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人文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通过对我国人文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与现状的分析,作者提出了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发展需求,根据其功能与特征,就加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培养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将人文精神贯彻到教育中去”的理念在一定意义上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同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行教育改革的今天,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体现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身心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而融入“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基本发展理念,把体育和人的幸福、自由、身心和谐统一、终极价值科学地联系起来,是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1.我国学校体育中的人文教育
  1.1近现代学校体育忽视了人文教育。
  无论是一百多年前传入我国并成为当时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兵式体操”,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增强体质,我国学校体育的主流一直是注重其生物学方面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始终在增强技术、技能方面做文章,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生理负荷、心率、脉搏曲线;最终出现全国体育教育工作者无不量脉搏的可笑局面。虽然对体育早就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认识,但是在实践操作层面,最终还是陷入了轻前者重后者的境地。
  1.2人类对健康的追求要求学校体育重视人文教育。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提出: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更包括道德层面上的健康。只有在这四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而与人类健康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学校体育势必要从简单的发展体力的狭隘区域和政治漩涡内走出来,改变以往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种种狭隘认识,更多地从人文的角度考虑学校体育,实现以人为本,走向以国家利益为重、关注个体和人类发展的立体层次。而原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对人文教育认识的不足和实践中对学生人文教育的缺乏导致体育教学的偏失。
  2.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性人格。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健身性、休闲娱乐性,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休闲的现代健身方法和理念;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能适应日益多样化、全球化的社会生活。
  2.1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
  从教育主体和对象看,体育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其目标、内容、形式、活动方式等都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合适并体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实践和体现。
  2.2学校体育人文教育是学校教育公共的、基本的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德育、智育、美育等共同构成学校教育,并在其中居于基础地位,因为体乃心之基、人之本,育心育人都离不开育体。校园文化是由学校人文体育设施、制度、精神在内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的,其中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的人文体育是校园文化之躯和践行之道,是实践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能集中而鲜明地展现校园文化,体现精神,以及校园文化的其他方面形成有效互动,并且通过这种互动而发展。
  2.3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内容广泛,科学教育为依托。
  学校体育人文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文化世界”中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是关于认识整体发展的应用科学,是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科学,是具有极大社会影响和哲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一门融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为一体兼有自然、社会、人文等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并广泛渗透于自然、社会、人文各学科,从而和自然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以它们为依托利用学校的各种特有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2.4学校体育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是体育教学和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
  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人文体育教育实践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和途径。体育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启迪,领悟体育人文精神,并内化到自身素质中去;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学中做、做中学,有效地获取体育人文知识,增强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校园文化环境也是学校人文体育有效实践的主要渠道和基本保障,具有熏陶、导向、激励凝聚等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5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具有综合教育优势和功能。
  学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广泛内容和强大的科学教育依托赋予了学校人文体育特有的综合教育优势和功能,使它不仅能育体,而且能育心育人,更能健体、健美、健心、健脑。换言之,它不仅能造就学生的身体基础,还能培养主体意识,完善人格,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化。并且,这种教育优势和功能,“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人品、认知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协同合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迁移性”。比如,学校人文体育竞赛活动中的胜败直接关系着学校、团体、组织及个人的荣辱和威望。这就要求参与学生尽力挑战、创新、竞争,从而激发和培养不断挑战自我和人类极限的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和荣誉感,学会正确面对成败。又如,在人文体育活动中,每个参与者都占有一定的位置,承担一定的角色,具备一定的职责,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都要和其他成员交往、合作、协调并关注团体的状况,从而“能认识和遵循体育活动的特定规则和原则,创造成绩受奖,违反规则受罚,这是对社会契约精神及其文明生活方式的了解和学习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促使学生形成并完善社会行为规范,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乃至艺术欣赏能力,培养人文关怀等。
  3.学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实践
  3.1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的人文性。
  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体育的目标为:使全体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各项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即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所以,尊重人性,珍视人格,是人得以发展的前提;调动激发主体性,使之感受到乐趣和树立信心,是人得以发展的最佳途径。学校体育工作者应深刻理解我们从事的这项伟大事业的意义——促使个体“成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目标要具备人文性,也就要求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人文的基本内涵,即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体人性、人权和价值。具体表现在通过体育教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体育的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在教育中重视人文体育,重视人文体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正是顺应了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3.2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
  现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主要局限于运动技术的传授,没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作支撑,许多受教育者对体育仅限于体育锻炼活动的低层次认识。据有关资料显示,75%的学校只有12%及以下的理论课比例,现行的体育理论教材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教法单调、乏味,教材内容简单、笼统,知识陈旧,不切实际。据有关学者在学校的调查统计表明,有42%的学生认为体育理论课可有可无,近20%的学生表示不爱听,这表明体育理论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
  3.3积极营造人文体育环境氛围。
  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运动场地、器材等物资设备是创设情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良好的情境设置,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期待感,形成对问题的强烈追求,有利于发现问题,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另外,我们在观念上要改变以往的纯生物学体育观点,全面发展学生,把体育进行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真正为学生个性发展、人格的完善、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改变人们对体育价值的取向。同时,还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3.4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训练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典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体现。随着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主知学习理论占主导。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流行的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过程,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创新能力,使之适应社会。古人云:“教人未见益趣,必不乐学。”因此,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兴趣情感的。我们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契机,改革体育教学目的和手段,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当他们进入社会,学生时期形成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习惯,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目前学校体育忽视了人文教育,当代学生人文精神严重缺失,传统的体育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身心协调发展”的要求。
  4.2建议。
  4.2.1学校体育的教学管理,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管理方式。
  4.2.2学生的人文素质较高,对文化的感知能力极强,对体育文化的接受能力尤其敏锐。学校体育需要大力传播人文体育理念,营造人文体育环境,于无声中体现体育的现代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4.2.3学校体育的实践需要以人为本调整体育课程设置,体现“发展体育更关心人本身”的人文体育发展理念。
  4.2.4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突出了人文体育内涵,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化,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童昭岗.人文体育[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
  [2]邹卫国,黄双喜.浅谈学校体育中人文体育观的建立[J].体育科学研究,2004,(4).
  [3]王立忠,庞万灵.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4).
  [4]卢伟,林顺治.以人文体育理念探究学校体育教学改革[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
  [5]王春芳.人本主义教学观与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3).
  [6]曹佩芳.新时期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
  [7]邓霞.对高师体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3).
  [8]胡小明.体育的人文精神[J].体育文史,2001,(3).
  [9]骆勤方.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中国学校体育,1999,(2).
  [10]李忠杰.奥林匹克与人类文明[J].北京大学学报,2005,(5).
  [11]谢翔.体育人文内涵[N].中华读书报,2000-11-29.
  [12]任海.奥林匹克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13]熊斗寅.体育文选[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要学会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并使之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优化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把英语课堂教学与多媒体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强化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工具。如今,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是很寻常的事,它为我们随时掌握世界最新信息提供了先决条件。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获取信息资料,掌握浏览英文网页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信息技术运用的操
目的:研究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中药健脾化湿祛瘀冲剂的作用机理。   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钠复制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以结肠损伤评分和MPO评价模型,证实给予100
研究目的:评价疏经防痛临方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肝郁血瘀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2014年07月至2016年02月在四川省中医院妇科门诊符合原发性痛经
摘 要: 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受教育环境与条件的限制,造成语言教学与环境脱节的现象,如何完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深化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些成了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就多年的英语教学心得写一些体会和感悟,以期今后的英语教学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艺术 课堂气氛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自主学习,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为重点。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朱熹说:“教入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也就是说,要学生愿意学,乐意学,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
2005年我们根据当地的生产特点,从江苏省徐州市引进了鲜食加工型甘薯新品种——红香蕉,在本市的大束镇朱庄村进行试种,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研究,探索出鲜食加工型甘薯高产栽
1946年,陶行知先生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提出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陶先生当时的思想就是要求我们用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言语解放学生的思想。而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听到的更多的则是抱怨: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屡教不改。新课改深入人心,教学的目标走向实用化。随着英语课程的改革,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成了引路人,不再是过去教学中的满堂灌。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