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芳而行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lyiw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早晨,在天光中醒来,一看手机6点了。每天都在闹钟之前醒来,老公还在酣眠,我是当妈的,不敢贪睡。赶紧给女儿准备早餐,牛奶、面包、鸡蛋、坚果、水果或者杂粮粥、豆沙包,间或有小菜。
   一想到一日三餐里藏着家人的健康,也满载着我对他们的爱,所以不敢懈怠。变着花样做:干拌拉条子、麻辣烫、饼夹鸡脯肉、自制烧烤、豆角焖面、炒米饭,周末复杂一点,春饼卷菜、饺子或者馄饨……
   感谢女儿,她胃口好,不挑剔,做什么吃什么。比起那些孩子叛逆的母亲来,我发自内心地感恩,有这样一个懂事的女儿。
   朋友说,要珍惜陪伴孩子的日子,因为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就会和父母渐行渐远。
   每天一边吃午饭一边看蜡笔小新,这是和女儿一天之中最惬意的时刻……
   有时女儿也会聊起学习、聊起学校的一些事情,总是她说的多,我说的少。
   哲人云,我们用一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学会闭嘴。
   站在阴台改成的厨房里,往下一瞥,就见街道北侧的白杨树,叶子一天大似一天了,新绿的叶子总给人以欣喜。偶尔走过的行人步履匆匆,大多戴着口罩。小汽车、出租车、2路公交车在路上来来往往,城市恢复到昔日的车水马龙。
   曾经嫌城市太过喧嚣,而今年的春天我们却开始怀念那热热闹闹的烟火气。
   围着一日三餐,这样简单的目标,日子是容易过的。
  2
   夜晚是安静的,今年学校取消了晚自习,每个人安静地做自己的事。
   女儿在努力学习,我和老公人手一本电纸书。
   土豆卧在脚边,听到楼梯上有人走动,就偶尔叫几声,履行一下职责,大多时候,是百无聊赖的。
   我们四个,各得其所。窗外万家灯火,马路上霓虹闪烁。城市的夜空看不到星星,这是我不喜欢城市的原因之一。
   记得那年去老公的同事家里,那是静宁的一个小村。小院就在山上,夜里我们这些城里人不舍得睡,关了灯,在院子里看星星。深蓝色的夜空,满天的星子一闪一闪的,那么近、那么亮。
   这满天的星斗装饰了我们苍白的梦。
  3
   姥姥说过,我的眼窝太浅,长大了会吃亏。
   喜欢流泪,为了一句话、一件事、一首歌或者一场电影……
   也常常为书中的人物流泪,他们是《1984》里的温斯顿,是《人生海海》里的上校、林阿姨,是《偷书贼》里的莉塞尔、马克斯、汉斯,还有很多很多……为他们哭泣,感受人性的黑暗和光辉。
   有好多书还没有读,有的没有读完,静静地躺在电纸书里;也有一些纸质书籍,是当初贪心购得的,它们站在书架上,等着我的检阅。
   记得毛姆说过,不管学者们怎么评价一本书,不管他们怎样异口同声地竭力颂扬,除非这本书使你感兴趣,否则它就与你毫不相干。
   读什么书,就像交朋友,也是需要缘分的。好书是读不完、读不尽的。
   生活那样平淡乏味,在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的生活之外,于阅读、写作等爱好里,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饶而有趣。
   我没有信仰,但一直坚信文学就是我的信仰,我在文字里获得力量,得到心灵的慰藉,那些文字伴我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4
   来到公园散步,惊觉春已已深。
   春天用尽了民办上最美的顏色来装扮风景。杏花、桃花、紫叶李已经败了,落了一地的粉色花瓣,有些微的伤感。现在是玉兰、连翘、白丁香和紫丁香的时节,开得灿然,柳枝扶疏,槐树刚抽了新芽。
   每一棵树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发芽,不会早也不会晚,一切都刚刚好。
   这是生命的秩序之美,又是本真之美。
   有时停下来拍照,土豆忙着找它的同类,往往搅得不能好好拍,于是将狗绳套在草坪内侧突起的一节塑料管上,那里边是园林工人用来浇水的装置。
   土豆乖乖地卧在那里。
   唉,多傻的狗啊,其实只需轻轻一跳,就挣脱了,那截管子也就五六寸高,离自由只有五六寸的土豆。
   惯性思维让它没有想法,乖乖地被拴着。据说养惯了的牛和马也是如此,哪怕地上插根棍,也可以拴住它们。
   动物远没有人类狡诈。
   逆光拍了几张,感觉那么美、那么自然。阳光、树影、坡地、晨练的人,在暖暖的日光里,有如剪影,有一种静寂之美。
   记得那年约了摄影师拍照,摄影师说,自然一点。
   一个人、一种关系、一方天地,若能处在“自然”的状态中,确实美丽又从容。
   庄子说,安时处顺。
  5
   喜欢四月兰,小小的花,淡淡的浅紫,温柔地开在树下草丛里,不悲不喜。这里的四月兰不及银光公园里的多,那大片大片的花带依偎在大树脚下,向树林深处蜿蜒而去。
   曾经,席地而坐,那一片紫色随风入眼。
   是上小学的时候吧!那时,不知忧愁,小伙伴们放学后轻轻松松就写完了作业。
   晚上,胡乱扒拉一碗饭,就跑去街心公园玩。疯够了,就趁着夜色摘四月兰,用衣襟兜着。那时不懂得怜花惜草,糟蹋了不少。
   把花拿回去,插在自己的罐头瓶子里,心里是欢喜的。干了、蔫了,再去采就是。
   四月兰之后有槐花、芍药、沙枣花、七月菊、夜来香……
   秋天可以摘沙枣来吃,冬天可以玩雪。
   喜欢四月兰的气息,一边坚强如野草似的生长;一边开着低矮忧伤的花。
   似乎忧伤总是和紫色有关。马莲花是紫色的,是姥姥最喜欢的花。马莲花的颜色也是姥姥最喜欢的颜色。
   后来读到戴望舒的《雨巷》。只记得这么一句“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青春期的哀愁啊,仿佛我就是那个姑娘。    后来姥爷、姥姥都不在了,老屋成了断壁残垣。我们的村庄被遗弃,野草丛生。
   很多往事,还有陪伴我们走过一程,却又默默远去的生命,其实并不曾真正远离,只有淡淡的忧伤。
  6
   鸟越小,叫声越好听。
   在树林边,常常只闻其声,不见其踪。驻足聆听,就觉得幸福。
   曾经在松鸣岩森林公园里录过那里的鸟鸣。
   一个人站在一棵大松树下侧耳聆听,叽喳声、啾鸣声,低语的、高歌的,咕咕咕、突突突……等没有游人的时候,屏气凝神,认真地录下这天籁。
   不经意间,同行的人都走远了,偌大的松林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松涛阵阵,鸟鸣声声……此刻,这一方天地只属于我一个人。
   这些年小区和公园里的鸟儿越来越多了,常见的有麻雀、喜鹊、野鸭,有时会偶遇一些不知名的鸟儿。有一次在金岭公园看见一只虎色斑纹、拖着长长的黑色尾羽的鸟儿,待我拿出手机准备拍的时候,它已经飞走了。
   美好总会留有遗憾。
  7
   想起几年前,每当女儿早晨上学临出门时,就央求我:“妈妈早上不上班(那时我上夜班,早上休息),求你遛一遛土豆吧!我们都可以出门,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土豆整天待在家里,哪儿也去不了,总是一个人,它多可怜啊!”
   我不以为意,有很多事情要做呢!收拾收拾屋子,整理整理书架,侍弄侍弄那些花儿,谋划一下今天穿什么衣服……很快一个美好的早晨就过去了,哪有什么闲工夫遛狗!
   女儿见央求无效,就不再央求。
   其實是我没那么喜欢狗,主要是孩子喜欢,我也没有办法,觉得孩子太孤单,有个小狗做伴也好。
  (下转116页)
  (上接98页)
   至于遛狗,总是嫌麻烦!年纪渐长,心也变得柔软,没事就带上土豆溜达溜达,它很开心。
   相处久了,就接纳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狗和我们一样都是鲜活的生命,只不过生命的形式不同罢了。
  8
   你每天走的这条路叫王岘东路,这段路南侧有一溜小白杨,是一些上了年头的老树。你看着杨树的叶子由小变大……后来,心形的叶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
   路上有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小汽车、行人、交警、协警……
   很多时候,人们太过着急,导致都不耐烦,于是大家都在骂。拥堵的时候更甚。开车的骂行人,行人骂开车的。你发现长时间开车的司机,无论平时多么绅士淑女,此时都变得又着急、脾气又坏,一路开一路骂。
   丽江的老人说过,“人一辈子都在朝同一个方向走,那么着急干什么?”
   等红灯的时候,你一边等待一边看杨树上泛白的风。
  责任编辑 王安民
其他文献
格桑花一路热情绽放  阳光抚摸着喜马拉雅的脊梁  牧人的炊烟荡漾着草原的乳香  火车的汽笛在蓝天白云飘扬  一条天路,匍匐在天地之间  虔诚地,叩拜向前     我来了,西藏  我背着皮囊,揣着心脏  抛却世俗的羁绊  放下浮躁的怅惘  远离喧嚣的忧欢  打磨灵魂的守望  梦中曾无数次与你相见  亲近你的这一刻,却仍令我惊叹  伫立在佛偈高巅  仰望着雄伟圣殿  时间  散发着青稞醇香,早已凝蹇不
期刊
童年有什么呢?童年有承载的记忆和不断成长的故事。故事里有风有雨,有歌有吟,还有渐渐滋生的想法。多年以后,回眸去看,那样的风雨根本不值一提,那样的歌吟根本感动不了谁,只有一些想法,在朦朦胧胧的岁月中时隐时现,引领着一个人往大了长。   在我的童年里,与我息息相关的是一方水塘。   我的小学位于邻村,离家五六里地。我上学时,要经过一个河滩——以我那时的眼光来看,它就是一处极为开阔的地方。那里异常宁静
期刊
楔子 虚妄的企图   我一直认为,所谓英雄,不过是敢下大赌注的赌徒,敢于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可是,仅用金钱和财产下注的赌徒,不过是俗世的混世魔头,不会成为英雄。而那些敢于用历史下注,用一个时代下注,用自己的生命下注,为历史发展进程做出奋力一搏的,去博得个体生命在历史长河中位置的,才有可能成为英雄。   英雄如日月,释放干净的光芒;英雄如日月,供地上的人们仰望。人类的很多历
期刊
期刊
1949年9月的一天,坐镇北平香山指挥解放战争的毛泽东在书桌前踱步沉思,几番忖度之后,猛然拿起毛笔,在那份辗转从香港送来的密件上批示:“要保证玉门的安全”.这个让毛泽东甚
期刊
期刊
李麦田每天上班要走十五里的路程,其中有三里还是土路。路上有二尺多宽一尺多深的两道车辙。李麦田骑着自行车在车辙里走,像扭秧歌一样三步五步一跌跤,逢到下雨天只好把车子扛起来前行,遇到嘴勤的老乡问他,上班呀?麦田。李麦田会爽爽快快地答一声,哎,上班!看不出一点不高兴的迹象。   李麦田这么辛苦还这般快乐,是因为他调到了县里的文工团。新来的县委书记有一回下乡巡访,听到了李麦田专场为他演唱的二人转,二人转
期刊
期刊
周日傍晚看过父母后,赵建基开车回家。风在路边的青山里回旋呼啸,清凉的空气使他精神振奋。刚驶进仁和小区,他便觉得事情不对。向右一拐,他看到B8楼下围着一群人。他的公寓所在的B9座落在B8对面,相距不过20米。两幢楼之间的过道上停着几辆警车,气氛异常。他慢慢经过B8楼前,看到警察站在中间单元门口,那儿拉着黄色带子,不准人走近。   把车子停好,他从地下车库里出来,走到聚拢在楼下的邻居们中打探消息。 
期刊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历史。爷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生于1883年。继承了祖父的一份田业,到了民国初期已是民乐永固一带有名的富户。但这个富户与一般的富户不一样,爷爷和祖父都是大善人。常常周济穷人,逢年过节还要支锅舍粥。两人在当地很有威望。民国十七年,从山那边来的马匪打家劫舍,硬是抢走了家里的几十石粮食。祖父和马匪争辩,被活活打死。临走时,还把爷爷打了个半死。从此,爷爷记下了一笔仇,一段对马匪刻骨铭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