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在实现基本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实践创新中快乐地学习数学,学会学习。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下面就如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和谐氛围。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对学生的爱带进课堂里、融入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课伊始,我便和同学们交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分几个回合,请大家畅所欲言,不论对错,敢于表现自己那就是最棒的,这样轻松的话语使得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们积极动手实验,测量圆片的周长、直径,快乐地和其他同学合作交流,探究规律。有的走到我身边,大胆地提出猜想,同我据理力争;有的则低声朗读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陶醉其中。当进行到猜一猜、估一估、算一算的回合时,同学们在组内任意选题、互相竞赛,有的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得意洋洋,看着他们那天真无邪、无拘无束的样子,我真为他们感到开心。整整一节课都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展开着,我也乐在其中,与他们真诚地交流,一起动手发现、探讨有关圆周率的奥秘,验证得到的周长公式。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巧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接触到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在此情况下,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它的内容应设计科学。必须能引发学生进行层层深入,能促进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引起广泛的联想,从而得出规律性认识。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出示一个圆,然后以圆半径作为正方形的边长,以圆心为顶点画一个小正方形,让学生猜测一下,圆的面积大概是小正方形面积的几倍?有的猜2倍多一些,有的猜3倍多一些……学生众说纷纭。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说明你的猜想是合理的,有的学生把这个小正方形来量已知圆,得不到结果失败了。有的学生把圆平均剪成4块,再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还是不行,有的学生想出剪的份数多一些,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就更接近,减少了重合与空隙部分。教师给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创设这样一个质疑猜想的教学情景,可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三、注重学习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要从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動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后继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我跳出了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教学时围绕例题重点展开探索,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口算做一做,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分数除以整数,当分数的分子能整除整数时,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这样的计算方法来得简便,并通过学生动态生成。这样的计算教学,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计算法则、计算方法,更多的是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发展。
四、优化练习设计。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必要环节,通过优化练习设计,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练习设计要具有针对性。练习的针对性是对学生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某项技能的形成面专门设计编排的练习,它起到铺垫、促进、强化的作用,是教学中突破难点、强化技能的常用手段。
练习设计要具有趣味性。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教师要通过趣味性作业,让学生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例如:学习了“平移与对称”后,设计作业:以6点钟和时针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①求钟面上7:15分的对称时间是几点;②钟面上的对称时间是4:20,实际时间是几点。
练习设计要具有探索性。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后,设计“火柴盒的数学问题”:①火柴盒的表面积是多少?②抽掉内盒后外框的表面积(4个面)是多少?③内盒的表面积(5个面)是多少?④内盒的容积是多少?⑤给火柴盒设计一个包装方案并说明理由。这道练习既能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考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乐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让有效课堂教学绽放异彩,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和谐发展,为每一位学生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下面就如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和谐氛围。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对学生的爱带进课堂里、融入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课伊始,我便和同学们交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分几个回合,请大家畅所欲言,不论对错,敢于表现自己那就是最棒的,这样轻松的话语使得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们积极动手实验,测量圆片的周长、直径,快乐地和其他同学合作交流,探究规律。有的走到我身边,大胆地提出猜想,同我据理力争;有的则低声朗读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陶醉其中。当进行到猜一猜、估一估、算一算的回合时,同学们在组内任意选题、互相竞赛,有的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得意洋洋,看着他们那天真无邪、无拘无束的样子,我真为他们感到开心。整整一节课都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展开着,我也乐在其中,与他们真诚地交流,一起动手发现、探讨有关圆周率的奥秘,验证得到的周长公式。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巧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接触到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在此情况下,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它的内容应设计科学。必须能引发学生进行层层深入,能促进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引起广泛的联想,从而得出规律性认识。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出示一个圆,然后以圆半径作为正方形的边长,以圆心为顶点画一个小正方形,让学生猜测一下,圆的面积大概是小正方形面积的几倍?有的猜2倍多一些,有的猜3倍多一些……学生众说纷纭。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说明你的猜想是合理的,有的学生把这个小正方形来量已知圆,得不到结果失败了。有的学生把圆平均剪成4块,再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还是不行,有的学生想出剪的份数多一些,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就更接近,减少了重合与空隙部分。教师给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创设这样一个质疑猜想的教学情景,可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三、注重学习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要从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動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后继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我跳出了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教学时围绕例题重点展开探索,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口算做一做,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分数除以整数,当分数的分子能整除整数时,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这样的计算方法来得简便,并通过学生动态生成。这样的计算教学,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计算法则、计算方法,更多的是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发展。
四、优化练习设计。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必要环节,通过优化练习设计,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练习设计要具有针对性。练习的针对性是对学生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某项技能的形成面专门设计编排的练习,它起到铺垫、促进、强化的作用,是教学中突破难点、强化技能的常用手段。
练习设计要具有趣味性。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教师要通过趣味性作业,让学生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例如:学习了“平移与对称”后,设计作业:以6点钟和时针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①求钟面上7:15分的对称时间是几点;②钟面上的对称时间是4:20,实际时间是几点。
练习设计要具有探索性。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后,设计“火柴盒的数学问题”:①火柴盒的表面积是多少?②抽掉内盒后外框的表面积(4个面)是多少?③内盒的表面积(5个面)是多少?④内盒的容积是多少?⑤给火柴盒设计一个包装方案并说明理由。这道练习既能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考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乐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让有效课堂教学绽放异彩,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和谐发展,为每一位学生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