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下就从建筑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地基;桩基础;技术措施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是空前繁荣,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大型工程也开始崭露头角,加之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上部荷载也在增加,普通的天然地基已经不能满足其承载能力的要求,桩基础工程便开始受到建筑行业的青睐。
一、几种常见的桩基础
1.1锤击打入法施工预应力管桩
1.2静力压桩法施工预应力管桩
1.3人工挖孔桩
1.4沉管灌注桩
1.5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1.6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
1.7旋挖成孔灌注桩
二、保证地基基础稳定的施工技术措施
2.1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验槽后方可施工;施工前要检查基底是否有积水、淤泥,要将其进行清除干净后方可施工;对于灰土土料、石灰等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对于灰土,要搅拌均匀,至少搅拌3遍;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的加水量、夯实遍数、压实系数等;对于分段施工的灰土地基,留槎位置应该避开墙角、桩基以及承重的窗间墙位置。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槎时应该沿槎垂直切齐,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在灰土回填每层夯实后,应根据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摊铺。
2.2对于砂石地基的处理措施
在施工进行前,首先要对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等进行检查,砂、石的搅拌应均匀;铺设前应进行验槽,清除基底的表面浮土、淤泥等杂物;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分层的厚度,分层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等;在对垫层铺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严禁人员以及车辆在砂石层面上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对于砂石地基的质量检查,其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所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的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对于3000㎡以上的工程,每300㎡至少有1点。
2.3对于其他的一些软弱的地基的处理措施
(1)在软弱的地基中用机械成孔,并填入作为固化剂的生石灰,压实形成桩体,利用生石灰的吸水膨胀以及放热的作用改善桩体周围基础的物理性质,与基土形成复合地基,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可以防止桩基倾斜的问题。
(2)通过在基土层中埋设拉结强度较大的拉筋和受力杆件等,可使土颗粒与拉筋之间的摩擦力形成整体,可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沉降、维持建筑物的稳定性。适用于人工填土的路堤以及挡墙结构,可防止施工中出现倾斜、断桩等问题。
(3)稳定边坡,可以在基土土体内放置一定长度与分布密度的土钉体,用以弥补土体自身的强度不足的问题。这样不仅可提高了土体整体强度,又能弥补了土体的抗拉、抗剪强度低的弱点,也可以在地基中沿不同的方向,设置直径75~250mm的细桩,用以支撑结构物,挡土,稳定边坡等。
(4)用压力泵将水泥砂浆、石灰或其它化学浆液等物质注入软弱的地基中的部分土体内,以形成加固体,与未加固的部分形成复合型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并且减小沉降。以确保桩基础的牢固稳定。
(5)锚杆静压桩是结合锚杆与静压桩的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建筑物的自身重量作为反力架的支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小直径的预制桩逐段的压入地基,使将预制桩顶部与基础紧紧的固定成一体,以达到防止建筑物沉降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中含有坚硬的岩石层的桩基础的施工。
三、桩基础施工中问题以及一些技术措施
3.1桩基础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桩沉入的深度不足;桩沉入后倾斜度过大和断裂等问题会导致单桩的承载力下降;有时施工工艺需要桩分段预制,再沉入基础中,而各段预制桩之间用钢制焊接连接件做桩的接头,容易出现桩接头断离现象;锤击的次数过多、过重或者设计贯入度过小,都可能导致灌注桩出现断裂
3.2技术措施:
(1)当预制桩入土深度不足时,可采用补桩法。先钻孔,然后植桩,再沉桩的方法。当桩基承台或者地下室完成后再进行补桩,不仅可以利用承台或者地下室结构承受的压桩的施工反力,而且设施简单,操作简单。
(2)当打入桩分节连接时,沉入的质量差的接桩可能导致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发生,此时我们可以采取送补结合打桩的方法。对有质量问题的桩复打,使其下沉,然后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其具有竖向的承载力;还可以适当的补些全长、完整的桩,这样不仅可以补足整个桩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而且补打的整桩完全可以承受地震的荷载。
当由于基坑的开挖造成桩身发生倾斜,但桩的长度比较短且没有断,可以采取在地基局部开挖,再用千斤顶进行纠偏复位的处理方法。
(3)当单桩承载能力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时,就需要扩大桩承台的承载能力,并且考虑桩和地基共同承担上部结构的荷载;为防止桩基础质量不均匀,而引起独立承台发生不均匀沉降,降低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可以采用将独立的桩基承台连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基础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
(4)当预制桩施工过程中遇到比较厚的密实粉砂或者粉土层,或者在沉桩的过程中遇到坚硬的障碍物,会造成桩下沉困难,甚至出现断桩的事故。我们在施工时可以采用缩短桩长,增加桩的数量的方法;还可以采取改变沉桩的位置,重新沉桩。
四、加强桩基础施工质量的一些措施
4.1对桩基础的施工过程应进行随时随地的监督管理,认真检查施工现场的人员上岗情况,施工机械情况、建筑材料的准备情况、是否执行正确的施工方案以及基础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混凝土的搅拌、配比和浇注质量等施工工艺,对于灌注桩导管的检查一定要进行水密、承压以及接头抗拉的试验检测。
4.2灌注施工前应检查孔内的泥浆性能指标以及孔底沉渣的厚度。混凝土应该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保持良好的抗离析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桩身混凝土的质量,才能防止在桩基础施工时的断桩等问题。混凝土在运至浇筑地点后,应认真检查其均匀性记坍落度是否能满足规范的要求,若不符合应该进行二次拌和。但是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应禁止使用。
4.3施工过程中为防止钢筋笼的上浮,当导管口低于钢筋笼的底部 2m至3m,并且混凝土的表面在钢筋笼下 1m 左右的时候,应该放慢混凝土的浇筑速率,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骨架底口 4m 以上时,应该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 2m 以上,然后再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
4.4混凝土桩基础当桩身局部夹杂泥土或者灌注施工当中遇到不良的地质问题时,应该立刻改变施工工艺,连续快速地浇筑,并且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以防止夹泥情况的发生。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几种方法可有效避免地基、桩基础工程不稳定事故的发生。我们在加强桩基础、地基施工质量措施的同时,还要保证施工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质量。工程监理人员还要必须及时地督促施工单位并且做好现场取样,预留试块,还要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证建筑桩基础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宗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防治.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4.
[2]王志辉,刘斌,庄平辉.砂卵石持力层桩端注浆灌注桩承载力与荷载传递规律[J]工业建筑,2001,(08).
[3]沈保汉.后注浆桩技术(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端压力注浆工艺[J]工业建筑,2001,(06)
[4]张瑞生.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9.
[5]陈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关键词:地基;桩基础;技术措施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是空前繁荣,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大型工程也开始崭露头角,加之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上部荷载也在增加,普通的天然地基已经不能满足其承载能力的要求,桩基础工程便开始受到建筑行业的青睐。
一、几种常见的桩基础
1.1锤击打入法施工预应力管桩
1.2静力压桩法施工预应力管桩
1.3人工挖孔桩
1.4沉管灌注桩
1.5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1.6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
1.7旋挖成孔灌注桩
二、保证地基基础稳定的施工技术措施
2.1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验槽后方可施工;施工前要检查基底是否有积水、淤泥,要将其进行清除干净后方可施工;对于灰土土料、石灰等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对于灰土,要搅拌均匀,至少搅拌3遍;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的加水量、夯实遍数、压实系数等;对于分段施工的灰土地基,留槎位置应该避开墙角、桩基以及承重的窗间墙位置。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槎时应该沿槎垂直切齐,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在灰土回填每层夯实后,应根据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摊铺。
2.2对于砂石地基的处理措施
在施工进行前,首先要对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等进行检查,砂、石的搅拌应均匀;铺设前应进行验槽,清除基底的表面浮土、淤泥等杂物;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分层的厚度,分层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等;在对垫层铺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严禁人员以及车辆在砂石层面上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对于砂石地基的质量检查,其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所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的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对于3000㎡以上的工程,每300㎡至少有1点。
2.3对于其他的一些软弱的地基的处理措施
(1)在软弱的地基中用机械成孔,并填入作为固化剂的生石灰,压实形成桩体,利用生石灰的吸水膨胀以及放热的作用改善桩体周围基础的物理性质,与基土形成复合地基,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可以防止桩基倾斜的问题。
(2)通过在基土层中埋设拉结强度较大的拉筋和受力杆件等,可使土颗粒与拉筋之间的摩擦力形成整体,可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沉降、维持建筑物的稳定性。适用于人工填土的路堤以及挡墙结构,可防止施工中出现倾斜、断桩等问题。
(3)稳定边坡,可以在基土土体内放置一定长度与分布密度的土钉体,用以弥补土体自身的强度不足的问题。这样不仅可提高了土体整体强度,又能弥补了土体的抗拉、抗剪强度低的弱点,也可以在地基中沿不同的方向,设置直径75~250mm的细桩,用以支撑结构物,挡土,稳定边坡等。
(4)用压力泵将水泥砂浆、石灰或其它化学浆液等物质注入软弱的地基中的部分土体内,以形成加固体,与未加固的部分形成复合型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并且减小沉降。以确保桩基础的牢固稳定。
(5)锚杆静压桩是结合锚杆与静压桩的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建筑物的自身重量作为反力架的支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小直径的预制桩逐段的压入地基,使将预制桩顶部与基础紧紧的固定成一体,以达到防止建筑物沉降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中含有坚硬的岩石层的桩基础的施工。
三、桩基础施工中问题以及一些技术措施
3.1桩基础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桩沉入的深度不足;桩沉入后倾斜度过大和断裂等问题会导致单桩的承载力下降;有时施工工艺需要桩分段预制,再沉入基础中,而各段预制桩之间用钢制焊接连接件做桩的接头,容易出现桩接头断离现象;锤击的次数过多、过重或者设计贯入度过小,都可能导致灌注桩出现断裂
3.2技术措施:
(1)当预制桩入土深度不足时,可采用补桩法。先钻孔,然后植桩,再沉桩的方法。当桩基承台或者地下室完成后再进行补桩,不仅可以利用承台或者地下室结构承受的压桩的施工反力,而且设施简单,操作简单。
(2)当打入桩分节连接时,沉入的质量差的接桩可能导致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发生,此时我们可以采取送补结合打桩的方法。对有质量问题的桩复打,使其下沉,然后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其具有竖向的承载力;还可以适当的补些全长、完整的桩,这样不仅可以补足整个桩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而且补打的整桩完全可以承受地震的荷载。
当由于基坑的开挖造成桩身发生倾斜,但桩的长度比较短且没有断,可以采取在地基局部开挖,再用千斤顶进行纠偏复位的处理方法。
(3)当单桩承载能力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时,就需要扩大桩承台的承载能力,并且考虑桩和地基共同承担上部结构的荷载;为防止桩基础质量不均匀,而引起独立承台发生不均匀沉降,降低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可以采用将独立的桩基承台连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基础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
(4)当预制桩施工过程中遇到比较厚的密实粉砂或者粉土层,或者在沉桩的过程中遇到坚硬的障碍物,会造成桩下沉困难,甚至出现断桩的事故。我们在施工时可以采用缩短桩长,增加桩的数量的方法;还可以采取改变沉桩的位置,重新沉桩。
四、加强桩基础施工质量的一些措施
4.1对桩基础的施工过程应进行随时随地的监督管理,认真检查施工现场的人员上岗情况,施工机械情况、建筑材料的准备情况、是否执行正确的施工方案以及基础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混凝土的搅拌、配比和浇注质量等施工工艺,对于灌注桩导管的检查一定要进行水密、承压以及接头抗拉的试验检测。
4.2灌注施工前应检查孔内的泥浆性能指标以及孔底沉渣的厚度。混凝土应该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保持良好的抗离析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桩身混凝土的质量,才能防止在桩基础施工时的断桩等问题。混凝土在运至浇筑地点后,应认真检查其均匀性记坍落度是否能满足规范的要求,若不符合应该进行二次拌和。但是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应禁止使用。
4.3施工过程中为防止钢筋笼的上浮,当导管口低于钢筋笼的底部 2m至3m,并且混凝土的表面在钢筋笼下 1m 左右的时候,应该放慢混凝土的浇筑速率,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骨架底口 4m 以上时,应该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 2m 以上,然后再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
4.4混凝土桩基础当桩身局部夹杂泥土或者灌注施工当中遇到不良的地质问题时,应该立刻改变施工工艺,连续快速地浇筑,并且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以防止夹泥情况的发生。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几种方法可有效避免地基、桩基础工程不稳定事故的发生。我们在加强桩基础、地基施工质量措施的同时,还要保证施工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质量。工程监理人员还要必须及时地督促施工单位并且做好现场取样,预留试块,还要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证建筑桩基础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宗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防治.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4.
[2]王志辉,刘斌,庄平辉.砂卵石持力层桩端注浆灌注桩承载力与荷载传递规律[J]工业建筑,2001,(08).
[3]沈保汉.后注浆桩技术(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端压力注浆工艺[J]工业建筑,2001,(06)
[4]张瑞生.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9.
[5]陈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