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袭唐制,在东宫制度上更是因之而改之,利用更为巧妙的方式来削弱储君的权力。就这一制度被削弱的具体表现来看,一是礼仪简化,二是机构削减,三是属官兼职,四是兵权尽失,五是立储时间的拖后。总而言之,东宫作为一个国家未来的保证,宋代却逐渐成为一个空壳,这最终导致种种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东宫制度;德行兼备;宋代;立储
引言:
从秦汉以来,皇帝的继承人被称作太子,太子的存在对于国家的繁衍与强大至关重要,当皇帝在考虑接班人时,其思考的无非是以下几点,一是嫡长子继承,二是要求太子德行兼备,三是王朝的江山稳固昌盛,因此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接班人,太子的人选至关重要。东宫制度从秦汉诞生一直到隋唐都在不断完善、巩固,然而到了宋代却出现了东宫虚化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值得深思。本文将从东宫虚化的具体表现对东宫制度虚化作简要的探究。
一、东宫虚化的具体表现
1、简化礼仪程序
宋代在各个方面都极力简化东宫制度,以仪仗为例,仪仗作为皇太子身份的象征,在宋朝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简化。《宋史》中记载:“皇太子卤簿。礼令,三师、詹事、率更令、家令各用本品卤簿前导。太宗至道中,真宗升储,事多谦抑,谒庙日只用东宫卤簿,六引官,但乘车而不设仪仗。天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亦依此制。政和三年,议礼局上皇太子卤簿之制。”[1]太子册封应是一朝大事,按照礼制,应该“礼令,三师、詹事、率更令、家令各用本品卤簿前导”,然而宋代太子在入宗庙时只可用东宫卤簿,并且相关的仪仗规制也没有,这是与太子的地位极不相符的,但却被宋代应用,就足以见宋代东宫虚化的程度。
2、削减机构
“秦汉以下,始加置詹事、中庶子及诸府寺等官,亦有以他官而监护者。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阙废,官司不具。晋初,詹事、左右率、庶子、中书舍人诸官并未置……至咸宁元年,始置詹事,以领百官。” [2]而到了宋孝武帝置东宫率更令等官,但其中舍人、庶子、庶子中书舍人等官职各减一半。后周增添了太子谏议员四人。到了隋朝,罢免詹事,將东宫归置到门下坊,典书坊以分统诸局。唐朝时置詹事府以统众务,置左右二春坊以领诸局。而宋代东宫机构却极其简洁。宋代东宫的官制官名虽然依然存在,但是“官存而无职司”,东宫官员设置是随皇储的册立而建的,主要讲究实效性,没有定员,大多数都是由其他官员兼任,并无实际职称。通过宋代和宋之前的东宫官员的设置对比来看,宋代虽沿袭唐制,但却未有实效,常常由他官担任,其官署被架空。
3、属官兼职
朱熹曾论:“《唐六典》中东宫官制甚详,如一小朝廷。”[4]从朱熹的这句话,虽然不能详细地了解到唐代东宫官制的具体分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唐代东宫官制的完备可以堪比一个朝廷,这是宋代东宫远远不能与之相比的。宋朝的东宫职官是不按照严格编制进行设置的,例如宋仁宗立储时,只是将三个大臣化为兼职以辅东宫,也就是说宋代太子属官早已不复唐时之完备,由此,宋代东宫制度早在各种属官的兼任和裁撤中虚化了。
4、兵权尽失
唐设东宫十率府,太子通过与东宫的属官保持亲密以及领属关系,由此掌握强大的军事力量。东宫官下统兵:左右卫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等。例如左、右卫率府执掌东官官兵政令,左、右司御府率府所掌与左右卫率大致相同;左、右监门率府执掌东宫诸门门禁法令……各率府掌握着十分重要的职权,储君掌握了他们也就掌握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唐和五代多起宗室之祸与其军事力量的强大休戚相关。
唐五代储君军事权力的强大导致其权力膨胀的经验教训使得宋朝的统治者不敢在把军事权力下放给太子。因此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宋代的君主就极力控制臣子的军事力量,储君作为宋朝的特殊大臣,亦在受控制之中。《文献通考》载“宋制,左右卫,司御,清道,监门,内率府率率府副率,不常置。”[3]皇储的军事权力原本就是建立在对各率府的统领关系上,但到了宋代,各率府仅是太子僚属和朝会列班,实际上并不掌握兵权,并且无定员,皆以宗室充任。因此,东宫率府的力量早已不复当年,皇储的军力也不能和唐五代时期的皇太子相比较。就此得出,宋代储君的权力被极大地削弱,东宫虚化成为定势。
5、晚立储或不立储
宋代晚立储或不立储是宋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这是宋代统治者缓和帝王和储君之间的矛盾而做出的措施。将宋代统治者做太子时的年龄和当上皇帝时的年龄列入以下表格,由此就能看出一些宋代立储的特征
从表中可以看出宋代皇储的年龄一般都较大且与其成为皇帝的间隔时间较短。这与西汉惠帝六岁成为太子,武帝七岁成为太子,汉元帝八岁成为太子,汉成帝五岁成为太子等形成鲜明的对比。宋代作为唐五代之后的王朝,它的建立和巩固必然要吸取上一代的经验教训。唐五代时期的宗室之祸令宋代统治者心惊胆战的同时,也让他们付出了实际行动,即晚立储或不立储,他们不能也不再敢把权力过早地给予皇储。因此这就成为宋立储的一大特点,当储君都晚立或不再立以后,东宫存在的时间极短,它也就真成了个空架子。
参考文献
[1]脱脱.宋史[M].卷147.北京:中华书局,1985:3451,3768.
[2]杜佑.通典[M].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88:812-813.
[3]马端临.文献通考[M].卷60.北京:中华书局,1986:543-548.
关键词:东宫制度;德行兼备;宋代;立储
引言:
从秦汉以来,皇帝的继承人被称作太子,太子的存在对于国家的繁衍与强大至关重要,当皇帝在考虑接班人时,其思考的无非是以下几点,一是嫡长子继承,二是要求太子德行兼备,三是王朝的江山稳固昌盛,因此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接班人,太子的人选至关重要。东宫制度从秦汉诞生一直到隋唐都在不断完善、巩固,然而到了宋代却出现了东宫虚化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值得深思。本文将从东宫虚化的具体表现对东宫制度虚化作简要的探究。
一、东宫虚化的具体表现
1、简化礼仪程序
宋代在各个方面都极力简化东宫制度,以仪仗为例,仪仗作为皇太子身份的象征,在宋朝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简化。《宋史》中记载:“皇太子卤簿。礼令,三师、詹事、率更令、家令各用本品卤簿前导。太宗至道中,真宗升储,事多谦抑,谒庙日只用东宫卤簿,六引官,但乘车而不设仪仗。天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亦依此制。政和三年,议礼局上皇太子卤簿之制。”[1]太子册封应是一朝大事,按照礼制,应该“礼令,三师、詹事、率更令、家令各用本品卤簿前导”,然而宋代太子在入宗庙时只可用东宫卤簿,并且相关的仪仗规制也没有,这是与太子的地位极不相符的,但却被宋代应用,就足以见宋代东宫虚化的程度。
2、削减机构
“秦汉以下,始加置詹事、中庶子及诸府寺等官,亦有以他官而监护者。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阙废,官司不具。晋初,詹事、左右率、庶子、中书舍人诸官并未置……至咸宁元年,始置詹事,以领百官。” [2]而到了宋孝武帝置东宫率更令等官,但其中舍人、庶子、庶子中书舍人等官职各减一半。后周增添了太子谏议员四人。到了隋朝,罢免詹事,將东宫归置到门下坊,典书坊以分统诸局。唐朝时置詹事府以统众务,置左右二春坊以领诸局。而宋代东宫机构却极其简洁。宋代东宫的官制官名虽然依然存在,但是“官存而无职司”,东宫官员设置是随皇储的册立而建的,主要讲究实效性,没有定员,大多数都是由其他官员兼任,并无实际职称。通过宋代和宋之前的东宫官员的设置对比来看,宋代虽沿袭唐制,但却未有实效,常常由他官担任,其官署被架空。
3、属官兼职
朱熹曾论:“《唐六典》中东宫官制甚详,如一小朝廷。”[4]从朱熹的这句话,虽然不能详细地了解到唐代东宫官制的具体分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唐代东宫官制的完备可以堪比一个朝廷,这是宋代东宫远远不能与之相比的。宋朝的东宫职官是不按照严格编制进行设置的,例如宋仁宗立储时,只是将三个大臣化为兼职以辅东宫,也就是说宋代太子属官早已不复唐时之完备,由此,宋代东宫制度早在各种属官的兼任和裁撤中虚化了。
4、兵权尽失
唐设东宫十率府,太子通过与东宫的属官保持亲密以及领属关系,由此掌握强大的军事力量。东宫官下统兵:左右卫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等。例如左、右卫率府执掌东官官兵政令,左、右司御府率府所掌与左右卫率大致相同;左、右监门率府执掌东宫诸门门禁法令……各率府掌握着十分重要的职权,储君掌握了他们也就掌握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唐和五代多起宗室之祸与其军事力量的强大休戚相关。
唐五代储君军事权力的强大导致其权力膨胀的经验教训使得宋朝的统治者不敢在把军事权力下放给太子。因此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宋代的君主就极力控制臣子的军事力量,储君作为宋朝的特殊大臣,亦在受控制之中。《文献通考》载“宋制,左右卫,司御,清道,监门,内率府率率府副率,不常置。”[3]皇储的军事权力原本就是建立在对各率府的统领关系上,但到了宋代,各率府仅是太子僚属和朝会列班,实际上并不掌握兵权,并且无定员,皆以宗室充任。因此,东宫率府的力量早已不复当年,皇储的军力也不能和唐五代时期的皇太子相比较。就此得出,宋代储君的权力被极大地削弱,东宫虚化成为定势。
5、晚立储或不立储
宋代晚立储或不立储是宋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这是宋代统治者缓和帝王和储君之间的矛盾而做出的措施。将宋代统治者做太子时的年龄和当上皇帝时的年龄列入以下表格,由此就能看出一些宋代立储的特征
从表中可以看出宋代皇储的年龄一般都较大且与其成为皇帝的间隔时间较短。这与西汉惠帝六岁成为太子,武帝七岁成为太子,汉元帝八岁成为太子,汉成帝五岁成为太子等形成鲜明的对比。宋代作为唐五代之后的王朝,它的建立和巩固必然要吸取上一代的经验教训。唐五代时期的宗室之祸令宋代统治者心惊胆战的同时,也让他们付出了实际行动,即晚立储或不立储,他们不能也不再敢把权力过早地给予皇储。因此这就成为宋立储的一大特点,当储君都晚立或不再立以后,东宫存在的时间极短,它也就真成了个空架子。
参考文献
[1]脱脱.宋史[M].卷147.北京:中华书局,1985:3451,3768.
[2]杜佑.通典[M].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88:812-813.
[3]马端临.文献通考[M].卷60.北京:中华书局,1986:54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