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兴趣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兴趣培养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特别是小学阶段,更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对学习具备浓厚兴趣,才能积极探索、敏锐观察,并牢固记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辅助学习,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因此,我们数学老师有必要认真研究数学教学艺术,依据小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以及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努力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以达到获取知识、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在本文中,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
一、重视小学数学学习中兴趣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系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效果,由于高考的杠杆而使得我们的教育一直停留在应试教育中,从而让我们忽略一些教育本身的东西,如兴趣、爱好、特长等,但这些都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并决定着教育的真正效果. 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兴趣,以兴趣来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并利用这种欲望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学好数学,并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更加喜爱数学知识,让我们的数学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二、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初进校门起,一般都会感觉新奇、有趣,翻开新拿到的数学课本,此时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是最为迫切的.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们要灵活把握时机,狠下工夫,在学习的初始阶段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
如我们在学生刚进学校的时候,可以利用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来引导他们了解学习数学的用途,并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数学. 改变一味做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接受数学、感受数学,从而爱上数学,为我们以后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利用导课 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新课本中,开设了导课这一环节,这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体现,利用更加简洁的语言,更加形象的比喻,提升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的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利用好这一板块,并针对授课内容准备一些幽默、贴近生活的例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例如,我们在学习分数的时候,由于分数的概念和整数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抽象的形容、刻意的记忆的话,学生很难接受,在处理的时候也会比较吃力. 我在这里就可以利用学生过生日分蛋糕的形式来展开,上课教师可以问今天谁过生日,大家都会提起兴趣,乐于知道答案,并会猜想老师今天要做什么. 接下来,老师可以让过生日的学生来分蛋糕,将一个蛋糕分给四个小组,分四块,应该怎样分才能分均匀,四个小组里,每个小组有两个人,其中的两个人又该如何分到均等的蛋糕呢?大家都会参与到分数的学习认识中,通过这种形式来打开大家的学习情绪,积极参与到学习与讨论中,活跃我们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 创设氛围 提升求知兴趣
传统的课堂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形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如果不能完全摆脱这种教学形式的话,就必须要从细节入手,用细节来完善我们的课堂氛围,用提问、游戏、模型等多种形式来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与工具,提升我们的课堂兴趣. 在课堂中,多提问,给学生发言与表达的机会,同时也能对学生回答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如,在两位数的计算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一位數计算,来让学生累加到两位数的计算中,虽然这种方法很麻烦,但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这种累加中,才能有兴趣去学习两位数加法的方法,中间我们可以多利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展,使得我们的课堂氛围更为和谐、亲近.
3. 利用工具 增添课堂兴趣
数学知识一般都很抽象,不易理解,特别是高年级的数学,如果学生对数学的概念没有准确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天的学习与进一步提高,因而,我们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知识利用各种形式将其形象化、具体化,给学生清晰、明确的定义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们可以做模型,将两个三角形拼为一个正方形,这样学生自己也会计算了,不用我们来教,锻炼他们自己探索学习的能力. 而且这种学习很直观,更易理解与记忆.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带给了我们很多先进的教学工具,我们也要将其加以利用,用科技的力量来带动教育的发展. 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优秀的教学影像,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加以利用,来拓宽我们的教学内容,改善我们的教学形式,这也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不少乐趣.
4. 动手操作 提高参与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比较爱动,喜欢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这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头疼的问题,对于一些爱动、爱说话的学生,教师往往严格约束,使其失去了活动与说话的空间,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万万不可的. 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用“玩”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利用动与说的形式来开展我们的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也一直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可是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中,这种能力很难得到发展. 因而,我们要在课堂中加入动手能力的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我们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锥形体积”中,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发一套工具,利用圆锥形的模型与圆柱形的模型来测量沙子,通过对比来观察哪个形状的模具测量的沙子更多,让学生在自己操作、讨论、对比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操作的过程中,相信不是每一个小组都会得到准确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又关系到我们最终的结果,因而我们要让他们了解在测量中需要记录的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来测算出模型的体积,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结果来推算出,学生实验中的数据是否准确. 这样举一反三、形象具体的形式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
5. 科学练习 巩固学习兴趣
练习是学生最怕的一个环节,特别是课后的练习. 大量繁琐的练习不仅减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减弱了我们的教学效果,往往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都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没有课堂练习来得直接. 同时,教师在这方面也不知该采取什么样的练习来让学生完成,就生搬硬套课本中的作业,甚至是无味的抄写与反复的计算. 这也是我们现在教学中不可取的.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征来合理规划练习方案,利用新颖有趣的方式来丰富我们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真正能够参与到练习中,并通过练习得到提高.
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来选择做什么样的练习,让他们参与到练习中,有选择的空间,并且将有意义的练习提出表扬,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多采取. 同时,我们教师也可以将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利用游戏、演示、表演、竞赛等多种学生喜欢的形式来完成,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练习过程中得到提升,同时也不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6. 利用表扬 延续学习兴趣
每一个人对新事物都会有兴趣,但如果反复、重复去做同一件事的话,都会失去兴趣. 但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问题与公式需要反复的利用、反复的套用才能达到深刻记忆的效果. 在这一环节中,有很多学生也因此而减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这里我们也要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想办法来改善我们学习过程,利用表扬、夸赞、激励等形式,令学生喜于接受这样的学习模式.
教与学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活动,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 教师应该主动地接近学生, 建立感情, 从而促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因此, 我很注重密切师生关系. 大部分中等生往往性格内向, 见到老师总躲躲闪闪,而优等生课间总爱围着老师问这问那. 这时, 我有意识地提高声音讲一些有意义的故事或自己学习时期的趣事. 当中等生也凑过来听时, 我及时表示欢迎并有意留下悬念, 让这些中等生也能主动地接近老师, 时间长了,他们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 他们会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受到启迪, 从而激发起学习热情, 更加强了已有的学习兴趣.
三、小 结
数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无论是以后的学习还是生活中的运用,都有很大的意义,因而,我们必须要在小学阶段就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善于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内容、来开展我们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学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取得良好学习成绩,同时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增强学习信心,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重视小学数学学习中兴趣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系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效果,由于高考的杠杆而使得我们的教育一直停留在应试教育中,从而让我们忽略一些教育本身的东西,如兴趣、爱好、特长等,但这些都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并决定着教育的真正效果. 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兴趣,以兴趣来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并利用这种欲望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学好数学,并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更加喜爱数学知识,让我们的数学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二、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初进校门起,一般都会感觉新奇、有趣,翻开新拿到的数学课本,此时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是最为迫切的.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们要灵活把握时机,狠下工夫,在学习的初始阶段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
如我们在学生刚进学校的时候,可以利用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来引导他们了解学习数学的用途,并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数学. 改变一味做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接受数学、感受数学,从而爱上数学,为我们以后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利用导课 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新课本中,开设了导课这一环节,这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体现,利用更加简洁的语言,更加形象的比喻,提升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的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利用好这一板块,并针对授课内容准备一些幽默、贴近生活的例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例如,我们在学习分数的时候,由于分数的概念和整数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抽象的形容、刻意的记忆的话,学生很难接受,在处理的时候也会比较吃力. 我在这里就可以利用学生过生日分蛋糕的形式来展开,上课教师可以问今天谁过生日,大家都会提起兴趣,乐于知道答案,并会猜想老师今天要做什么. 接下来,老师可以让过生日的学生来分蛋糕,将一个蛋糕分给四个小组,分四块,应该怎样分才能分均匀,四个小组里,每个小组有两个人,其中的两个人又该如何分到均等的蛋糕呢?大家都会参与到分数的学习认识中,通过这种形式来打开大家的学习情绪,积极参与到学习与讨论中,活跃我们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 创设氛围 提升求知兴趣
传统的课堂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形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也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如果不能完全摆脱这种教学形式的话,就必须要从细节入手,用细节来完善我们的课堂氛围,用提问、游戏、模型等多种形式来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与工具,提升我们的课堂兴趣. 在课堂中,多提问,给学生发言与表达的机会,同时也能对学生回答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如,在两位数的计算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一位數计算,来让学生累加到两位数的计算中,虽然这种方法很麻烦,但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这种累加中,才能有兴趣去学习两位数加法的方法,中间我们可以多利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展,使得我们的课堂氛围更为和谐、亲近.
3. 利用工具 增添课堂兴趣
数学知识一般都很抽象,不易理解,特别是高年级的数学,如果学生对数学的概念没有准确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天的学习与进一步提高,因而,我们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知识利用各种形式将其形象化、具体化,给学生清晰、明确的定义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们可以做模型,将两个三角形拼为一个正方形,这样学生自己也会计算了,不用我们来教,锻炼他们自己探索学习的能力. 而且这种学习很直观,更易理解与记忆.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带给了我们很多先进的教学工具,我们也要将其加以利用,用科技的力量来带动教育的发展. 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优秀的教学影像,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加以利用,来拓宽我们的教学内容,改善我们的教学形式,这也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不少乐趣.
4. 动手操作 提高参与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比较爱动,喜欢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这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头疼的问题,对于一些爱动、爱说话的学生,教师往往严格约束,使其失去了活动与说话的空间,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万万不可的. 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用“玩”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利用动与说的形式来开展我们的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也一直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可是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中,这种能力很难得到发展. 因而,我们要在课堂中加入动手能力的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我们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锥形体积”中,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发一套工具,利用圆锥形的模型与圆柱形的模型来测量沙子,通过对比来观察哪个形状的模具测量的沙子更多,让学生在自己操作、讨论、对比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操作的过程中,相信不是每一个小组都会得到准确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又关系到我们最终的结果,因而我们要让他们了解在测量中需要记录的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来测算出模型的体积,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结果来推算出,学生实验中的数据是否准确. 这样举一反三、形象具体的形式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
5. 科学练习 巩固学习兴趣
练习是学生最怕的一个环节,特别是课后的练习. 大量繁琐的练习不仅减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减弱了我们的教学效果,往往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都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没有课堂练习来得直接. 同时,教师在这方面也不知该采取什么样的练习来让学生完成,就生搬硬套课本中的作业,甚至是无味的抄写与反复的计算. 这也是我们现在教学中不可取的.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征来合理规划练习方案,利用新颖有趣的方式来丰富我们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真正能够参与到练习中,并通过练习得到提高.
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来选择做什么样的练习,让他们参与到练习中,有选择的空间,并且将有意义的练习提出表扬,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多采取. 同时,我们教师也可以将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利用游戏、演示、表演、竞赛等多种学生喜欢的形式来完成,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练习过程中得到提升,同时也不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6. 利用表扬 延续学习兴趣
每一个人对新事物都会有兴趣,但如果反复、重复去做同一件事的话,都会失去兴趣. 但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问题与公式需要反复的利用、反复的套用才能达到深刻记忆的效果. 在这一环节中,有很多学生也因此而减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这里我们也要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想办法来改善我们学习过程,利用表扬、夸赞、激励等形式,令学生喜于接受这样的学习模式.
教与学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活动,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 教师应该主动地接近学生, 建立感情, 从而促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因此, 我很注重密切师生关系. 大部分中等生往往性格内向, 见到老师总躲躲闪闪,而优等生课间总爱围着老师问这问那. 这时, 我有意识地提高声音讲一些有意义的故事或自己学习时期的趣事. 当中等生也凑过来听时, 我及时表示欢迎并有意留下悬念, 让这些中等生也能主动地接近老师, 时间长了,他们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 他们会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受到启迪, 从而激发起学习热情, 更加强了已有的学习兴趣.
三、小 结
数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无论是以后的学习还是生活中的运用,都有很大的意义,因而,我们必须要在小学阶段就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善于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内容、来开展我们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学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取得良好学习成绩,同时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增强学习信心,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