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政坛的董建华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y_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5月29日,上海徐汇区的一幢别墅里,董建华呱呱落地。在他两岁时的照片后面,父亲董浩云题了一行字:“欢迎伟大新一代的晨光。”60年后,董建华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将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带领600万香港人民开始新的历程。
  
  童年时代
  
  自董建华之后,他的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相继出生。董家当时是富康之家,可董浩云的生活十分简朴,家中布置很简单,一切以实用为主。五个子女和保姆睡在一间15平方米的房间里,董建华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拥挤的“集体宿舍”中度过的。董浩云的勤俭品质深深地影响了董建华的一生。
  由于董浩云接受了不少西方文化的思想,在严格管教子女的同时,他也鼓励子女发展自己独特的性格。董浩云始终坚持要每个子女都能流利地听、读、说中、英文,同时要求他们尽量掌握各方面的才能,以适应今后社会的不断变化。
  董建华小时候是个性格活泼、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弟弟妹妹非常好,有什么好东西都谦让给他们,领着他们一起玩,兄妹间的感情一直很深厚。1949年,董家由上海迁往香港,这时董建华已小学毕业。在香港,他读了两年国际学校,便到英国继续他的中学课程。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读完机械工程后,他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海洋工程学硕士,为将来继承家族的航运事业作准备。
  
  继承家业
  
  董浩云出身于浙江舟山的一个平微之家,生活颇为清苦,但他年轻时刻苦勤奋,很有抱负,30年代进入航运业,从最低层做起,很快便显露出在航运方面的才能。经过数十年的奋斗,董浩云一手创立了在国际航运界颇有名气的东方海外航运公司,与另一位世界级船王包玉刚成为70~80年代间国际航运界声名赫赫的人物,跻身于世界七大船王之列,实现了他让中国航运事业扬威世界的心愿。
  1965年7月,28岁的董建华来到父亲的纽约分公司,正式开始了他的航运生涯。他一边工作一边读完了工商管理学科,为用现代化手段管理董氏集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9年,董建华开始进入公司的核心领导层。他运用西方现代化管理方式逐渐对父亲的家庭式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使公司的制度化运作、多元化管理等改革一一取得成功,将庞大的公司业务纳入规范化轨道。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改革,董氏的所有家产恐怕会随着80年代世界航运大衰败而沉入海底。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石油危机日益严重,航运需求大增,董浩云被航运业短暂的繁荣假象所迷惑,积极扩大产业。这一年,董浩云宣布退休,长子董建华正式接掌父业。其父无限度的扩张船队,为董建华埋下了一颗一触即发的定时炸弹。
  
  身陷绝境
  
  1982年4月,一代船王董浩云逝世。他的去世不仅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也给后继者压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据香港税务局的文件显示,董浩云去世时,其现金遗产只有250元港币,其余均是负债累累的公司股票。1985年,恐怕是董建华毕生最难忘的一年,全球航运业大衰败使董家的生意完全陷入了困境,董家在海外的负债高达230多亿港币,约28亿美元,董氏的债权人最多的时候达到150多个。当时有人说,董家欠的款,与奥地利一国的国债一样多,要面对这样一个可怕的现实需要多大的勇气,当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董建华能够重新从这个困境中走出来。
  就在这时候,其母被查出患了肺癌,真可谓四面楚歌。但董建华不管工作、心理压力有多大,只要人在香港,每天都一定要去探望母亲。为了债务问题,董建华四处奔走于各地银行、财团门下,苦求无门。有人回忆,那段日子,他常常一人来往于香港与各地之间,在飞机的普通经济舱里,整个航程一言不发,独自品尝着苦果。1985年9月,董建华怀着疲惫不堪、万分无奈的心情向外界宣布,东方海外集团停止在香港交易所的买卖,待债务重组后再复牌。
  
  走出困境
  
  董建华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支撑着董氏集团,也支撑着自己的精神,他有一个信念,自己不能倒下,只要不承认失败,就会有转机。他一直努力奋斗,转机终于开始向他招手。
  董家自1949年离开上海去香港后与内地一直没有什么联系,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初步成功,中国政府很希望发展航运业。而东方海外集团有着几十年的航运经验、庞大的船队和良好的航线。中国有关部门通过中国银行和汇丰银行与董氏集团联系上了,向其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贷款,并购买了董氏集团的6条油轮,收购了董氏的保险公司,由此开始了相互往来的良好关系。1986年3月,香港首富霍英东宣布注资1.2亿美元给董氏集团。
  汇丰银行一直是董氏集团的最大债权人,如果董氏集团倒闭,汇丰银行也将受重创,所以汇丰银行对董氏走出低谷给予了支持,分两次向董氏贷款计1亿多美元。日本、台湾等数家银行也向董氏贷了款。1986年5月,董建华决定背水一战,他正式对外宣布公司重组债务计划,这就是说,董建华在集团虽然可以保持主席身份,但失去了大股东身份及对集团的控制权,由大老板变成了高级打工者。
  董建华并没有为此气馁,他采取了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措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掌握了一组成功的关键因素,这包括人才、客户关系、资产运用、规模效益和强健的资产负债五大因素。80年代末期,世界航运业开始复苏,加上董建华经营管理的成功,所欠债务逐渐减少。1990年,东方海外公司再一次进行了重组,这时董建华已持有45,8%的股份,恢复了东方海外公司大老板的身份。1991年,公司税后盈利740多万美元,董建华终于拨开乌云见到了青天。1992年,公司又进行了重组,这时,董建华已全部拥有了公司的股权,~切都重新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1995年12月,董氏集团生产的世界上最大的货柜船“东方海外香港号”下水,集团已拥有14万只货柜船,董建华重新成为世界级船王。正如霍英东所说,如果没有董建华超人的毅力及成功的债务重组,董氏集团早已不复存在。
  
  黑马杀出
  
  董建华虽然在国外受过教育,但他是个有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人,对家人、对朋友都很讲感情,他认为,做生意要讲求诚信,对人也应如此。董建华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不喜欢出风头,很少出席社交场合,也较少在媒体上露面。生活中的董建华是个十分专一与俭朴的人,他25岁开始剪平头,30年不变,皮鞋款式也是一种颜色穿到老。他的夫人是他年轻时的第一个女朋友,几十年如一日,只钟情于她一人,这对于出身豪门的富家子弟来说是很难能可贵的。董建华继承了父亲节俭的习惯,办公室只有四五十平方米,而现在香港的一个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动辄就是上百平方米。他的车是普通的宝马牌,有时他还会去坐的士。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名记者描述说:董建华是没有名贵的房车和游艇,有的只是朴实、谦逊作风的大富豪。
  正因为董建华有如此的人格魅力,使他竞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一举获得成功。
  谁来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在香港一直是个热门话题,这期间,前前后后涌现了不少预备人选,当时香港商报在评选十大最具实力的行政长官的人选中,没有董建华的名字。在香港人的脑海中。行政长官的人选无非就是这几匹“热马”中的一个。
  1995年12月,颇受港人认同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对香港传媒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可能是由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黑马”出任。霍英东认为:“董建华是行政长官的合适人选,我很早已经在心目中认为他适合当行政长官。他的过人之处,就是能为各方面所接受。从他自己个人的事业、工作能力、各方面的待人接物来看,我认为他是理想的人选。”霍英东的推荐,使董建华仿佛像一座深埋在地底下的宝藏一样,突然被发掘出来,立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可这位被各界一致看好的“黑马”,却仍保持着自己的低调作风,迟迟没有表态参加角逐。1996年6月,董建华对一位朋友说,他需要想通为什么要做那差事,目的是什么,自己不为名、不为钱、不为权,除非为香港做一些事,那么,为香港做些什么事呢?第一,香港已发展得那么好了,十年后他会令香港变得怎样?第二,还需要哪些策略,使得香港更好?第三,若不是自己,还有没有其他更佳的人选胜任该职。从中可以看出董建华做人的成功之处。
  1996年9月,董建华在朋友的鼓励和家人的支持下,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参加这一场世纪末的历史性角逐。之后,董建华在行政长官角逐进入白热化阶段,一改其低调作风,精心部署、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发表的参选政纲(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的香港),深得民心。
  1996年12月11日,历史将记住香港的这一天。100多年来一直在殖民统治下的香港人,第一次投出神圣的一票,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行政长官。历经沧桑的董建华以他的智慧才干、他的谦厚沉稳、他的勇气胆识,他独有的魅力及魄力,赢得了香港人民的心,支持率达80%,成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其他文献
癌症、心梗、糖尿病……这些,令人心惊胆战。的确,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性病的肆虐,往往来源于我们平时对身体的任意挥霍和疏于照顾。所以请从现在起,补充维生素,将慢性病Hold(控制)住。  维生素有助减少慢性疾病  专家指出,维生素的摄入不足或是隐性缺乏是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骨质疏松等。维生素是
◆摘 要:职业规划下的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可以具体分为三种,专业知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对于教师的综合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职业规划下技工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职业规划;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发展路径  随着近些年来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专业教师的职业规划成为了技工院校的重难点内容,需要学校积极探索出一套完整的
省级修志机构组织编纂市县(市、区)志的实践中探索工作模式,在切实履行省级职责的同时,充分发挥并体现市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主动性和主导地位,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