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90后”因为生活环境太好,没有生存压力,所以有钱任性,心态浮躁,不开心就走,吃不得苦,受不得气,耐不得委屈……“90后”给一个大写的不服!
人物:
Luke:“90后”,互联网运营岗
老炮儿:“70后”,Luke的直属领导
楔子
老炮儿一直觉得跟Luke的沟通让他很头疼,但Luke的工作能力很强,也总能给他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主意,所以又舍不得让Luke走。于是老炮儿喜欢采用思想攻势,经常会在网上找一些教新员工怎么职业化、怎么和上级沟通、怎么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文章,用微信发给Luke让他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好好贯彻。
Luke平时的微信就经常被家里七大姑八大姨发的养生宝典和鸡汤大全刷屏,现如今的刷屏又添了新口味,实在不能忍。
终于,当有一天Luke收到老炮儿转给他的一篇网络雄文《“90后”员工和“80后”领导互喷,“70后”点评》以后,感到被喷了一脸杀气,忍不住要找老炮儿好好讨论讨论。
第一幕:人才的逆袭
老炮儿:
我这也是为你好,在职场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你的愿,要踏实一点,把心态放低一点,认真学习认真做事,你们“90后”就是因为生活环境太好,没有生存压力,所以有钱任性,心态浮躁,不开心就走,吃不得苦,受不得气,耐不得委屈,这样下去你们怎么成长?
Luke:
这个观点就好像是汽车发明以后,反而说你们应该去找一匹更快的马,否则你们的马术就荒废了。把时代的进步说成是时代的问题,然后自己树个靶子批判一通。Too young and too simple!是的,假如我现在面临温饱问题,我为了填饱肚子,当然只能妥协,可是人类的需求就只有生存吗?人类不是说自己是万物的灵长吗?什么时候我们变成了马戏团的猴子,只能通过委屈自己,让别人爽,才能活下来?对,以前资本就挟着这一点,对员工爱怎样就怎样,要你一天打几次卡就打几次卡,让你加班就加班,让你弯腰就弯腰,员工只能忍气吞声。
可如今时代不同了,组织依赖人才,而人才并不依赖组织,连Uber司机都知道他们现在拥有了随时上下班的自由,还想让他们回去给老板当司机,给再多钱他们也不做。
所以你以为是因为我们有钱了就任性了,错了,是因为大家都有钱,所以公司手里的那点钱大大贬值了,花钱就能留住员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你以为是人才浮躁了,错了,是人才把话语权掌握了,所以资本和组织不得不把发号施令的权力拱手让人了。
第二幕:雇用是雇什么
老炮儿:
你觉得你们的需求就是正确的吗?你看看那篇文章里面的那个“90后”,上班时间还网购,还去取快递,公司没封网都算好的了,不务正业,还以此为理由玩裸辞。
Luke:
首先,要表现自己无药可救有很多种方法,封网是最蠢的一种,这逼格基本就告别互联网了。用这种对策的公司根本没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更不要说展望万物互联的时代了。如今人手一部手机,要买个东西分分钟的事情,其实根本不需要用公司的电脑和网络。
然后,我们要明确一件事情,就是我在公司工作,公司给我回报,到底购买的是我的人身自由还是我的服务,就好像我如果在網上下单订货买了一部手机,我只会关心这部手机质量好不好、收货是否及时、售后能否有保障这些问题,保证我能获得好的产品和服务,难道我还要去人家厂里守着看人家在生产运输的时候有没有看手机、有没有网购吗?你不觉得那些一天到晚关心员工在干什么的管理者,才是真正在毫无意义地增加组织的管理成本吗?
第三幕:“专注”的意义
老炮儿:
那你们经常看手机,怎么专注在工作上呢?不专注怎么产生价值呢?
Luke:
你看我上次推荐给你的《驱动力》你又没翻。专注是一种“心流”,就好像我特别喜欢做宣传文案,每次有了灵感想写文案的时候我都可以大半天坐在那里,更不要说看手机了。那段期间我只觉得时间流逝很快,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灵感不断激发,我能不断享受到快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专注12小时都嫌少。这样的专注才是生产力和创意的源泉。
你以为强迫自己或别人坐在那里埋头苦干就能有生产率吗?这种看法还停留在生产线上工人的标准,这种情况下我专注1小时都嫌多。你以为我看手机是浪费时间吗?要知道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思考中,你无法区分他是在上班还是下班。我在手机上无论是与他人在微信微博上交流,还是刷知乎刷豆瓣刷网页,都可能是在有意无意地了解信息、获取灵感,“功力必不唐捐”,可能我眼下或者后续的工作刚好就用到了这些灵感,而这些东西是我坐在座位上冥思苦想几个小时也得不到的,你能否认它们的价值吗?
第四幕:企业价值观都是对的吗?
老炮儿:
可是我们公司的文化里面说了要专注工作……
Luke:
好吧,又说到企业价值观了,很多人觉得企业价值观就是洗脑,我其实觉得不然。比如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其实是不用洗脑的,因为那是普世价值,大家用理性思考一下就能接受,比如Netflix说我们只要成年人,比如Google说的使命感驱动。你会有一种“艾玛,可不就是这么回事”或者“欧巴,这样好啊,我多喜欢啊”这样的感觉。
但一些本身不合理的价值观,比如你要求一个员工明明没有灵感还必须坐在工位上死盯着电脑,这种价值观你洗脑也没用,因为第一大家不接受,第二不会对企业的价值创造产生作用,只不过是让老板和领导觉得爽而已。但树立价值观的核心不是要让老板爽啊,是为了把人有效聚合起来让组织产生的价值最大化啊,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就算是让老板觉得难受了,那又怎么样呢?比如在一个暴政乱政的国家,老百姓看到任何新闻都觉得像是移民广告;而如果我在一个只让老板爽的公司,我受到的任何培训,都觉得像是别人公司的招聘广告…… 第五幕:“90后”不能吃苦吗?
老炮儿:
你还想得真多,我工作这么多年,就想着好好工作赚钱养家,吃点苦也没什么,妥协一点也没什么,没办法,要养活自己和家人啊!哪知道到你们这一代,物质条件丰富了,没有生存压力了,什么想法都出来了。
Luke:
你真觉得我不能吃苦吗?上次搞一个在线的活动,我天天忙到晚上11点多,还熬了一次通宵,我有半句怨言吗?没有啊,因为我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义,对公司和行业都是一次创新,影响面很大,我能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心甘情愿多忙一点只为了把事情做到最好。
是的,我们可能生存压力没有你们当初的大,但这不代表我们没有动力,我们的动力甚至更高层,我们想学习想发展,我们还想创造未来改变世界,你们当年想过要改变世界吗?马斯洛的底层需求被满足了,自然还会有更高层的需求想要去追求,所以你们抱怨无法管理“90后”,只是因为你们习惯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而不知道去提升自己的姿势水平。伟大和安逸难以共存,但要知道,安逸的对立面是伟大,而不是为生存而奔波。
也是因为物质条件的丰富,对“90后”来说,职场更多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一个应酬,你没看到Airbnb已经把“人力资源部”改成“员工体验中心”了吗?在体验这个层次上,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层次、更丰富的感受,而不仅仅是“工作=糊口”这种最简单的反馈连接。你看到有些“90后”做了产品又去做运营,做了市场又去做HR,你以为他们是心态浮躁吗?不是,他们是在增加自己多元化的职场体验,你想想,如果我能用做产品的心态做运营,把产品和运营的方法代入HR,这个岗位的思维框架和做事方法是不是和原来不一样了呢?上次我们公司的HR为他们新的福利政策开产品发布会,而不仅仅是一纸发文,这种形式大家不就很喜欢吗?这就是跨界的效果,因为在跨界的节点上,才会产生结构洞,才有新的东西诞生。
为什么日本现在在创新上赶不上美国?就是因为日本喜欢搞终生雇用制,喜欢提什么一辈子做好一个岗位,看起来这么多人是变成了熟练工,但实际上你的思维框架已经变成了定势,你只不过是一个高级一点的机器人而已,很难再有什么创意了。
第六幕:时代的浪潮
老炮儿:
你今天说的东西,我还得好好消化一下,这个世界总是上一代看不起下一代,觉得他们离经叛道,难以管束,但看来下一代还真的是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并不比上一代弱。
Luke:
领导英明!如果下一代不如上一代,那人类早就灭亡了,哪轮得到我们今天在这里坐而论道。我觉得我比文章里那个“90后”幸运多了,因为我有一个愿意聆听我们声音、和我们对话的领导,而不是高高在上,悬挂自己,打击对方。
你也可以来体验体验“90后”的生活嘛,比如去A站B站看看彈幕视频,比如玩玩Dota和LOL,年轻不在于年龄,跟紧时代,开放自己,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我们就能永远年轻啦!
编辑:
王 玉 [email protected]
人物:
Luke:“90后”,互联网运营岗
老炮儿:“70后”,Luke的直属领导
楔子
老炮儿一直觉得跟Luke的沟通让他很头疼,但Luke的工作能力很强,也总能给他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主意,所以又舍不得让Luke走。于是老炮儿喜欢采用思想攻势,经常会在网上找一些教新员工怎么职业化、怎么和上级沟通、怎么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文章,用微信发给Luke让他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好好贯彻。
Luke平时的微信就经常被家里七大姑八大姨发的养生宝典和鸡汤大全刷屏,现如今的刷屏又添了新口味,实在不能忍。
终于,当有一天Luke收到老炮儿转给他的一篇网络雄文《“90后”员工和“80后”领导互喷,“70后”点评》以后,感到被喷了一脸杀气,忍不住要找老炮儿好好讨论讨论。
第一幕:人才的逆袭
老炮儿:
我这也是为你好,在职场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你的愿,要踏实一点,把心态放低一点,认真学习认真做事,你们“90后”就是因为生活环境太好,没有生存压力,所以有钱任性,心态浮躁,不开心就走,吃不得苦,受不得气,耐不得委屈,这样下去你们怎么成长?
Luke:
这个观点就好像是汽车发明以后,反而说你们应该去找一匹更快的马,否则你们的马术就荒废了。把时代的进步说成是时代的问题,然后自己树个靶子批判一通。Too young and too simple!是的,假如我现在面临温饱问题,我为了填饱肚子,当然只能妥协,可是人类的需求就只有生存吗?人类不是说自己是万物的灵长吗?什么时候我们变成了马戏团的猴子,只能通过委屈自己,让别人爽,才能活下来?对,以前资本就挟着这一点,对员工爱怎样就怎样,要你一天打几次卡就打几次卡,让你加班就加班,让你弯腰就弯腰,员工只能忍气吞声。
可如今时代不同了,组织依赖人才,而人才并不依赖组织,连Uber司机都知道他们现在拥有了随时上下班的自由,还想让他们回去给老板当司机,给再多钱他们也不做。
所以你以为是因为我们有钱了就任性了,错了,是因为大家都有钱,所以公司手里的那点钱大大贬值了,花钱就能留住员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你以为是人才浮躁了,错了,是人才把话语权掌握了,所以资本和组织不得不把发号施令的权力拱手让人了。
第二幕:雇用是雇什么
老炮儿:
你觉得你们的需求就是正确的吗?你看看那篇文章里面的那个“90后”,上班时间还网购,还去取快递,公司没封网都算好的了,不务正业,还以此为理由玩裸辞。
Luke:
首先,要表现自己无药可救有很多种方法,封网是最蠢的一种,这逼格基本就告别互联网了。用这种对策的公司根本没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更不要说展望万物互联的时代了。如今人手一部手机,要买个东西分分钟的事情,其实根本不需要用公司的电脑和网络。
然后,我们要明确一件事情,就是我在公司工作,公司给我回报,到底购买的是我的人身自由还是我的服务,就好像我如果在網上下单订货买了一部手机,我只会关心这部手机质量好不好、收货是否及时、售后能否有保障这些问题,保证我能获得好的产品和服务,难道我还要去人家厂里守着看人家在生产运输的时候有没有看手机、有没有网购吗?你不觉得那些一天到晚关心员工在干什么的管理者,才是真正在毫无意义地增加组织的管理成本吗?
第三幕:“专注”的意义
老炮儿:
那你们经常看手机,怎么专注在工作上呢?不专注怎么产生价值呢?
Luke:
你看我上次推荐给你的《驱动力》你又没翻。专注是一种“心流”,就好像我特别喜欢做宣传文案,每次有了灵感想写文案的时候我都可以大半天坐在那里,更不要说看手机了。那段期间我只觉得时间流逝很快,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灵感不断激发,我能不断享受到快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专注12小时都嫌少。这样的专注才是生产力和创意的源泉。
你以为强迫自己或别人坐在那里埋头苦干就能有生产率吗?这种看法还停留在生产线上工人的标准,这种情况下我专注1小时都嫌多。你以为我看手机是浪费时间吗?要知道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思考中,你无法区分他是在上班还是下班。我在手机上无论是与他人在微信微博上交流,还是刷知乎刷豆瓣刷网页,都可能是在有意无意地了解信息、获取灵感,“功力必不唐捐”,可能我眼下或者后续的工作刚好就用到了这些灵感,而这些东西是我坐在座位上冥思苦想几个小时也得不到的,你能否认它们的价值吗?
第四幕:企业价值观都是对的吗?
老炮儿:
可是我们公司的文化里面说了要专注工作……
Luke:
好吧,又说到企业价值观了,很多人觉得企业价值观就是洗脑,我其实觉得不然。比如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其实是不用洗脑的,因为那是普世价值,大家用理性思考一下就能接受,比如Netflix说我们只要成年人,比如Google说的使命感驱动。你会有一种“艾玛,可不就是这么回事”或者“欧巴,这样好啊,我多喜欢啊”这样的感觉。
但一些本身不合理的价值观,比如你要求一个员工明明没有灵感还必须坐在工位上死盯着电脑,这种价值观你洗脑也没用,因为第一大家不接受,第二不会对企业的价值创造产生作用,只不过是让老板和领导觉得爽而已。但树立价值观的核心不是要让老板爽啊,是为了把人有效聚合起来让组织产生的价值最大化啊,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就算是让老板觉得难受了,那又怎么样呢?比如在一个暴政乱政的国家,老百姓看到任何新闻都觉得像是移民广告;而如果我在一个只让老板爽的公司,我受到的任何培训,都觉得像是别人公司的招聘广告…… 第五幕:“90后”不能吃苦吗?
老炮儿:
你还想得真多,我工作这么多年,就想着好好工作赚钱养家,吃点苦也没什么,妥协一点也没什么,没办法,要养活自己和家人啊!哪知道到你们这一代,物质条件丰富了,没有生存压力了,什么想法都出来了。
Luke:
你真觉得我不能吃苦吗?上次搞一个在线的活动,我天天忙到晚上11点多,还熬了一次通宵,我有半句怨言吗?没有啊,因为我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义,对公司和行业都是一次创新,影响面很大,我能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心甘情愿多忙一点只为了把事情做到最好。
是的,我们可能生存压力没有你们当初的大,但这不代表我们没有动力,我们的动力甚至更高层,我们想学习想发展,我们还想创造未来改变世界,你们当年想过要改变世界吗?马斯洛的底层需求被满足了,自然还会有更高层的需求想要去追求,所以你们抱怨无法管理“90后”,只是因为你们习惯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而不知道去提升自己的姿势水平。伟大和安逸难以共存,但要知道,安逸的对立面是伟大,而不是为生存而奔波。
也是因为物质条件的丰富,对“90后”来说,职场更多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一个应酬,你没看到Airbnb已经把“人力资源部”改成“员工体验中心”了吗?在体验这个层次上,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层次、更丰富的感受,而不仅仅是“工作=糊口”这种最简单的反馈连接。你看到有些“90后”做了产品又去做运营,做了市场又去做HR,你以为他们是心态浮躁吗?不是,他们是在增加自己多元化的职场体验,你想想,如果我能用做产品的心态做运营,把产品和运营的方法代入HR,这个岗位的思维框架和做事方法是不是和原来不一样了呢?上次我们公司的HR为他们新的福利政策开产品发布会,而不仅仅是一纸发文,这种形式大家不就很喜欢吗?这就是跨界的效果,因为在跨界的节点上,才会产生结构洞,才有新的东西诞生。
为什么日本现在在创新上赶不上美国?就是因为日本喜欢搞终生雇用制,喜欢提什么一辈子做好一个岗位,看起来这么多人是变成了熟练工,但实际上你的思维框架已经变成了定势,你只不过是一个高级一点的机器人而已,很难再有什么创意了。
第六幕:时代的浪潮
老炮儿:
你今天说的东西,我还得好好消化一下,这个世界总是上一代看不起下一代,觉得他们离经叛道,难以管束,但看来下一代还真的是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并不比上一代弱。
Luke:
领导英明!如果下一代不如上一代,那人类早就灭亡了,哪轮得到我们今天在这里坐而论道。我觉得我比文章里那个“90后”幸运多了,因为我有一个愿意聆听我们声音、和我们对话的领导,而不是高高在上,悬挂自己,打击对方。
你也可以来体验体验“90后”的生活嘛,比如去A站B站看看彈幕视频,比如玩玩Dota和LOL,年轻不在于年龄,跟紧时代,开放自己,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我们就能永远年轻啦!
编辑:
王 玉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