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文明的进步,离开地球,走向宇宙是迟早的事。本文对时空弯曲度、时空维度、虫洞、宇宙时间和时空旅行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这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多维时空,取捷径到达宇宙中想去的地方;也有助于人类在宇宙文明中,从行星文明向恒星文明的跨越。
关健词:三维时空;七维时空;虫洞;宇宙时间;时间旅行;人造虫洞
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对宇宙的认识,是随着知识的更新不断发展变化的。目前,人类对于宇宙空间的认识,停留在三维空间,也就是长、宽、高方面。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没有离开过这个三维空间。有一点科学常识的人,一直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多维的,但多维是什么样的,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
其实,三维时空是最原始的空间,人类对三维时空有充分的认识,但对多维时空却所知甚少,这也证明了人类还停留在原始的科技状态。这并不改变人类是生活在多维时空的事实。
因为地球上的生物、地球外的天体,都在运动,都在变化。运动变化的本身,也就存在着运动的速度V。物体的移动,物体的所处三维空间,是随着移动而不断发生变化的,移动即意味着速度,速度则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三维空间加上速度、时间,变成了五维空间,在速度、时间的影响下,三维空间的本身就在不停地变化着。它们运动的速度越快,空间发生的变化越大,空间发生的弯曲就越大。
是不是仅仅是速度、时间影响着三维空间的变化呢?不是的,椐目前所知,还有一个因素影响着它的变化,就是重力。重力越大,时空的弯曲度也就越大。很久以前,人们以为光线是直的,后来,经过观察认证,光线到达地球时,受到重力(地球吸引力)的影响,发生了弯曲。這个弯曲,就是在重力的影响下,时空发生了变形,太阳的光线也在变形的时空里,弯成了一道弧。这也间接证明了重力对时空形态的影响。
在这里,我把空间维度发生的弯曲度,用字母B表示。影响时空弯曲度的三个因素分别是速度、重力、时间。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述:
在我闸述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前,先要介绍一下,我们所处的时空的运动方式。现在的宇宙时空,是以螺旋形的形态向前高速运动的。因此,地球的时空也是呈螺旋形的。但为什么我们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扭曲呢?这是因为,地球上的人和物相对比宇宙的时空来讲,太渺小了。犹如在哥伦布航海证明地球是圆的之前,人们都以为地球的大地是平的一样。
这个时空的弯曲度,在速度和重力的影响下,速度、重力越大,时空扭曲的也就越快。并分成两种形态,一种在速度、重力无限大时,比如黑洞状态,时空就会弯曲成一个圆,甚至一个点。另一种是当速度、重力没有绝对大时,时空就呈螺旋形高速运动。
下面,我们逐一闸述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当V (速度) 越大时,时空的弯曲度就越大,当它不断加快时,三维空间的长、宽、高(可以把这三个要素想象成一个立体坐标,由长、宽、高构成的坐标的原点即是0点),在呈螺旋形前行中加快变形,在长、宽、高呈螺旋形扭曲到极点时,就会交汇成一个点,也就是坐标的原点,也是空间的三维交汇成一个点。这样,再从这个点出发,就会到达不同的长宽高宇宙空间世界。G (重力)同样如此,重力大越,时空的弯曲度也就越大。当G (重力)无限大到黑洞的程度时,时空就会弯曲成一个圆。在时空弯曲度这个公式中,V (速度)、G (重力)与 T ( 时间)的关系是,速度越快,时间越慢。重力越大,时间越慢。这个公式中的单位参数,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用途或计算需要,根据人类常用的计量单位,即V (速度)、G (重力)与 T ( 时间)的单位进行设定。也可以统一设定,例如,时间定为秒,熏力设为牛顿,速度设为千米/每秒。
这个公式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影响时空弯曲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人类对三维空间认识的基础上,加上了时间、速度和重力变成了六维时空 。
其实,速度这个维度从热力学第三定律中也能休现出来。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客观规律。也就是说, 物体分子和原子中和热能有关的各种运动形态不可能全部被停止。这与量子力学的观点相符合, 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也就是说“ 运动是物质的不可分割的属性”。任何一种运动形态都不可能完全消失,运动无时不在。人类生活的地球每天也以每秒近30千米的线速度前行。也就是说速度这个维度无时不在。
重力这个维度,从牛顿的万有引力也能得到证明。引力和物质是并存的,有物质就有引力,一切物质之间都有引力。当我们观看电视里的国家航天员进入太空站时,在离地表100公里左右,即将进入太空的边缘的时侯,看到他们因失重飞了起来,你就会明白,重力一直在陪伴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所以,人类从古至今就生活在六维的时空里,只是因为V (速度)、G (重力)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数值和环境,没有感觉而已。如果想真切体会六维时空是什么样的感觉,当然是在速度和重力无限加大,时间变慢的环境中去体验。
基于以上论述,为了取得对宇宙世界更深入的了解,科研工作者最应该做的,我认为就是对银河系,对周边的宇宙,进行统一的测量,绘制出宇宙的时空弯曲度图谱,即时空弯曲度的太空图。以便对我们周围的宇宙有更清晰准确的了解。知道任何一处的时空弯曲的情况。这样,对于快捷宇宙旅行提供有益的帮助。对于人类还不清楚的虫洞研究也会有促进作用。一般来讲,两个时空弯曲的形态靠的越近,越可能发生虫洞现象。这样就会发现,在宇宙中最有可能存在虫洞的某些区域,或是真实存在着螺旋形卷曲的时空洞(虫洞)。虫洞就象人体肌肉中的血管或是筋一样,通向宇宙中的各处。当然,发现虫洞的过程可能有很远的路要走,主要取决于虫洞的开启和关闭的状态,目前还不能确定,它是常态的,还是由暗物质维持着虫洞出口的开启,这个以待科学工作者的探索。
我们知道,光既是粒子,也是波。光具有一个事物的两面性。在虫洞中,光的波的属性体现的会更强些。虫洞极有可能就是由长、宽、高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速度、重力这三个维度,然后由波的特珠属性与以上维度交织在一起,形成虫洞并保持着延伸,达成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时间旅行。也就是说,在虫洞中,由波形成了七维时空。说到波,现代科学已经建立了量子力学,在量子纠缠等领域的研究中跃进。量子纠缠以及其它波的属性,共同构建了虫洞的七维时空。 斯蒂芬·威廉·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第六章黑洞中,曾有过这样的论述,
广义相对论方程存在一些解,这些解使得我们的航天员可能看到裸奇点。他也许能避免撞到奇点上去,而穿过一个“虫洞”来到宇宙的另一区域。看来这给空间——时间内的旅行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但是不幸的是,所有这些解似乎都是非常不稳定的;最小的干扰,譬如一个航天员的存在就会使之改变,以至于他还没能看到此奇点,就撞上去而结束了他的时间。换言之,奇点总是发生在他的将来,而从不会在过去。强的宇宙监督猜测是说,在一个现实的解里,奇点总是或者整个存在于将来(如引力坍缩的奇点),或者整个存在于过去(如大爆炸)。因为在接近裸奇点处可能旅行到过去,所以宇宙监督猜测的某种形式的成立是大有希望的。这对科学幻想作家而言是不错的,它表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生命曾经平安无事:有人可以回到过去,在你投胎之前杀死你的父亲或母亲!
我引用以上斯蒂芬·威廉·霍金的论述,只是在说明,虫洞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也一定存在于宇宙及我们的现实之中,所以,人类的未来可以借助虫洞以进行时光旅行。
顺便说一下,在时光旅行中,能否到达未来,答案是肯定的,这毋庸质疑。在时空弯曲度的公式中,对速度、重力与时间之间关系已经做过阐述,当时间变慢,而其它星球的时间还在正常运行时,你回到那个星球,就是到了未来。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速度、重力无限大的环境里,时间慢的近乎不动了,但地球等其它星球的时光却还在正常流逝,等在这样环境里的飞船回到地球自已的家园后,看到的将是已经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地球,真让人感叹,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那么,能到达未来的什么时间段,就全在于对速度、重力、波等数据的把握和控制了。
能不能回到过去呢?我认为,这个也是可以实现的。在同一个虫洞中,如果进行正方向螺旋旋转,可以到达未来,那么,把虫洞中重力、速度、波的特殊属性进行相反方向的作用,让它反螺旋方向旋转,就能回到过去。因为你正方向地运行,时间在前行,你反向运动,就是逆回到了从前。但是到达的可能不是原来的平行世界,而是另一个平行世界。
为什么会有另一个平行世界,你这么说是在幻想吗?一定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其实,我说同一虫洞反螺旋方向旋转,会回到过去,到达另一个平行世界。从斯蒂芬·威廉·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第五章斯蒂芬·威廉·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第六章中,可以看出端倪,以下是节选的三段文字内容:
直到1956年人们都相信,物理定律分别服从三个叫做C、P和T的对称。C(电荷)对称的意义是, 对于粒子和反粒子定律是相同的;P(宇称)对称是指,对于任何情景和它的镜像(右手方向自旋的粒子的镜像变成了左手方向自旋的粒子)定律不变; T(时间)对称是指,如果我们颠倒粒子和反粒子的运动方向,系统应回到原先的那样;换言之,对于前进或后退的时间方向定律是一样的。
1956年, 两位美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作用实际上不服从P对称。换言之,弱力使得宇宙的镜像以不同的方式发展。同一年,他們的一位同事吴健雄证明了他们的预言是正确的。她将放射性元素的核在磁场中排列,使它们的自旋方向一致,然后演示表明,电子在一个方向比另一方向发射出得更多。次年,李和杨为此获得诺贝尔奖。人们还发现弱作用不服从C对称,即是说,它使得由反粒子构成的宇宙的行为和我们的宇宙不同。尽管如此,看来弱力确实服从CP联合对称。也就是说,如果每个粒子都用其反粒子来取代,则由此构成的宇宙的镜像和原来的宇宙以同样的方式发展!但在1964年,还是两个美国人——J·W·克罗宁和瓦尔·费兹——发现,在称为K介子的衰变中,甚至连CP对称也不服从。1980年,克罗宁和费兹为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很多奖是因为显示宇宙不像我们所想像的那么简单而被授予的!)
有一个数学定理说,任何服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理论必须服从CPT联合对称。换言之,如果同时用反粒子来置换粒子,取镜像和时间反演,则宇宙的行为必须是一样的。克罗宁和费兹指出,如果仅仅用反粒子来取代粒子,并且采用镜像,但不反演时间方向,则宇宙的行为于保持不变。所以,物理学定律在时间方向颠倒的情况下必须改变——它们不服从T对称。
早期宇宙肯定是不服从T对称的:当时间往前走时,宇宙膨胀;如果它往后退,则宇宙收缩。而且,由于存在着不服从T对称的力,
以上斯蒂芬·威廉·霍金《时间简史》第五章的内容,宇宙不服从三个叫做C、P和T的对称。以此来看,我认为是存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所以,把虫洞中重力、速度、波的特殊属性进行相反方向的作用,让它反螺旋方向旋转,就能回到过去。但是到达的可能不是原来的平行世界,而是另一个平行世界。
所以,虫洞可能是去往另一个平行世界的途径,只不过构成那个世界的各种参数与我们不同而已。
这里强调的是同一个虫洞。如果不是同一虫洞的话,我们所进行的时光旅行,到底是去向未来,还是回到过去,这个就不能简单地判断了。因为,宇宙中的虫洞是有分别的,有通向未来的虫洞,也有回到过去的虫洞。由于宇宙自奇点大爆炸以来,一直在做膨胀的运动,时间是顺着膨胀的方向前行的。虫洞的主要形态(不是绝对的形态)只要顺着膨胀的方向就是到达未来,如果逆着膨胀的方向,就是回到过去
在这种时空旅行中,人类乘坐的飞船需要特殊的保护。在各种保护措施中,高强力磁场会是其中重要的措施之一。也就是说,在飞船的周围,建立起类似地球磁场那样的高强磁场,象地球磁场抵御日冕一样,抵挡宇宙中的各种粒子、射线的伤害。我们所看到的极光,就是太阳发出的粒子,在地球磁场作用下,被带到南北极形成的。人类幸免受到这些粒子的照射伤害。在地球磁场的保护下,人类繁衍生息。同样的道理,在飞船周围建立起的高强磁场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同时,这个磁场的南北极回收的电子、质子、氦核等带电粒子,以便飞船进行再利用。这让我想起了地球上的人类报告的目击不明飞行物事件,驾驶的车辆、表盘会猝停,那就是遇到了高强力磁场。 前面,在时空弯曲空度公式中,我论述了重力、速度对时间的影响。下面,我论述分析一下这个公式中的时间。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一粒微小的尘埃。地球上的生命放在浩瀚的宇宙中,更是渺小至极。但人类是有智慧的生命,人类将智慧之光射向苍茫宇宙,使得那些冰冷的星球笼罩在智慧的生机之中。
时间是人类智慧的起点。从感知白天夜晚开始,人类开始了智慧之旅。
那么,时间到底是什么?
时间是游离于万物之外的一把尺子,它是测量时空和物质变化的尺子。在没有万物的时候,时间就存在了。把时间归属于有万物就有时间,没有万物就没有时间了,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时间的长度是无限的,处于+∞无限大与-∞无限小之间。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点。只有用这把尺子测量具体事物时,针对具体事物才可能有开始和结束。比如,斯蒂芬·威廉·霍金创作科学著作《时间简史》中,说,时间起始点——宇宙大爆炸奇点;时间终结于——黑洞。就是用时间的尺子去测量宇宙这个具体的事物。
在本文中,我要用时间这把尺子,以黑洞为参照物,来描述时间。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说,时间终结于——黑洞,这是不全面的。应该是时间既终结于——黑洞,也起始于—黑洞。大家对这点应该明白,这很重要。后面的论述,都是基于这点出发的。下面论述的时间旅行中的时间,就是以某个具体的黑洞为标准的。
具体的黑洞与黑洞之间也不相同,包括重力、速度、波、事件视界等,所以,当人类科技水平进化到一定程度时,必定会以具体的某个黑洞的数值做为宇宙时间0的坐标。也就是时间的起点。在本文前半部分论述苏氏定律——时间弯曲度猜想时,曾讲过,当重力和速度无限大到黑洞的状态时,时间就会慢下来,一直到近乎停止不动,也就是时间近似于0。那么,当重力和速度发生微小趋弱的变化时,所用的时间就可以定义为1秒,也就是以此黑洞为标准定义的宇宙时间1秒。
那么,有了这个宇宙时间1秒,就会延续下去,2秒、3秒、4秒......10秒。也许将来科学界会统一宇宙时间是10进位制。10秒就换算成宇宙时间单位分,10分换算成宇宙时间单位小时
有人问,这个进位制怎么与地球时间进位制不一样呀,地球的时间换算是60秒就是1分钟,60分钟就是1小时呀。
这是因为,我们定义的是宇宙时间。是为了将来开展星际旅行时,方便与各个星球的时间进行换算。我们知道,地球的日(24小时)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通常也叫一天;月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自然轨道周期,传统上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年的定义有各种,但基本是地球在轨道上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那么,其它星球,行星绕恒星运动的时间与地球是不一样的。其它星球的日、月、年都是有各自的标准。所以应该统一宇宙时间的进位制,宇宙时间1小时=10分=100秒。方便与各星球的时间进行换算,也方便计算机数据处理。
有的人问了,你定义了宇宙时间,它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是为了時间旅行。(注:应该是时空旅行,只是本段落处以时间为重点论述,才叫时间旅行)
以下讲到的,就是地球上的人类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灾难,所进行的时间旅行。
当地球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人类遇到了核战争、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小行星撞击了地球等,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得恶劣,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时,就需要离开一段时间,让地球经过几千年,上万年的演化,重新恢复生态平衡。
前面我在时空弯曲度公式中讲过,当重力和速度无限大到黑洞的状态时,时间就会慢下来,一直到近乎停止不动,也就是时间近似于0。人类就可以利用人造黑洞(这个黑洞是由人控制的,可以随时叫停),在人造飞船中,进入速度、重力无限大,时间近乎不动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起用的时间,是我前面定义的宇宙时间,宇宙时间过去了1秒,可能其它星球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当我们的飞船在这样的宇宙时间过去了1小时,地球可能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上万年。当乘坐飞船的人们控制人造黑洞,让它恢复到起动之初时,看到的地球已经经历了上千年、上万年的演化,已经恢复了生态平衡,那里一片绿色,生机盎然,原始森林布满了大陆。当然,计算不准确的话,也可能是火山布满了地球大陆等其它景象。
宇宙时间的定义,不光有以上的应用。我们还注意到,它有三个性质:
1、时间的连续性,这个不用我讲,大家都能理解。
2、时间的可选择性。它的含义是,当我们在黑洞时间近乎于0,即时间近乎不动时,我们想到达其它行星的某个时间点,就要计算好需要经过多少宇宙时间,才会到达那个行星几百年或是几千年的时间点,然后前往。这时,这个行星的时间演化,就是一段历史。把这段历史以最小的时间单位切成无数片,我们的前往,就象是抽取了那个时间切片一样。如果我们到达后,发现不是我们想到的那个时间点,或者是我们又反悔,改变主意不去了,我们就可以利用时间的第三个性质,时间的跳跃性。
3、时间的跳跃性。如上所说,我们改弯了主意,重新回到近乎宇宙时间的0点,重新计量好数据,重新前往。这样就可以实现,在一个目标行星的时间历史中跳跃前行。如同重新抽取新的时间切片一样。如同从宇宙时间0点出发,到达地球唐朝后,发现不对,想到达的是宋朝,就重新回到宇宙时间的0点,重新计量好数据前往。我们会发现,抽取不同的时间前往,到达的场景都不一样。这点很象量子力学里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在实验中单个的电子可以同时穿过两条缝隙,在屏幕上留下干涉条纹。科学家在实验中利用侦测仪器试图观察电子到底是如何同时穿过两条缝隙时,电子又表现出了粒子的特性,只是穿过了其中的一条缝隙,在屏幕上留下的不再是干涉条纹,而是点状的图像。这样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就好像电子知道有人在观察它,观察这种行为可以影响电子的选择。时间的可选择性,很象量子力学里人类开展的双缝实验,不看它时,结果可能多样的,看时,就变成了一个。
以上,我们分别分析了时空弯曲度公式中的V (速度) 、 G (重力) 和T ( 时间) 。这个公式在星际探索中会有广泛的应用。现在我所能想到的应用之一,就是人造虫洞。
人类一直有着前往未来或是回到过去的梦想,现在看来,实现这个梦想有两条道路可以走。一是在宇宙中科学研究发现虫洞。二是人造虫洞。第一条途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探索方法的多样化,最终会实现的。第二条途径可能离人类更近一些。因为,通过人造虫洞的科研工作,人类能更好地理解虫洞的构造、组成和规律,熟悉它的运作方式,了解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在探索宇宙中,找到宇宙自然界里的虫洞,为人类造福。
怎样开展人造虫洞的科研工作呢?
在本文开始讲到的时空弯曲度的公式,是我们可以很好利用的工具之一。
我們知道,黑洞一定是时光隧道(虫洞)的一条途径,但时光隧道(虫洞)不一定就是黑洞。对黑洞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虫洞。在黑洞里,事件视界是不可逃逸的边界,如同黑洞的单向膜,没有任何东西包括光可以通过这层膜逃离黑洞。从外向内越过它,人就永远回不来了,也会被撕成碎片。此外,在黑洞的奇点处,经典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它自身的崩溃,所有已知的科学定律在大爆炸奇点处失效。所以,在人造虫洞中是不能逾越事件视界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能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科学定律去构建人造虫洞,并确定人造虫洞中事件视界的数值。人造虫洞的最大时空弯曲度也就在事件视界终了。至于事件视界后面的未知世界,只能留给以后的科学探索者了。
那么,用什么去界定事件视界的数值,然后,在人造虫洞中不使时空弯曲度的值超越事件视界呢?可以用时空弯曲度的公式来界定。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公式中的三个量界定事件视界的可能。
首先是V (速度) 。前面我讲了,人造虫洞只能用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科学定律去构建,现代科技所知的最快V (速度)是光速,也就是说事件视界处的V (速度的值是光速,精确值为299792458m/s,约合每秒30万公里。G (重力)的数值是按人类能制造出的人造重力需实验确定的最大值。有的人问了,这个人造虫洞的事件视界处的熏力如何通过实验加以确定?可以用量子理论中的量子纠缠现象加以确定。可以向这个人造虫洞发射一个量子比特,如果你还能观测到它,就说明时空弯曲度的值还没有过事件视界。当你观测不到它时,就说明此时的时空弯曲度已经过了人造虫洞的事件视界的数值。以此来确定人造虫洞事件视界的数值。再说一下最后一个量T ( 时间), 前文我定义了的宇宙时间,当然,人类的科技水平要定义宇宙时间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之前,在人造虫洞的研究中,时间暂时可以用地球人类的时间秒、分、小时等即可。这样,人造虫洞里事件视界的数值就是:
有了这个数值,只要我们在虫洞的实验中,不逾越它,人造虫洞都是安全的。实验的最主要环境就是人造重力,人造速度和该虫洞确定的时间单位。在这个环境中,还有一个因素需要我们考虑,就是组成虫洞的维度波。
前文我曾讲过,虫洞的第七个维度可能是波。在人造虫洞中,前六个空维度都存在,接下来的一个时空维度波,也就是量子纠缠现象。人造的虫洞,一定是一个很特异的时空,哈佛大学的教授马尔达西那表示,“时空应该在一个充满量子比特的系统中出现,在这个系统中,量子会高度的纠缠和相互作用。”换言之,量子纠缠能产生一个能拥有引力的时空。因此,你也可以说,引力会从量子效应中快速产生。我想,如果量子纠缠能产引力,那么它也只是归属于时空弯曲度公式中的G (重力)范畴。
量子纠缠极可能是人类没有意识到的一个时空维度造成的结果。就象卷曲成螺旋形的一条线,这条线的两个端点接近但没有连接在一起,在二维空间里,这两个端点之间是一条直线,非常遥远。但在三维空间里,这两个点却近在咫尺,瞬时联系。所以,量子纠缠是人类未知的时空维度的体现,这个特殊现象也是研究新维度的一条途径。
人造虫洞,涉及到人造重力乃至黑洞。宇宙中的黑洞都是超大质量的恒星由于自身引力坍塌形成的超小体积黑洞,这听起来惊世骇俗,但现代的科学研究人员表示,这个实验在仪器上使用几个原子或者离子就能完成。科学研究者运行用量子回路理论在实验室中构建类虫洞量子回路的实验,让人造虫洞出现了曙光。
总之,人造虫洞是人类在一定宇宙时间内可以控制重力、速度和波(量子属性)的时空隧道。有了可控性,飞船从虫洞里出来才有可能。从人造虫洞里出来,一是靠飞船强大的引擎推力,挣脱重力的束缚。二是人类可以控制重力、速度和波(量子属性)的量,使各项数值变成人类地球适应的常数状态,从而达到从虫洞中解脱。
以上,我论述了五个内容:
一、时空弯曲度
二、虫洞里的第七个维度可能是波
三、同一虫洞反螺旋方向旋转,会回到过去,到达另一个平行世界。
四、宇宙时间和时间旅行
五、人造虫洞
以上内容的研究,对于人类更好地利用多维时空,取捷径到达宇宙中想去的地方,快捷宇宙旅行提供了研究方向和理论指导。也有助于人类在宇宙文明中,从行星文明向恒星文明的跨越。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威廉·霍金.时间简史[J].时间简史,1988(1)1-20
【2】斯蒂芬·威廉·霍金.时间简史[J].时间简史,1988(1)101-200
黑龙江省双鸭市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龙兴支行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关健词:三维时空;七维时空;虫洞;宇宙时间;时间旅行;人造虫洞
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对宇宙的认识,是随着知识的更新不断发展变化的。目前,人类对于宇宙空间的认识,停留在三维空间,也就是长、宽、高方面。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没有离开过这个三维空间。有一点科学常识的人,一直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多维的,但多维是什么样的,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
其实,三维时空是最原始的空间,人类对三维时空有充分的认识,但对多维时空却所知甚少,这也证明了人类还停留在原始的科技状态。这并不改变人类是生活在多维时空的事实。
因为地球上的生物、地球外的天体,都在运动,都在变化。运动变化的本身,也就存在着运动的速度V。物体的移动,物体的所处三维空间,是随着移动而不断发生变化的,移动即意味着速度,速度则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三维空间加上速度、时间,变成了五维空间,在速度、时间的影响下,三维空间的本身就在不停地变化着。它们运动的速度越快,空间发生的变化越大,空间发生的弯曲就越大。
是不是仅仅是速度、时间影响着三维空间的变化呢?不是的,椐目前所知,还有一个因素影响着它的变化,就是重力。重力越大,时空的弯曲度也就越大。很久以前,人们以为光线是直的,后来,经过观察认证,光线到达地球时,受到重力(地球吸引力)的影响,发生了弯曲。這个弯曲,就是在重力的影响下,时空发生了变形,太阳的光线也在变形的时空里,弯成了一道弧。这也间接证明了重力对时空形态的影响。
在这里,我把空间维度发生的弯曲度,用字母B表示。影响时空弯曲度的三个因素分别是速度、重力、时间。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述:
在我闸述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前,先要介绍一下,我们所处的时空的运动方式。现在的宇宙时空,是以螺旋形的形态向前高速运动的。因此,地球的时空也是呈螺旋形的。但为什么我们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扭曲呢?这是因为,地球上的人和物相对比宇宙的时空来讲,太渺小了。犹如在哥伦布航海证明地球是圆的之前,人们都以为地球的大地是平的一样。
这个时空的弯曲度,在速度和重力的影响下,速度、重力越大,时空扭曲的也就越快。并分成两种形态,一种在速度、重力无限大时,比如黑洞状态,时空就会弯曲成一个圆,甚至一个点。另一种是当速度、重力没有绝对大时,时空就呈螺旋形高速运动。
下面,我们逐一闸述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当V (速度) 越大时,时空的弯曲度就越大,当它不断加快时,三维空间的长、宽、高(可以把这三个要素想象成一个立体坐标,由长、宽、高构成的坐标的原点即是0点),在呈螺旋形前行中加快变形,在长、宽、高呈螺旋形扭曲到极点时,就会交汇成一个点,也就是坐标的原点,也是空间的三维交汇成一个点。这样,再从这个点出发,就会到达不同的长宽高宇宙空间世界。G (重力)同样如此,重力大越,时空的弯曲度也就越大。当G (重力)无限大到黑洞的程度时,时空就会弯曲成一个圆。在时空弯曲度这个公式中,V (速度)、G (重力)与 T ( 时间)的关系是,速度越快,时间越慢。重力越大,时间越慢。这个公式中的单位参数,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用途或计算需要,根据人类常用的计量单位,即V (速度)、G (重力)与 T ( 时间)的单位进行设定。也可以统一设定,例如,时间定为秒,熏力设为牛顿,速度设为千米/每秒。
这个公式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影响时空弯曲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人类对三维空间认识的基础上,加上了时间、速度和重力变成了六维时空 。
其实,速度这个维度从热力学第三定律中也能休现出来。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客观规律。也就是说, 物体分子和原子中和热能有关的各种运动形态不可能全部被停止。这与量子力学的观点相符合, 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也就是说“ 运动是物质的不可分割的属性”。任何一种运动形态都不可能完全消失,运动无时不在。人类生活的地球每天也以每秒近30千米的线速度前行。也就是说速度这个维度无时不在。
重力这个维度,从牛顿的万有引力也能得到证明。引力和物质是并存的,有物质就有引力,一切物质之间都有引力。当我们观看电视里的国家航天员进入太空站时,在离地表100公里左右,即将进入太空的边缘的时侯,看到他们因失重飞了起来,你就会明白,重力一直在陪伴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所以,人类从古至今就生活在六维的时空里,只是因为V (速度)、G (重力)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数值和环境,没有感觉而已。如果想真切体会六维时空是什么样的感觉,当然是在速度和重力无限加大,时间变慢的环境中去体验。
基于以上论述,为了取得对宇宙世界更深入的了解,科研工作者最应该做的,我认为就是对银河系,对周边的宇宙,进行统一的测量,绘制出宇宙的时空弯曲度图谱,即时空弯曲度的太空图。以便对我们周围的宇宙有更清晰准确的了解。知道任何一处的时空弯曲的情况。这样,对于快捷宇宙旅行提供有益的帮助。对于人类还不清楚的虫洞研究也会有促进作用。一般来讲,两个时空弯曲的形态靠的越近,越可能发生虫洞现象。这样就会发现,在宇宙中最有可能存在虫洞的某些区域,或是真实存在着螺旋形卷曲的时空洞(虫洞)。虫洞就象人体肌肉中的血管或是筋一样,通向宇宙中的各处。当然,发现虫洞的过程可能有很远的路要走,主要取决于虫洞的开启和关闭的状态,目前还不能确定,它是常态的,还是由暗物质维持着虫洞出口的开启,这个以待科学工作者的探索。
我们知道,光既是粒子,也是波。光具有一个事物的两面性。在虫洞中,光的波的属性体现的会更强些。虫洞极有可能就是由长、宽、高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速度、重力这三个维度,然后由波的特珠属性与以上维度交织在一起,形成虫洞并保持着延伸,达成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时间旅行。也就是说,在虫洞中,由波形成了七维时空。说到波,现代科学已经建立了量子力学,在量子纠缠等领域的研究中跃进。量子纠缠以及其它波的属性,共同构建了虫洞的七维时空。 斯蒂芬·威廉·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第六章黑洞中,曾有过这样的论述,
广义相对论方程存在一些解,这些解使得我们的航天员可能看到裸奇点。他也许能避免撞到奇点上去,而穿过一个“虫洞”来到宇宙的另一区域。看来这给空间——时间内的旅行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但是不幸的是,所有这些解似乎都是非常不稳定的;最小的干扰,譬如一个航天员的存在就会使之改变,以至于他还没能看到此奇点,就撞上去而结束了他的时间。换言之,奇点总是发生在他的将来,而从不会在过去。强的宇宙监督猜测是说,在一个现实的解里,奇点总是或者整个存在于将来(如引力坍缩的奇点),或者整个存在于过去(如大爆炸)。因为在接近裸奇点处可能旅行到过去,所以宇宙监督猜测的某种形式的成立是大有希望的。这对科学幻想作家而言是不错的,它表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生命曾经平安无事:有人可以回到过去,在你投胎之前杀死你的父亲或母亲!
我引用以上斯蒂芬·威廉·霍金的论述,只是在说明,虫洞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也一定存在于宇宙及我们的现实之中,所以,人类的未来可以借助虫洞以进行时光旅行。
顺便说一下,在时光旅行中,能否到达未来,答案是肯定的,这毋庸质疑。在时空弯曲度的公式中,对速度、重力与时间之间关系已经做过阐述,当时间变慢,而其它星球的时间还在正常运行时,你回到那个星球,就是到了未来。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速度、重力无限大的环境里,时间慢的近乎不动了,但地球等其它星球的时光却还在正常流逝,等在这样环境里的飞船回到地球自已的家园后,看到的将是已经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地球,真让人感叹,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那么,能到达未来的什么时间段,就全在于对速度、重力、波等数据的把握和控制了。
能不能回到过去呢?我认为,这个也是可以实现的。在同一个虫洞中,如果进行正方向螺旋旋转,可以到达未来,那么,把虫洞中重力、速度、波的特殊属性进行相反方向的作用,让它反螺旋方向旋转,就能回到过去。因为你正方向地运行,时间在前行,你反向运动,就是逆回到了从前。但是到达的可能不是原来的平行世界,而是另一个平行世界。
为什么会有另一个平行世界,你这么说是在幻想吗?一定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其实,我说同一虫洞反螺旋方向旋转,会回到过去,到达另一个平行世界。从斯蒂芬·威廉·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第五章斯蒂芬·威廉·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第六章中,可以看出端倪,以下是节选的三段文字内容:
直到1956年人们都相信,物理定律分别服从三个叫做C、P和T的对称。C(电荷)对称的意义是, 对于粒子和反粒子定律是相同的;P(宇称)对称是指,对于任何情景和它的镜像(右手方向自旋的粒子的镜像变成了左手方向自旋的粒子)定律不变; T(时间)对称是指,如果我们颠倒粒子和反粒子的运动方向,系统应回到原先的那样;换言之,对于前进或后退的时间方向定律是一样的。
1956年, 两位美国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作用实际上不服从P对称。换言之,弱力使得宇宙的镜像以不同的方式发展。同一年,他們的一位同事吴健雄证明了他们的预言是正确的。她将放射性元素的核在磁场中排列,使它们的自旋方向一致,然后演示表明,电子在一个方向比另一方向发射出得更多。次年,李和杨为此获得诺贝尔奖。人们还发现弱作用不服从C对称,即是说,它使得由反粒子构成的宇宙的行为和我们的宇宙不同。尽管如此,看来弱力确实服从CP联合对称。也就是说,如果每个粒子都用其反粒子来取代,则由此构成的宇宙的镜像和原来的宇宙以同样的方式发展!但在1964年,还是两个美国人——J·W·克罗宁和瓦尔·费兹——发现,在称为K介子的衰变中,甚至连CP对称也不服从。1980年,克罗宁和费兹为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很多奖是因为显示宇宙不像我们所想像的那么简单而被授予的!)
有一个数学定理说,任何服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理论必须服从CPT联合对称。换言之,如果同时用反粒子来置换粒子,取镜像和时间反演,则宇宙的行为必须是一样的。克罗宁和费兹指出,如果仅仅用反粒子来取代粒子,并且采用镜像,但不反演时间方向,则宇宙的行为于保持不变。所以,物理学定律在时间方向颠倒的情况下必须改变——它们不服从T对称。
早期宇宙肯定是不服从T对称的:当时间往前走时,宇宙膨胀;如果它往后退,则宇宙收缩。而且,由于存在着不服从T对称的力,
以上斯蒂芬·威廉·霍金《时间简史》第五章的内容,宇宙不服从三个叫做C、P和T的对称。以此来看,我认为是存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所以,把虫洞中重力、速度、波的特殊属性进行相反方向的作用,让它反螺旋方向旋转,就能回到过去。但是到达的可能不是原来的平行世界,而是另一个平行世界。
所以,虫洞可能是去往另一个平行世界的途径,只不过构成那个世界的各种参数与我们不同而已。
这里强调的是同一个虫洞。如果不是同一虫洞的话,我们所进行的时光旅行,到底是去向未来,还是回到过去,这个就不能简单地判断了。因为,宇宙中的虫洞是有分别的,有通向未来的虫洞,也有回到过去的虫洞。由于宇宙自奇点大爆炸以来,一直在做膨胀的运动,时间是顺着膨胀的方向前行的。虫洞的主要形态(不是绝对的形态)只要顺着膨胀的方向就是到达未来,如果逆着膨胀的方向,就是回到过去
在这种时空旅行中,人类乘坐的飞船需要特殊的保护。在各种保护措施中,高强力磁场会是其中重要的措施之一。也就是说,在飞船的周围,建立起类似地球磁场那样的高强磁场,象地球磁场抵御日冕一样,抵挡宇宙中的各种粒子、射线的伤害。我们所看到的极光,就是太阳发出的粒子,在地球磁场作用下,被带到南北极形成的。人类幸免受到这些粒子的照射伤害。在地球磁场的保护下,人类繁衍生息。同样的道理,在飞船周围建立起的高强磁场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同时,这个磁场的南北极回收的电子、质子、氦核等带电粒子,以便飞船进行再利用。这让我想起了地球上的人类报告的目击不明飞行物事件,驾驶的车辆、表盘会猝停,那就是遇到了高强力磁场。 前面,在时空弯曲空度公式中,我论述了重力、速度对时间的影响。下面,我论述分析一下这个公式中的时间。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一粒微小的尘埃。地球上的生命放在浩瀚的宇宙中,更是渺小至极。但人类是有智慧的生命,人类将智慧之光射向苍茫宇宙,使得那些冰冷的星球笼罩在智慧的生机之中。
时间是人类智慧的起点。从感知白天夜晚开始,人类开始了智慧之旅。
那么,时间到底是什么?
时间是游离于万物之外的一把尺子,它是测量时空和物质变化的尺子。在没有万物的时候,时间就存在了。把时间归属于有万物就有时间,没有万物就没有时间了,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时间的长度是无限的,处于+∞无限大与-∞无限小之间。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点。只有用这把尺子测量具体事物时,针对具体事物才可能有开始和结束。比如,斯蒂芬·威廉·霍金创作科学著作《时间简史》中,说,时间起始点——宇宙大爆炸奇点;时间终结于——黑洞。就是用时间的尺子去测量宇宙这个具体的事物。
在本文中,我要用时间这把尺子,以黑洞为参照物,来描述时间。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说,时间终结于——黑洞,这是不全面的。应该是时间既终结于——黑洞,也起始于—黑洞。大家对这点应该明白,这很重要。后面的论述,都是基于这点出发的。下面论述的时间旅行中的时间,就是以某个具体的黑洞为标准的。
具体的黑洞与黑洞之间也不相同,包括重力、速度、波、事件视界等,所以,当人类科技水平进化到一定程度时,必定会以具体的某个黑洞的数值做为宇宙时间0的坐标。也就是时间的起点。在本文前半部分论述苏氏定律——时间弯曲度猜想时,曾讲过,当重力和速度无限大到黑洞的状态时,时间就会慢下来,一直到近乎停止不动,也就是时间近似于0。那么,当重力和速度发生微小趋弱的变化时,所用的时间就可以定义为1秒,也就是以此黑洞为标准定义的宇宙时间1秒。
那么,有了这个宇宙时间1秒,就会延续下去,2秒、3秒、4秒......10秒。也许将来科学界会统一宇宙时间是10进位制。10秒就换算成宇宙时间单位分,10分换算成宇宙时间单位小时
有人问,这个进位制怎么与地球时间进位制不一样呀,地球的时间换算是60秒就是1分钟,60分钟就是1小时呀。
这是因为,我们定义的是宇宙时间。是为了将来开展星际旅行时,方便与各个星球的时间进行换算。我们知道,地球的日(24小时)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通常也叫一天;月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自然轨道周期,传统上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年的定义有各种,但基本是地球在轨道上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那么,其它星球,行星绕恒星运动的时间与地球是不一样的。其它星球的日、月、年都是有各自的标准。所以应该统一宇宙时间的进位制,宇宙时间1小时=10分=100秒。方便与各星球的时间进行换算,也方便计算机数据处理。
有的人问了,你定义了宇宙时间,它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是为了時间旅行。(注:应该是时空旅行,只是本段落处以时间为重点论述,才叫时间旅行)
以下讲到的,就是地球上的人类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灾难,所进行的时间旅行。
当地球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人类遇到了核战争、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小行星撞击了地球等,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得恶劣,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时,就需要离开一段时间,让地球经过几千年,上万年的演化,重新恢复生态平衡。
前面我在时空弯曲度公式中讲过,当重力和速度无限大到黑洞的状态时,时间就会慢下来,一直到近乎停止不动,也就是时间近似于0。人类就可以利用人造黑洞(这个黑洞是由人控制的,可以随时叫停),在人造飞船中,进入速度、重力无限大,时间近乎不动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起用的时间,是我前面定义的宇宙时间,宇宙时间过去了1秒,可能其它星球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当我们的飞船在这样的宇宙时间过去了1小时,地球可能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上万年。当乘坐飞船的人们控制人造黑洞,让它恢复到起动之初时,看到的地球已经经历了上千年、上万年的演化,已经恢复了生态平衡,那里一片绿色,生机盎然,原始森林布满了大陆。当然,计算不准确的话,也可能是火山布满了地球大陆等其它景象。
宇宙时间的定义,不光有以上的应用。我们还注意到,它有三个性质:
1、时间的连续性,这个不用我讲,大家都能理解。
2、时间的可选择性。它的含义是,当我们在黑洞时间近乎于0,即时间近乎不动时,我们想到达其它行星的某个时间点,就要计算好需要经过多少宇宙时间,才会到达那个行星几百年或是几千年的时间点,然后前往。这时,这个行星的时间演化,就是一段历史。把这段历史以最小的时间单位切成无数片,我们的前往,就象是抽取了那个时间切片一样。如果我们到达后,发现不是我们想到的那个时间点,或者是我们又反悔,改变主意不去了,我们就可以利用时间的第三个性质,时间的跳跃性。
3、时间的跳跃性。如上所说,我们改弯了主意,重新回到近乎宇宙时间的0点,重新计量好数据,重新前往。这样就可以实现,在一个目标行星的时间历史中跳跃前行。如同重新抽取新的时间切片一样。如同从宇宙时间0点出发,到达地球唐朝后,发现不对,想到达的是宋朝,就重新回到宇宙时间的0点,重新计量好数据前往。我们会发现,抽取不同的时间前往,到达的场景都不一样。这点很象量子力学里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在实验中单个的电子可以同时穿过两条缝隙,在屏幕上留下干涉条纹。科学家在实验中利用侦测仪器试图观察电子到底是如何同时穿过两条缝隙时,电子又表现出了粒子的特性,只是穿过了其中的一条缝隙,在屏幕上留下的不再是干涉条纹,而是点状的图像。这样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就好像电子知道有人在观察它,观察这种行为可以影响电子的选择。时间的可选择性,很象量子力学里人类开展的双缝实验,不看它时,结果可能多样的,看时,就变成了一个。
以上,我们分别分析了时空弯曲度公式中的V (速度) 、 G (重力) 和T ( 时间) 。这个公式在星际探索中会有广泛的应用。现在我所能想到的应用之一,就是人造虫洞。
人类一直有着前往未来或是回到过去的梦想,现在看来,实现这个梦想有两条道路可以走。一是在宇宙中科学研究发现虫洞。二是人造虫洞。第一条途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探索方法的多样化,最终会实现的。第二条途径可能离人类更近一些。因为,通过人造虫洞的科研工作,人类能更好地理解虫洞的构造、组成和规律,熟悉它的运作方式,了解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在探索宇宙中,找到宇宙自然界里的虫洞,为人类造福。
怎样开展人造虫洞的科研工作呢?
在本文开始讲到的时空弯曲度的公式,是我们可以很好利用的工具之一。
我們知道,黑洞一定是时光隧道(虫洞)的一条途径,但时光隧道(虫洞)不一定就是黑洞。对黑洞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虫洞。在黑洞里,事件视界是不可逃逸的边界,如同黑洞的单向膜,没有任何东西包括光可以通过这层膜逃离黑洞。从外向内越过它,人就永远回不来了,也会被撕成碎片。此外,在黑洞的奇点处,经典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它自身的崩溃,所有已知的科学定律在大爆炸奇点处失效。所以,在人造虫洞中是不能逾越事件视界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能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科学定律去构建人造虫洞,并确定人造虫洞中事件视界的数值。人造虫洞的最大时空弯曲度也就在事件视界终了。至于事件视界后面的未知世界,只能留给以后的科学探索者了。
那么,用什么去界定事件视界的数值,然后,在人造虫洞中不使时空弯曲度的值超越事件视界呢?可以用时空弯曲度的公式来界定。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公式中的三个量界定事件视界的可能。
首先是V (速度) 。前面我讲了,人造虫洞只能用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科学定律去构建,现代科技所知的最快V (速度)是光速,也就是说事件视界处的V (速度的值是光速,精确值为299792458m/s,约合每秒30万公里。G (重力)的数值是按人类能制造出的人造重力需实验确定的最大值。有的人问了,这个人造虫洞的事件视界处的熏力如何通过实验加以确定?可以用量子理论中的量子纠缠现象加以确定。可以向这个人造虫洞发射一个量子比特,如果你还能观测到它,就说明时空弯曲度的值还没有过事件视界。当你观测不到它时,就说明此时的时空弯曲度已经过了人造虫洞的事件视界的数值。以此来确定人造虫洞事件视界的数值。再说一下最后一个量T ( 时间), 前文我定义了的宇宙时间,当然,人类的科技水平要定义宇宙时间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之前,在人造虫洞的研究中,时间暂时可以用地球人类的时间秒、分、小时等即可。这样,人造虫洞里事件视界的数值就是:
有了这个数值,只要我们在虫洞的实验中,不逾越它,人造虫洞都是安全的。实验的最主要环境就是人造重力,人造速度和该虫洞确定的时间单位。在这个环境中,还有一个因素需要我们考虑,就是组成虫洞的维度波。
前文我曾讲过,虫洞的第七个维度可能是波。在人造虫洞中,前六个空维度都存在,接下来的一个时空维度波,也就是量子纠缠现象。人造的虫洞,一定是一个很特异的时空,哈佛大学的教授马尔达西那表示,“时空应该在一个充满量子比特的系统中出现,在这个系统中,量子会高度的纠缠和相互作用。”换言之,量子纠缠能产生一个能拥有引力的时空。因此,你也可以说,引力会从量子效应中快速产生。我想,如果量子纠缠能产引力,那么它也只是归属于时空弯曲度公式中的G (重力)范畴。
量子纠缠极可能是人类没有意识到的一个时空维度造成的结果。就象卷曲成螺旋形的一条线,这条线的两个端点接近但没有连接在一起,在二维空间里,这两个端点之间是一条直线,非常遥远。但在三维空间里,这两个点却近在咫尺,瞬时联系。所以,量子纠缠是人类未知的时空维度的体现,这个特殊现象也是研究新维度的一条途径。
人造虫洞,涉及到人造重力乃至黑洞。宇宙中的黑洞都是超大质量的恒星由于自身引力坍塌形成的超小体积黑洞,这听起来惊世骇俗,但现代的科学研究人员表示,这个实验在仪器上使用几个原子或者离子就能完成。科学研究者运行用量子回路理论在实验室中构建类虫洞量子回路的实验,让人造虫洞出现了曙光。
总之,人造虫洞是人类在一定宇宙时间内可以控制重力、速度和波(量子属性)的时空隧道。有了可控性,飞船从虫洞里出来才有可能。从人造虫洞里出来,一是靠飞船强大的引擎推力,挣脱重力的束缚。二是人类可以控制重力、速度和波(量子属性)的量,使各项数值变成人类地球适应的常数状态,从而达到从虫洞中解脱。
以上,我论述了五个内容:
一、时空弯曲度
二、虫洞里的第七个维度可能是波
三、同一虫洞反螺旋方向旋转,会回到过去,到达另一个平行世界。
四、宇宙时间和时间旅行
五、人造虫洞
以上内容的研究,对于人类更好地利用多维时空,取捷径到达宇宙中想去的地方,快捷宇宙旅行提供了研究方向和理论指导。也有助于人类在宇宙文明中,从行星文明向恒星文明的跨越。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威廉·霍金.时间简史[J].时间简史,1988(1)1-20
【2】斯蒂芬·威廉·霍金.时间简史[J].时间简史,1988(1)101-200
黑龙江省双鸭市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龙兴支行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