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自身经历,表达自己心态的记叙文,要表达出真情实感,总体来说有下列四个要点:
一是真。有人感到好笑,既是写自己,焉有不真之理!但是往往就这么奇怪。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写记叙文,出现问题最多的就在真实性方面,写自己时,也不例外。这是由长期教和学中引导的不当和观念的失误决定的。宣扬崇高,推举伟大,表彰优秀,使得人们特别是学生不敢正视平凡,不能优待缺陷,不愿表白隐衷。于是,一旦写自己,写记叙性文字,未下笔,便“意在笔先”我要造假了。其实,同学们写自己时,保持十分的真,守住十分的纯,便是至高无上的了。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童趣之实、童情之真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在眼前。捉小虫的忘我,与先生“恶作剧”的无聊,哪有半点大作家的影子,我们看来,如此写实实在有损鲁迅先生自身的“伟大形象”!但也正因如此,我们发现了伟大形象身上也具有的人情味的一面,可亲可近的一面。如此,作者也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物,一个真人!这也正是“真”的魅力。反之,编造的文章却由于其虚假,无法展示具体的过程、内容,而让人觉得其描述的苍白,其结果非但不能感人,反倒令人可笑。
二是特别。“特”,就是不人云亦云。也就是说,写自己就要写出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实际上,你之所以成为你,正是因为你在某些方面有迥异于他人的地方。否则,地球上的你、我、他,还有什么区别可言!关键是对自己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写自己这个“人”,就要去筛选自己的思想、个性、脾气、爱好、习惯、行为、追求等方面的不同寻常之处;写与自己相关的“事”,就要去研究事情的性质、价值,事情的经过、细节等特异之处。
仍以鲁迅的回忆散文为例,鲁迅先生家庭的境遇由盛而衰,他在此困境下辗转读书。正因为这一独特性,他不论怎样写,不论是写在自传中,还是描述在美文中,同样能打动人心,启迪心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陶冶。
如今的市场社会里,产品强调特点,人才强调特长,地方强调特色;既如此,用“特”来要求被写的自己尤其是作品中的“自己”,不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吗?
三是细。文学作品,比如小说等的描写中,把写的最为细致、细腻、细巧的部分,叫做细节。有人说,细节是文学作品的生命,诚不为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写自己在百草园中雪地捕鸟的场面,写得多么逼真有趣,其关键就在细致、准确;而写三味书屋中先生诵读时的得意,何其细致: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样细腻的描写,才让一个旧时私塾先生教书时投入、执著、得意甚至稍带迂腐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四是活。写出有活气、灵气的文章,将自己表现得生动、活泼,或者写活自己各方面的个性和生活,这需要运用灵动、闪亮的语言,需要运用一定的描写和表现方法。
鲁迅写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写老师诵读时的神态动作,略带一点夸张;写自己和伙伴们趁先生不备,做一些恶作剧片段,略带一点儿自贬。总之,好像不论对先生还是对自己,都带有那么一点讽刺,但却让读者读到了一种真实、活泼和亲切,很难与丑化自己、批判老师挂起钩来。原来,这讽刺、嘲笑是善意的,感情是真挚的。
可见,要想写活,还是需要像鲁迅那样掌握一点技巧的,还是需要一些文字基本功的。比如比喻、夸张、讽刺手法的使用,比如一些精美词语的点缀。但更为重要的是不能丢弃一颗纯真之心,一份难能可贵的童情童趣。鲁迅的眼,就是充满童真,闪烁稚气,饱含好奇的;若是老于世故、老气横秋,或者放弃甚至敌视童稚,再有多好的文辞,也难以有灵动的文章和文章中灵动的自己。
一是真。有人感到好笑,既是写自己,焉有不真之理!但是往往就这么奇怪。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写记叙文,出现问题最多的就在真实性方面,写自己时,也不例外。这是由长期教和学中引导的不当和观念的失误决定的。宣扬崇高,推举伟大,表彰优秀,使得人们特别是学生不敢正视平凡,不能优待缺陷,不愿表白隐衷。于是,一旦写自己,写记叙性文字,未下笔,便“意在笔先”我要造假了。其实,同学们写自己时,保持十分的真,守住十分的纯,便是至高无上的了。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童趣之实、童情之真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在眼前。捉小虫的忘我,与先生“恶作剧”的无聊,哪有半点大作家的影子,我们看来,如此写实实在有损鲁迅先生自身的“伟大形象”!但也正因如此,我们发现了伟大形象身上也具有的人情味的一面,可亲可近的一面。如此,作者也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物,一个真人!这也正是“真”的魅力。反之,编造的文章却由于其虚假,无法展示具体的过程、内容,而让人觉得其描述的苍白,其结果非但不能感人,反倒令人可笑。
二是特别。“特”,就是不人云亦云。也就是说,写自己就要写出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实际上,你之所以成为你,正是因为你在某些方面有迥异于他人的地方。否则,地球上的你、我、他,还有什么区别可言!关键是对自己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写自己这个“人”,就要去筛选自己的思想、个性、脾气、爱好、习惯、行为、追求等方面的不同寻常之处;写与自己相关的“事”,就要去研究事情的性质、价值,事情的经过、细节等特异之处。
仍以鲁迅的回忆散文为例,鲁迅先生家庭的境遇由盛而衰,他在此困境下辗转读书。正因为这一独特性,他不论怎样写,不论是写在自传中,还是描述在美文中,同样能打动人心,启迪心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陶冶。
如今的市场社会里,产品强调特点,人才强调特长,地方强调特色;既如此,用“特”来要求被写的自己尤其是作品中的“自己”,不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吗?
三是细。文学作品,比如小说等的描写中,把写的最为细致、细腻、细巧的部分,叫做细节。有人说,细节是文学作品的生命,诚不为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写自己在百草园中雪地捕鸟的场面,写得多么逼真有趣,其关键就在细致、准确;而写三味书屋中先生诵读时的得意,何其细致: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样细腻的描写,才让一个旧时私塾先生教书时投入、执著、得意甚至稍带迂腐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四是活。写出有活气、灵气的文章,将自己表现得生动、活泼,或者写活自己各方面的个性和生活,这需要运用灵动、闪亮的语言,需要运用一定的描写和表现方法。
鲁迅写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写老师诵读时的神态动作,略带一点夸张;写自己和伙伴们趁先生不备,做一些恶作剧片段,略带一点儿自贬。总之,好像不论对先生还是对自己,都带有那么一点讽刺,但却让读者读到了一种真实、活泼和亲切,很难与丑化自己、批判老师挂起钩来。原来,这讽刺、嘲笑是善意的,感情是真挚的。
可见,要想写活,还是需要像鲁迅那样掌握一点技巧的,还是需要一些文字基本功的。比如比喻、夸张、讽刺手法的使用,比如一些精美词语的点缀。但更为重要的是不能丢弃一颗纯真之心,一份难能可贵的童情童趣。鲁迅的眼,就是充满童真,闪烁稚气,饱含好奇的;若是老于世故、老气横秋,或者放弃甚至敌视童稚,再有多好的文辞,也难以有灵动的文章和文章中灵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