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扶贫办计划上调贫困线标准使中国距离国际标准更进一步。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草拟的这项扶贫标准调整办法,原来的人均年收入1067元的底线有可能被上调到1300元。如果这个标准最终得到国务院认可,将有更多人从国家扶贫政策中受惠。中国的贫困人口将南目前的4000万增加到8000万。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贫困问题与发展金融研究室吴国宝主任认为,对这次贫困标准的调整,不能仅仅看调整后贫困标准和贫困人口的变化,而应关注贫困标准调整背后的理由。中国原来对贫困的理解较为偏颇,只以满足人的最基本生理生存需要来定义,而没有考虑人的社会需要。如今,这种理解不合时宜了,新的标准在考虑人最基本生理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加入了教育、医疗和卫生的因素,对贫困的定义更科学也更全而了。因此,这次调整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数字,而在于性质。
世界银行以1985年的美元为基准,鉴于各国货币购买力水平的不同,提出了国际贫困线标准为人均每天1美元。考虑到近年来的物价水平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世界银行估计,按2005年美元计价,新的贫困线应该是人均每日1.2美元。
由于每个国家条件不同,所以贫困线标准不同。各国在制定本国的贫困线标准时,一般会通过访贫问苦、抽样调查的方式,具体衡量在本国条件下的“基本需求”和满足基本需求所需要的人均收入。
各国情况既然不同,也不可比,为什么还需要国际标准呢?确定国际贫困线有利于进行国际比较,准确掌握全球贫困人口的分布,以利于联合国、世界银行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确定扶贫战略。这样的国际标准山,有利于客观衡量各国政府在本同扶贫工作的进展。
(王亮亮)
全球暖化将形成“气候难民”潮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问题日益严重,“难民”一词已经加添一项新的定义——“气候难民”,其造成的影响,绝对不亚于政治和经济等“传统难民”。英国《卫报》报道,“气候难民”是欧盟面对的一个严最“安全威胁”,预计十年内将有数以百万计的“气候难民”涌入欧洲。
所谓“气候难民”,是指那些因为气候恶化、生态失衡、地质变异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居住区域内原住民迁徙,因而失去原来生存环境的难民。事实上,“气候难民”大迁徙的现象,目前正在全球多个角落发生。位于非洲乍得、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交界的乍得湖的干涸速度惊人,过去50年已缩小了90%,其中尼日尔已失去了与乍得湖的交界点,常年干旱,令当地务农的居民沦为环境难民。在南太平洋,全球暖化、水位上升更使不少岛国濒临淹没,全球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太平洋岛国图瓦鲁当局甚至已做好了全体移民的准备(该国只有12000人),其总理曾于2002年呼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政府,为其国民提供居所,新西兰与图瓦鲁已签订协议,为图瓦鲁人提供工作签证。
不仅穷国、小国有“气候难民”,大国也有。“气候难民”一词已广泛受到关注。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曾发表报告,指出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过后,墨西哥湾沿岸的密两两比、路易斯安那等州,有数十万计居民撤离家园,其中至少有20多万人不会重返故里,可说是迄今全球范围内首批大规模的“气候难民”潮。
南亚地区有20亿人居于沿海60公里范围内,他们当中不少人已受到水位上升的威胁。因为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将会使居住在山下的十亿人面临洪涝灾害和水源短缺的困境。
目前联合国对“气候难民”的态度,基本上处于“爱莫能助”状态。联合国难民公署表示,只有因战争、国内种族迫害及冲突导致流离失所的人,才会受到《国际难民公约》的保护,生态难民们可以向自己国家的政府寻求协助。
(摘自香港《太阳报》)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草拟的这项扶贫标准调整办法,原来的人均年收入1067元的底线有可能被上调到1300元。如果这个标准最终得到国务院认可,将有更多人从国家扶贫政策中受惠。中国的贫困人口将南目前的4000万增加到8000万。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贫困问题与发展金融研究室吴国宝主任认为,对这次贫困标准的调整,不能仅仅看调整后贫困标准和贫困人口的变化,而应关注贫困标准调整背后的理由。中国原来对贫困的理解较为偏颇,只以满足人的最基本生理生存需要来定义,而没有考虑人的社会需要。如今,这种理解不合时宜了,新的标准在考虑人最基本生理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加入了教育、医疗和卫生的因素,对贫困的定义更科学也更全而了。因此,这次调整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数字,而在于性质。
世界银行以1985年的美元为基准,鉴于各国货币购买力水平的不同,提出了国际贫困线标准为人均每天1美元。考虑到近年来的物价水平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世界银行估计,按2005年美元计价,新的贫困线应该是人均每日1.2美元。
由于每个国家条件不同,所以贫困线标准不同。各国在制定本国的贫困线标准时,一般会通过访贫问苦、抽样调查的方式,具体衡量在本国条件下的“基本需求”和满足基本需求所需要的人均收入。
各国情况既然不同,也不可比,为什么还需要国际标准呢?确定国际贫困线有利于进行国际比较,准确掌握全球贫困人口的分布,以利于联合国、世界银行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确定扶贫战略。这样的国际标准山,有利于客观衡量各国政府在本同扶贫工作的进展。
(王亮亮)
全球暖化将形成“气候难民”潮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问题日益严重,“难民”一词已经加添一项新的定义——“气候难民”,其造成的影响,绝对不亚于政治和经济等“传统难民”。英国《卫报》报道,“气候难民”是欧盟面对的一个严最“安全威胁”,预计十年内将有数以百万计的“气候难民”涌入欧洲。
所谓“气候难民”,是指那些因为气候恶化、生态失衡、地质变异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居住区域内原住民迁徙,因而失去原来生存环境的难民。事实上,“气候难民”大迁徙的现象,目前正在全球多个角落发生。位于非洲乍得、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喀麦隆交界的乍得湖的干涸速度惊人,过去50年已缩小了90%,其中尼日尔已失去了与乍得湖的交界点,常年干旱,令当地务农的居民沦为环境难民。在南太平洋,全球暖化、水位上升更使不少岛国濒临淹没,全球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太平洋岛国图瓦鲁当局甚至已做好了全体移民的准备(该国只有12000人),其总理曾于2002年呼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政府,为其国民提供居所,新西兰与图瓦鲁已签订协议,为图瓦鲁人提供工作签证。
不仅穷国、小国有“气候难民”,大国也有。“气候难民”一词已广泛受到关注。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曾发表报告,指出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过后,墨西哥湾沿岸的密两两比、路易斯安那等州,有数十万计居民撤离家园,其中至少有20多万人不会重返故里,可说是迄今全球范围内首批大规模的“气候难民”潮。
南亚地区有20亿人居于沿海60公里范围内,他们当中不少人已受到水位上升的威胁。因为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将会使居住在山下的十亿人面临洪涝灾害和水源短缺的困境。
目前联合国对“气候难民”的态度,基本上处于“爱莫能助”状态。联合国难民公署表示,只有因战争、国内种族迫害及冲突导致流离失所的人,才会受到《国际难民公约》的保护,生态难民们可以向自己国家的政府寻求协助。
(摘自香港《太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