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飘逸水母,你看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了吗?
看过啊,不过这与今天的脱口秀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我们今天邀請的嘉宾就是飞鱼菲利普斯先生。其实,我们早就想邀請它来演播室做节目了,不巧正好遇上李安导演邀請它和它的家族去好莱坞拍电影,所以这件事情就耽搁了。
大家好,我是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拯救了少年派的神奇飞鱼菲利普斯。
哇,好有明星范儿哟!
菲利普斯,能给我们做一下关于飞鱼家族的简单介绍吗?
当然。最简单地说,飞鱼是飞鱼科旗下所有具有飞行能力的鱼类的通称。我们生活在温暖的海域,以浮游生物为食,喜好群居生活。
菲利普斯,你说的“具有飞行能力”,该不会是拍电影时的特技效果吧?
怎么会是特技效果呢?不会飞还算什么飞鱼呢?!你可别小看了我们飞鱼,我们不但会飞,还是地球上飞得最远的鱼类呢!
“飞得最远”是多远呀?
嗯……至少100米以上吧。
100米以上?菲利普斯,你确定没有夸张吗?
气死飞鱼啦!呜呜呜……
我来作证,菲利普斯不但没夸张,还有些谦虚了呢。对于飞鱼来说,100米的距离只是刚起步,如果风向和风速都合适的话,它们至少能飞200米以上。
飞鱼的数字名片
破水而出的瞬间,飞鱼的泳速高达18米/秒。
一般来说,飞行中飞鱼与水面的距离为4~5米,空中停留时间为40多秒,飞行距离可达200~400米。
飞鱼飞行的最长视频纪录诞生于2008年5月,由日本NHK电视台的职员在屋久岛海岸附近拍摄。视频里,一条飞鱼持续飞行了45秒钟。
飞鱼飞行的最长纪录诞生于大西洋的热带海域,测得的数据为:飞行时间90秒,飞行高度10.97米,飞行距离1109.5米。
飘逸水母,你毛手毛脚地摸菲利普斯做什么呀?
什么“毛手毛脚”,我是很光明正大地在摸它的翅膀。这是为了研究飞鱼为什么能飞行,是在做研究,你别瞎说好不好?
其实我们之所以能飞行,秘密不在胸鳍上——也就是你刚才说的“翅膀”,而是在尾鳍上。
尾鳍?就是尾巴?
是的。对于飞鱼来说,尾鳍是飞行的发动机,也是飞翔的关键所在。胸鳍只是借助风力的工具,就像滑翔翼的双翼一样,本身不提供动力。
菲利普斯,你的尾鳍怎么不对称呢?不会是以前受过伤吧?
当然不是,我们飞鱼都很爱惜自己的尾鳍,如果尾鳍受损就没法飞行了。所有飞鱼的尾鳍都是不对称的,相比之下靠近腹部的那半边更大也更硬,这是为了更好地提供飞行的动力。
我听说飞鱼在飞行中常出现意外事故?
这个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我们的视力有点儿问题,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就有点儿夜盲症,所以夜晚飞行时经常发生飞行事故。
原来是这样……
盲目飞行危险多
飞鱼的视力在白天非常好,但一到晚上就会犯夜盲症。它们还有点儿鲁莽,一旦起飞就有些不管不顾的。“盲 莽”自然就导致了一系列飞行事故的发生,错误地降落在海岛、船只甲板等地方被困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烈的是一头撞上礁石当场就“光荣”了。
也许因为在夜里看不清吧,飞鱼特别喜欢朝有光亮的地方飞。经验老到的水手利用这点来捕获飞鱼。一到夜晚,他们就会在甲板上挂一盏灯,以此吸引飞鱼循光而来。可怜的飞鱼一看见灯光,就像扑火飞蛾似的争先恐后地往甲板上飞。等水手一觉醒来,甲板上就到处都是自投罗网的飞鱼了。
飞鱼明星小档案
中文学名:飞鱼
别名:飞鸟
所属科目:颌针鱼目/飞鱼科
分布:全球的热带、亚热带、温带海域
种类:现有8属50多种
外貌:体态修长,略侧扁;胸鳍非常发达,张开后就像鸟的翅膀;叉状尾翼强健有力,是“飞行”时的发动机
体形:体形都不大,最长约45厘米
性情:温驯
特殊技能:跃出水面在空中飞翔
食物:浮游生物
天敌:鲨鱼、金枪鱼、蜞鳅、剑鱼、鲣鸟、军舰鸟、海鸥、人类……
生活方式:超有集体观念,喜欢群居
飞行者的聚会
翱翔飞鱼:朴实无华的“大头”
最常见的飞鱼要属翱翔飞鱼了,全球的温暖海域里都能看见它们矫健的身影。这类飞鱼身材修长,长度约为高度的5倍多。因为它的头长是头高的1.5倍以上,因而又被称为“大头飞鱼”。
翱翔飞鱼在飞鱼家族中算是中等个头,体长约30厘米。它的体表没有纹饰,相当朴实无华。翱翔飞鱼的胸鳍很发达,展开时就像两只翅膀似的。
翱翔飞鱼大多生活在近海或浅海海域的表层水域,具有洄游的特性。每年春夏季,飞鱼大军便会随着黑潮洄游到中国台湾东南沿海。
弓头飞鱼:身有四翼的“天使”
弓头飞鱼其实是一种俗称,这种飞鱼的学名叫“弓头燕鳐”。与翱翔飞鱼相比,它的身材更为娇小,体长仅18厘米左右,样貌也更“美丽”:青蓝色的背部,银白色的腹部,以及微微呈黄色的面颊。
这种飞鱼的胸鳍特别宽大,向后延伸直至臀鳍中央;它的腹鳍也很长,同样延伸到了臀鳍处。当它张开胸鳍和尾鳍时,就像同时长出了两对翅膀,非常漂亮。
弓头飞鱼生活在近海的中上层水域,以浮游甲壳类等动物为食。它的夜间趋光性较强,很容易被过往船只的灯光所吸引。
长颌拟飞鱼:漂亮的“小不点儿”
长颌拟飞鱼又名“黑短鳍拟飞鱼”。所谓“黑鳍”,指的是它的鳍全都是黑色或近黑色,仅边缘可能为淡色。而“短鳍”则表示它的鳍比较短——不仅胸鳍比其他飞鱼短,连腹鳍也不例外。这种飞鱼的个头也很短小,它是所有飞鱼中体形最小的,体长仅11厘米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小不点儿”。 这位“小不点儿”还挺漂亮的,不管雌鱼还是雄鱼,体侧均呈淡黄色,很是抢眼。对啦,它虽然娇小,却不娇贵,广泛分布于印度洋一太平洋区的热带及亚热带水域,以浮游生物为食,很好养活。
菲利普斯,你们飞鱼的天敌可真多,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有地上走的都齐了。
我们飞鱼太美味了,总被贪嘴的家伙盯上。要不我们怎么能练出一身飞翔的本事呢!
原来飞鱼会飞不是为了“炫”,而是为了逃避强敌啊!
多一条退路总是好的。
不过我记得飞鱼的天敌里还有很多海鸟。菲利普斯,飞翔真能帮助飞鱼更好地躲避强敌吗?
……
飞行,是为了生存还是自投罗网?
海洋世界里充满了竞争,弱肉强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像飞鱼这样的中小型鱼类,更是鲨鱼、蜞鳅、金枪鱼、剑鱼等掠食者竞相捕食的对象。为了能生存下去,聪明的飞鱼不得不另辟蹊径,学会了飞行本领。当它们被掠食者追捕时,只要振翅,不,甩尾一冲就能逃离充满危险的海域,在空中翱翔。这种逃离即使只是暂时的,也极大地增加了生存的可能性。海里的掠食者再不甘,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谁让它们不会飞翔呢。
不管是破开水面、冲向天空,还是展鳍飞翔,都是耗能极大的体力活。为了将有限的体力用在更必要的地方,飞鱼并不随意展现飞翔这一绝技。它们只在自身生命受到威胁、受到惊吓或追逐配偶的时候,才会展鳍翱翔。
不过当初开发了这项天赋的飞鱼老祖宗,一定没有想到空中的世界同样也是危机重重。军舰鸟、鲣鸟、海鸥……这些空中的掠食者也瞄准了美味的飞鱼。与其他鱼类相比,飞鱼的飞翔技能自然是数一数二的,不过在更专业的海鸟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毕竟呀,“兼职的”跟“专业的”怎么能比!可怜这些悲情的飞鱼们才刚逃脱了鱼口,还没来得及庆幸呢,便又在海鸟的嘴巴里殒命了。
更糟糕的是,大多数飞鱼都很喜欢光亮。在漆黑的夜里,它们一发现光亮就会不管不顾地飞奔过去。人类便利用了它这一天性,利用火光来吸引它们自投罗网。飞鱼是集体生活的忠实拥趸者,所以一落网就是一大群,损失相当惨重。飞鱼都有洄游产卵的特性,狡猾的渔夫便利用了这一点,不但在飞鱼的必经之路挂上许多网来捕捉它们,还利用它们必须在漂流物下面产卵的特性,偷偷在飞鱼妈妈的“产房”里放上许多草席,以此诱骗它们在草席下产卵。
人类偷飞鱼卵干什么?
听说是要做什么……鱼子酱?
哎呀,貌似我上周也吃了鱼子酱,这下罪过大了。
菲利普斯,你能活到现在真不容易啊!
菲利普斯先生的飞行教学课
鱼儿水里游,鸟儿天上飞,飞鱼却突破了这个限制飞到了天上。
那么,你想知道飞鱼究竟是怎么飞上天的吗?
正好菲利普斯要去给飞行学校的飞鱼宝宝上飞行课,好奇的你不如也一起去旁听吧——
教室里,菲利普斯先生正在慷慨激昂地为小飞鱼学员们授课——
你们见过飞机是怎么起飞的吗?几乎所有飞机在起飞前,都要经历高速滑行的阶段。我们飞鱼想要冲破水面,也必须先进行一段快速游动。想要在空中飞得高,秘诀就是在水里游得快。当身体快接近海面时,一定要将胸鳍和腹鳍收起来,它们紧贴在身体两侧,能减少冲破水面时的阻力。阻力越小,冲破水面后就能飞得越高。
想要成功起飞,就猛烈摆动你们的尾鳍吧。这时候可再别吝啬力气,都使出吃奶的劲儿吧。记住啦,摆动得越有力,所产生的推力就越大,失败的概率就越小。当你们的尾鳍能在水中划出清晰的“S”形曲折水痕时,产生的强大力量就足以推动你们的身体破水而出了。提醒一句,可别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千万要记住,身体一冲出水面就要展开你们的胸鳍,否则你就又会跌回到水里去了。对了,燕鳐宝宝们别忘了同时展开你们的腹鳍,这能让飞行变得更棒!
因为没法在空中“加油”,所以我们的飞行是有时间限制的,飞行一段后就不得不降落了。要是你们仍觉得意犹未尽,还想继续飞行的话,记得要在入水的瞬间用尾巴猛力拍打海面,这会让你们重新获得跃出水面并继续飞行的力量。只要风力适合,动作不出现失误,你们的飞行距离一般可长达200~400米。
记住了,想要飞得成功,秘诀就在于要顺风而不是逆风。许多人认为胸鳍是我们的“翅膀”,其实这种说法不确切。我们没法像鸟类那样通过拍打“翅膀”来获得动力,胸鳍就像“滑翔翼”,只能让我们借助风力飞得更远,而真正的动力来自尾鳍。假如失去了坚硬有力的尾鳍,我们就失去了御风滑翔的本领。所以,大家一定要像爱护眼珠子似的爱护自己的尾鳍,千万不能让它受到任何伤害。
孩子们,你们都记住了吗?
看过啊,不过这与今天的脱口秀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我们今天邀請的嘉宾就是飞鱼菲利普斯先生。其实,我们早就想邀請它来演播室做节目了,不巧正好遇上李安导演邀請它和它的家族去好莱坞拍电影,所以这件事情就耽搁了。
大家好,我是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拯救了少年派的神奇飞鱼菲利普斯。
哇,好有明星范儿哟!
菲利普斯,能给我们做一下关于飞鱼家族的简单介绍吗?
当然。最简单地说,飞鱼是飞鱼科旗下所有具有飞行能力的鱼类的通称。我们生活在温暖的海域,以浮游生物为食,喜好群居生活。
菲利普斯,你说的“具有飞行能力”,该不会是拍电影时的特技效果吧?
怎么会是特技效果呢?不会飞还算什么飞鱼呢?!你可别小看了我们飞鱼,我们不但会飞,还是地球上飞得最远的鱼类呢!
“飞得最远”是多远呀?
嗯……至少100米以上吧。
100米以上?菲利普斯,你确定没有夸张吗?
气死飞鱼啦!呜呜呜……
我来作证,菲利普斯不但没夸张,还有些谦虚了呢。对于飞鱼来说,100米的距离只是刚起步,如果风向和风速都合适的话,它们至少能飞200米以上。
飞鱼的数字名片
破水而出的瞬间,飞鱼的泳速高达18米/秒。
一般来说,飞行中飞鱼与水面的距离为4~5米,空中停留时间为40多秒,飞行距离可达200~400米。
飞鱼飞行的最长视频纪录诞生于2008年5月,由日本NHK电视台的职员在屋久岛海岸附近拍摄。视频里,一条飞鱼持续飞行了45秒钟。
飞鱼飞行的最长纪录诞生于大西洋的热带海域,测得的数据为:飞行时间90秒,飞行高度10.97米,飞行距离1109.5米。
飘逸水母,你毛手毛脚地摸菲利普斯做什么呀?
什么“毛手毛脚”,我是很光明正大地在摸它的翅膀。这是为了研究飞鱼为什么能飞行,是在做研究,你别瞎说好不好?
其实我们之所以能飞行,秘密不在胸鳍上——也就是你刚才说的“翅膀”,而是在尾鳍上。
尾鳍?就是尾巴?
是的。对于飞鱼来说,尾鳍是飞行的发动机,也是飞翔的关键所在。胸鳍只是借助风力的工具,就像滑翔翼的双翼一样,本身不提供动力。
菲利普斯,你的尾鳍怎么不对称呢?不会是以前受过伤吧?
当然不是,我们飞鱼都很爱惜自己的尾鳍,如果尾鳍受损就没法飞行了。所有飞鱼的尾鳍都是不对称的,相比之下靠近腹部的那半边更大也更硬,这是为了更好地提供飞行的动力。
我听说飞鱼在飞行中常出现意外事故?
这个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我们的视力有点儿问题,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就有点儿夜盲症,所以夜晚飞行时经常发生飞行事故。
原来是这样……
盲目飞行危险多
飞鱼的视力在白天非常好,但一到晚上就会犯夜盲症。它们还有点儿鲁莽,一旦起飞就有些不管不顾的。“盲 莽”自然就导致了一系列飞行事故的发生,错误地降落在海岛、船只甲板等地方被困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烈的是一头撞上礁石当场就“光荣”了。
也许因为在夜里看不清吧,飞鱼特别喜欢朝有光亮的地方飞。经验老到的水手利用这点来捕获飞鱼。一到夜晚,他们就会在甲板上挂一盏灯,以此吸引飞鱼循光而来。可怜的飞鱼一看见灯光,就像扑火飞蛾似的争先恐后地往甲板上飞。等水手一觉醒来,甲板上就到处都是自投罗网的飞鱼了。
飞鱼明星小档案
中文学名:飞鱼
别名:飞鸟
所属科目:颌针鱼目/飞鱼科
分布:全球的热带、亚热带、温带海域
种类:现有8属50多种
外貌:体态修长,略侧扁;胸鳍非常发达,张开后就像鸟的翅膀;叉状尾翼强健有力,是“飞行”时的发动机
体形:体形都不大,最长约45厘米
性情:温驯
特殊技能:跃出水面在空中飞翔
食物:浮游生物
天敌:鲨鱼、金枪鱼、蜞鳅、剑鱼、鲣鸟、军舰鸟、海鸥、人类……
生活方式:超有集体观念,喜欢群居
飞行者的聚会
翱翔飞鱼:朴实无华的“大头”
最常见的飞鱼要属翱翔飞鱼了,全球的温暖海域里都能看见它们矫健的身影。这类飞鱼身材修长,长度约为高度的5倍多。因为它的头长是头高的1.5倍以上,因而又被称为“大头飞鱼”。
翱翔飞鱼在飞鱼家族中算是中等个头,体长约30厘米。它的体表没有纹饰,相当朴实无华。翱翔飞鱼的胸鳍很发达,展开时就像两只翅膀似的。
翱翔飞鱼大多生活在近海或浅海海域的表层水域,具有洄游的特性。每年春夏季,飞鱼大军便会随着黑潮洄游到中国台湾东南沿海。
弓头飞鱼:身有四翼的“天使”
弓头飞鱼其实是一种俗称,这种飞鱼的学名叫“弓头燕鳐”。与翱翔飞鱼相比,它的身材更为娇小,体长仅18厘米左右,样貌也更“美丽”:青蓝色的背部,银白色的腹部,以及微微呈黄色的面颊。
这种飞鱼的胸鳍特别宽大,向后延伸直至臀鳍中央;它的腹鳍也很长,同样延伸到了臀鳍处。当它张开胸鳍和尾鳍时,就像同时长出了两对翅膀,非常漂亮。
弓头飞鱼生活在近海的中上层水域,以浮游甲壳类等动物为食。它的夜间趋光性较强,很容易被过往船只的灯光所吸引。
长颌拟飞鱼:漂亮的“小不点儿”
长颌拟飞鱼又名“黑短鳍拟飞鱼”。所谓“黑鳍”,指的是它的鳍全都是黑色或近黑色,仅边缘可能为淡色。而“短鳍”则表示它的鳍比较短——不仅胸鳍比其他飞鱼短,连腹鳍也不例外。这种飞鱼的个头也很短小,它是所有飞鱼中体形最小的,体长仅11厘米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小不点儿”。 这位“小不点儿”还挺漂亮的,不管雌鱼还是雄鱼,体侧均呈淡黄色,很是抢眼。对啦,它虽然娇小,却不娇贵,广泛分布于印度洋一太平洋区的热带及亚热带水域,以浮游生物为食,很好养活。
菲利普斯,你们飞鱼的天敌可真多,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有地上走的都齐了。
我们飞鱼太美味了,总被贪嘴的家伙盯上。要不我们怎么能练出一身飞翔的本事呢!
原来飞鱼会飞不是为了“炫”,而是为了逃避强敌啊!
多一条退路总是好的。
不过我记得飞鱼的天敌里还有很多海鸟。菲利普斯,飞翔真能帮助飞鱼更好地躲避强敌吗?
……
飞行,是为了生存还是自投罗网?
海洋世界里充满了竞争,弱肉强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像飞鱼这样的中小型鱼类,更是鲨鱼、蜞鳅、金枪鱼、剑鱼等掠食者竞相捕食的对象。为了能生存下去,聪明的飞鱼不得不另辟蹊径,学会了飞行本领。当它们被掠食者追捕时,只要振翅,不,甩尾一冲就能逃离充满危险的海域,在空中翱翔。这种逃离即使只是暂时的,也极大地增加了生存的可能性。海里的掠食者再不甘,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谁让它们不会飞翔呢。
不管是破开水面、冲向天空,还是展鳍飞翔,都是耗能极大的体力活。为了将有限的体力用在更必要的地方,飞鱼并不随意展现飞翔这一绝技。它们只在自身生命受到威胁、受到惊吓或追逐配偶的时候,才会展鳍翱翔。
不过当初开发了这项天赋的飞鱼老祖宗,一定没有想到空中的世界同样也是危机重重。军舰鸟、鲣鸟、海鸥……这些空中的掠食者也瞄准了美味的飞鱼。与其他鱼类相比,飞鱼的飞翔技能自然是数一数二的,不过在更专业的海鸟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毕竟呀,“兼职的”跟“专业的”怎么能比!可怜这些悲情的飞鱼们才刚逃脱了鱼口,还没来得及庆幸呢,便又在海鸟的嘴巴里殒命了。
更糟糕的是,大多数飞鱼都很喜欢光亮。在漆黑的夜里,它们一发现光亮就会不管不顾地飞奔过去。人类便利用了它这一天性,利用火光来吸引它们自投罗网。飞鱼是集体生活的忠实拥趸者,所以一落网就是一大群,损失相当惨重。飞鱼都有洄游产卵的特性,狡猾的渔夫便利用了这一点,不但在飞鱼的必经之路挂上许多网来捕捉它们,还利用它们必须在漂流物下面产卵的特性,偷偷在飞鱼妈妈的“产房”里放上许多草席,以此诱骗它们在草席下产卵。
人类偷飞鱼卵干什么?
听说是要做什么……鱼子酱?
哎呀,貌似我上周也吃了鱼子酱,这下罪过大了。
菲利普斯,你能活到现在真不容易啊!
菲利普斯先生的飞行教学课
鱼儿水里游,鸟儿天上飞,飞鱼却突破了这个限制飞到了天上。
那么,你想知道飞鱼究竟是怎么飞上天的吗?
正好菲利普斯要去给飞行学校的飞鱼宝宝上飞行课,好奇的你不如也一起去旁听吧——
教室里,菲利普斯先生正在慷慨激昂地为小飞鱼学员们授课——
你们见过飞机是怎么起飞的吗?几乎所有飞机在起飞前,都要经历高速滑行的阶段。我们飞鱼想要冲破水面,也必须先进行一段快速游动。想要在空中飞得高,秘诀就是在水里游得快。当身体快接近海面时,一定要将胸鳍和腹鳍收起来,它们紧贴在身体两侧,能减少冲破水面时的阻力。阻力越小,冲破水面后就能飞得越高。
想要成功起飞,就猛烈摆动你们的尾鳍吧。这时候可再别吝啬力气,都使出吃奶的劲儿吧。记住啦,摆动得越有力,所产生的推力就越大,失败的概率就越小。当你们的尾鳍能在水中划出清晰的“S”形曲折水痕时,产生的强大力量就足以推动你们的身体破水而出了。提醒一句,可别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千万要记住,身体一冲出水面就要展开你们的胸鳍,否则你就又会跌回到水里去了。对了,燕鳐宝宝们别忘了同时展开你们的腹鳍,这能让飞行变得更棒!
因为没法在空中“加油”,所以我们的飞行是有时间限制的,飞行一段后就不得不降落了。要是你们仍觉得意犹未尽,还想继续飞行的话,记得要在入水的瞬间用尾巴猛力拍打海面,这会让你们重新获得跃出水面并继续飞行的力量。只要风力适合,动作不出现失误,你们的飞行距离一般可长达200~400米。
记住了,想要飞得成功,秘诀就在于要顺风而不是逆风。许多人认为胸鳍是我们的“翅膀”,其实这种说法不确切。我们没法像鸟类那样通过拍打“翅膀”来获得动力,胸鳍就像“滑翔翼”,只能让我们借助风力飞得更远,而真正的动力来自尾鳍。假如失去了坚硬有力的尾鳍,我们就失去了御风滑翔的本领。所以,大家一定要像爱护眼珠子似的爱护自己的尾鳍,千万不能让它受到任何伤害。
孩子们,你们都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