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化学课教学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主体地位。这种旧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境地,很容易使学生大脑皮层产生疲劳,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相比的“弱项”。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更新观念,由传统的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被动传授式设计,转变为对课程主动地进行创新设计,再采用探究性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笔者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做了一些探索。一般情况下,探究式教育的实施有以下几种途径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诱发探究
创设情境,诱发探究,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一切化学知识对于他们都是新奇而陌生的,但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都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接近社会的实例或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一节,我给同学们留的预习作业是一个小故事:一名侦探牵着他的爱犬来到一座深山里,发现这座山好久没人来过,在不经意间大侦探看到一个山洞处似乎有被踩过的迹象。他带着爱犬进入这个山洞,进入不久他的爱犬突然倒地死了。大侦探很惊讶,但他很快恢复镇静,忙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火,但是他怎么也点不着火,因此,他忽然明白了……通过这个故事,我给学生引出探究二氧化碳的情境,同时问题也自然出现了,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去探究、去学习。
二、激发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疑问是思维的向导,学生只有善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形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题、发现不同意见的环境。比如在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知识和规律”时,按教材中的做法,检验水时烧杯发烫,且学生难掌握倾倒石灰水的时机,看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有的学生提出,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最后师生经过不断的尝试,研究出不同课本的实验方案:(1)将蜡烛放在装有石灰水的烧杯中点燃;(2)在三角架上放一张铁丝网,将蜡烛点燃放在铁丝网上,蜡烛另放在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中,在小烧杯和火焰上方罩一个大烧杯。两套实验装置都能看到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学生第一次体验到创新的喜悦,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利用管理策略,促进科学探究
在探究活动中,应用有效的管理技能促进学生参与。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允许学生有更多自由创造的空间,但学生的探究应在一定的框架之内。因此,教师应利用管理策略为学生提供良好、积极、和谐的环境框架。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正迁移,使学生能学习到课程的核心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的运动和与个别学生谈话的方式来积极地管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在多样化学习的前提下,与尽可能多的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并为他们创造积极思考的条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查找资料。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讨论和转化新的问题,保证课堂进程向学习目标前进。
四、通过师生对话,鼓励学生探究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和表达。教师的听和说同等重要,有时教师的听比说更重要,教师真诚的倾听,可以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价值得到肯定,即使教师没给学生什么指点和帮助,但有了耐心的倾听,就会让学生感受可贵的心灵满足,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仅仅给了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从更深层次上看,它带给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在师生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宽容,允许学生出错,不求全责备,使探究性学习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对话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功,对学生要说“你能行”,对于学生做出的错误判断,教师要鼓励学生,再想一想,用另一种方式再试试。
综上所述,学生探究性学习法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依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学生为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为探究学习的组织者,必须有意识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获得丰富的探究知识和体验,从而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顺利完成新课程的任务。
一、创设情境,诱发探究
创设情境,诱发探究,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一切化学知识对于他们都是新奇而陌生的,但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都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接近社会的实例或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一节,我给同学们留的预习作业是一个小故事:一名侦探牵着他的爱犬来到一座深山里,发现这座山好久没人来过,在不经意间大侦探看到一个山洞处似乎有被踩过的迹象。他带着爱犬进入这个山洞,进入不久他的爱犬突然倒地死了。大侦探很惊讶,但他很快恢复镇静,忙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火,但是他怎么也点不着火,因此,他忽然明白了……通过这个故事,我给学生引出探究二氧化碳的情境,同时问题也自然出现了,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去探究、去学习。
二、激发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疑问是思维的向导,学生只有善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形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题、发现不同意见的环境。比如在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知识和规律”时,按教材中的做法,检验水时烧杯发烫,且学生难掌握倾倒石灰水的时机,看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有的学生提出,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最后师生经过不断的尝试,研究出不同课本的实验方案:(1)将蜡烛放在装有石灰水的烧杯中点燃;(2)在三角架上放一张铁丝网,将蜡烛点燃放在铁丝网上,蜡烛另放在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中,在小烧杯和火焰上方罩一个大烧杯。两套实验装置都能看到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学生第一次体验到创新的喜悦,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利用管理策略,促进科学探究
在探究活动中,应用有效的管理技能促进学生参与。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允许学生有更多自由创造的空间,但学生的探究应在一定的框架之内。因此,教师应利用管理策略为学生提供良好、积极、和谐的环境框架。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正迁移,使学生能学习到课程的核心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的运动和与个别学生谈话的方式来积极地管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在多样化学习的前提下,与尽可能多的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并为他们创造积极思考的条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查找资料。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讨论和转化新的问题,保证课堂进程向学习目标前进。
四、通过师生对话,鼓励学生探究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和表达。教师的听和说同等重要,有时教师的听比说更重要,教师真诚的倾听,可以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价值得到肯定,即使教师没给学生什么指点和帮助,但有了耐心的倾听,就会让学生感受可贵的心灵满足,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仅仅给了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从更深层次上看,它带给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在师生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宽容,允许学生出错,不求全责备,使探究性学习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对话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功,对学生要说“你能行”,对于学生做出的错误判断,教师要鼓励学生,再想一想,用另一种方式再试试。
综上所述,学生探究性学习法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依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学生为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为探究学习的组织者,必须有意识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获得丰富的探究知识和体验,从而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顺利完成新课程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