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栏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思维方式、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对作文教学进行过程化的指导和训练。一方面需要确定出哪些知识对学生的作文有重要的训练价值,我们可以称之为“公共知识”;另一方面围绕这些“公共知识”点,设计出若干个可以操作的、相对程式化的训练步骤。用这样的一套训练程序,就可以对学生的写作学习进行切实可见的指导,并把教师个人素质等因素对作文教学的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从本期开始,本刊联合云南省初中语文赵玲名师工作坊推出“统编教材背景下的写作教学实践”专栏,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和大家一起探讨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但同时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情感、分享体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把事情“写清楚”并能“传达情感”,是使记叙性文章“内容具体充实”的重要手段。如何把“事情写清楚并能传达情感”?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这一段记事,把事情写清楚了:母亲央求“我”去北海看花。事情能够“写清楚”的原因是作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来了,特别是“事情的经过”写得很详细:母亲的神态、语言、动作、母子的对话和窗外的景色构成了丰满的“事情的经过”,因而事情就显得“清楚”。
另外,这件事情也“传达出了情感”:看花是母爱的体现,母亲央求“我”看花是希望“我”早日摆脱瘫痪带来的阴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希望。这样的情感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蕴含在“记事”的字里行间里,更加打动人。“挡”让母亲时刻替儿子着想的心理跃然纸上;“她忽然不说了”,母亲意识到她说多了,怕勾起“我”的烦恼;“她比我还敏感”说明她的内心比“我”沉重。母亲怕因自己措辞引起儿子痛处而小心翼翼的心理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记事”中蕴含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是最好的“记事”。
把事情写清楚就是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来,特别是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这个方面只要訓练时多加强调,实际不算困难,因此,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记事”如何“传达出情感”。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能够使“记事”传达出情感。
记事是一个用叙述的方式把故事呈现给读者的能动创作过程及有创意的表达,不是现实生活丝毫不差的刻录或复制。人是会思维有想象的高级动物,“记事”必然融入作者的自己的思想、感情、体验、见解以及一些个性化的东西,打着自己的印记,反映的实际上是自己的真实情感,通过自己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最终产生出优美的叙事性文章。生活为记事的源头,记事为生活的原型,但此生活是内心化了的生活,融入了一些精神与人性的元素,经过创造性加工,具有艺术美感。比如: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莫怀戚《散步》)
散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但不是所有“亲身经历”的事都能“传达情感”。莫怀戚这里描写的是有自己的特殊感悟、自己内心化了的仅属于莫怀戚的“散步”。作者在面对一边是老、一边是幼的矛盾冲突中,在朴素的文字里,充满着欢乐、关爱、和谐,贮藏着憧憬、呼唤、眷念,饱含着贤良、孝敬、责任;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情,闪烁着理性,抒发着感悟。初读,看到了自然的景和人间的情;再读,体会的是生命的美;读至最后,不禁陡然感觉增加了生命的分量。由于“亲身经历”和“内心感悟”因而能够“传达情感”。
适当的“反复”能够使“记事”充满感情,特别是“有变化”的反复。比如: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在《秋天的怀念》中,“看花”这个情节反复出现,原因是:“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史铁生说过:“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文中“看花”“有变化的反复”充分表现了“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的爱”,也表现了“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我”对新生活的态度,因而能够“传达情感”。 抓住事件中的“核心”部分记事能够使“记事”充满感情,特别是对事件中“最精彩”部分的记叙。
爸爸朝那年轻母亲看了一眼,皱起眉说:“天这么冷,怎么不多穿件衣服?你要是也病倒了,多不好呀!”一边说一边使劲搓着手。“你怎么了?不舒服了,是不是?乖!来……看这里,看这里!”爸爸满脸微笑地和小婴儿聊着天。
爸爸停止了搓手,从脖子下的衣服里掏出听诊器的听头,夹在两手掌间又搓擦了几下,然后探进才几个月大的小孩的衣服下。
听完后,他把听头插回原处,又搓了搓手掌,才伸手摸小孩的肚子。爸爸的手很大,因为年龄,显得有些苍老,但是很柔软,很温暖。
他对着旁边的年轻的女医生说:“你看,手指和听头都很凉,会让孩子受凉的,甚至还会吓到他呢。孩子的肚皮又嫩又薄,经不起你的突然袭击……先把手搓暖……听头不要吊在胸前,该藏进衣服里……”女医生连声应诺,脸也红了。年轻母亲感激地看着我的爸爸——老赵医生。(赵玲《老赵医生的手》)
在记叙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应该根据文章需要和内心的真实感悟,选择事件中最核心、最精彩的部分来精雕细琢,从而能够使人物形象最大限度地丰满,使事件充满情感。在老赵医生给孩子看病的过程中,“和小婴儿聊天”“搓听诊器的听头”“把听诊器藏到白大褂里”都是事件的“核心”和“精彩”部分,通过它们,可以反映出一个84岁老儿科医生的敬业与乐业。这样的“记事”能够使事件变得饱满而“传达出情感”。
最后,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常写片段作文,学生写老师也写。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实践一:下面这段文字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索然无味。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就以这个写作实践为例,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写清楚”,再让学生“传达出情感”。老师亲自动手写,才能发现学生“记事”中的问题在哪兒,才能发现和感受“记事”的方法,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关于“记事”的对话产生最大化的效果。
又是一次期中考,成绩还不错。放学了,此时已经六七点了,夜幕已经降临,路灯亮起来了,我一边走一边看着路灯下被拉长的影子,心里想着:真想早点儿回家和家人分享这份喜悦啊!越想心里越美滋滋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勾起了弧度,步伐也变得轻快起来了。我加快了脚步,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块石头,“啪”的一下,我摔倒在地上了。我急忙站了起来,看了看四周无人,心里才安定了许多。小石子磕破了我的衣服,也磕破了我的胳膊,伤口里面若隐若现地渗出了血。回到家,妈妈和奶奶看到我的手还在流血,急忙拿出双氧水慢慢地帮我擦着。奶奶用心痛的目光看着我,轻轻地摸摸我的头,责备中又带有心痛说:“你呀,以后走路可一定要小心了。”爸爸说:“没关系!我们是男子汉嘛!”爷爷瞪了爸爸一眼,想说什么又没有说,只是在帮我擦手的奶奶旁边转来转去的。(学生片段作文)
这样的训练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不同于整篇作文训练片段作文,片段作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降低了写作难度,可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由易入难的认知规律,是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此外,片段作文训练比起整体作文更能结合课文,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供选择。例如,在课文结尾处拓展延伸,在精髓处让同学们模仿等,片段作文从局部着眼,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教会学生写作技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逐步提高,然后过渡到整个立意和构思,形成整体性的文章,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素材库。
“记事”是初中生写作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记事”的方法也很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妨把教材当作写作教学的例子,辅以自己的写作实践——下水作文,发现和实践一些行之有效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 晏祥辉◇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对作文教学进行过程化的指导和训练。一方面需要确定出哪些知识对学生的作文有重要的训练价值,我们可以称之为“公共知识”;另一方面围绕这些“公共知识”点,设计出若干个可以操作的、相对程式化的训练步骤。用这样的一套训练程序,就可以对学生的写作学习进行切实可见的指导,并把教师个人素质等因素对作文教学的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从本期开始,本刊联合云南省初中语文赵玲名师工作坊推出“统编教材背景下的写作教学实践”专栏,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和大家一起探讨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但同时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情感、分享体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把事情“写清楚”并能“传达情感”,是使记叙性文章“内容具体充实”的重要手段。如何把“事情写清楚并能传达情感”?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这一段记事,把事情写清楚了:母亲央求“我”去北海看花。事情能够“写清楚”的原因是作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来了,特别是“事情的经过”写得很详细:母亲的神态、语言、动作、母子的对话和窗外的景色构成了丰满的“事情的经过”,因而事情就显得“清楚”。
另外,这件事情也“传达出了情感”:看花是母爱的体现,母亲央求“我”看花是希望“我”早日摆脱瘫痪带来的阴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希望。这样的情感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蕴含在“记事”的字里行间里,更加打动人。“挡”让母亲时刻替儿子着想的心理跃然纸上;“她忽然不说了”,母亲意识到她说多了,怕勾起“我”的烦恼;“她比我还敏感”说明她的内心比“我”沉重。母亲怕因自己措辞引起儿子痛处而小心翼翼的心理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记事”中蕴含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是最好的“记事”。
把事情写清楚就是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来,特别是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这个方面只要訓练时多加强调,实际不算困难,因此,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记事”如何“传达出情感”。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能够使“记事”传达出情感。
记事是一个用叙述的方式把故事呈现给读者的能动创作过程及有创意的表达,不是现实生活丝毫不差的刻录或复制。人是会思维有想象的高级动物,“记事”必然融入作者的自己的思想、感情、体验、见解以及一些个性化的东西,打着自己的印记,反映的实际上是自己的真实情感,通过自己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最终产生出优美的叙事性文章。生活为记事的源头,记事为生活的原型,但此生活是内心化了的生活,融入了一些精神与人性的元素,经过创造性加工,具有艺术美感。比如: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莫怀戚《散步》)
散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但不是所有“亲身经历”的事都能“传达情感”。莫怀戚这里描写的是有自己的特殊感悟、自己内心化了的仅属于莫怀戚的“散步”。作者在面对一边是老、一边是幼的矛盾冲突中,在朴素的文字里,充满着欢乐、关爱、和谐,贮藏着憧憬、呼唤、眷念,饱含着贤良、孝敬、责任;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情,闪烁着理性,抒发着感悟。初读,看到了自然的景和人间的情;再读,体会的是生命的美;读至最后,不禁陡然感觉增加了生命的分量。由于“亲身经历”和“内心感悟”因而能够“传达情感”。
适当的“反复”能够使“记事”充满感情,特别是“有变化”的反复。比如: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在《秋天的怀念》中,“看花”这个情节反复出现,原因是:“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史铁生说过:“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文中“看花”“有变化的反复”充分表现了“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的爱”,也表现了“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我”对新生活的态度,因而能够“传达情感”。 抓住事件中的“核心”部分记事能够使“记事”充满感情,特别是对事件中“最精彩”部分的记叙。
爸爸朝那年轻母亲看了一眼,皱起眉说:“天这么冷,怎么不多穿件衣服?你要是也病倒了,多不好呀!”一边说一边使劲搓着手。“你怎么了?不舒服了,是不是?乖!来……看这里,看这里!”爸爸满脸微笑地和小婴儿聊着天。
爸爸停止了搓手,从脖子下的衣服里掏出听诊器的听头,夹在两手掌间又搓擦了几下,然后探进才几个月大的小孩的衣服下。
听完后,他把听头插回原处,又搓了搓手掌,才伸手摸小孩的肚子。爸爸的手很大,因为年龄,显得有些苍老,但是很柔软,很温暖。
他对着旁边的年轻的女医生说:“你看,手指和听头都很凉,会让孩子受凉的,甚至还会吓到他呢。孩子的肚皮又嫩又薄,经不起你的突然袭击……先把手搓暖……听头不要吊在胸前,该藏进衣服里……”女医生连声应诺,脸也红了。年轻母亲感激地看着我的爸爸——老赵医生。(赵玲《老赵医生的手》)
在记叙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应该根据文章需要和内心的真实感悟,选择事件中最核心、最精彩的部分来精雕细琢,从而能够使人物形象最大限度地丰满,使事件充满情感。在老赵医生给孩子看病的过程中,“和小婴儿聊天”“搓听诊器的听头”“把听诊器藏到白大褂里”都是事件的“核心”和“精彩”部分,通过它们,可以反映出一个84岁老儿科医生的敬业与乐业。这样的“记事”能够使事件变得饱满而“传达出情感”。
最后,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常写片段作文,学生写老师也写。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实践一:下面这段文字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索然无味。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就以这个写作实践为例,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写清楚”,再让学生“传达出情感”。老师亲自动手写,才能发现学生“记事”中的问题在哪兒,才能发现和感受“记事”的方法,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关于“记事”的对话产生最大化的效果。
又是一次期中考,成绩还不错。放学了,此时已经六七点了,夜幕已经降临,路灯亮起来了,我一边走一边看着路灯下被拉长的影子,心里想着:真想早点儿回家和家人分享这份喜悦啊!越想心里越美滋滋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勾起了弧度,步伐也变得轻快起来了。我加快了脚步,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块石头,“啪”的一下,我摔倒在地上了。我急忙站了起来,看了看四周无人,心里才安定了许多。小石子磕破了我的衣服,也磕破了我的胳膊,伤口里面若隐若现地渗出了血。回到家,妈妈和奶奶看到我的手还在流血,急忙拿出双氧水慢慢地帮我擦着。奶奶用心痛的目光看着我,轻轻地摸摸我的头,责备中又带有心痛说:“你呀,以后走路可一定要小心了。”爸爸说:“没关系!我们是男子汉嘛!”爷爷瞪了爸爸一眼,想说什么又没有说,只是在帮我擦手的奶奶旁边转来转去的。(学生片段作文)
这样的训练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不同于整篇作文训练片段作文,片段作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降低了写作难度,可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由易入难的认知规律,是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此外,片段作文训练比起整体作文更能结合课文,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供选择。例如,在课文结尾处拓展延伸,在精髓处让同学们模仿等,片段作文从局部着眼,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教会学生写作技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逐步提高,然后过渡到整个立意和构思,形成整体性的文章,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素材库。
“记事”是初中生写作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记事”的方法也很多,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妨把教材当作写作教学的例子,辅以自己的写作实践——下水作文,发现和实践一些行之有效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