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曾经与一位朋友相交甚笃,双方你来我往,卿卿我我,相见时只恨时间过得快似飞翔,离别时又嫌日子过得慢如爬行。不得不承认,她这个人属于那种对人全心奉献的女孩,别人若对自己好上三分,自己便想七分地补报别人。因此,那位朋友在她心目中的位置,简直有如泰山珠峰,每当面对那位朋友时,原本倾向节俭的她却仿佛变了个人般地慷慨起来,花起钱来一点也不在乎。不仅如此,在朋友面前的她,往往不由自主地让自己的心处于“不设防状态”,心中所思所想,总是无一遗漏地和盘托出,她甚至想:如果她和朋友能够“台二为一”,该有多么幸福!
除了这位朋友之外,还有另外一位同学也常常被她挂在嘴边,可是她对这位同学的评价,却与她的朋友相去甚远。“他这人真是的,一年半载也不来看我一次,十天半月也不给我打一个电话,就算打来电话,也多半是敷衍般地问候几声了事,别说推心置腹的交谈,就是简单的沟通,也很难做到的,亏他以前还是我的‘死党’,现在却对老同学这么冷漠……”
可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颠倒了这两个人在女孩心目中的位置。
那是一个寒冷的深夜,女孩在横穿马路时,被一辆小轿车撞倒,在急救车呼啸而过的笛声中,有一个人忽然从睡梦中惊醒,他究竟是女孩的朋友,还是她的同学?
经过一番手忙脚乱的抢救,女孩仍旧没有从深度昏迷中醒来,她的朋友听到消息后,也曾来过医院一次,可当他看到双目紧闭的女孩,却悄悄地走掉了。而女孩当年的那位同学,始终独自一人守候在她的床边,默默地期待着她苏醒的一瞬……
一个多星期后,女孩终于奇迹般地睁开了眼睛,女孩万万没想到,她苏醒后第一眼看到的,居然不是自己视为知己的朋友,而是多年未曾谋面的同学。女孩要过手机,连拨十几次朋友的电话,可她听到的,却都是“您拨的用户已关机”。女孩扔掉手机,呆呆地望着同学,老同学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令她泪流满面的话:“你有事,我来了。”
与人相处,绝不能以一时一事论高下,轻易为他人贴上“标签”,做出评断,长途跋涉知马力,日久天长见真诚。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不同身分的“好朋友”和“老同学”,有时候,人应该相信缘分,有时候,人也不能太轻信所谓的缘分。
过去的,永远不会过去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后,人们往往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上,仿佛此言一出,所有的不快就真的会成为“过去式”,被时间一点一点冲刷干净,不留一点影踪,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愉快的事情的确可以过去,但它在人的内心留下的伤痕,绝不会那么容易复合痊愈,这一点是得到心理学证实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遭遇不幸与变故的创痛过去之后,那颗受伤的心却不会复原,而且一生都无法复原。或许,受到的伤痛会暂时从他的记忆中抹去,但那种痛却将保留在他的潜意识里,并影响到他的言行举止,他的心态与思维方式。
我有一位亲戚,他的女儿读中学时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痛失爱女的亲戚急急忙忙从供职的外地赶回家里。操办了女儿的后事之后,他回到了外地那所学校继续教他的书。可是,继续工作了一个学期后,他却做出一个意外的决定,他辞掉了那份收入尚可的工作,孤独而沮丧地回到家里。至于其中的原因,亲戚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据我推测,失去女儿后的他面对学校里与女儿年纪相仿的学生,痛苦和自责给他造成的压抑一点点积累着,终于有一天超过了他对这份工作和生存的需求。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宁可选择退出,宁可忍受贫寒,承受孤独。
由于失去了工作,嫌贫爱富的妻子也弃他而去。孤坐在杂乱无章而又阴涩晦暗的家中,他感受到一种彻骨的落寂与绝望。他只得寻了一份超市保安的差事,不然的话,家里真的要揭不开锅了。
终于有一天,超市里的同事们无意中说起了自己的孩子,一个说孩子考上了大学,现在正准备考研,一阵啧啧称赞之后,另一个同事说她的孩子上了一所职业学院,现在已经是一家企业的王牌技师,每月工资不比大学生少。此刻,站在一旁的他l心如刀绞,一言不发,生怕被别人问到那个他最不愿回答的问题。可是,一个嘴快的同事还是问他:“大勇,你家孩子现在做什么呀?”他脸上扭曲的表情,别提有多难看,支支吾吾几声,便掉头一阵小跑走开了。“他这人真怪。”“他家是不是有事呀?”从此,再见到这些同事,他打个招呼,便悄悄地躲在一旁。
像我的那位亲戚一样,遭遇不幸的人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内向、孤僻、自我封闭,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一道深深的伤疤,一道永远不会愈合的伤疤。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那些性格内向、忧郁孤独的人。我们应该想到,他们是否曾经经历过某种不幸,现在正陷入苦痛之中。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的不是歧视,也不是嘲讽,而是同情、关爱与帮助。
除了这位朋友之外,还有另外一位同学也常常被她挂在嘴边,可是她对这位同学的评价,却与她的朋友相去甚远。“他这人真是的,一年半载也不来看我一次,十天半月也不给我打一个电话,就算打来电话,也多半是敷衍般地问候几声了事,别说推心置腹的交谈,就是简单的沟通,也很难做到的,亏他以前还是我的‘死党’,现在却对老同学这么冷漠……”
可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颠倒了这两个人在女孩心目中的位置。
那是一个寒冷的深夜,女孩在横穿马路时,被一辆小轿车撞倒,在急救车呼啸而过的笛声中,有一个人忽然从睡梦中惊醒,他究竟是女孩的朋友,还是她的同学?
经过一番手忙脚乱的抢救,女孩仍旧没有从深度昏迷中醒来,她的朋友听到消息后,也曾来过医院一次,可当他看到双目紧闭的女孩,却悄悄地走掉了。而女孩当年的那位同学,始终独自一人守候在她的床边,默默地期待着她苏醒的一瞬……
一个多星期后,女孩终于奇迹般地睁开了眼睛,女孩万万没想到,她苏醒后第一眼看到的,居然不是自己视为知己的朋友,而是多年未曾谋面的同学。女孩要过手机,连拨十几次朋友的电话,可她听到的,却都是“您拨的用户已关机”。女孩扔掉手机,呆呆地望着同学,老同学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令她泪流满面的话:“你有事,我来了。”
与人相处,绝不能以一时一事论高下,轻易为他人贴上“标签”,做出评断,长途跋涉知马力,日久天长见真诚。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不同身分的“好朋友”和“老同学”,有时候,人应该相信缘分,有时候,人也不能太轻信所谓的缘分。
过去的,永远不会过去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后,人们往往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上,仿佛此言一出,所有的不快就真的会成为“过去式”,被时间一点一点冲刷干净,不留一点影踪,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愉快的事情的确可以过去,但它在人的内心留下的伤痕,绝不会那么容易复合痊愈,这一点是得到心理学证实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遭遇不幸与变故的创痛过去之后,那颗受伤的心却不会复原,而且一生都无法复原。或许,受到的伤痛会暂时从他的记忆中抹去,但那种痛却将保留在他的潜意识里,并影响到他的言行举止,他的心态与思维方式。
我有一位亲戚,他的女儿读中学时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痛失爱女的亲戚急急忙忙从供职的外地赶回家里。操办了女儿的后事之后,他回到了外地那所学校继续教他的书。可是,继续工作了一个学期后,他却做出一个意外的决定,他辞掉了那份收入尚可的工作,孤独而沮丧地回到家里。至于其中的原因,亲戚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据我推测,失去女儿后的他面对学校里与女儿年纪相仿的学生,痛苦和自责给他造成的压抑一点点积累着,终于有一天超过了他对这份工作和生存的需求。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宁可选择退出,宁可忍受贫寒,承受孤独。
由于失去了工作,嫌贫爱富的妻子也弃他而去。孤坐在杂乱无章而又阴涩晦暗的家中,他感受到一种彻骨的落寂与绝望。他只得寻了一份超市保安的差事,不然的话,家里真的要揭不开锅了。
终于有一天,超市里的同事们无意中说起了自己的孩子,一个说孩子考上了大学,现在正准备考研,一阵啧啧称赞之后,另一个同事说她的孩子上了一所职业学院,现在已经是一家企业的王牌技师,每月工资不比大学生少。此刻,站在一旁的他l心如刀绞,一言不发,生怕被别人问到那个他最不愿回答的问题。可是,一个嘴快的同事还是问他:“大勇,你家孩子现在做什么呀?”他脸上扭曲的表情,别提有多难看,支支吾吾几声,便掉头一阵小跑走开了。“他这人真怪。”“他家是不是有事呀?”从此,再见到这些同事,他打个招呼,便悄悄地躲在一旁。
像我的那位亲戚一样,遭遇不幸的人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内向、孤僻、自我封闭,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一道深深的伤疤,一道永远不会愈合的伤疤。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那些性格内向、忧郁孤独的人。我们应该想到,他们是否曾经经历过某种不幸,现在正陷入苦痛之中。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的不是歧视,也不是嘲讽,而是同情、关爱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