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广州影像三年展:多媒介融合下的“影”“相”重生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l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月的花城依然温暖,位于二沙岛的广东美术馆正在举办“2017广州影像三年展”。本次三年展以“复相·叠影”为主题,但看到名字后,估计很多人会感觉有点迷惑,这次的主题该如何解读?它将为我们带来什么内容?把如此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作品一次性呈现,观者会有怎样的体验?

  广州影像三年展的前身是“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由广东美术馆创办于2005年,宗旨是坚持国际化的视野和影像社会学的人文立场,参与和推动中国的当代摄影及文化的发展;希望在“梳理”和“构建”的基础上,创办一个在中国比较有影响力的专业摄影双年展。它分别于2005年、2007年以及2009年举办了三届。
  本次三年展可以看作是双年展的“重启”。2016年9月,广东美术馆先后组织了3次学术策展会议,最终馆方决定在2017年重启“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这一品牌项目,并正式更名为“广州影像三年展”。这次再出发,一方面是对过去展览机制的梳理和延续,另一方面则有意基于摄影的媒介语言来探索当代艺术的未来。
  何为“复相·叠影”?
  本届影像三年展以“复相·叠影”(Simultaneous Eidos)为主题。其中“影”和“相”即传统的照相馆与照相术,而“复”与“叠”则预示着经由不同媒介摄取的景象,当被集结起来并加以展示时才可能更接近世界的“真相”。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其中的“影相”恰恰也是广东话对于“摄影”的叫法。
  策展人鲍栋谈到主题时表示,“复相·叠影”是在说同一个事情但又有所侧重,前者是对Simultaneous的直接翻译,而后者则取摄影和影像中“影”字的重叠,指影像作品内部的同时性和共通性。
  如今,在一个新媒体、多媒體、融媒体、超媒体时代,摄影没有理由止步不前。越来越多的摄影人和艺术家将VR、视频、装置、投影等各类科技手段和绘画、雕塑、设计等艺术手法,以最前沿的方式融入摄影,或者说这些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的综合也为我们破解和呈现了摄影更多的可能性。

  而从“摄影(photography)”向“影像(image)”过渡的这几年时间,也预示着从原来的“社会人文的摄影”延伸为更具包容性和学术性的“视觉研究的影像”。从技术发展后,我们看到的图像已不仅仅是photography的“光之绘画”的词意,而是以任何手段得到的可视的“形象”。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摄影变得更像是一种视觉的考古学和拓扑学,而显得没有足够的活力,影像则代言了这一视觉艺术的新身份。
  当照片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可能正是促使我们以不同的角度思考摄影本质的机会。我们所讨论的“影像”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下转化为更大范畴,各种静态与动态、物质与非物质、二维与多维重重交叠,开始超越“摄影”所界定的视觉表达。

  具体到本次展览,对于观者来说,观看的绝对不止是墙上挂的照片;对于策展人和参展的摄影家和艺术家来说,他们面对的也不仅仅是一面白墙,他们需要考虑的不是用影像如何占据空间,而是其如何在所在空间内产生影响。墙上的展览、纸面的展览、投影屏幕上的展览,以及有形与无形的交织,让展厅像是一个有各种能量在运动的巨大能量场。
  主题展拓展摄影边界
  主题展由国内策展人鲍栋和国际策展人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略特 (Alejandro Castellote)共同负责,从学术角度出发,选择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法国、西班牙、瑞士、巴西、阿根廷、秘鲁、美国等国家和地区40多位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以不同的艺术理念和介入方式,呈现出光与影、思与变的当代影像创作。

  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艺术视觉媒介领域不断拓宽,摄影已经成为了广义的影像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使用各种新的媒介,如图像、声音、运动、视频、装置等进入摄影领域。从这个层面说,整场展览摆脱了二维平面的桎梏,将观者带进更多维度的立体空间。除了利用多媒介融合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观展方式,策展人卡斯特略特(Alejandro Castellote)还强调,展览将中国和国际艺术家之间的作品进行对比和互相对话,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在此进行交流。
  因此我们看到了来自巴西的艺术家卡约·里兹乌斯(Caio Reisewitz)的多幅作品,选取采用了摄影、绘画、拼贴等方式呈现出来。观者在最初审美的快感后,很快会意识到这个作品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描述表面事物的意图上,进而对作品开始二次欣赏,最终作品传达给观者以平静和安宁,形成了一次完整的观赏过程。而秘鲁青年艺术家费利佩·埃斯帕萨(Felipe Esparza)名为《死亡之绳》的高清视频影像作品,探索了新的电影摄影艺术应用于多媒体和新媒体的方式。

  展览中有三位当代新锐日本艺术家,他们正在参与日本摄影改革。其中,横田大辅的作品《现场》和《现场/云》的摄影方法受了电影和音乐作品中表现时间流逝的形式的影响,他试图在摄影中创造时间的幻影。除了软件修图、修版和扫描外,他还在显影过程中在胶片上倒沸水,融化感光乳剂,使图像产生扭曲和额外的噪点。伊丹豪的作品《塔兰泰拉舞》并没有使用照相机创作,而使用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上下载的图片进行二次创作。小池健辅则利用法国人苏文获得的一本1980年代早期某佚名上海大學摄影系学生制作的影集,结合拼贴画等再创作,赋予了影集新的活力。
  国内方面,骆丹的作品《何时离去》中,亿万年前形成的地貌在底片上显影,然后于暗房再次投影到大尺幅的湿版底版上;蔡东东使用被弯曲、折叠、刮擦、穿刺、切割与编织的实物照片,通过修改与重组,让老照片获得新意义;而陶辉作品《我们共同的形象》与中国大众的影视经验息息相关,他既挪用也编撰了各种似曾相识的情节、台词、桥段、表演与角色,把这些因素先剥离再重组在作品中。

  特别展立足摄影本身研读百年影像
  2017年广州影像三年展还有一个特别展单元,由国内策展人曾翰策划,从粤港澳地区摄影史研究和对全球化历史的平行关系的思考出发,通过15位/组艺术家的作品,讨论摄影与历史、摄影与社会、摄影与我们所处时代的关系。这部分展览包括清末阿芳(1839~1890)原版蛋白照片,约翰·汤姆逊(1837~1921)19世纪末来华拍摄的“中国和中国人的影像”,何藩(1933~2016)1950至1960年代所拍摄具有独特几何美学以及东方古典唯美意境的“新都市摄影”,广东美术馆收藏的沙飞(1912~1950)摄影作品,以及21世纪初曹斐、丘用相机记录的城市化进程。

  这个特别展不能被看作老照片的再一次集结,原因在于策展理念和以往的广东地区老照片展不一样。当看完整个展览,观众会了解到此展览的用意是用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广东摄影。作为摄影进入中国的首发地,广东地区也可以被看作是现代视觉艺术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实验场。如果把影像艺术形容成一种语言的话,那么广东的影像艺术就是一种掺杂着粤语、普通话和外国语的混搭语言,它既保持了地域性的特点,也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在当代艺术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这个特别展希望立足于摄影本身和站在图像学角度去研读、分析和梳理,来寻找跨越百年的影像间有何种联系。

  2017年,新的广州影像三年展确实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观感,也让人思考了摄影新的可能。并且,它让我们开始思考,摄影师们该如何利用新时代的语言和新的逻辑规则更好地展现艺术和摄影的本真。我们认为,后者更重要。
其他文献
(Things Come Apart)  作者:托德·麦克莱伦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7  托德?麦克莱伦是一位专注于拍摄汽车、商业与观念作品的加拿大摄影师。《拆物专家》是他将各种大小不一的物品,进行拆解之后,加以拍摄而成的图集。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技术圈兴起了“剖解运动”。顾名思义,即通过展示被遗弃之物,向浪费现象发起挑战。麦克莱伦拆解了50款经典的设计产品,既有现代物品,也有
期刊
第二屆“映·纪实影像奖”启动,大奖15万元  由映艺术中心/映画廊主办的“映·纪实影像奖”旨在发现、鼓励和支持关注民生、关注环境、关注社会变迁,用艺术创造力扩展纪实摄影边界的中国当代影像创作者,并通过对这些影像创作者所做探索和实践的嘉奖,支持中国当代摄影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由于着眼纪实摄影和高奖金额,第一届“映?纪实影像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最后大奖作品也多有争议。对此,主办方多次表示,“映?纪
期刊
近年来,委内瑞拉暴力事件频发,成为全球非战区暴力冲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摄影师卡洛斯·帕瑞斯·马丁(CarlosParis Martin)的出生地——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也被人们称作世界上最暴力的城市。  暴力猖獗导致大量委内瑞拉人流亡他国,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数据,自2015年以来,有近100万委内瑞拉人移民。2015年,马丁也离开了他的国家。如今,暴力事件在委内瑞拉社会愈演愈烈,似乎已成为一种不可
期刊
史泰德(Steidl)出版社位于德国的哥廷根,以出版高质量的摄影画册闻名世界。其创始人格哈德?史泰德(Gerhard Steidl)的出版理念是:“艺术家是国王,出版人是仆人。”不过,2017年末,这位“艺术家的仆人”被判赔偿一位美国摄影师65万欧元。  事情是这样的,纽约摄影师劳伦斯?施瓦茨瓦尔德(Lawrence Schwartzwald)在2014年的时候给史泰德寄去49张签名版照片,每张价
期刊
阿什利·斯卡利  (Ashteigh Scullty)  对于很多国内15岁的少年来说,校园的学习和活动,还有家庭作业几乎占据了每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剩下的可能就是吃饭睡觉了。但对于阿什利·斯卡利,这个今年15岁的美国新泽西女孩来讲,她每天都还有一件令她充满无限激情的事情要做:在自家后院拍摄野生动物。  斯卡利8岁开始摄影,在阿拉斯加州、佛罗里达州、怀俄明州、蒙大拿州和佛蒙特州等地都留下了她的拍摄足
期刊
以往,为了获得航拍照片,摄影师们都是敢于乘坐不关舱门的直升机的勇士,用安全绳索固定身体,手持相机进行俯拍。但复杂的协作、昂贵的成本,无法对接人们对高空视角的热情。  一些专注民用消费级无人机(以下简称无人机)开发的科技公司在新世纪伊始就已孵化,经过10年左右的技术、资金准备,它们迅速、准确地找到了市场需求的窗口,凭借先进的无人机技术,改变了航拍行业,并催生出新的摄影形式。若干年后回頭看,这可能又是
期刊
1970年代以前,一台相机使用一辈子并不罕见。但这样的相机一般是徕卡、禄来等质量精湛的德国相机,前苏联相机中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并不多。  那时,苏联是世界第二相机大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给世人留下一两千个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数千万台相机。然而,苏联相机在国内口碑并不好,给人不够精致、傻大黑粗重、爱出故障的印象。实际上,苏联相机大量进入国内主要是在苏联解体之后,这个时候苏联相机已经衰落到低谷了,质量的确不好
期刊
有了合适的相机与镜头就一定能拍出好照片吗?不一定,旅行摄影更是如此。对摄影师来讲,陌生的地方往往光色不定、风云难测,凡是讲究的摄影师,一定会选择一组滤镜助力。近日,我去了久仰的旅行圣地希腊拍摄,思锐滤镜帮了我大忙。  抵达雅典已是晚上,短暂一夜休整后,我乘坐游艇跨海来到梦中圣岛——圣托里尼。多年影视行业工作经验始终影响着我摄影的思考方式。很多资深的电影摄影大师都会运用不同的滤镜,丰富、渲染他们的大
期刊
上世纪20年代,《良友》是我国极具影响力的一份综合性画报,它把新闻性、趣味性、知识性、时尚性、艺术性融为一体,画报面世时间不长就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发行量从创刊号的7000册,陆续发展到4万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可小觑。1934年2月,在画报创刊八周年之际,为了答谢广大读者的厚爱,进一步扩大《良友》的社会影响力,良友创办人伍联德与总编辑马国亮等人商议,编辑出版了良友八周年纪念刊 《美术摄影专
期刊
罗曼·奈曼(Roman Neimann)是一位爱沙尼亚的商业摄影师与电影制作人,他的拍摄领域是极限运动摄影及商业广告。这两种拍摄领域对器材的要求都较高,而奈曼最擅长使用的是无人机,他说这能让他拍出“有神秘气质”的极限运动摄影作品。  2003年,奈曼开始接触摄影。他说自己并非刻意选择成为一名摄影师,而只是因为青少年时代“不喜欢上学,不知道自己在人生中想要什么”,便拿起了父亲的佳能EOS 500N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