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的语文教学界显得有些浮躁,马伟平老师凭借其韧性、静气和人文气息显得卓尔不群。他坚持研习“结构尝试教学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与体系,追寻语文教学的“融通”之境。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思考;结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0072-01
【作者简介】严华银,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南京,210013)副主任,研究员,江苏省特级教师。
认识马伟平,究竟是在王俊之前还是之后,似乎很难说得清楚。王俊是宜兴实验中学的校长,也是马伟平的“领导”。王俊在学校发起了一场课堂的改革“运动”,与团队成员一道,在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用多年的努力,建构起“结构尝试教学法”,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强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和体系的重要,较好地矫正了课改后因误解课改精神而导致的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泛滥成灾”的偏向。
我曾在省里有关论文评比的现场,读到马老师的一些观点和思想,又去学校看他的随堂课,才越发感受到他的才气和思维的品质,学厚、识高,又严谨、缜密,尤善于架构设计。足以见马老师是一个善于借助理论又很具理性的十分用心的语文人、语文实践者。我以为,语文人的成长,是有其规律可循、道理可说的。
坚韧的心劲。韧性几乎是一切成功者的成功元素。就教育教学而言,中小学语文教师尽管重在“执行”和“操作”,尽管在高校、在专家那儿接受了那么多的“科学”和“真理”,但具体到落实真做的环节,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之所以如此,是与教学者各自的“理解”和“领会”层次高低不同相关的。比如,当很多人都被这专家、那学者的“宏大叙事”裹挟而行的时候,马伟平则是从语文教育的本源出发、从现实语文课堂和语文教育的问题出发,从教师和学生教学语文的规律出发,从解决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的角度,提出“融通”的语文教学观,这是其长期孜孜不倦的实践以及实践之后认真、谨慎思索的结果。他关于“融通”的追寻以及为之所作出的解析,我是支持和认同的,因为这符合语文课程“工具”价值与“人文”本质的特点,而且有他自认的学理和自身的践行作为支撑,因而也是科学的。大约在10余年前,当人文性大行其道的时候,我提出过,所谓“统一”,应该是“文本中的人文因子、教学者的人文精神和实际教学中的侧重知识”三位一体,而不是本无多少“人文”的教师在课堂中弃知识于不顾而大肆宣讲连自己都不信不守的“人文”。
恒久的静气。在当下的语文改革大潮中,到处“红旗”猎猎,喧嚣声声,被严重“市场化”了的语文研究领域和部分语文人士,几乎片刻不安宁也片刻不让人安宁,山头包装成了“流派”,“口号”幻化成了“理念”和“思想”,“贴牌”和“注水”几乎是语文“场”中司空见惯的常态。问题就出在太急着想扬名了,太急着想不朽了。很少有人安静下来,持久地安静下来,想一点关于语文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想一点关于自己的实实在在的语文问题。马老师“十年磨一剑”,终成“正果”,实在不易,也实在了得。这“磨”,是思想之磨,它需要心无旁骛,甚或一意孤行;这“磨”,磨出的是思想,其要义就在于“自说自话”,有“一家之言”。
马老师务实,低调,温和,而且质朴,纯粹,还有着江南人的沉静和矜持;他不属于那种神采飞扬、才华横溢一类,而属于那种“暗然而日章”的“藏锋”一族。马老师是书生,是如今语文教师群体中难得的书生,且多诚厚,深爱语文,执着教育,斯庶几近乎“人文”矣!有“人文”垫底,又加持以“静气”和“韧性”,即便身处当下名利山海之风啸潮涌“转型”季,如马老师一般的语文人又何事而不成?!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思考;结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0072-01
【作者简介】严华银,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南京,210013)副主任,研究员,江苏省特级教师。
认识马伟平,究竟是在王俊之前还是之后,似乎很难说得清楚。王俊是宜兴实验中学的校长,也是马伟平的“领导”。王俊在学校发起了一场课堂的改革“运动”,与团队成员一道,在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用多年的努力,建构起“结构尝试教学法”,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强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和体系的重要,较好地矫正了课改后因误解课改精神而导致的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泛滥成灾”的偏向。
我曾在省里有关论文评比的现场,读到马老师的一些观点和思想,又去学校看他的随堂课,才越发感受到他的才气和思维的品质,学厚、识高,又严谨、缜密,尤善于架构设计。足以见马老师是一个善于借助理论又很具理性的十分用心的语文人、语文实践者。我以为,语文人的成长,是有其规律可循、道理可说的。
坚韧的心劲。韧性几乎是一切成功者的成功元素。就教育教学而言,中小学语文教师尽管重在“执行”和“操作”,尽管在高校、在专家那儿接受了那么多的“科学”和“真理”,但具体到落实真做的环节,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之所以如此,是与教学者各自的“理解”和“领会”层次高低不同相关的。比如,当很多人都被这专家、那学者的“宏大叙事”裹挟而行的时候,马伟平则是从语文教育的本源出发、从现实语文课堂和语文教育的问题出发,从教师和学生教学语文的规律出发,从解决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的角度,提出“融通”的语文教学观,这是其长期孜孜不倦的实践以及实践之后认真、谨慎思索的结果。他关于“融通”的追寻以及为之所作出的解析,我是支持和认同的,因为这符合语文课程“工具”价值与“人文”本质的特点,而且有他自认的学理和自身的践行作为支撑,因而也是科学的。大约在10余年前,当人文性大行其道的时候,我提出过,所谓“统一”,应该是“文本中的人文因子、教学者的人文精神和实际教学中的侧重知识”三位一体,而不是本无多少“人文”的教师在课堂中弃知识于不顾而大肆宣讲连自己都不信不守的“人文”。
恒久的静气。在当下的语文改革大潮中,到处“红旗”猎猎,喧嚣声声,被严重“市场化”了的语文研究领域和部分语文人士,几乎片刻不安宁也片刻不让人安宁,山头包装成了“流派”,“口号”幻化成了“理念”和“思想”,“贴牌”和“注水”几乎是语文“场”中司空见惯的常态。问题就出在太急着想扬名了,太急着想不朽了。很少有人安静下来,持久地安静下来,想一点关于语文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想一点关于自己的实实在在的语文问题。马老师“十年磨一剑”,终成“正果”,实在不易,也实在了得。这“磨”,是思想之磨,它需要心无旁骛,甚或一意孤行;这“磨”,磨出的是思想,其要义就在于“自说自话”,有“一家之言”。
马老师务实,低调,温和,而且质朴,纯粹,还有着江南人的沉静和矜持;他不属于那种神采飞扬、才华横溢一类,而属于那种“暗然而日章”的“藏锋”一族。马老师是书生,是如今语文教师群体中难得的书生,且多诚厚,深爱语文,执着教育,斯庶几近乎“人文”矣!有“人文”垫底,又加持以“静气”和“韧性”,即便身处当下名利山海之风啸潮涌“转型”季,如马老师一般的语文人又何事而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