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其实是一种“变态”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1314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过程中的孤独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心性,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炼、个人修为的提升。
  成长是指一个人能力的提升和修为的提高,是自身不断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放眼古今,那些更有竞争力的或者新生的物种都是随着自然的变化演进而来的,相对于原有的物种,甚至可能是一种颠覆。人的成长也一样,也是一个必须不断改变的“变态”的过程。
  成长就是放弃
  人的本能是追求幸福,追求大众的认同,追求合群的状态,不喜欢孤独,表现上就是热衷获取名利、讨好别人,甚至哗众取宠、人云亦云,结果却往往因此而丢失了自己。
  一个人真正要成长是需要放弃那些看似正常却是消磨时光生活,比如看电视、打牌、逛街、旅游等各种的娱乐,甚至要放弃陪孩子、陪家人的时光,不然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满足个人的成长需要。
  现实中太多的人喜欢放任自己的个性,美其名曰“张扬个性,表现自我”。但是真正的成长却是要放弃个人的很多爱好、很多性格,甚至没了个性,没了生活的享受,所有还保留的性格也都只是为了工作和成长,比如合伙人之间的合伙,表面上看是合伙,一派和谐,其实是真正的妥协,从个性向规则的妥协,让合伙人之间只有工作,最终走向真正的和谐。
  如此多的放弃,甚至包括个人的健康,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并愿意承受,所以我们会发现太多的人活了一辈子也没有活明白,人到暮年还活在为私为我、斤斤计较里,因为太多的人不舍得放弃。
  成长就是痛苦
  人的本能是习惯于追求舒适,依赖别人,依赖已经习惯的,排斥陌生的,找借口不去做改變,比如很多人不愿意放弃使用鼠标,说不用鼠标让操作变慢,看似合理的借口,其实是因为不愿改变;很多老板不会用电脑,借口是文科出身不懂电脑,或者是年龄大了学不会了等等;很多人明知道自己有短板,有硬伤,却不去修补,或者自己不懂又不去学,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很多人不喜欢写东西,认为自己写不了,就完全依赖于别人……其实在企业还小、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你没钱请能人,而且你的接触面窄,也很少能见到能人,而真正的能人也未必愿意帮你,所以老板是必须亲力亲为的,就像养孩子一样,无论如何保姆也替代不了亲娘。就写作而言,我个人的经验是只要坚持去写,就慢慢会变得会写。
  改变是痛苦的,所以人本能的不愿意去改变,但是人除了感性以外还有理性,所以人要人为地去努力克服自己人性中的短板,尝试给自己设定几个目标,尝试去改变自己、挑战自己,摆脱过去的舒适区,放弃自己习惯的,学会习惯不习惯的。比如中国人大多不喜欢吃西餐,王石也一样,但是王石在哈佛、剑桥学习时却坚持吃西餐,因为他要了解和融入西方文化。这就是一种强制改变,不舒服也要去改变。
  一个人的成长和年龄无关,和心态有关。有些人20多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变老了,是人未老心先老,有些人却是人老心不老。我也在尝试做各种的改变,比如我为了追求对品质的理解,全部使用苹果的产品,也从去年开始要求泰山管理学院不再购买笔记本,强制要求员工使用苹果的平板,包括教学设备。当然这些改变和那些优秀的人相比还差得很远。
  成长是痛苦的,不仅仅因为改变的痛苦,还因为放弃了很多,人生一定会有遗憾,比如失去了很多和家人在一起的机会,也失去了健康,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生的完美其实就是一个不完美的过程,选择了成长的同时也就选择了不完美,选择了遗憾和痛苦。
  很多人认为,人只要有钱就会豁达、不计较,表面上看好像有道理,其实是他们经历了足够多的痛苦换来的,与钱本身没有关系。
  成长就是孤独
  人都喜欢优秀的人,也一样喜欢自己能做得优秀,但是现实中因为优秀的人可能会抢走更多的名和利,所以每个人又都排斥优秀的人,所以越是优秀的人,人缘越不好,比如乔布斯。而优秀的人也不喜欢笨人,因为他觉得笨人太耽误时间,宁愿读书也不喜欢和笨人在一起,所以人越优秀越孤独,正如叔本华所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现在各种的舆论宣传让人们用财富和名望去定义成功,用成功来衡量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财富和名望,就认为这个人是失败的。但是我们忘记了,一个人真正的成就是他个人的成长,和财富多少、名望多大没有关系,财富和名望只是一种附属品。
  任何人,无论贫富贵贱,最终都要走向死亡,再有成就的企业家,他的企业也终究是会死掉的,这是自然的规律,所以不能以结局论英雄,否则所有的英雄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一个人只要能做成事,他就经历了成长,他的人生才真正有意义。
  前些年我们都在学小米,后来发现小米不如华为了,很多人就认为雷军失败了;联想这段时间也遇到了些问题,很多人又开始抨击联想不行了,其实我们与比他们相比差得太远了,试问有几个企业能做到小米的规模?有几个老板能有雷军这样的成长?用暂时的成败来衡量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狭隘的一件事,也显得自己很浅薄。
  中国人有一个毛病——好为人师,事业上多少有点成就的老板,特别容易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当年史玉柱失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老师的姿态来评判他,史玉柱只是笑而不语。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评判他的人有几个超过他了呢?
  成长过程中的孤独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心性。
  成长就是坚守
  成长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行为改变之后的固化,需要坚守,不坚守就没有办法固化,而做成事本身也需要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
  凡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那些追求短平快的人失败的概率非常高,因为长得快,死得也快,那些追求不劳而获、追求投入少而得到多的人,更难做成事,也谈不上成长。
  坚守的过程是自己内心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炼、个人修为的提升,表面上看似乎很坚定,其实内心也在疑惑、焦虑、恐慌,坚守实际上更像一个让自己不断坚定的过程,从疑惑变得坚定,从焦虑变得自信,从恐慌变得坦然。
  结语
  名利上的成功都是外在的,成长却是一个人内在的丰富与提升,自古有云“内圣外王”,可是太多人给搞反了,只追求外在的成功,忘了内在的成长。当容颜老去、繁华散尽,才发现外在的一切都是一场空,而看淡名利上的成功,放下对衣食住行的层层追求,回归心灵的自由才是真正的成长和幸福。
  编辑:
  周春燕(微信号:zhouchunyan57)
其他文献
科技迭代升级,市场舆情也越发变幻莫测,负面新闻不断,热点更迭频仍。互联网下的聚变效应,使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被瞬间引爆,掀起一场巨大风暴。  “死去,还是活着?”类似哈姆雷特的经典之问,再次成为当下企业第一问。实践困惑下,营销理论认知也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断崖式危机。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应了这句话:“上帝关上一扇门,一定会打开一扇窗。”所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豁然开朗。
期刊
做企业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抹黑,各种各样的攻击。我觉得我都是猪了,还有什么能被击败的呢?  超高速成长之后的调整  风口论让很多人以为我是机会主义者,但是如果没有厚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另外,为什么是猪呢?就是要有猪的谦卑,“我都躺在地板上了,没有人能击败我”。做企业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抹黑,各种各样的攻击。我觉得我都是猪了,还有什么能被击败的呢?  小米最近的负面新闻有点多。那小米究竟遇到了什么苦难呢
期刊
用户思维,是在互联网思维内衍生出来的新词汇,也是时代的产物,产品的竞争更激烈,用户的选择权更大,倒逼企业去为用户思考、改进、革新。  网红产品,为什么会红?  必须有能解决用户痛点的用户体验,才能俘获消费者的心。用好用户思维,打动消费者的粉丝神经,这是必需的。把用户价值放在公司收入之上,解决用户的问题,减少用户的各种成本尤其是选择成本,抓住普遍、强烈并且是高频的需求,专注解决用户痛点,重要的是创造
期刊
刘春雄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今年是渠道维稳年以前只有厂家换商家,现在倒过来了,经销商换大品牌的现象很常见,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017年春节以来,我从厂家那里感受到的信息是:放弃增量压力,重点抓利润。这既是对最近3年长期“增量未遂”的现实默认,也是来源于渠道商的压力,要通过放弃增量,维稳渠道。  渠道稳定压倒一切  2016年,已经出现了渠道不稳定的现象。一是少数大商崩盘,部分经销商放
期刊
最近,关于裁员的风波不少,未来一段时间也不会少。在我们印象中,企业裁员一般是遇到了问题,而且是遇到了大问题。  比如,以前联想裁员,一篇《联想不是家》火了,从那以后企业的“家文化”削弱了不少。那一次,也硬逼得柳传志再次出山,亲上一线。  从现在开始,优秀企业可能又开始裁员了,而且大企业是重点。这与企业无关,与时代有关。这轮裁员,基本上是因为企业的经营导向发生了变化,从规模导向转为效率导向、利润导向
期刊
“一路向C”“决胜C端”成了近几年的热门话题。作为大健康和快消行业企业,怎样把握好不变的C端,在经济新常态下,让自己的产品闪亮市场,保持自己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呢?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快捷的信息交互和交易方式让各行各业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巨大變化,企业纷纷加快销售渠道转型、品牌传播转型和营销策略转型,千方百计应对这场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浪
期刊
每次做线下课,就有小伙伴上来投诉。  好比说,化妆品行业的小伙伴,花了大钱找权威专家,用了很贵的原料,开发出一款“温和不刺激”的化妆品,谁知道,同行用上劣质材料,也打这个点,价格比自己便宜30%,顾客图便宜,纷纷去买同行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再比如说,卖甜品的朋友,榴莲、芒果、奶油,放得足足的,打“真材实料”,以为将大获成功,谁知道不要脸的对手,放了2/3的料,用了差2档的奶油,也喊出“真材实料
期刊
最早一批在各个垂直细分领域扎根的微信公众号,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粉丝,由此形成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也为其带来了多种商业价值,和所属行业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就是其中一种。  海马汽车近日联合汽车领域大V“有车以后”微信公众号,举办了一场2017款海马S7线上发布活动。以“有车以后”为主要平台,通过朋友圈海报、抢红包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围观。同时在其他自媒体以及报纸上投放广告,为活动页面引流。在
期刊
要掌握定价权,就要熟悉游戏规则、驾驭游戏规则、制定游戏规则,从而实现三级跳。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在这30多年中,大多数企业的发展模式一直停留在粗放式阶段,从而过度透支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透支了广大农民工的利益。粗放式发展模式已到了尽头,我们不得不面对可持续发展这个难题。  三十没立  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制造迅速占领世界市场,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期刊
发生在2018之春的星巴克事件触动了营销人的神经。  人们惊讶于这个突发事件的逆转之快,更为消费者的“宽容”感到不可思议。  既往“危机公关”的专业知识已无法诠释当下现象级事件。  人们忽然惊觉:顾客价值链在互联网时代显得越发重要,  超级顾客的忠诚度比想象的还要高。人人皆是自媒体,  决定第一时间舆情转向的风口,在消费者的成见里。  这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更是指向未来不可或缺的企业功课。  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