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不断涌入就业市场,近年来,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高才低就、学非所用、知识失业等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过度教育的出现,是国家、高校、企业、个人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从根源上缓解过度教育的现象,必须从国家的政策倾斜、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资源分配、企业的用人观念和个人的择业就业观等因素入手。
关键词:过度教育 知识失业 政策选择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具体表现为受过较高教育的人从事了可以由较低受教育程度的人就能从事的工作,或者受教育者的工资水平相较于其他时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不少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扩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过度教育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下降,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
过度教育的基本概念
对于过度教育的概念界定,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J.毕晓普(J.Bishop)认为过度教育是指一个社会(或个人)拥有的教育超过了它(或他)的所需或所望。约翰·罗布斯特(John Robest)则认为“一个人获得的教育超过其职业通常要求的水平,便属于过度教育”。亨利莱文(Henry M.Levin)教授认为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被称作过度教育:
一是相对于历史上的较高受教育水平者,现在受相同教育水平的人的经济地位下降了;
二是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的期望;
三是工作人员拥有比其工作岗位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
达肯和霍弗曼(Duncan and Hoffman)将教育划分为个人所受教育及工作所需教育,工作所需教育是指从事某种工作实际需要的教育水平。当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时,称为“过度教育”;反之,则称为“教育不足”。
综合以上概念的界定,本文认为,过度教育是指个人的受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从事了与自身受教育水平不匹配的工作,导致高才低就,或者出现了高学历失业人群,造成了人才相对过剩。
中国过度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一)中国过度教育现状
1.过度教育问题日趋严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高校招生人数不断上升。进入21世纪,高校继续扩招的势头更加明显(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我国2002年的招生人数为321万,到2010年扩招至627万,招生人数翻了近一番,年增长率达到8.73%.
表1:2002年~2010年中国高校招生人数统计
年份 报考人数(万人) 录取人数(万人) 录取率
2002 527 321 60.91%
2003 613 382 62.32%
2004 723 447 61.83%
2005 867 504 58.13%
2006 950 540 56.84%
2007 1010 567 56.14%
2008 1050 596 56.8%
2009 1020 630 61.8%
2010 957 627 65.5%
人民网教育频道,http://edu.people.com.cn/GB/116076/10996530.html,2010-2-22.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如表2所示)。近十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2007年以前稳中有升,但是自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待业人数不断上升,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这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或者从事较低学历需求的工作,导致教育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浪费严重。
表2:2001年~2009年高校本科毕业生招生就业统计表
毕业时间 人数 待业人数 就业率
2001年 115万 34万 70%
2002年 145万 37万 74%
2003年 212万 52万 75%
2004年 280万 69万 75%
2005年 340万 79万 76%
2006年 413万 91万 77%
2007年 495万 145万 70%
2008年 559万 173万 68%
2009年 611万 196万 68%
资料来源:大学生创业网http://ha.studentboss.com/html/2009-12-21/44894.htm,2009-12-21.
2.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并存
(1)教育的局部过度与局部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总量过度,但仍处于局部过度与局部不足的尴尬局面。通过比较2007届~2009届各专业大类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见下页表3),我们可以发现:2009年,本科专业门类的就业率中,法学(82.3%)、教育学(83.4%)、农学(84.3%)和历史学(84.6%)的就业率水平明显低于平均就业率88%,并且从2007年~2009年有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在高职高专的专业大类中,法律大类(73.2%)、公共事业大类(81.2%)、艺术设计传媒大类(82%)以及医药卫生大类(82.2%)的就业率也低于平均水平85.2%。这就说明,无论是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还是在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存在着教育不足的现象,这就导致一部分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匹配的工作,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费。 而通过综合比较全国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率(如表4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就平均值而言,学历越高,毕业生就业率越高。这其中的原因是,更多的高学历者进入就业市场,占据了原本由较低学历者就能担任的工作,形成了市场的“挤出”效应,造成市场就业总体学历水平拔高。但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2007年专科生的就业率高于本科生就业率0.7%,到了2011年则高了8%,并且比硕士生高1.4%。专科生的就业率一路攀升,而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就业率则有一路下滑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明晰地感受到盲目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过度教育现象的严重程度。
表4:2003年~2011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率(%)
年份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平均
专科生 33.8 56.5 70.3 66.3 76.7 60.7
本科生 75.7 72.1 69.6 67.2 68.7 70.7
硕士生 89.1 82.5 82.8 67.6 75.3 79.5
博士生 74.6 77.2 85.8 73.8 83.0 78.9
资料来源: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37.
(2)大学生就业出现明显“极化”现象
“极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发展极的聚集,劳动力资源的聚集也是“极化”的一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极化”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部门的集中,二是就业地域的集中。
2008年~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中(如表5所示),毕业生倾向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其中,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选择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而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则更倾向于选择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另外,毕业生对政府机构和科研事业单位的就业热情并无减退,这从一直火爆的“国考热”中可见一斑。而对于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则明显偏低,使这一领域成为人才紧缺的重灾区。
表5:2008届~2010届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雇主类型分布*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个体
2008届 本28%专17% 本39%专60%
2009届 本28%专16% 本41%专62%
2010届 本31%专18% 本40%专63%
中外合资/独资 政府机构/ 科研事业 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
本17.5%专17% 本13.5%专5% 本2%专1%
本14.5%专14% 本14%专6% 本2.5%专2%
本17%专13% 本10%专5% 本2%专1%
* 本=本科毕业生 专=高职高专毕业生
数据来源: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资料整理.
就业地域的集中特征则更为明显(如表6所示):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主要倾向于流向副省级城市及直辖市,而地级城市及区县城市则较少得到毕业生的青睐。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成为不少毕业生参加工作的首选之地,甚至在北京等地郊区出现了大学生“蚁族”,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表6:2008届~2009届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期望就业城市类型分布
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
2008届 本77.5%专69% 本85.5%专81%
2009届 本33.5%专19% 本42%专45%
地级城市 区县
2008届 本61%专63% 本30%专41%
2009届 本20%专26% 本4.5%专10%
* 本=本科毕业生 专=高职高专毕业生 2008届调查数据为多选结果,2009届调查数据为单选结果.
数据来源: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资料整理.
(二)我国过度教育的成因
1.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
(1)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人数众多,但由于基础教育只是普及基础性的知识,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缓慢,因此常常被政府所忽视;而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立即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更加倾向于投入更多的资金扩张高等教育规模,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这就造成了高等教育投资过多,扩张过快,而基础教育则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局面,也埋下了过度教育的危机。
(2)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专业对市场的敏感度很高,一段时期内计算机、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一段时期内教育与管理类毕业生走俏。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要么传统守旧,专业设置基本遵循旧制,不按市场需求设置;要么盲目跟风,大量扩招热门专业学生,导致市场需求过饱,埋下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危机。
(3)资源分配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的国家,东部地区的发展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所得到的各类资源自然也比中西部地区多出数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教育资源“东多西少”的分配状况也变得更加严重。东部地区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人才从趋于饱和走向过度饱和,高学历人才随处可见,而中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则相对匮乏。东部地区由于高学历人才众多,企业招聘时便自然而然提高了学历门槛,从而使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从事了学历要求低的工作,导致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而正是由于此种现象,又逼迫求职者们不得不提高自身的学历以增加求职的砝码,如此循环往复,导致过度教育愈演愈烈,形成了恶性循环。 2.企业用人观念不科学
市场的调节具有盲目性,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是导致企业提高入职者学历标准的一个原因。但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因素不容忽视——企业用人观念不科学。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企业都认为,员工的学历水平越高越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企业自身的水平,因此在招聘时故意提高入职门槛,招聘高学历人才从事本来由较低学历人才就能胜任的工作,造成“高才低用”的现象。长此以往,无论是较低学历还是较高学历的劳动力都无法获得与自身学历相匹配的工作,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求职者们只好无奈地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以谋求更好的工作岗位。这样,过度教育在中国愈演愈烈,造成高教资源以及人才资源的双重浪费。
3.个人教育及就业观念不正确
在西方国家,教育如果得不到充分利用,个人会考虑将投资投入到更加有利可图的领域,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需求的格局。但在我国,这种情况却并不多见。一方面,我国至今还保留着“学历崇拜”的传统,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普遍认为,学历越高,今后的发展越好。因此,在教育的投资上,整个社会都表现出毫不吝啬的姿态,很多贫困家庭砸锅卖铁也要供子女读大学,甚至攻读硕士。另一方面,受到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很多毕业生惧怕“毕业即失业”,果断选择继续读研或者出国留学,从而规避失业的风险。这种消极的就业观念虽然能让毕业生们暂时逃避,但毕业后,他们又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又会有很多人选择继续读博。这样的后果,虽然个人的学历水平上去了,但造成了高学历人才的相对过剩。于是,在毕业之后,这些高学历人才中的大部分只能“委曲求全”地从事本来可以由本科甚至大专生就可从事的工作。由此,过度教育只能愈演愈烈。
政策建议
(一)国家
一个国家人才结构应分为高、中、初三个能级别,其中应以中、初两种为主要构成部分。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人才需求结构,应该以普通中等教育、中职、中专、技校的多元发展为主,高等教育的精英培训为辅,而不是盲目地扩张高等教育规模,应该按照比例发展各类教育,实现人才结构的均衡发展。此外,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国家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这样,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才会不断趋于合理。
(二)高校
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所谓的“热门专业”,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本无可厚非,但毫无原则地扩招热门专业无疑会造成相关领域人才需求的过度饱和,而“冷门专业”则会遭遇鲜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十分不利于各学科的均衡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盲目设置使大量“热门专业”出现过多的相关人才,导致其中一部分毕业生无法获得适合自己专业的职位。因此,针对此类现象,高校应该明确意识到,盲目跟风设置和扩招“热门专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在人才培养机制上,高校应该考虑各学科、各领域的均衡发展,高等教育重要的不是“求量”,而是“求质”——培养素质更高的专业精英和未来的行业领袖。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高校也应该照顾到所有学科的均衡发展,而不要重此轻彼。
(三)企业
在现代社会,很多企业往往片面追求员工的高学历,而忽视工作的实际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共存的局面。殊不知,企业的人才结构应该是多元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工作的需要合理接纳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实行以岗定人和以人定岗的结合运用。一个成功的企业,员工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应该呈现金字塔的形状。金字塔顶端的企业高层次管理人员人数约占企业总人数的1/10,其学历应是企业内部最高的;金字塔中部的中层管理人员人数约占企业总人数的2/10,其应该具备大专和本科以上学历;金字塔的底部人数约占企业总人数的7/10,具备中专或职业教育学历即可。因此,在招聘时,企业应该按照不同岗位的职位需求选择各种学历层次的员工,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个人
个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学历越高,以后的前程就会越好。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此外,虽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个人也应该勇敢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利用自身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经过在职场上的摸爬滚打,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及素养。在工作了一定年限之后,可以根据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选择继续深造的专业,明确自己的发展道路,做到从容且不盲目。
参考文献:
[1][美]卡诺伊·马丁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64.
[2]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3.
[3][美]亨利·莱文著,曾满超等译.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教育决策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22.
[4]Duncan,Hoffman.The Incidence and Wage Effects of Overeducation[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81,(1):75-86.
[5]李少元.教育经济纵横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76.
[6]毕海水.浅谈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危害成因及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 2000,(4):36-37.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于 洋]
关键词:过度教育 知识失业 政策选择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具体表现为受过较高教育的人从事了可以由较低受教育程度的人就能从事的工作,或者受教育者的工资水平相较于其他时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不少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扩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过度教育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下降,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
过度教育的基本概念
对于过度教育的概念界定,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J.毕晓普(J.Bishop)认为过度教育是指一个社会(或个人)拥有的教育超过了它(或他)的所需或所望。约翰·罗布斯特(John Robest)则认为“一个人获得的教育超过其职业通常要求的水平,便属于过度教育”。亨利莱文(Henry M.Levin)教授认为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被称作过度教育:
一是相对于历史上的较高受教育水平者,现在受相同教育水平的人的经济地位下降了;
二是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的期望;
三是工作人员拥有比其工作岗位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
达肯和霍弗曼(Duncan and Hoffman)将教育划分为个人所受教育及工作所需教育,工作所需教育是指从事某种工作实际需要的教育水平。当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时,称为“过度教育”;反之,则称为“教育不足”。
综合以上概念的界定,本文认为,过度教育是指个人的受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从事了与自身受教育水平不匹配的工作,导致高才低就,或者出现了高学历失业人群,造成了人才相对过剩。
中国过度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一)中国过度教育现状
1.过度教育问题日趋严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高校招生人数不断上升。进入21世纪,高校继续扩招的势头更加明显(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我国2002年的招生人数为321万,到2010年扩招至627万,招生人数翻了近一番,年增长率达到8.73%.
表1:2002年~2010年中国高校招生人数统计
年份 报考人数(万人) 录取人数(万人) 录取率
2002 527 321 60.91%
2003 613 382 62.32%
2004 723 447 61.83%
2005 867 504 58.13%
2006 950 540 56.84%
2007 1010 567 56.14%
2008 1050 596 56.8%
2009 1020 630 61.8%
2010 957 627 65.5%
人民网教育频道,http://edu.people.com.cn/GB/116076/10996530.html,2010-2-22.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如表2所示)。近十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2007年以前稳中有升,但是自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待业人数不断上升,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这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或者从事较低学历需求的工作,导致教育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浪费严重。
表2:2001年~2009年高校本科毕业生招生就业统计表
毕业时间 人数 待业人数 就业率
2001年 115万 34万 70%
2002年 145万 37万 74%
2003年 212万 52万 75%
2004年 280万 69万 75%
2005年 340万 79万 76%
2006年 413万 91万 77%
2007年 495万 145万 70%
2008年 559万 173万 68%
2009年 611万 196万 68%
资料来源:大学生创业网http://ha.studentboss.com/html/2009-12-21/44894.htm,2009-12-21.
2.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并存
(1)教育的局部过度与局部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总量过度,但仍处于局部过度与局部不足的尴尬局面。通过比较2007届~2009届各专业大类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见下页表3),我们可以发现:2009年,本科专业门类的就业率中,法学(82.3%)、教育学(83.4%)、农学(84.3%)和历史学(84.6%)的就业率水平明显低于平均就业率88%,并且从2007年~2009年有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在高职高专的专业大类中,法律大类(73.2%)、公共事业大类(81.2%)、艺术设计传媒大类(82%)以及医药卫生大类(82.2%)的就业率也低于平均水平85.2%。这就说明,无论是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还是在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存在着教育不足的现象,这就导致一部分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匹配的工作,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费。 而通过综合比较全国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率(如表4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就平均值而言,学历越高,毕业生就业率越高。这其中的原因是,更多的高学历者进入就业市场,占据了原本由较低学历者就能担任的工作,形成了市场的“挤出”效应,造成市场就业总体学历水平拔高。但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2007年专科生的就业率高于本科生就业率0.7%,到了2011年则高了8%,并且比硕士生高1.4%。专科生的就业率一路攀升,而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就业率则有一路下滑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明晰地感受到盲目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过度教育现象的严重程度。
表4:2003年~2011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率(%)
年份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平均
专科生 33.8 56.5 70.3 66.3 76.7 60.7
本科生 75.7 72.1 69.6 67.2 68.7 70.7
硕士生 89.1 82.5 82.8 67.6 75.3 79.5
博士生 74.6 77.2 85.8 73.8 83.0 78.9
资料来源: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37.
(2)大学生就业出现明显“极化”现象
“极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发展极的聚集,劳动力资源的聚集也是“极化”的一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极化”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部门的集中,二是就业地域的集中。
2008年~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中(如表5所示),毕业生倾向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其中,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选择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而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则更倾向于选择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另外,毕业生对政府机构和科研事业单位的就业热情并无减退,这从一直火爆的“国考热”中可见一斑。而对于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则明显偏低,使这一领域成为人才紧缺的重灾区。
表5:2008届~2010届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雇主类型分布*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个体
2008届 本28%专17% 本39%专60%
2009届 本28%专16% 本41%专62%
2010届 本31%专18% 本40%专63%
中外合资/独资 政府机构/ 科研事业 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
本17.5%专17% 本13.5%专5% 本2%专1%
本14.5%专14% 本14%专6% 本2.5%专2%
本17%专13% 本10%专5% 本2%专1%
* 本=本科毕业生 专=高职高专毕业生
数据来源: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资料整理.
就业地域的集中特征则更为明显(如表6所示):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主要倾向于流向副省级城市及直辖市,而地级城市及区县城市则较少得到毕业生的青睐。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成为不少毕业生参加工作的首选之地,甚至在北京等地郊区出现了大学生“蚁族”,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表6:2008届~2009届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期望就业城市类型分布
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
2008届 本77.5%专69% 本85.5%专81%
2009届 本33.5%专19% 本42%专45%
地级城市 区县
2008届 本61%专63% 本30%专41%
2009届 本20%专26% 本4.5%专10%
* 本=本科毕业生 专=高职高专毕业生 2008届调查数据为多选结果,2009届调查数据为单选结果.
数据来源: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资料整理.
(二)我国过度教育的成因
1.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
(1)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人数众多,但由于基础教育只是普及基础性的知识,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缓慢,因此常常被政府所忽视;而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立即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更加倾向于投入更多的资金扩张高等教育规模,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这就造成了高等教育投资过多,扩张过快,而基础教育则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局面,也埋下了过度教育的危机。
(2)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专业对市场的敏感度很高,一段时期内计算机、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一段时期内教育与管理类毕业生走俏。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要么传统守旧,专业设置基本遵循旧制,不按市场需求设置;要么盲目跟风,大量扩招热门专业学生,导致市场需求过饱,埋下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危机。
(3)资源分配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的国家,东部地区的发展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所得到的各类资源自然也比中西部地区多出数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教育资源“东多西少”的分配状况也变得更加严重。东部地区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人才从趋于饱和走向过度饱和,高学历人才随处可见,而中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则相对匮乏。东部地区由于高学历人才众多,企业招聘时便自然而然提高了学历门槛,从而使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从事了学历要求低的工作,导致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而正是由于此种现象,又逼迫求职者们不得不提高自身的学历以增加求职的砝码,如此循环往复,导致过度教育愈演愈烈,形成了恶性循环。 2.企业用人观念不科学
市场的调节具有盲目性,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是导致企业提高入职者学历标准的一个原因。但还有另一个层面的因素不容忽视——企业用人观念不科学。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企业都认为,员工的学历水平越高越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企业自身的水平,因此在招聘时故意提高入职门槛,招聘高学历人才从事本来由较低学历人才就能胜任的工作,造成“高才低用”的现象。长此以往,无论是较低学历还是较高学历的劳动力都无法获得与自身学历相匹配的工作,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求职者们只好无奈地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以谋求更好的工作岗位。这样,过度教育在中国愈演愈烈,造成高教资源以及人才资源的双重浪费。
3.个人教育及就业观念不正确
在西方国家,教育如果得不到充分利用,个人会考虑将投资投入到更加有利可图的领域,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需求的格局。但在我国,这种情况却并不多见。一方面,我国至今还保留着“学历崇拜”的传统,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普遍认为,学历越高,今后的发展越好。因此,在教育的投资上,整个社会都表现出毫不吝啬的姿态,很多贫困家庭砸锅卖铁也要供子女读大学,甚至攻读硕士。另一方面,受到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很多毕业生惧怕“毕业即失业”,果断选择继续读研或者出国留学,从而规避失业的风险。这种消极的就业观念虽然能让毕业生们暂时逃避,但毕业后,他们又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又会有很多人选择继续读博。这样的后果,虽然个人的学历水平上去了,但造成了高学历人才的相对过剩。于是,在毕业之后,这些高学历人才中的大部分只能“委曲求全”地从事本来可以由本科甚至大专生就可从事的工作。由此,过度教育只能愈演愈烈。
政策建议
(一)国家
一个国家人才结构应分为高、中、初三个能级别,其中应以中、初两种为主要构成部分。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人才需求结构,应该以普通中等教育、中职、中专、技校的多元发展为主,高等教育的精英培训为辅,而不是盲目地扩张高等教育规模,应该按照比例发展各类教育,实现人才结构的均衡发展。此外,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国家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这样,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才会不断趋于合理。
(二)高校
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所谓的“热门专业”,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本无可厚非,但毫无原则地扩招热门专业无疑会造成相关领域人才需求的过度饱和,而“冷门专业”则会遭遇鲜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十分不利于各学科的均衡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盲目设置使大量“热门专业”出现过多的相关人才,导致其中一部分毕业生无法获得适合自己专业的职位。因此,针对此类现象,高校应该明确意识到,盲目跟风设置和扩招“热门专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在人才培养机制上,高校应该考虑各学科、各领域的均衡发展,高等教育重要的不是“求量”,而是“求质”——培养素质更高的专业精英和未来的行业领袖。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高校也应该照顾到所有学科的均衡发展,而不要重此轻彼。
(三)企业
在现代社会,很多企业往往片面追求员工的高学历,而忽视工作的实际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共存的局面。殊不知,企业的人才结构应该是多元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工作的需要合理接纳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实行以岗定人和以人定岗的结合运用。一个成功的企业,员工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应该呈现金字塔的形状。金字塔顶端的企业高层次管理人员人数约占企业总人数的1/10,其学历应是企业内部最高的;金字塔中部的中层管理人员人数约占企业总人数的2/10,其应该具备大专和本科以上学历;金字塔的底部人数约占企业总人数的7/10,具备中专或职业教育学历即可。因此,在招聘时,企业应该按照不同岗位的职位需求选择各种学历层次的员工,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个人
个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学历越高,以后的前程就会越好。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此外,虽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个人也应该勇敢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利用自身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经过在职场上的摸爬滚打,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及素养。在工作了一定年限之后,可以根据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选择继续深造的专业,明确自己的发展道路,做到从容且不盲目。
参考文献:
[1][美]卡诺伊·马丁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64.
[2]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3.
[3][美]亨利·莱文著,曾满超等译.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教育决策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22.
[4]Duncan,Hoffman.The Incidence and Wage Effects of Overeducation[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81,(1):75-86.
[5]李少元.教育经济纵横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76.
[6]毕海水.浅谈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危害成因及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 2000,(4):36-37.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