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水墨山水写意绘画的实践
写意在中国绘画中,强调神似和写意者心胸精神的抒写表达,通过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借物抒情。“写意”作品在形态上往往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处在表现对象似与不似的状态。在表现语言上,具有简短、快速、不求工细而又淋漓尽致的特色。而卢伟孙在其青瓷山水作品中所表现的写意性语言,正是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写意要点融入自身山水主题作品的创作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卢伟孙就读于龙泉陶瓷技工学校,学习陶瓷美术设计专业。这期间,他不仅苦练制瓷工艺,更是在课余时间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这其中就包括临摹古画和田野写生,对他影响最深的是石涛和黄宾虹。兴趣是卢伟孙自学山水画的动力,石涛《画语录》中“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观对他的青瓷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很多人的眼中,卢伟孙是一个从事青瓷创作的手艺人,其实不尽然。他天性似带有水墨的情韵,颇具传统文人墨客的风骨。他推崇石涛“笔墨当随时代”、“脱胎于山川”的创作思想,钻研国画水墨那种枯湿浓淡的笔墨之法,强调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锋的起承转合,表现大自然山川的烟云之意象,并将这一水墨观运用于青瓷创作手法中,有着高度的艺术理想追求。同时,卢伟孙也将黄宾虹绘画作为研习的对象,他对黄宾虹绘画中结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特别是用笔的冼练凝重、道劲有力,行笔的纵横奇峭之趣味颇有感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临摹后,卢伟孙开始到自然山川中写生和创作,龙泉地区山清水秀,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他热爱家乡的小溪茂岭,家乡的花乌虫鱼、一草一木都给予他极大的灵感。数年对中国传统书画的揣摩和学习为卢伟孙日后的青瓷山水主题创作打下了基础,家乡的田园景象也给他增添了许多创作的素材。
二、美院研习时期艺术理念的变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卢伟孙研修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陶瓷艺术专业。当时,正是学院当代艺术发展变革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当代陶瓷艺术理念的兴起,卢伟孙接触到了原来在瓷区从未触及的艺术风格,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他的创作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两年研修班的学习中,卢伟孙先后受教于李松柴、陈淞贤、刘建国、刘正、周武等老师,学院的教学理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制瓷理念。特别是在泥性、泥料的表情语言上,打破了传统龙泉青瓷的表现方式和装饰手法。
创作理念上影响他最多的是陈淞贤。陈淞贤推崇现代陶艺,他认为现代陶艺要打破实用性的理念,解放“个性”和拓展艺术家个体的价值,强调和表现个人的审美情趣,通过泥料表达个人感情。他重视陶艺创作的过程,尽可能最大化地保留创作过程中手的痕迹、泥土的自然肌理、釉的自由流动、以及火色的变化。这些现代陶艺的理念对于卢伟孙而言至关重要。
三、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写意性语言的工艺手法
写意性语言在青瓷山水主题作品上的表现需要通过具体的工艺手法,在这个问题上,他不断进行试验,采用相揉制,经拍打用拉坯成型,在制作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哥弟泥在坯体上的比例和布局,上百次的烧制,出现了完整的没有开裂的器物,产生了有韵味的作品。
卢伟孫真正意义上的绞胎的作品,创作于1993年的代表性作品《青釉小口瓶》。作品上半部分呈现弟窑清新素雅的美感,下半部分呈现哥窑开片效果,真正达到虚实结合。哥、弟泥等出现在同一作品上且烧制成功,卢伟孙是首创者。无数次的试验之后,卢伟孙逐渐掌握了不少关键技术,比如绞胎拉坯,哥、弟泥比例问题。技艺上的把控同样体现在上釉的工序上,如果釉色太薄会失去龙泉青瓷的特征,太厚则纹饰变得模糊不清或完全失去纹饰、肌理。烧成温度也是关键,反复试烧后卢伟孙基本有了温度上的把控,以1280摄氏度最佳。《冬的思绪》是卢伟孙第一件成名的绞胎作品,该作品荣获1994年全国第五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一等奖。器皿造型整洁大方,将龙泉青釉作为底色,加入灵动的线条纹理,表现出既现代又不失传统韵味的风格特征。
宋代青瓷的写意性,主要表现在刻划花的技法上,宋代青瓷艺人娴熟的技艺和丰富的刻划语言、生动的图形,构成了青瓷写意刻划的重要传统,并因此而启发了卢伟孙在青瓷山水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山水元素入青瓷的办法有好几种,比如可以直接画在坯体之上,但他觉得龙泉青瓷更加适合单色釉的呈现。在创作山水主题方型器物系列的过程中将毛笔换成竹刻刀,将自身喜爱的山水画局部刻在湿坯上,以刀代笔,用中国山水画的语言在坯体上刻划。卢伟孙长期在拉坯与湿胎上的探索与实践中,以堆塑的图案为基础,通过在器皿空间的精心布局,用刻划技法打破传统坯体平整的审美理念,忘其技巧,以坑洼不平的形态来表达内心世界的自由和奔放。卢伟孙认为古人制作青瓷将烧制成玉质感视为最高境界,而他意在突破传统,釉烧形成的釉面产生水的流动质感的独特风貌,纹饰积釉的动感和青釉本身体现的安静之美形成鲜明反差,体现了作品整体的灵动性。刻划技法的代表作《山水系列作品之一》,该作品造型方圆结合,轮廓坚定有力,流动的水纹、划痕都为青釉的表现作铺垫,不仅仅停留在陶瓷语言本身,而是运用雕塑的造型语言来表现。作品通过拉坯、挤压、拍打等手法,给人以形体错位的视觉感受,强调非对称性的形体塑造。外壁刻划山水元素的溪涧、树枝、岩石等,表达富有写意性语言的自然山水景象。
四、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写意性语言的艺术特点
运用甩泥浆在作品上表现肌理一直是卢伟孙喜欢的制作方式。他利用甩泥浆的技法来实现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写意性语言的表达。泼墨画法是中国写意绘画的一种技法,它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文人放达于山林,不拘形式的艺术追求。泼墨技法讲究随心、随性,但不是一味的随心所欲,它需要艺术家具有图形感观的艺术创造能力。将泥浆甩点比作泼墨不是凭空想象的,是卢伟孙多年研习中国水墨山水写意性语言的总结。他将泥浆随意甩至湿坯上所产生的画面效果灵动,在甩的过程中讲究快、狠、准。由于泥浆甩至湿坯上的纹饰厚薄不一、长短各异,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类似泼墨的率性之美。作品《溪边春雪》以溪边小景为基本元素,敛口,斜腹微鼓。外壁刻跳刀纹,内部用甩泥浆的技法加以装饰,表现冬日溪边积雪的景色,内部下部用阴刻法刻有三条小鱼,虚实相间。这件作品中甩浆出现了点纹,这种点纹也是作者有意之为,一方面确保画画的整体,类似山水画中的“点”的效果,再就是一种过渡,从边上的线,经由这种点过渡到中心深釉地段,也就是溪的中央,点错落而下,直到溪的中央。无论是甩出的线或者点,在画面中虽是自然,但都属没有“筋骨”的元素,于是作者将三条小鱼刻于盘中,对比便出现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瓷器烧成后的样子,但这都在作者的掌控之中,作者掌握着甩出泥浆的成型大小,同时也有意布置了点的融合作用,最后用三条精刻小鱼锁定,作者的创作意图十分明确。 在制作青瓷的过程中,每一种材料和工具,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语言。卢伟孙坚持展示青瓷本身特有而不能被替代的性质进行主题创作,他通过青釉成功地传达出青瓷特有的美感,这样的美感是在传统的审美之上的。将青釉比作淡墨,同样是卢伟孙对中国水墨山水写意绘画的感悟。青瓷山水主题作品中出现的青釉,对作品的表达至关重要,是一种不能被抽离的装饰语言。
相比于传统的青瓷作品,釉厚而纯洁是标准,但淡淡的青釉所产生的效果,将会成为青瓷艺术品创作的新领域。
卢伟孙青瓷山水主题的绞胎系列作品中,将哥窑泥比作渍墨,似堆积在作品上,呈现画面的积厚之美。传统山水画中的渍墨不像“焦墨”那样特征鲜明,感觉上有些混沌和模糊,相对处于一种辅助的地位。
在绞胎作品反复试验阶段,卢伟孙发现时常出现的一抹哥窑泥呈现的效果类似山水画中的渍墨,于是卢伟孙决心大胆尝试,将弟窑泥看作宣纸,用渍墨的语言来表现山水主题的写意性。作品《星开碧落》是卢伟孙绞胎作品成熟时期的作品,上下哥窑开片,与中间以弟窑为主的空间形成对比,这是他追求多年的效果,这件作品可以看出拉坯成型的痕迹,特别是那一抹哥窑泥十分灵动。从颜色上看整件作品有三个层次,因为有渍墨部分,作品给人以深邃之感,茫茫宇宙尽现在这一作品之中了。哥窑和弟窑的结合本来说是神来之笔,在这个过程中追求意象,是两种泥比例的掌控,以及出现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样形式出现的考量,这种功夫是所有艺人的特性,但最終烧制出这样的作品,无疑和卢伟孙的山水情怀有关。
观读卢伟孙的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可以得知他是一名风格独特、具有创新精神的青瓷手工艺人。他的青瓷主题创作内容丰富、题材明确,能够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写意元素巧妙地运用在作品创作中。卢伟孙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写意风格的形成,与他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几十年来,卢伟孙脚踏实地地练习青瓷技艺,积累制作经验,从原料制作、泥土选择、泥感表现、拉坯、修坯、釉料调配、上釉、烧窑等环节都是反复试验,在制作的工序中从不含糊。另一方面,卢伟孙不只是一味地临摹传统器型,他提倡作品需汲取传统元素运用当代的创作语言得以表达,并将山水主题作品的写意性作为他创作的目标。卢伟孙作为当代青瓷手工艺人在寻求青瓷新的表达方式上,特别注重对作品写意语言的追求,不管是造型特征,还是装饰效果,都体现了富有写意性的元素。卢伟孙青瓷山水主题作品描绘的不是具像的真山真水,而是通过青釉在高温烧制后形成的独特语言,来塑造一个自然山水的意境。
在中国传统山水写意语言与青瓷语言的转换上,卢伟孙用竹刀、哥泥、泥浆代替毛笔、墨色、点胎技法。他将泥浆甩点与泼墨、青釉与淡墨、哥窑泥与渍墨作了有机结合。
卢伟孙的山水主题作品注重手艺与文化并进,在创作的过程中将技法、传统文化等要点融会贯通,形成作品独具特色的写意性语言。他以多年精湛的技艺为基础,将作品提升到一种以写意性语言为主的表达形式。
写意在中国绘画中,强调神似和写意者心胸精神的抒写表达,通过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借物抒情。“写意”作品在形态上往往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处在表现对象似与不似的状态。在表现语言上,具有简短、快速、不求工细而又淋漓尽致的特色。而卢伟孙在其青瓷山水作品中所表现的写意性语言,正是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写意要点融入自身山水主题作品的创作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卢伟孙就读于龙泉陶瓷技工学校,学习陶瓷美术设计专业。这期间,他不仅苦练制瓷工艺,更是在课余时间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这其中就包括临摹古画和田野写生,对他影响最深的是石涛和黄宾虹。兴趣是卢伟孙自学山水画的动力,石涛《画语录》中“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观对他的青瓷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很多人的眼中,卢伟孙是一个从事青瓷创作的手艺人,其实不尽然。他天性似带有水墨的情韵,颇具传统文人墨客的风骨。他推崇石涛“笔墨当随时代”、“脱胎于山川”的创作思想,钻研国画水墨那种枯湿浓淡的笔墨之法,强调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锋的起承转合,表现大自然山川的烟云之意象,并将这一水墨观运用于青瓷创作手法中,有着高度的艺术理想追求。同时,卢伟孙也将黄宾虹绘画作为研习的对象,他对黄宾虹绘画中结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特别是用笔的冼练凝重、道劲有力,行笔的纵横奇峭之趣味颇有感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临摹后,卢伟孙开始到自然山川中写生和创作,龙泉地区山清水秀,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他热爱家乡的小溪茂岭,家乡的花乌虫鱼、一草一木都给予他极大的灵感。数年对中国传统书画的揣摩和学习为卢伟孙日后的青瓷山水主题创作打下了基础,家乡的田园景象也给他增添了许多创作的素材。
二、美院研习时期艺术理念的变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卢伟孙研修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陶瓷艺术专业。当时,正是学院当代艺术发展变革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当代陶瓷艺术理念的兴起,卢伟孙接触到了原来在瓷区从未触及的艺术风格,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他的创作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两年研修班的学习中,卢伟孙先后受教于李松柴、陈淞贤、刘建国、刘正、周武等老师,学院的教学理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制瓷理念。特别是在泥性、泥料的表情语言上,打破了传统龙泉青瓷的表现方式和装饰手法。
创作理念上影响他最多的是陈淞贤。陈淞贤推崇现代陶艺,他认为现代陶艺要打破实用性的理念,解放“个性”和拓展艺术家个体的价值,强调和表现个人的审美情趣,通过泥料表达个人感情。他重视陶艺创作的过程,尽可能最大化地保留创作过程中手的痕迹、泥土的自然肌理、釉的自由流动、以及火色的变化。这些现代陶艺的理念对于卢伟孙而言至关重要。
三、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写意性语言的工艺手法
写意性语言在青瓷山水主题作品上的表现需要通过具体的工艺手法,在这个问题上,他不断进行试验,采用相揉制,经拍打用拉坯成型,在制作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哥弟泥在坯体上的比例和布局,上百次的烧制,出现了完整的没有开裂的器物,产生了有韵味的作品。
卢伟孫真正意义上的绞胎的作品,创作于1993年的代表性作品《青釉小口瓶》。作品上半部分呈现弟窑清新素雅的美感,下半部分呈现哥窑开片效果,真正达到虚实结合。哥、弟泥等出现在同一作品上且烧制成功,卢伟孙是首创者。无数次的试验之后,卢伟孙逐渐掌握了不少关键技术,比如绞胎拉坯,哥、弟泥比例问题。技艺上的把控同样体现在上釉的工序上,如果釉色太薄会失去龙泉青瓷的特征,太厚则纹饰变得模糊不清或完全失去纹饰、肌理。烧成温度也是关键,反复试烧后卢伟孙基本有了温度上的把控,以1280摄氏度最佳。《冬的思绪》是卢伟孙第一件成名的绞胎作品,该作品荣获1994年全国第五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一等奖。器皿造型整洁大方,将龙泉青釉作为底色,加入灵动的线条纹理,表现出既现代又不失传统韵味的风格特征。
宋代青瓷的写意性,主要表现在刻划花的技法上,宋代青瓷艺人娴熟的技艺和丰富的刻划语言、生动的图形,构成了青瓷写意刻划的重要传统,并因此而启发了卢伟孙在青瓷山水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山水元素入青瓷的办法有好几种,比如可以直接画在坯体之上,但他觉得龙泉青瓷更加适合单色釉的呈现。在创作山水主题方型器物系列的过程中将毛笔换成竹刻刀,将自身喜爱的山水画局部刻在湿坯上,以刀代笔,用中国山水画的语言在坯体上刻划。卢伟孙长期在拉坯与湿胎上的探索与实践中,以堆塑的图案为基础,通过在器皿空间的精心布局,用刻划技法打破传统坯体平整的审美理念,忘其技巧,以坑洼不平的形态来表达内心世界的自由和奔放。卢伟孙认为古人制作青瓷将烧制成玉质感视为最高境界,而他意在突破传统,釉烧形成的釉面产生水的流动质感的独特风貌,纹饰积釉的动感和青釉本身体现的安静之美形成鲜明反差,体现了作品整体的灵动性。刻划技法的代表作《山水系列作品之一》,该作品造型方圆结合,轮廓坚定有力,流动的水纹、划痕都为青釉的表现作铺垫,不仅仅停留在陶瓷语言本身,而是运用雕塑的造型语言来表现。作品通过拉坯、挤压、拍打等手法,给人以形体错位的视觉感受,强调非对称性的形体塑造。外壁刻划山水元素的溪涧、树枝、岩石等,表达富有写意性语言的自然山水景象。
四、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写意性语言的艺术特点
运用甩泥浆在作品上表现肌理一直是卢伟孙喜欢的制作方式。他利用甩泥浆的技法来实现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写意性语言的表达。泼墨画法是中国写意绘画的一种技法,它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文人放达于山林,不拘形式的艺术追求。泼墨技法讲究随心、随性,但不是一味的随心所欲,它需要艺术家具有图形感观的艺术创造能力。将泥浆甩点比作泼墨不是凭空想象的,是卢伟孙多年研习中国水墨山水写意性语言的总结。他将泥浆随意甩至湿坯上所产生的画面效果灵动,在甩的过程中讲究快、狠、准。由于泥浆甩至湿坯上的纹饰厚薄不一、长短各异,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类似泼墨的率性之美。作品《溪边春雪》以溪边小景为基本元素,敛口,斜腹微鼓。外壁刻跳刀纹,内部用甩泥浆的技法加以装饰,表现冬日溪边积雪的景色,内部下部用阴刻法刻有三条小鱼,虚实相间。这件作品中甩浆出现了点纹,这种点纹也是作者有意之为,一方面确保画画的整体,类似山水画中的“点”的效果,再就是一种过渡,从边上的线,经由这种点过渡到中心深釉地段,也就是溪的中央,点错落而下,直到溪的中央。无论是甩出的线或者点,在画面中虽是自然,但都属没有“筋骨”的元素,于是作者将三条小鱼刻于盘中,对比便出现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瓷器烧成后的样子,但这都在作者的掌控之中,作者掌握着甩出泥浆的成型大小,同时也有意布置了点的融合作用,最后用三条精刻小鱼锁定,作者的创作意图十分明确。 在制作青瓷的过程中,每一种材料和工具,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语言。卢伟孙坚持展示青瓷本身特有而不能被替代的性质进行主题创作,他通过青釉成功地传达出青瓷特有的美感,这样的美感是在传统的审美之上的。将青釉比作淡墨,同样是卢伟孙对中国水墨山水写意绘画的感悟。青瓷山水主题作品中出现的青釉,对作品的表达至关重要,是一种不能被抽离的装饰语言。
相比于传统的青瓷作品,釉厚而纯洁是标准,但淡淡的青釉所产生的效果,将会成为青瓷艺术品创作的新领域。
卢伟孙青瓷山水主题的绞胎系列作品中,将哥窑泥比作渍墨,似堆积在作品上,呈现画面的积厚之美。传统山水画中的渍墨不像“焦墨”那样特征鲜明,感觉上有些混沌和模糊,相对处于一种辅助的地位。
在绞胎作品反复试验阶段,卢伟孙发现时常出现的一抹哥窑泥呈现的效果类似山水画中的渍墨,于是卢伟孙决心大胆尝试,将弟窑泥看作宣纸,用渍墨的语言来表现山水主题的写意性。作品《星开碧落》是卢伟孙绞胎作品成熟时期的作品,上下哥窑开片,与中间以弟窑为主的空间形成对比,这是他追求多年的效果,这件作品可以看出拉坯成型的痕迹,特别是那一抹哥窑泥十分灵动。从颜色上看整件作品有三个层次,因为有渍墨部分,作品给人以深邃之感,茫茫宇宙尽现在这一作品之中了。哥窑和弟窑的结合本来说是神来之笔,在这个过程中追求意象,是两种泥比例的掌控,以及出现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样形式出现的考量,这种功夫是所有艺人的特性,但最終烧制出这样的作品,无疑和卢伟孙的山水情怀有关。
观读卢伟孙的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可以得知他是一名风格独特、具有创新精神的青瓷手工艺人。他的青瓷主题创作内容丰富、题材明确,能够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写意元素巧妙地运用在作品创作中。卢伟孙青瓷山水主题作品写意风格的形成,与他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几十年来,卢伟孙脚踏实地地练习青瓷技艺,积累制作经验,从原料制作、泥土选择、泥感表现、拉坯、修坯、釉料调配、上釉、烧窑等环节都是反复试验,在制作的工序中从不含糊。另一方面,卢伟孙不只是一味地临摹传统器型,他提倡作品需汲取传统元素运用当代的创作语言得以表达,并将山水主题作品的写意性作为他创作的目标。卢伟孙作为当代青瓷手工艺人在寻求青瓷新的表达方式上,特别注重对作品写意语言的追求,不管是造型特征,还是装饰效果,都体现了富有写意性的元素。卢伟孙青瓷山水主题作品描绘的不是具像的真山真水,而是通过青釉在高温烧制后形成的独特语言,来塑造一个自然山水的意境。
在中国传统山水写意语言与青瓷语言的转换上,卢伟孙用竹刀、哥泥、泥浆代替毛笔、墨色、点胎技法。他将泥浆甩点与泼墨、青釉与淡墨、哥窑泥与渍墨作了有机结合。
卢伟孙的山水主题作品注重手艺与文化并进,在创作的过程中将技法、传统文化等要点融会贯通,形成作品独具特色的写意性语言。他以多年精湛的技艺为基础,将作品提升到一种以写意性语言为主的表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