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隐身”分数能否也“隐身”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很多省市的高考状元都隐身了,对此,社会舆论褒贬不一,褒也好、贬也罢,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否认的,那就是:对状元的过度关注弊多利少!据中国高考状元调查课题组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中,没发现一位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级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顺着高考状元隐身这个链条,何不尝试一下将分数也隐身?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已有十余个年头,但应试教育仍占教育的主导地位,各级各类学校在招生选拔中,仍将分数作为惟一标准。
  
  一、分数是什么
  
  既然是分数,自然就有高低,令人羡慕的高分,是学子勤奋苦学的结果,是园丁辛勤培育的回报,能够考出高分的人少不了某些必然因素,许多能考出高分的学生没有请过家教、没有在题海里邀游、不熬夜、头脑灵活、有主见,每个人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众多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和望子成龙的家长,他们需要以这些能考出高分的学生为榜样。
  高分学生是学校争抢的“香饽饽”。有了高分学生,教师的考核、晋级就有了资本,高分学生不仅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也能为学校招生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考出高分的学生是老师培养的重点,他们带来的名誉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业绩,甚至与教师的考核、晋级、奖金等利益密切相连。他们也可以增加学校的招生数量,进而影响学校的进账和教学质量。
  中等分数的学生被认为是十字路口的“徘徊者”,这部分学生承受的压力也是最大的,他们或许能在大考中获得理想分数,由此踏入光明途;他们或许与大考中决定命运的分数线失之交臂,步入另一种人生。
  低分学生是“烫手山芋”,没人愿意碰。他们与高一级学校几乎无缘,是现有同学的陪读者,是老师的放弃者,他们没有自信心、自卑、自暴自弃。由于成绩不好,考不出高分,由此产生的不自信甚至影响到人生的一些隐性因素的和谐发展。
  考出高分的学生是先天智力、良好学习习惯、优良学习品质等多方面因素所形成合力的必然。考不出高分的学生也各有其原因,有的是由于智力发育不良导致认知困难,有的由于习惯不好,总是与正常的教学节奏不合拍,导致自己落后于他人;有的由于方法不对,虽然他们下了许多工夫,但收效却很小;有的由于某一科目学习困难,导致总分上不去,无法进入高一级学校;有的自身条件很好,但由于受过一些伤害,从而一蹶不振、不思进取……总之,低分各有各的原因。由于他们考不出高分,没有人能重视他们。有的低分父母认为孩子不争气,对孩子无好言、无好脸,加剧其自卑心理的形成;有的干脆不闻不问,对其放任。在学校,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是:只要不影响班集体就行了,致使低分学生中的部分人最终成为社会的负担。
  由此看来,分数是学生走向高一级学校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成功的充分条件,是学校提高知名度的充分必要条件。分数是学生的命根!
  
  二、分数的作用有多大
  
  就目前而言,社会及教育对学生分数的关注,本质上是在大力宣传“分”中自有黄金屋,“分”中自有光明途。对学生而言,分数的确重要,没有一定的分数,就会失去很多机会。但古今中外也有很多没有耀眼的分数,却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
  著名作家钱钟书写的书,许多人都读过,脍炙人口。他自幼国文非常好,但数学成绩非常差。清华大学凭借一双慧眼破格录取他,他的作品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他成功了。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无论钱钟书国文多么好,极差的数学成绩,必然影响到总分,别说上清华。接受中国一流教育,就是想通过高考,上个三本,希望都不大,他极有可能成为高考的淘汰者,从而步入另一种人生。
  华罗庚是位享誉中外的数学家,只有初中毕业证书的华罗庚与钱钟书相比,虽缺少“清华大学毕业”这个耀眼的光环,但他对数学的贡献令世人瞩目。
  一个连高中都没上过的人,能成为世界现代数学界的知名学者,说明华罗庚教授有着过人的数学学习潜能。当然,社会更加感谢发现华罗庚的伯乐,没有这个伯乐重能力、轻学历的慧眼与胆识,华罗庚教授这只数学界的千里马想驰骋,恐怕因为没有平台而被埋没。
  以上两位“泰斗”级人物,一位由于学科缺陷而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一位根本就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他们不但成功了,而且还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假如以分数定终身,他们怎么可能有机会为人类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
  不可否认,“状元”的智商是比较高的,限制他们在事业中成为顶尖级人才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发展”,一个人要学的东西是多方面的,除文化知识外,良好的团队精神,与人沟通能力,积极健康的心态,勇于钻研的顽强毅力等,这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决定人发展的隐形素质比人人看得见的高分更重要!应试教育中的高分低能现象,虽然打造出令人羡慕的状元和尖子,但由于忽视了对他们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最终又把许多有着良好先天智力因素的学生埋没了,这不能不说是教育中的一个败笔!
  就目前的升学选拔体制,不能考出高分的学生注定无缘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不可否认。这些在分数上占劣势的学生中不乏有像达尔文、爱因斯坦这样不能正常完成学业,但在某一方面有特殊天赋的偏才、怪才。若教育能关注到这些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或许能够撬动整个地球!但我们的教育忽略了他们,由于他们从接受学校教育开始,就让“分数”这个惟一的评价标准,将他们划分在“差生”的行列,他们不但不被重视,而且被家长、老师、同学当成负担,他们在别人的冷眼中长大,受到太多的批评与责怪,别说发展自己的特长,就连基本的健康人格的培养都受到影响。
  
  三、将分数隐身
  
  借“状元”隐身之际,可尝试将分数也隐身。由关注分数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及某一方面特长。这虽然是一条艰难的教改之路,需要突破许多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假如各学校在招生录取时,能改变以往的选拔方式,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1 小学入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上应该是从零开始,
  但许多小学校却在搞入学考试。对这些从零开始的孩子进行入学考试合适吗?这里或许有择校的成分,但若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问题,适龄儿童以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为原则,就不会有择校、入学考试等现象的发生。
  
  2 初中入学
  初中教育属义务教育,但初中入学采用考试选拔现象却非常普遍,随着民办学校的增加,各学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为了招到优质生源,举办各种类型的人学选拔考试。在几年前奥数盛行时期,小学时参加过奥数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在初中择校时占极大优势,各招生学校对这部分学生不仅开绿灯,而且还给出许多优惠政策,奥数成绩成了初中择校时的“敲门砖”。参加奥数竞赛在各小学成了“全民运动”,其结果是,极大多数不具备奥数学习能力的学生为了升入教学资源较好的初中,被奥数压得 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几年,奥数降温了,但新的招生形式也随之产生兴趣班。家长们为了走“捷径”,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选择升学择校的铺路石,他们不顾孩子兴趣,强逼硬按地培养孩子的特长。社会上各类特长兴趣班遍地开花,参加培训机构的兴趣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些大型的培训机构甚至与中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悄然成为名校争抢生源的重要途径,小升初孩子报考这些培训班,已成为“曲线升学”的潜规则。
  初中教育属义务教育范畴,但由于其高一级学校高中,是以中考成绩为录取新生的依据,获得良好的中考成绩,为重点高中输送较多学生,自然成了各初级中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初一招生时就需要对生源进行考核和筛选,加之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现象,分数自然成为初中学校的重中之重。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高中招生时由按中考成绩录取,转向对学生道德素养、基础课程、科学素养、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不单纯在中考分数上做文章,以这种录取方式,导向初中教学,让身心发展处于人生重要时期的初中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自主汲取人生需要的各种养分。
  
  3 高中入学
  高中录取的主要依据是中考分数,有些地方把体育、素质测试、英语口语测试等内容单独考试,并纳入中考总分。其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不容非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综合素质评价没有标准答案,主观性太强,这种改革不但缺乏实质性公平,在有些地方连基本的程序公平都出现了问题。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素质测试中得满分,花钱、找关系。甚至出现找人替考现象。分数虚假事小,让孩子过早接触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响孩子的诚信度事大。好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
  许多高中在录取时划定两种分数线:录取分和免费分。达到免费分数线的学生可以免缴培养费、择校费、学费等,对于特别高分数的学生,不仅不用缴费,还可以获得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元的奖励;对于达到录取分没有达到免费分的学生,按学校规定的缴费标准,缴纳数额不等的费用;对于低于录取分的学生,作为“议价生”处理,少则几万,多则十来万。有的高中把免费分学生单独编班,冠名“北大班”、“清华班”,其他班级叫普通班。在师资配备上,好师资优先分配给重点班。学生在高中刚入学时就按分数分了等级。在学校及社会上就流行一种说法:高分学生是来考大学的为学校创名;低分学生是来缴费的为学校创利。
  中考分数不仅是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通行证”,也是学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现在说取消中考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高考存在,中考就一定会存在。至少在目前而言,高考还是一种最为公平合理的选拔方式,所以中考也是相对合理的。据对许多高中调查结果显示,享受奖励、免费的高分学生,进入高中后成绩下滑甚至大幅下滑的占一定比例;中等分数者成绩快速上升的不乏其人;低分中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他们大多无缘上高中,有的即使花了许多钱上了高中,大多是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教育环境中接受高中教育。若将中考分数打个折扣,把经过严格测试,相对公平的体育、美育、科技制作、特长等综合素质分数按一定比例纳入中考成绩,把综合得分折算成等第,每个市县都能开设一两个特色高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学校按等第录取,对许多学生来说,可能会相对公平。
  
  4 大学入学
  每年一度牵动社会的高考,不仅决定考生和家庭的命运,也为基础教育提供着导向。12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这最后一拼搏。就短期而言,取消高考是不可能的,高考毕竟是一种相对合理、公平的选拔方式。但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期待着高考及大学录取方式的改革。
  (1)变一考为多考。可以尝试设计普通考试科目和专业考试科目,普通考试属于必考,专业考试则属于选择性考试,建立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轨道、多样化的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实现考生自主选择考试、自主选择学校,多次录取,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决定参加哪些考试,给大学和考生两方面更大的选择空间。
  (2)高考加分要宁缺毋滥。高考加分舞弊案林林总总,涉足者无外乎权贵阶层,更改民族成分不只是招办的事,还涉及到民族事务、公安、社区、学校,没有“权利”岂能“过五关”?航模也好、击剑也罢,这些贵族项目是普通百姓能涉足的吗?数万元的培训费,让寒门学子望而生畏……给烈士子女加分、给有特殊技能的学生加分、给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学生或其子女加分、给少数民族学生加分,这些无可非议,但若让“权贵”涉足其中,好政策就完全变了味。高考加分要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每项加分政策的制定都要考虑到“教育公平”这个重要因素,要坚决避开“权贵”因素!坚决杜绝权利和金钱玷污高考,不让高考天平在“权贵”面前倾斜,让真正该享受到加分的学生受益。
  (3)杜绝高考腐败。对一考定终身、一分定终身的无奈激发人们对高考改革的漫漫期待,日渐高涨的高考改革的呼声与种种质疑与担忧相伴相随。由于我国教育行政化、校长官员化这个特殊情形的存在,一提到高考制度改革,很多人第一个心理反映就是会导致腐败。保送生、自主招生这些为优秀学生增加成功砝码的政策。会不会滋生腐败的空间?在教育行政化、校长官员化这个状况存在的现实中,人们的担忧就会存在。杜绝高考腐败,就必须解决源头上的问题。
  高考话题总是牵动人心,人们期待千军万马受制于此的高考指挥棒能成功指挥中国教育真正摆脱应试教育、教育资源不公的困境。“教学质量”的内涵是多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高考承担了其不应该承担同时也无力承担的衡量教育质量的作用。要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能促进基础教育实施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不以单独一个高考成绩作为学校和教师的评级指标,弱化高考对基础教育的评价功能,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任何学校都有考试,有了考试就会有分数。考试及分数是检验教学的方法之一,不应成为压倒一切的惟一方法。对高分学生,我们要更加关注其品行、素养、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若这些能力欠佳,分数再高也难成才。对低分学生,我们要确信一点:他们这方面能力差。必有突出的另一方面。要善于找出低分学生身上的特长与亮点,对其因材施教,促其健康成长。我们要尊重分数,因为分数是对教学的检验,但又应把分数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让其若“隐”若“现”,为教育教学提供合理的导向和有价值的作用。
  
  (责任编辑 关燕云)
其他文献
词汇是大学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受到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词汇量薄弱,词汇学习的方法不科学是普遍问题。本文以教学角度来着手,分析高校英语教学的常见误区,提出高校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条件和方式,殊途同归于教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指标上,
本文通过对我校中职护理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护理学生的生命观总体是科学的,但认知程度需进一步提升。中职卫校必须加大开展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力度,构建完善的生命
随着互联网的推进和改革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要在教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点,并且检验学生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生活发展中,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该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经济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其巨大的文化附加值和相关产业的带
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1983)指出“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惟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没有得到重视和积极的陶冶,滋生了学生对英语的厌学、恶学、恐学的情绪,这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情感教育目标。为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对教学的重要作用。本文将结合作者过去10年的教学经历,从教
曾一度热炒的“校长专业化”问题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褒贬不一。但回到现实生活中,“校长专业化”还是弊大于利。由于校长专门从事管理,与自身的教学业务脱钩,不少专业化校长会教书——当校长——不教书了——不听课了——不评课了——谈教学云里雾里了。当前课改遇到校长的阻力就可以清楚地明白这一点。而专家型校长就不一样,他能有效地克服专业化校长存在的不足,他既抓管理,又亲力亲为地抓教育教学及教改教研工作,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是数学知识、技能、方法的本质体现,是形成数学能力、意识的桥梁。然而,数学思想具有高度抽象性,它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好多学生对其学习感到枯燥乏味。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教师若能通过恰当的方法,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通俗,化呆板为鲜活,生动渗透数学思想。这既能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借助教学中的几个片段,谈数学思想的生动渗透。    一、 运用熟悉的
【郭全中(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会秘书)简析】本文对Top30的报纸广告投放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数据分析,如对2011年报纸重要广告盘点可以看出,汽车品牌占了半壁江山这些都值
教师是一个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职业。既然是教书育人,就必须要具备教书育人的本领。因此,具备教书育人的本领是成为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具备这样的本领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合格教师。一般来说,一个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经过严格的师范教育的训练,达到教书育人的职业标准以后,就可算是一个合格教师。那么合格教师是不是一劳永逸的呢?或者说,合格教师是“终身质保”的吗?  其实,任何产品都有保质期。师范教育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