅读活动中,他们能学会爱与被爱,认识到因为有爱自己的人,一个人可以变得强大;因为有自己爱的人,一个人可以变得很温柔。绘本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段故事都会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这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幼儿品德情感的发展。
(三)挖掘绘本中的知识点,生成适宜的一日活动
绘本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教育资源,而这些教育资源的运用并不仅仅体现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将不同类型的绘本进行分类,进一步归纳总结,挖掘绘本中的某些元素,结合不同的领域开展活动,甚至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品德修养[3]。以绘本《我爱幼儿园》为例,每位幼儿都会经历幼儿园生活阶段,在幼儿园的生活中会发生林林总总的事情,所以这本绘本很贴合幼儿生活,幼儿的阅读和讨论兴趣很高。对于刚刚踏入幼儿园的幼儿,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对他们说:“幼儿园就像家一样,阿姨就像妈妈一样。”只会适得其反。教师需要做的并不是阻止幼儿流眼泪,而是陪伴幼儿用坚定的脚步走向人生的新阶段。小莱昂说:“在幼儿园里,我有许多朋友。有时我会哭,有时我会笑。在幼儿园里,我长大了!”这样的绘本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绘本中找到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勇敢地表达自我情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其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品质,也是幼儿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品德行为的必要前提。
二、营造适宜的绘本阅读环境,拒绝一味地品德知识灌输,注重幼儿品德行为的培养
(一)营造自主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兴趣
宽松、和谐的氛围适宜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通常,笔者会选择柔和的配色和各类软质的毛绒材料加以辅助,进一步营造轻松、舒适的绘本阅读环境。笔者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该年龄阶段幼儿的品德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容易受到一些情境暗示的影响。阅读环境是他们参与阅读活动的空间载体,和谐、自由的阅读环境建立在师幼共同探讨、共同理解、达成共识的基础上[4]。
作为一个非主观因素,环境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以独特的暗示、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龄前儿童,适宜的绘本阅读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幼儿开展阅读活动提供条件和空间,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幼儿通过阅读环境与阅读活动的互动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关注幼儿的阅读分层,深化绘本阅读
各个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阅读兴趣不同,教师要试着将阅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幼儿,如在摆放图书的过程中,让幼儿为不同类型的图书分类,他们可以按照故事题材分类,也可以按照故事内容分类,甚至按照他们自己的标准分类。教师需要保证各类绘本的丰富多样,以及营造良好、愉悦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在阅读区摆放柔软的地垫,搭建具有私密性的帐篷,放置可供幼儿实际操作的情境故事箱等,甚至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性材料,如手偶玩具、剪刀、表演道具等,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故事创编、表演,进一步将绘本中的一些榜样行为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教师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选择他们喜欢的东西,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审美能力,这也是丰富和完善幼儿的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径[5]。 三、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幼儿实际生活相结合,发现幼儿品德养成教育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做好榜样示范,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
教师要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教师的阅读内容应包括儿童早期教育相关的书籍、幼儿喜爱的图画书等,以便了解幼儿早期发展的特点和幼儿的心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阅读活动中[6]。教师应以温暖的微笑、柔和的声音、深情的动作与幼儿进行互动,从而拉近与幼儿的距离,消除幼儿的羞涩与紧张,更好地将幼儿带入不同的绘本情境中。
(二)有效的阅读指导,升华幼儿的品德情感
有的幼儿会出现不乐于分享、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全都是我的》,让幼儿通过绘本中的花袜子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感知分享的快乐,从而升华幼儿的品德情感,完善幼儿的品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会更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师幼互动的机会也会增加,幼儿对自身和他人也会有更好的认识,这是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表现。幼儿在绘本情境中体验情感变化,抒发积极情感,学会在集体中接纳不一样。通过阅读绘本,一方面,他们获得了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提高了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及时发现问题,助力幼儿品德发展
相比于小班幼儿,中大班幼儿在阅读上表现得更加自主,也有更多自己的想法。教师应在幼儿阅读过程中扮演参与者、合作者、陪伴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无论快乐还是烦恼,都分享出来,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中,当幼儿出现一些不友好行为时,教师不要第一时间横加制止,而要给予幼儿说话的权利,请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帮助幼儿纠正不好的行为。师生交流不仅可以引导幼儿自主思考,还能促进幼儿品德情感的发展。
结 语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对幼儿绘本阅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幼儿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类绘本,让幼儿基于绘本图画,思考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从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自身的情感。有效的绘本阅读能够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更好地建构幼儿的精神世界,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促进幼儿社会化情感发展,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当代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精心设计的阅读教程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都为幼儿在学龄阶段的正式读写学习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幼儿园重视并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因此,如何选择适宜的绘本,有效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活动,充分發挥绘本阅读对幼儿的品德养成教育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迫切且重要的话题。
[参考文献]
陶知涵.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220.
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莫源秋.幼儿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朱润鱼,袁宝英.3-5岁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指导实验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4):35-37.
郑娟.浅议开展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3):106.
刘姗.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幼儿园阅读活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严秋辰(1988.9—),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幼儿教育教学。
关键词:绘本阅读;品德养成;幼儿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4-0089-02
引 言
“绘本”又称“图画书”,一种是通过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另一种则是没有文字的纯图画书,这类图书凭借连贯的图画来讲述故事。3~6岁的幼儿正处于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基于这一前提,利用绘本阅读进行品德教育是很有效的一种教育手段。考虑到现阶段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绘本阅读的相关经验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绘本阅读活动,帮助幼儿在品格发展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品行,丰富幼儿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使其逐步实现知行合一。
一、筛选合适的绘本内容,注重幼儿品德养成,为他们创设自由的心灵空间
(一)遵从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构建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
幼儿的道德认知处于以感性认识为主的阶段,他们还没有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标准,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大多来源于家长、教师和身边的人,当家长或教师认为某种行为是正确的,他们也会倾向于认为其是正确的;相反,他们则会认为是错误的。这就意味着,教师要选择能够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的绘本,帮助幼儿建构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1]。
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长为10~25分钟不等。这就意味着,幼儿不能长时间地保持静态的阅读。因此,教师要挑选情节变化简单的绘本,其故事发展的过程不宜太长。
(二)贴近幼儿生活,科学选择适宜的绘本
調查研究表明,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绘本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师所选绘本应与幼儿日常生活相联系,只有幼儿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才能更有效地阅读,从而形成品德认知,养成更好的品质[2]。
日本作家宫西达也的相关绘本对于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适宜性。比如,在《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中,看似可怕粗暴的霸王龙也有善良、可爱的一面,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动物与人类一样也懂得爱。于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爱,如收养被遗弃的小动物,给小动物喂食,甚至和小动物交流,这些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在绘本阅读活动中,他们能学会爱与被爱,认识到因为有爱自己的人,一个人可以变得强大;因为有自己爱的人,一个人可以变得很温柔。绘本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段故事都会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这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幼儿品德情感的发展。
(三)挖掘绘本中的知识点,生成适宜的一日活动
绘本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教育资源,而这些教育资源的运用并不仅仅体现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将不同类型的绘本进行分类,进一步归纳总结,挖掘绘本中的某些元素,结合不同的领域开展活动,甚至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品德修养[3]。以绘本《我爱幼儿园》为例,每位幼儿都会经历幼儿园生活阶段,在幼儿园的生活中会发生林林总总的事情,所以这本绘本很贴合幼儿生活,幼儿的阅读和讨论兴趣很高。对于刚刚踏入幼儿园的幼儿,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对他们说:“幼儿园就像家一样,阿姨就像妈妈一样。”只会适得其反。教师需要做的并不是阻止幼儿流眼泪,而是陪伴幼儿用坚定的脚步走向人生的新阶段。小莱昂说:“在幼儿园里,我有许多朋友。有时我会哭,有时我会笑。在幼儿园里,我长大了!”这样的绘本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绘本中找到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勇敢地表达自我情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其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品质,也是幼儿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品德行为的必要前提。
二、营造适宜的绘本阅读环境,拒绝一味地品德知识灌输,注重幼儿品德行为的培养
(一)营造自主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兴趣
宽松、和谐的氛围适宜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通常,笔者会选择柔和的配色和各类软质的毛绒材料加以辅助,进一步营造轻松、舒适的绘本阅读环境。笔者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该年龄阶段幼儿的品德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容易受到一些情境暗示的影响。阅读环境是他们参与阅读活动的空间载体,和谐、自由的阅读环境建立在师幼共同探讨、共同理解、达成共识的基础上[4]。
作为一个非主观因素,环境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以独特的暗示、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龄前儿童,适宜的绘本阅读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幼儿开展阅读活动提供条件和空间,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幼儿通过阅读环境与阅读活动的互动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关注幼儿的阅读分层,深化绘本阅读
各个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阅读兴趣不同,教师要试着将阅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幼儿,如在摆放图书的过程中,让幼儿为不同类型的图书分类,他们可以按照故事题材分类,也可以按照故事内容分类,甚至按照他们自己的标准分类。教师需要保证各类绘本的丰富多样,以及营造良好、愉悦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在阅读区摆放柔软的地垫,搭建具有私密性的帐篷,放置可供幼儿实际操作的情境故事箱等,甚至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性材料,如手偶玩具、剪刀、表演道具等,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故事创编、表演,进一步将绘本中的一些榜样行为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教师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选择他们喜欢的东西,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审美能力,这也是丰富和完善幼儿的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径[5]。 三、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幼儿实际生活相结合,发现幼儿品德养成教育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做好榜样示范,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
教师要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教师的阅读内容应包括儿童早期教育相关的书籍、幼儿喜爱的图画书等,以便了解幼儿早期发展的特点和幼儿的心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阅读活动中[6]。教师应以温暖的微笑、柔和的声音、深情的动作与幼儿进行互动,从而拉近与幼儿的距离,消除幼儿的羞涩与紧张,更好地将幼儿带入不同的绘本情境中。
(二)有效的阅读指导,升华幼儿的品德情感
有的幼儿会出现不乐于分享、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全都是我的》,让幼儿通过绘本中的花袜子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感知分享的快乐,从而升华幼儿的品德情感,完善幼儿的品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会更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师幼互动的机会也会增加,幼儿对自身和他人也会有更好的认识,这是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表现。幼儿在绘本情境中体验情感变化,抒发积极情感,学会在集体中接纳不一样。通过阅读绘本,一方面,他们获得了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提高了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及时发现问题,助力幼儿品德发展
相比于小班幼儿,中大班幼儿在阅读上表现得更加自主,也有更多自己的想法。教师应在幼儿阅读过程中扮演参与者、合作者、陪伴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无论快乐还是烦恼,都分享出来,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中,当幼儿出现一些不友好行为时,教师不要第一时间横加制止,而要给予幼儿说话的权利,请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帮助幼儿纠正不好的行为。师生交流不仅可以引导幼儿自主思考,还能促进幼儿品德情感的发展。
结 语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对幼儿绘本阅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幼儿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类绘本,让幼儿基于绘本图画,思考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从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自身的情感。有效的绘本阅读能够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更好地建构幼儿的精神世界,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促进幼儿社会化情感发展,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当代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精心设计的阅读教程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都为幼儿在学龄阶段的正式读写学习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幼儿园重视并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因此,如何选择适宜的绘本,有效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活动,充分發挥绘本阅读对幼儿的品德养成教育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迫切且重要的话题。
[参考文献]
陶知涵.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220.
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莫源秋.幼儿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朱润鱼,袁宝英.3-5岁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指导实验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4):35-37.
郑娟.浅议开展幼儿早期阅读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3):106.
刘姗.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幼儿园阅读活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严秋辰(1988.9—),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幼儿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