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识是宇宙中极其复杂深刻的现象,对它的认识探讨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对其意识本质(本体)的探讨,还没有公认的确定的答案。意识是一种高不能封顶,深不能见底的存在。意识最大的难题就是:意识对意识的意识如何成为可能?意识如何从意识的对象中把自己分离出来。许多哲学家、科学家、宗教实践家经过对意识的无数探险,为自己的精神天空构造着一幅幅因果相承的画卷。
关键词:意识;现象;本体
康德说:“世界的最大秘密就是它的可理解性。”可理解意味着意识是一种客观真实存在,也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实际行动。可以说,意识是宇宙中极其复杂深刻的现象,人们对它的认识探讨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其意识本质(本体)的真相探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公认的、确定的答案。本文对哲学的、心理学的、宗教学的有关代表性的意识观点作以说明,以期望我们对意识现象以及人自身能有更进一步的反思和自觉,对我们人类的本真存在与价值有新的启示。
一、意识在不同视野背景下的涵义
1.心理学的意识观
意识现象是当今心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意识是一个包括多种概念的集合名词,其含义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内在的)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外在的)的综合觉察与认识。个人所觉察与认识的经过,就是意识历程。意识历程就是意识经验。
在意识历程中,当个人对内在与外在一切变化觉察与认识时,常随当时注意程度的不同,而经验到不同的意识层面。心理学家张春兴在其《现代心理学》一书中,将意识的不同层面概括为六种情况。(1)焦点意识(focal conscious),指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例如,在考试时面对并集中注意于试卷所得的意识,即为焦点意识。(2)边意识(margtnal conscious),指对注意范围边缘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凡是刺激强度微弱、个人似知未知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均属边意识。(3)半意识(或下意识)(subconscious),指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4)无意识(nonconscious),指个人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外在(一切事物)环境中一切变化无所知与无所感的情形。例如,个人身体内部的一些生理变化,凡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者(如心跳脉搏等),均不能使人产生意识。再如,外在环境中凡是超越感受器官感应范围的一切事物也不能使人产生意识。(5)潜意识(unconscious),指潜隐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意识的控制与压抑,致使一个人不自觉知的意识。潜意识是精神分析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6)前意识(preconscious),前意识一词有两种不同解释:第一种解释来自精神分析,指前意识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下所压抑的一些欲望或冲动,在浮现到意识层面之前,先经过前意识。前意识的另一种解释来自认知心理学,指以前贮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讯息,此等讯息虽早已贮存在长期记忆之中,但在不使用时,个人对之并无意识,只有在必要情形下检索使用时,才会对之产生意识。
客观描述是心理学探讨意识时坚持的原则。心理意识能否彻底揭示心理意识本身,目前,这是科学心理学的悬案。
2.神本论的意识观
神本论的意识观也可以说是一种宗教性的意识观。宗教性意识观的共同特征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超意志的神。从人类存在的特点来看,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还原回归到人的心意识这个问题中来。人对自我本性的认识就是对心意识本体的探索尋证。从古到今,灵魂、心、意识、精神等基本上是同义语,人们是从灵魂与肉体、心与物、意识与身体、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以及归宿中探索人的本质。柏拉图曾说,灵魂是被囚禁在肉体之中的。奥古斯丁认为,灵魂是一种精神实体。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肉体的形式。阿奎那强调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没有灵魂,肉体将没有形成;没有肉体,灵魂将没有它获得知识所需要的感觉器官。作为神本体论的代表人物,奥古斯西和阿奎那强调:灵魂授予我们的肉体以形式,正是灵魂给我们人以生命、理解力以及特殊的物理特征。这一切都归于神的创造。
柏拉图设定有一个分离的理智的世界,把它和可见世界相对照,来避免理智上的悲观主义。在柏拉图看来,存在具有永恒存在而且为知识提供基础的理念。奥古斯丁调整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以适应基督教思想,认为理念存在于上帝的心灵中,由于这些理念通过神圣之火照亮了我们的心灵,所以,人类有了认识真理的能力。这是具有代表性的对人性本原的一种宗教认识,这种心物二元论的特点在于强调超意志存在的神和上帝,而且确定了一切事物的本原和依据,人的心意识属于人,更属于神与上帝。
3.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可以说是唯物论意识观的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人类意识理性的获得,是一个历史的、实践的过程,人类意识理性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物质的特定结构以及意识的能动性之中。实践是意识的源泉。
4.唯心论意识观
唯心论认为真实的东西只有心灵,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存在于心灵之中,或者在某种根本的意义上一切都依赖于心灵而存在。笛卡尔是一个怀疑论者。他运用怀疑的方法演绎推论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断,为后世绝大多数唯心论者提供了必要的思考框架。他在其《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说,我们唯一能够直接知道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观念。贝克莱持一种主观唯心论的立场,推出“存在就是被感知”。一切物体仅存在于心灵(包括上帝的心灵)之中。许多唯心论者都是虔诚的有神论者。最为宏大的唯心论是由一些德国哲学家在19世纪发展起来的。他们是伊曼努尔·黑格尔(1770-1831)以及康德等人。黑格尔认为,世界与心灵的统一是不断发现自我的精神。思想是被把握在思维中的存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成了意识以及一切存在物的本原与运动发展的最后归宿。康德的先验论哲学思想造就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的认识论前提指出我们所认识的一切都必须基于经验。他主张,世界本质上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概念构建的。离开我们的经验,就不会有空间、时间、对象这回事。但这些事物的本性并不因此依靠我们个人的想象。我们心灵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构造的,即存在着某些先天的(普通必然的)规则,使得空间必须是属于我们的一种特定方式,因此,时间和对象也必须是这样一种特定方式,换句话说,康德所论证的是存在着一种世界必须如此的方式,但它是一种基于我们心灵本性的必然性,而不是世界本身。我们“人为自然立法”,而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只去发现它们。叔本华认为,世界是幻想,只有意识是真实的,但意志是推理性的。 唯心论提供了宏大诱人的意识观念,体现了意识本身的活跃与崇高,但自我的明证性还未落于实处,某种程度上只能说是“概念的诗歌”。
5.现象学的意识观
现象学的出现是西方哲学的一个转向,依海德格尔说就是面向思的事情。现象学是一个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流派。现象学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1859-1938)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现象学就是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现象”的本义是“显现来的东西”。按照现象学家的理解,现象就是事物本身在现象与本质之间并不存在一层帷幕。现象学所说的现象既是显现的场所,又是显现的过程,也是显现的对象,它们都是在意识中发生的。现象学的唯一基础就是现象本身,它的任务即是回到现象本身,对其进行描述。但现象学并不只是对意识的研究,而通过事物在意识中的自我显现揭示事物本身。这样“意识”并不是精神实体或主观活动,而是一个揭示真理的过程。
现象学的口号是“回到实事本身”(back to things themselves)。由于现象学家研究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以及现象取向的不同,对“实事本身”的具体理解也存在差异。主要有下列四种:(1)事物本身即是在经验和想象中得来的意识现象以及这些意识现象的例子在想象中的事实变更。这是对把现象学写作获得现象的本质直观的途径的现象学家而言的。(2)对研究现象呈现的方式的人来说,事物本身指具有指向对象作用的意识活动过程。(3)对研究主体意识如何构成意识对象的动态的发生过程的人来说,现象或者事物本身是指让人将自身明白的东西以其明白的方式显现出来,因为只有人具有明白事物的能力,一切现象都通过人、在人的意识中得到显现的。这主要是海德格尔的立场。
意向性是现象学的一个重要用语。指有所意指即有所指向的意识的性质。胡塞尔认为,意识总是一种关于什么的意识,意识的规定就是对某种条件的趋向,它是构成意识,特别是纯意识的唯一的本质性结构。意向性就是认知、认为活动的被认知、被认为者之间的这种不可分离的相关性。意向有构造作用。意向活动实际上构造了意向对象。意向对象是一项活动的成果。现象学常须用悬置、还原等方法,回到事物本身,明了现象的本质。
胡塞尔现象学的意识观,既有方法论的特色,又有本体论的特点。“现象即意识”。“意识就是与自我的关系”。并且意识内容就存在于这个关系之中。“意识就意味着对于一个自我而言的对象:这个对象本身不能再成为对象。”这就是胡塞尔对纯意识的一种宣示。
6.佛教唯识论的意识观
唯识宗是佛教体系中十分重视理论分析的法门学派。唯识宗“唯识”是说包括人的身心性命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不能离识而独存的,宇宙万物都是唯识所变。因此,佛教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法指一切事和理。唯識宗认为,从人的立场来说,识的种类有八种。前七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第八识叫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转变而成的,阿赖耶识是一切变化的总根源。外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人的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外六尘分别对应人的六根形成前六识,前六识的妄动就形成了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心理感知功能以及思考现象。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藏的心的本体。第七识像桥梁一样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支持第八识为实有。前六识妄动的结果是认为这个身体的我实有,从而形成“我执”,意根与法尘结合形成的法实有,从而形成“法执”。“我执”就是每个人自我所认为的自己这个主观实体。“法执”就是一切知识以及客观实体。佛教中认为,执着于“法执”和“我执”实有,而且被其左右,这就是迷悟的根源。其实人以及万物的本体根源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前六识形成的“我执”和“法执”都是第八识的变现。所谓成佛即成为觉悟者,去掉“我执”和“法执”的妄动,让前六识清净下来,这样就和第八识“打成一片”,恢复人的自性本体,即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设立了“毕竟空”“胜义有”等名相,让人领悟“万法唯识”的自性本体。唐代的玄奘大师,清末民初的太虚大师都是唯识宗的代表人物。当代的熊十力先生是新唯识论的奠基者。
唯识宗所言意识,是对我们的心理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后所得的一种心识情况。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万物,都是唯识所变,唯心所现,人之心本体就是宇宙万物的统一性,人的意识也被赋予了本体论的意义。人的形体可以灭亡,但人的唯识本体不会消亡,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只有通过修证,将第六意识还原到第八阿赖耶识之后,包括这种统一性在内的一切事物的统一性都可以在“唯识”中得到呈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识是存在之王。这是唯识宗证悟成佛的基本理论。
二、关于不同意识观的一些启示
所有不同意识观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局限。心理学对意识的研究中,所有理论其实是建立在实验观察和理论设定的基础之上。意识有可测定的一面,也有不可测定的一面。意识的实质是什么,目前还无法测定清楚。所做的工作其实都是经验的总结和心理现象的推理性描述。所有心理实验都是理性的产物。而理性并不是心理的全部。
唯物主义意识观其实无论怎样唯物,也离不开唯心的表达工具,让脑细胞主动向我们说话,也只能在意识想象中完成。事物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
唯心主义意识观是庞大复杂的意识观。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的“万物统一于绝对精神”,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柏拉图的“理念”,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柏格森的“绵延”等等,这一切都是意识本身演绎出的波澜壮阔的画卷,这也正是精神意识神奇莫测、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体现。
现象学的意识观是真正以意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意识本身是对自己进行方法论和本体论考察的意识观。胡塞尔经过悬置、还原等方式,将意识与意识中的对象进行分离,开显纯意识的本真,一切被把握在意识中的内容都不是意识本身。意识得到彻底解放。但意识的本性中有着意向性的特点,这个意向性成就了知识及其知识所蕴含的一切具体所指的条件性和可能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生命本真的纯粹意识一生都难遇,人都身不由己,尤其是心不由己。
佛教唯识宗的意识观其实是一种基于本体论分析的意识观,阿赖耶识是心王,一切主客观事物都是阿赖耶识心王的体现。意识的所欲妄动都是心性本体的唯识体现。万物是一个唯识的整体,内在的统一性就是正在当下发生作用着的心意识本体。禅宗祖师有两句话:“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镜,自他不隔于豪端。”陆王“心学”提出的“心外无法、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与“三界唯识、万法唯心”是同一所指。这个心意识本体每个人平等具备,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即心即佛,人人是佛,迷时众生悟成佛,人人都有成佛(觉者)的机会。唯识宗的意识观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提高到了最高的位置。唯识宗其实是一种无神论式的能分析证悟成佛(觉者)的意识观,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启示了一种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式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未来设想。
哲学家视野中的意识与心理学家视野中的意识观不尽相同。宗教实践家与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意识观也不尽相同。哲学家多采用内省、分析、演绎、推理、思辨的方法对待把握意识问题。自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倡导以科学方法研究心理开始,意识便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心理学家多采用结构主义的思路,研究意识的内容,实验分析探讨各种心理意识产生变化的历程。宗教家多采用信仰的方式,希望得到神性的超凡意识体验,获得精神的升华。哲学的基本方式是追问,心理学的基本方式是观察和描述,宗教家的基本方式是祈祷和禅虑打坐等。意识现象的复杂性、神秘性、现实性决定了每种意识观都是通向意识本质之路的独特途径,其实不同视野下的意识观很难有严格的界限,只是反映了不同角度下意识的不同风景。
意识犹如辽阔的海洋,一个人即使游遍整个大海,也许只能是大海的一部分。意识现象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不断探讨意识本真应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使命之一。
参考文献:
胡塞尔.逻辑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19-420.
作者简介:周恩成,1968年出生,男,甘肃西和县人。讲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哲学。
关键词:意识;现象;本体
康德说:“世界的最大秘密就是它的可理解性。”可理解意味着意识是一种客观真实存在,也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实际行动。可以说,意识是宇宙中极其复杂深刻的现象,人们对它的认识探讨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其意识本质(本体)的真相探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公认的、确定的答案。本文对哲学的、心理学的、宗教学的有关代表性的意识观点作以说明,以期望我们对意识现象以及人自身能有更进一步的反思和自觉,对我们人类的本真存在与价值有新的启示。
一、意识在不同视野背景下的涵义
1.心理学的意识观
意识现象是当今心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意识是一个包括多种概念的集合名词,其含义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内在的)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外在的)的综合觉察与认识。个人所觉察与认识的经过,就是意识历程。意识历程就是意识经验。
在意识历程中,当个人对内在与外在一切变化觉察与认识时,常随当时注意程度的不同,而经验到不同的意识层面。心理学家张春兴在其《现代心理学》一书中,将意识的不同层面概括为六种情况。(1)焦点意识(focal conscious),指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例如,在考试时面对并集中注意于试卷所得的意识,即为焦点意识。(2)边意识(margtnal conscious),指对注意范围边缘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凡是刺激强度微弱、个人似知未知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均属边意识。(3)半意识(或下意识)(subconscious),指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4)无意识(nonconscious),指个人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外在(一切事物)环境中一切变化无所知与无所感的情形。例如,个人身体内部的一些生理变化,凡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者(如心跳脉搏等),均不能使人产生意识。再如,外在环境中凡是超越感受器官感应范围的一切事物也不能使人产生意识。(5)潜意识(unconscious),指潜隐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意识的控制与压抑,致使一个人不自觉知的意识。潜意识是精神分析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6)前意识(preconscious),前意识一词有两种不同解释:第一种解释来自精神分析,指前意识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下所压抑的一些欲望或冲动,在浮现到意识层面之前,先经过前意识。前意识的另一种解释来自认知心理学,指以前贮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讯息,此等讯息虽早已贮存在长期记忆之中,但在不使用时,个人对之并无意识,只有在必要情形下检索使用时,才会对之产生意识。
客观描述是心理学探讨意识时坚持的原则。心理意识能否彻底揭示心理意识本身,目前,这是科学心理学的悬案。
2.神本论的意识观
神本论的意识观也可以说是一种宗教性的意识观。宗教性意识观的共同特征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超意志的神。从人类存在的特点来看,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还原回归到人的心意识这个问题中来。人对自我本性的认识就是对心意识本体的探索尋证。从古到今,灵魂、心、意识、精神等基本上是同义语,人们是从灵魂与肉体、心与物、意识与身体、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以及归宿中探索人的本质。柏拉图曾说,灵魂是被囚禁在肉体之中的。奥古斯丁认为,灵魂是一种精神实体。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肉体的形式。阿奎那强调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没有灵魂,肉体将没有形成;没有肉体,灵魂将没有它获得知识所需要的感觉器官。作为神本体论的代表人物,奥古斯西和阿奎那强调:灵魂授予我们的肉体以形式,正是灵魂给我们人以生命、理解力以及特殊的物理特征。这一切都归于神的创造。
柏拉图设定有一个分离的理智的世界,把它和可见世界相对照,来避免理智上的悲观主义。在柏拉图看来,存在具有永恒存在而且为知识提供基础的理念。奥古斯丁调整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以适应基督教思想,认为理念存在于上帝的心灵中,由于这些理念通过神圣之火照亮了我们的心灵,所以,人类有了认识真理的能力。这是具有代表性的对人性本原的一种宗教认识,这种心物二元论的特点在于强调超意志存在的神和上帝,而且确定了一切事物的本原和依据,人的心意识属于人,更属于神与上帝。
3.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可以说是唯物论意识观的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人类意识理性的获得,是一个历史的、实践的过程,人类意识理性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物质的特定结构以及意识的能动性之中。实践是意识的源泉。
4.唯心论意识观
唯心论认为真实的东西只有心灵,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存在于心灵之中,或者在某种根本的意义上一切都依赖于心灵而存在。笛卡尔是一个怀疑论者。他运用怀疑的方法演绎推论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断,为后世绝大多数唯心论者提供了必要的思考框架。他在其《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说,我们唯一能够直接知道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观念。贝克莱持一种主观唯心论的立场,推出“存在就是被感知”。一切物体仅存在于心灵(包括上帝的心灵)之中。许多唯心论者都是虔诚的有神论者。最为宏大的唯心论是由一些德国哲学家在19世纪发展起来的。他们是伊曼努尔·黑格尔(1770-1831)以及康德等人。黑格尔认为,世界与心灵的统一是不断发现自我的精神。思想是被把握在思维中的存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成了意识以及一切存在物的本原与运动发展的最后归宿。康德的先验论哲学思想造就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的认识论前提指出我们所认识的一切都必须基于经验。他主张,世界本质上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概念构建的。离开我们的经验,就不会有空间、时间、对象这回事。但这些事物的本性并不因此依靠我们个人的想象。我们心灵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构造的,即存在着某些先天的(普通必然的)规则,使得空间必须是属于我们的一种特定方式,因此,时间和对象也必须是这样一种特定方式,换句话说,康德所论证的是存在着一种世界必须如此的方式,但它是一种基于我们心灵本性的必然性,而不是世界本身。我们“人为自然立法”,而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只去发现它们。叔本华认为,世界是幻想,只有意识是真实的,但意志是推理性的。 唯心论提供了宏大诱人的意识观念,体现了意识本身的活跃与崇高,但自我的明证性还未落于实处,某种程度上只能说是“概念的诗歌”。
5.现象学的意识观
现象学的出现是西方哲学的一个转向,依海德格尔说就是面向思的事情。现象学是一个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流派。现象学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1859-1938)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现象学就是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现象”的本义是“显现来的东西”。按照现象学家的理解,现象就是事物本身在现象与本质之间并不存在一层帷幕。现象学所说的现象既是显现的场所,又是显现的过程,也是显现的对象,它们都是在意识中发生的。现象学的唯一基础就是现象本身,它的任务即是回到现象本身,对其进行描述。但现象学并不只是对意识的研究,而通过事物在意识中的自我显现揭示事物本身。这样“意识”并不是精神实体或主观活动,而是一个揭示真理的过程。
现象学的口号是“回到实事本身”(back to things themselves)。由于现象学家研究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以及现象取向的不同,对“实事本身”的具体理解也存在差异。主要有下列四种:(1)事物本身即是在经验和想象中得来的意识现象以及这些意识现象的例子在想象中的事实变更。这是对把现象学写作获得现象的本质直观的途径的现象学家而言的。(2)对研究现象呈现的方式的人来说,事物本身指具有指向对象作用的意识活动过程。(3)对研究主体意识如何构成意识对象的动态的发生过程的人来说,现象或者事物本身是指让人将自身明白的东西以其明白的方式显现出来,因为只有人具有明白事物的能力,一切现象都通过人、在人的意识中得到显现的。这主要是海德格尔的立场。
意向性是现象学的一个重要用语。指有所意指即有所指向的意识的性质。胡塞尔认为,意识总是一种关于什么的意识,意识的规定就是对某种条件的趋向,它是构成意识,特别是纯意识的唯一的本质性结构。意向性就是认知、认为活动的被认知、被认为者之间的这种不可分离的相关性。意向有构造作用。意向活动实际上构造了意向对象。意向对象是一项活动的成果。现象学常须用悬置、还原等方法,回到事物本身,明了现象的本质。
胡塞尔现象学的意识观,既有方法论的特色,又有本体论的特点。“现象即意识”。“意识就是与自我的关系”。并且意识内容就存在于这个关系之中。“意识就意味着对于一个自我而言的对象:这个对象本身不能再成为对象。”这就是胡塞尔对纯意识的一种宣示。
6.佛教唯识论的意识观
唯识宗是佛教体系中十分重视理论分析的法门学派。唯识宗“唯识”是说包括人的身心性命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不能离识而独存的,宇宙万物都是唯识所变。因此,佛教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法指一切事和理。唯識宗认为,从人的立场来说,识的种类有八种。前七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第八识叫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转变而成的,阿赖耶识是一切变化的总根源。外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人的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外六尘分别对应人的六根形成前六识,前六识的妄动就形成了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心理感知功能以及思考现象。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藏的心的本体。第七识像桥梁一样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支持第八识为实有。前六识妄动的结果是认为这个身体的我实有,从而形成“我执”,意根与法尘结合形成的法实有,从而形成“法执”。“我执”就是每个人自我所认为的自己这个主观实体。“法执”就是一切知识以及客观实体。佛教中认为,执着于“法执”和“我执”实有,而且被其左右,这就是迷悟的根源。其实人以及万物的本体根源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前六识形成的“我执”和“法执”都是第八识的变现。所谓成佛即成为觉悟者,去掉“我执”和“法执”的妄动,让前六识清净下来,这样就和第八识“打成一片”,恢复人的自性本体,即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设立了“毕竟空”“胜义有”等名相,让人领悟“万法唯识”的自性本体。唐代的玄奘大师,清末民初的太虚大师都是唯识宗的代表人物。当代的熊十力先生是新唯识论的奠基者。
唯识宗所言意识,是对我们的心理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后所得的一种心识情况。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万物,都是唯识所变,唯心所现,人之心本体就是宇宙万物的统一性,人的意识也被赋予了本体论的意义。人的形体可以灭亡,但人的唯识本体不会消亡,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只有通过修证,将第六意识还原到第八阿赖耶识之后,包括这种统一性在内的一切事物的统一性都可以在“唯识”中得到呈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识是存在之王。这是唯识宗证悟成佛的基本理论。
二、关于不同意识观的一些启示
所有不同意识观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局限。心理学对意识的研究中,所有理论其实是建立在实验观察和理论设定的基础之上。意识有可测定的一面,也有不可测定的一面。意识的实质是什么,目前还无法测定清楚。所做的工作其实都是经验的总结和心理现象的推理性描述。所有心理实验都是理性的产物。而理性并不是心理的全部。
唯物主义意识观其实无论怎样唯物,也离不开唯心的表达工具,让脑细胞主动向我们说话,也只能在意识想象中完成。事物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
唯心主义意识观是庞大复杂的意识观。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的“万物统一于绝对精神”,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柏拉图的“理念”,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柏格森的“绵延”等等,这一切都是意识本身演绎出的波澜壮阔的画卷,这也正是精神意识神奇莫测、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体现。
现象学的意识观是真正以意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意识本身是对自己进行方法论和本体论考察的意识观。胡塞尔经过悬置、还原等方式,将意识与意识中的对象进行分离,开显纯意识的本真,一切被把握在意识中的内容都不是意识本身。意识得到彻底解放。但意识的本性中有着意向性的特点,这个意向性成就了知识及其知识所蕴含的一切具体所指的条件性和可能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生命本真的纯粹意识一生都难遇,人都身不由己,尤其是心不由己。
佛教唯识宗的意识观其实是一种基于本体论分析的意识观,阿赖耶识是心王,一切主客观事物都是阿赖耶识心王的体现。意识的所欲妄动都是心性本体的唯识体现。万物是一个唯识的整体,内在的统一性就是正在当下发生作用着的心意识本体。禅宗祖师有两句话:“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镜,自他不隔于豪端。”陆王“心学”提出的“心外无法、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与“三界唯识、万法唯心”是同一所指。这个心意识本体每个人平等具备,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即心即佛,人人是佛,迷时众生悟成佛,人人都有成佛(觉者)的机会。唯识宗的意识观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提高到了最高的位置。唯识宗其实是一种无神论式的能分析证悟成佛(觉者)的意识观,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启示了一种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式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未来设想。
哲学家视野中的意识与心理学家视野中的意识观不尽相同。宗教实践家与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意识观也不尽相同。哲学家多采用内省、分析、演绎、推理、思辨的方法对待把握意识问题。自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倡导以科学方法研究心理开始,意识便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心理学家多采用结构主义的思路,研究意识的内容,实验分析探讨各种心理意识产生变化的历程。宗教家多采用信仰的方式,希望得到神性的超凡意识体验,获得精神的升华。哲学的基本方式是追问,心理学的基本方式是观察和描述,宗教家的基本方式是祈祷和禅虑打坐等。意识现象的复杂性、神秘性、现实性决定了每种意识观都是通向意识本质之路的独特途径,其实不同视野下的意识观很难有严格的界限,只是反映了不同角度下意识的不同风景。
意识犹如辽阔的海洋,一个人即使游遍整个大海,也许只能是大海的一部分。意识现象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不断探讨意识本真应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使命之一。
参考文献:
胡塞尔.逻辑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19-420.
作者简介:周恩成,1968年出生,男,甘肃西和县人。讲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