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音师生 废墟上谱写《爱在一起》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摧毁数万生命,催生数千新曲。震后不足48小时,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敖昌群等词曲作家的身影,在都江堰聚源中学废墟上奔忙。他们是最早也是惟一进入震区现场的音乐创作群体——
  
  5.1214:28 地震
  地震发生的瞬间,四川音乐学院敖昌群院长,正在办公室伏案批阅文件。他的第一反应和首要任务,组织全院师生员工抗震防灾安抚人心。震后不到24小时,敖院长从繁杂纷乱的事务中理清思路,“应该马上写出新作品,鼓舞人心振奋精神”。
  
  5.1410:00 动员
  第一会议室弥漫着庄严肃穆的空气。敖院长召开紧急会议,作曲系主任宋名筑等迅速集结。原本可以留守成都,看电视听广播关注灾情,写出一批作品。但敖昌群坚持认为,必须冲上前线灾区,深入现场身临其境,更能激发真实鲜活的情感,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马上各自回家收拾行装。抓几件随身衣物、带几包饼干就出门了”。
  
  5.14 13:05出发
  学校的中巴前窗上方悬挂“支援灾区情系高校”大红横幅。敖院长亲率8位创作者向都江堰进发。
  聚源镇上,小学楼房依然挺立,中学楼房一片废墟。在成都,感觉都江堰是灾区,在现场,感觉前面就是战区。救援工作异常艰难进度缓慢,“现场情景和电视画面,给人造成的视觉与心理冲击,在强度上有极大的差异。那种触目惊心的感受永生难忘,太震撼了”!
  
  5.1415:20 插曲
  满眼断壁残垣,公路边横卧一位已经奄奄一息的临产孕妇,周围是她哭泣无助的家人。通讯还不畅通,敖院长问同事借了五六个手机,亲自向120求救。十多分钟后,孕妇终于被抬上救护车。获知母子平安,作曲家长舒了一口气。
  
  5.1419:58 创作
  天色将晚校车返程,小分队直奔第一会议室,边用盒饭边创作。第一首手抄歌词《我们众志成城》输入电脑,打印出来作曲者人手一份。吴飞,现代音乐文学专业歌词写作课教师,这次深入灾区惟一的词作者,作曲家都在“等米下锅”。“在现场,第一印象是悲伤,接下来就是感动、感奋。我想抓住‘有力’的一面,不要全是柔弱无助的哭诉,应该反映坚强英勇的斗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涵。第一首歌词就在返程中一路颠簸写出来”。那天,吴非一直不停笔,写到深夜、凌晨。
  8首歌曲创作完毕,整个过程如同一条“流水线”,一首刚脱稿,马上输电脑、作迷笛,通知管弦系、声乐系师生视奏、视唱。
  当晚,成都强感余震不断。所有人员克服心理本能的惊恐,从容镇定坚守岗位。
  
  5.15 13:30录音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音乐频道总监徐晓苏闻讯后,紧急和敖院长通话,愿意提供一切条件,第一时间抢录抢播,用最快速度把这批新歌送到千家万户四面八方。
  从午后到午夜,全体词曲作者,藏族歌手郭瓦·加毛吉,首届金钟奖得主、青年歌唱家马薇等川籍“明星”,汇同60余名合唱队员走进省电台录音棚。《爱在一起》,一首深情委婉的女声独唱歌曲。声乐青年教师张艳川15日中午拿到歌谱,下午开始录制。“我只哼唱了一遍,已泪流满面,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张艳川和张文博都是最近刚刚走下CCTV青歌赛场、为四川人民争光添彩的青年教师。张文博在青歌赛上演唱了一首抗击雪灾的《血红雪白》,《我们众志成城》进棚后刚刚看到,“心情十分复杂,悲痛、激昂,旋律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演唱起来‘角色感’相当明确,我就是子弟兵!一种亲切感和凝聚力油然而生”。
  
  5.16 06:00播放
  在连续不断的余震中录制完成的8首新作,第一时间正点播出,歌声随着电波传到灾区。一位志愿者说:“我们许多人一起听到了这些新歌,很好听、很感动!” ■
其他文献
争鸣平台    近日,电视台要做一套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及其在文化交流方面的成绩的节目,刚刚去世不久的歌唱家帕瓦罗蒂于1986年的首次访华演出便成为了重点。我作为当初参加一些接待和交流活动者,当时正在中央歌剧院工作,专业也对口,当然义不容辞地要接受一些采访,提供一些当时的情况甚至“花絮”,但同时我也感觉到,如果仅将目光集中在这一位歌唱家身上,将这次交流活动评价过高也是不恰当和不必要的。  这次活动
期刊
作日传真    由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和上海交响乐团主办、招商银行协办的第六届亚太地区交响乐团联盟论坛于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上海召开,这也是中国首次获得亚太地区交响乐团联盟论坛的主办权。近年来,中国的交响乐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43个交响乐团,但中国之前从没有获得过论坛的主办权。2006年10月,在东京举行的第五届亚太地区交响乐团联盟论坛上,中国上海不负众望地获得了2008年的主办权。
期刊
本报讯(记者 张欢)5月22日—6月8日,“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重头内容“法国戏剧荟萃”在朝阳文化馆9个剧场推出,由五部法国戏, 一个表演工作坊和一个舞台视觉艺术展组成。  5月22日晚的开幕喜剧《无动物戏剧》是法国编剧让-米歇尔·里博的作品,该剧获2001年最佳莫里哀喜剧大奖,通过8个离奇的小品描绘了法国人的小事,既诙谐又讽刺,轻松爆笑的同时令人发省。“平等博爱”“悲剧”“星期天”“气管炎”“莫
期刊
5月16日晚,上海民族乐团《春之抒情曲》民族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拉开了上海民族乐团2008-2009演出季的序幕。  演出开场曲目为古筝与乐队《蝉歌》,罗小慈演出古筝独奏部分。接下来是二胡协奏曲《第一二胡狂想曲》,段皑皑担任二胡独奏。上半场的最后一首曲子是民族管弦乐《抒情变奏曲》。  下半场一开场,当音乐会特邀笛子独奏唐俊乔出场时,现场观众反映热烈。唐俊乔为音乐会带来的是竹笛协奏曲《飞歌》。三
期刊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触动人心的词句迅速传遍了神州大地。如今,已经谱曲成歌的《生死不离》更是成为了眼下传唱度最高的抗震歌曲,在中宣部刚刚出版的抗震救灾专辑《生死不离》中作为主打歌曲。    23日下午,北京电影制片厂特技摄影棚内红烛摇曳,黄丝带飘舞,主题背板上“生死不离”四个大字触目惊心。《生死不离》的作者王平久、曲作者舒楠在此将这首歌曲捐赠给中国红十字会,正式成为汶川
期刊
八面来风    北京 第三届世界汉语合唱大会6月举办  中国合唱协会将于6月2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中国(东州杯)世界汉语合唱大会。  日前,已有日本阿尔卑斯合唱团、美国达拉斯丽声合唱团、美国滨萨科拉合唱团、加拿大晟韵合唱团、新加坡南洋音乐协会合唱团、新加坡雨含合唱团和我国台湾地区台北世界之音合唱团等10多个合唱团报名参加。他们除了用汉语演唱经典合唱曲目外,还将用汉语演唱本国家本民族的合唱作品。国内2
期刊
本报讯 5月29日—6月1日,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将迎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专业音响·灯光·乐器及技术展览会”。本届展览会以“奥运·繁荣·共享”为主题,历时4天,参展商约1100家。本报特别设立宣传展位,并邀请4位业内专家来到现场与参观者和本报读者交流互动。  受我报邀请的4位专家分别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钢琴艺术指导吴龙,音响技术专家耿纯,音乐评论家杨大林,中央歌剧院歌唱家李初健,每位专家将围绕
期刊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让我替你把泪水擦干……”随着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和来自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的童声合唱团深情地唱出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为了母亲为了孩子”——抗震救灾大型交响音乐会,5月22日在北京21世纪剧院拉开序幕。    此次义演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凤凰卫视、中国武警政治部交响乐团共同举办,演员濮存昕和凤凰卫视主持人周英琦主持,武警文工团团长郑健指挥。当晚的音乐
期刊
满族秧歌,即抚顺地秧歌,民间俗称“鞑子秧歌”、“老鞑秧歌”,源于满族先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创建八旗时,凯旋之后、丰收之余抒发豪情的即兴表演形式,此后承袭了唐代渤海国 鞨人的“踏锤”和后金女真人、清代满洲人的“莽式”民间乐舞成分,并在广泛吸收汉族等其他民族乐舞的基础之上逐渐成熟。      这种形成年代久远,集民族性、民间性及地域特色于一身的满族民间乐舞,主要表现满族先民渔猎骑射、战争凯旋、民俗祭祀
期刊
院团风景    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季开幕以来,国内各地交响乐团纷杳而至,在带来了精彩演出的同时,也  呈现出许多的感人时刻。    “英雄河北”引来全场哼唱    《英雄河北》是为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由河北省委宣传部及文化厅委约而作,鲍元恺、奚其名、刘湲三位作曲家合作完成,自2005年首演后,目前已经成为河北交响乐团的代表曲目之一。这部作品依托河北抗战历史文化素材而作。在演出现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