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担负着面向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面向人人的教育,其任重而道远。而作为基础文化课的语文教学,将如何抓住机遇,“健康”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服务性,亟待解决。
关键词:文化载体 知识框架 职业意识 感悟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社会对实用性人才需求量每年增加,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教学,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高效课堂,从文化素质、价值认知态度、情感等方面,推动语文教学的功效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重构知识框架,实施有效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在课程改革大潮的影响下,我们语文教师在处理
基础文化与专业实践的关系上,要有突破,要把专业实践从延伸和应用的地位提升为主体地位,把基础文化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地位”转变为“服务地位”,并促进其实践能力的形成。
当然,课程改革的重心并非要否定文化知识,否定文化理论,或者说否定文化理论的应用价值,而是根据新的理念,新的原则对文化理论做出取舍,突出专业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专业技能的实践需要,选择相应的基础文化知识。要突出这一点,仅仅对基础文化知识的深浅(特别是语文)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而必须对原有语文知识进行结构性创新—重构知识框架,实施有效教学。
好的知识结构,还要配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没有有效的教学和适合的教育方法,那我们的教育则是徒劳的。
(一)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量的结果。
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才能将自己的学习效益和时间联系起来。
(三)有效教学要以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要以典型服务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搭建有益桥梁,通向职业之路
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就读生文化基础较差,要养成一种职业意识,深入领会自身今后的职业选择,难度较大。而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学生易于接受,容易理解,那么,我们显然就必须充分地利用这一点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向职业之路的桥梁。
(一)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要想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得强化其职业意识,而要强化其职业意识,就必须唤醒他们的“人”的自我意识。只有充分唤醒“人”的自我意识,才能极大地解放“人”的最大潜能,有益于学生个人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教材,加强双边合作,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萌发、成长。巧设疑问,调动并唤醒“人”的自我意识。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职业发展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最易让人理解,最易于让人接受的教学课程,必须要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要坚持化枯燥为有趣,化单纯的理论知识为实际运用知识的传授,化单纯的课堂教学为全面的课内外相衔接的语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浓郁兴趣。
语文教学中应当寓职业养成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一是结合教材篇目集中开展职业意识养成教育。二是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生发职业意识教育。三是利用课外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
三、构建职业教育的大语文教学观
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必须构建具有职教特点的大语文观。首先,我们必须树立教学为就业服务的意识,树立为市场服务的意识。其次,我们必须开展课内课外相衔接的语文教学活动,将语文教学活动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科目的实验报告、总结等的写作进行指导。再次,我们必须进一步密切语文科目与专业科目教学的联系。最后,我们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教学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以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通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和激励,内化为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张焕芝.语文教师素质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6):17.
[2]周文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6):12
[3]高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与实验[J].教育研究,1998,(5).
关键词:文化载体 知识框架 职业意识 感悟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社会对实用性人才需求量每年增加,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教学,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高效课堂,从文化素质、价值认知态度、情感等方面,推动语文教学的功效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重构知识框架,实施有效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在课程改革大潮的影响下,我们语文教师在处理
基础文化与专业实践的关系上,要有突破,要把专业实践从延伸和应用的地位提升为主体地位,把基础文化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地位”转变为“服务地位”,并促进其实践能力的形成。
当然,课程改革的重心并非要否定文化知识,否定文化理论,或者说否定文化理论的应用价值,而是根据新的理念,新的原则对文化理论做出取舍,突出专业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专业技能的实践需要,选择相应的基础文化知识。要突出这一点,仅仅对基础文化知识的深浅(特别是语文)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而必须对原有语文知识进行结构性创新—重构知识框架,实施有效教学。
好的知识结构,还要配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没有有效的教学和适合的教育方法,那我们的教育则是徒劳的。
(一)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量的结果。
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才能将自己的学习效益和时间联系起来。
(三)有效教学要以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要以典型服务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搭建有益桥梁,通向职业之路
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就读生文化基础较差,要养成一种职业意识,深入领会自身今后的职业选择,难度较大。而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学生易于接受,容易理解,那么,我们显然就必须充分地利用这一点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向职业之路的桥梁。
(一)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要想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得强化其职业意识,而要强化其职业意识,就必须唤醒他们的“人”的自我意识。只有充分唤醒“人”的自我意识,才能极大地解放“人”的最大潜能,有益于学生个人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教材,加强双边合作,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萌发、成长。巧设疑问,调动并唤醒“人”的自我意识。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职业发展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最易让人理解,最易于让人接受的教学课程,必须要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要坚持化枯燥为有趣,化单纯的理论知识为实际运用知识的传授,化单纯的课堂教学为全面的课内外相衔接的语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浓郁兴趣。
语文教学中应当寓职业养成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一是结合教材篇目集中开展职业意识养成教育。二是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生发职业意识教育。三是利用课外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
三、构建职业教育的大语文教学观
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必须构建具有职教特点的大语文观。首先,我们必须树立教学为就业服务的意识,树立为市场服务的意识。其次,我们必须开展课内课外相衔接的语文教学活动,将语文教学活动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科目的实验报告、总结等的写作进行指导。再次,我们必须进一步密切语文科目与专业科目教学的联系。最后,我们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教学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以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通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和激励,内化为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张焕芝.语文教师素质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6):17.
[2]周文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6):12
[3]高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与实验[J].教育研究,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