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东莞图书馆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7-0277-01
1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含义
绩效评估,也叫绩效评价。国际标准化组织出版的《信息和文献工作——图书馆绩效指标》
1998年第一版对“图书馆绩效评价”的解释是:“图书馆提供的效能以及拨款和资源利用在提供服务中的效率。”就是图书馆的管理者为己规划中所设定的理想目标而投入的资金和资源,在提供服务中取得的预期效益或超出预期的效益,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
2东莞图书馆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2.1图书馆生存环境的改变,是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内在要求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在办公室、家里就可以方便、快速地存取以前需借助于图书馆才能获得的信息,由此,激发图书馆必须要提高工作效率,在读者需求、服务效能、工作内容、业务管理等方面也面临新的要求,而建立绩效评估体系能够衡量图书馆在新环境中的适应性,从而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2.2社会公众文化意识增强,是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外部要求近几年,东莞市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建设,社会公众的文化意识得到增强,对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要求提高。要争取更多的读者,获取更多资源、提供更多的工作形式,图书馆必须思索出一个能够评估和衡量工作绩效的方法。
3建立东莞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的初步设想
自东莞图书馆新馆开放以来,服务内容早已超越传统借还书和简单咨询的范围而扩展至小到馆内数据库服务,大到全社会的网络服务和通达世界的信息资源服务,图书馆规模和定位都较以前有了明显差异,改变旧的评估体系,确立新的评估导向,应该成为东莞图书馆近期事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把绩效评估指标体现分为五大部分:硬件资源指标、人力资源指标、馆藏建设指标、读者服务指标、业务研究指标。
3.1硬件资源建设指标图书馆资源储备和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图书馆实现其功能、发挥其绩效的基础条件,也是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的投入部分,可分为五项:馆舍面积、设备、经费。在馆舍建设中,要依据藏借阅一体化的原则,掌握馆舍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利用情况,从宏观上有效地控制各种用房的比例,更好地发挥其效益。在设备资源的内容中,首先设置了设备配置的基本概况指标,尤其是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复制设备。其次强调了设备的使用率和维护情况,便于掌握设备的实际利用率和开展服务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图书馆所使用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购买、使用、维护指标。在经费内容中,主要分为经费的来源与实际支出,旨在宏观控制各种经费使用的比例,了解特定时间内投入和支出的基本情况。
3.2人力资源指标在人力资源内容中,首先对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男女比例结构进行了分类的指标设置。其次对部门领导各种比例结构进行分类设置。最后对不同业务岗位,如:采访岗位、编目岗位、参考咨询岗位、阅览服务岗位的专业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进行分类设置。这样的主要是为了有效地控制不同岗位人员的结构比例,使其更为科学、合理,以保证业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能够考核不同类型人才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的实际效果。
3.3馆藏建设指标
3.3.1文献采访采访工作作为图书馆业务工作流程的首要环节,其工作的质量和流程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藏书的质量,最终体现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质量水平上。采用绩效评估的方法,对采访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和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进行测评,有利于加强对采访工作的监控管理,提高采访工作质量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职能。
3.3.2文献加工文献加工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是有效进行读者服务工作的基本保障。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迅速推进,对文献资源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文献资源加工工作的监控有助于保障图书馆工作的整体效益。
3.3.3文献典藏首先是文献管理的情况,库房和存放的条件、保护措施等;其次是文献在流通过程中的利用和损毁情况。该部分包括的指标主要有:文献管理环境部分;文献本身的管理部分。设立这些指标的最终目的是为合理配备工作人员、设备配置、文献保护措施和调整书库排架、提高文献利用率等提供决策依据。
3.4读者服务指标读者服务工作是衡量和检验图书馆整体绩效的关键:①服务条件。开放时间、馆藏数量与面积比例、馆藏数量与工作人员比例、馆藏数量与读者比例、开架区读者流量。②读者情况。读者类型、办证人数、读者人数。③文献流通。开架流通量、闭架流通量。④文献宣传。是否进行书展、书评、网上发布等项活动。⑤咨询服务。一般咨询、课题检索、查新检索、文献传递、编制二次和三次文献。⑥读者信息反馈。到馆读者、非到馆读者反映的服务质量。⑦读者培训。日常指导、组织参观、图书馆知识讲座。⑧综合评价的参数。读者的满意度、读者到馆次数、开架文献比例、到馆人均成本、文献检索满足率、外借文献的保障率、参考咨询满足率、阅览座位的利用率、信息服务等。
3.5业务研究指标业务研究的成果反映图书馆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的发挥,业务研究指标设置分为业务研究投入经费指标、业务研究活动指标、业务研究成果指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7-0277-01
1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含义
绩效评估,也叫绩效评价。国际标准化组织出版的《信息和文献工作——图书馆绩效指标》
1998年第一版对“图书馆绩效评价”的解释是:“图书馆提供的效能以及拨款和资源利用在提供服务中的效率。”就是图书馆的管理者为己规划中所设定的理想目标而投入的资金和资源,在提供服务中取得的预期效益或超出预期的效益,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
2东莞图书馆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2.1图书馆生存环境的改变,是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内在要求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在办公室、家里就可以方便、快速地存取以前需借助于图书馆才能获得的信息,由此,激发图书馆必须要提高工作效率,在读者需求、服务效能、工作内容、业务管理等方面也面临新的要求,而建立绩效评估体系能够衡量图书馆在新环境中的适应性,从而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2.2社会公众文化意识增强,是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外部要求近几年,东莞市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建设,社会公众的文化意识得到增强,对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要求提高。要争取更多的读者,获取更多资源、提供更多的工作形式,图书馆必须思索出一个能够评估和衡量工作绩效的方法。
3建立东莞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的初步设想
自东莞图书馆新馆开放以来,服务内容早已超越传统借还书和简单咨询的范围而扩展至小到馆内数据库服务,大到全社会的网络服务和通达世界的信息资源服务,图书馆规模和定位都较以前有了明显差异,改变旧的评估体系,确立新的评估导向,应该成为东莞图书馆近期事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把绩效评估指标体现分为五大部分:硬件资源指标、人力资源指标、馆藏建设指标、读者服务指标、业务研究指标。
3.1硬件资源建设指标图书馆资源储备和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图书馆实现其功能、发挥其绩效的基础条件,也是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的投入部分,可分为五项:馆舍面积、设备、经费。在馆舍建设中,要依据藏借阅一体化的原则,掌握馆舍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利用情况,从宏观上有效地控制各种用房的比例,更好地发挥其效益。在设备资源的内容中,首先设置了设备配置的基本概况指标,尤其是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复制设备。其次强调了设备的使用率和维护情况,便于掌握设备的实际利用率和开展服务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图书馆所使用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购买、使用、维护指标。在经费内容中,主要分为经费的来源与实际支出,旨在宏观控制各种经费使用的比例,了解特定时间内投入和支出的基本情况。
3.2人力资源指标在人力资源内容中,首先对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男女比例结构进行了分类的指标设置。其次对部门领导各种比例结构进行分类设置。最后对不同业务岗位,如:采访岗位、编目岗位、参考咨询岗位、阅览服务岗位的专业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进行分类设置。这样的主要是为了有效地控制不同岗位人员的结构比例,使其更为科学、合理,以保证业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能够考核不同类型人才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的实际效果。
3.3馆藏建设指标
3.3.1文献采访采访工作作为图书馆业务工作流程的首要环节,其工作的质量和流程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藏书的质量,最终体现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质量水平上。采用绩效评估的方法,对采访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和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进行测评,有利于加强对采访工作的监控管理,提高采访工作质量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职能。
3.3.2文献加工文献加工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是有效进行读者服务工作的基本保障。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迅速推进,对文献资源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文献资源加工工作的监控有助于保障图书馆工作的整体效益。
3.3.3文献典藏首先是文献管理的情况,库房和存放的条件、保护措施等;其次是文献在流通过程中的利用和损毁情况。该部分包括的指标主要有:文献管理环境部分;文献本身的管理部分。设立这些指标的最终目的是为合理配备工作人员、设备配置、文献保护措施和调整书库排架、提高文献利用率等提供决策依据。
3.4读者服务指标读者服务工作是衡量和检验图书馆整体绩效的关键:①服务条件。开放时间、馆藏数量与面积比例、馆藏数量与工作人员比例、馆藏数量与读者比例、开架区读者流量。②读者情况。读者类型、办证人数、读者人数。③文献流通。开架流通量、闭架流通量。④文献宣传。是否进行书展、书评、网上发布等项活动。⑤咨询服务。一般咨询、课题检索、查新检索、文献传递、编制二次和三次文献。⑥读者信息反馈。到馆读者、非到馆读者反映的服务质量。⑦读者培训。日常指导、组织参观、图书馆知识讲座。⑧综合评价的参数。读者的满意度、读者到馆次数、开架文献比例、到馆人均成本、文献检索满足率、外借文献的保障率、参考咨询满足率、阅览座位的利用率、信息服务等。
3.5业务研究指标业务研究的成果反映图书馆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的发挥,业务研究指标设置分为业务研究投入经费指标、业务研究活动指标、业务研究成果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