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仃的“通灵宝玉”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bnw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8月,自法国归来伊始,张仃按捺不住兴奋之心,给在北戴河疗养的张光宇写了两封信,无意之中,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史料。
  第一封信写于8月8日,内容如下:
  光宇兄:
  回来后哪里也未去,因为十分疲劳,大睡好几天,北京如旧。墨西哥与赤松夫妇画展先后开幕,为酷暑中令人振奋的事。我也极想休息一下,或去北戴河,或在北京近郊,正联系,尚未决定。见过江丰同志,工作还未谈。老庞(薰琹)正忙搬家建校,照过一面,也什么都没谈。郑(可)、祝(大年)来过,谈了些老问题,我也极难表示意见。郁风奔上海,黄部长(苗子)在家做隐士,如此而已。今天想去故宫看看,再谈。
  祝海滨生活快乐,嫂夫人问好!
  信中的“墨西哥”,是指“墨西哥全国造型艺术阵线油画版画展览会”(1956年7月31日至8月19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赤松夫妇画展”,则是“丸木位里、赤松俊子原子弹灾害图及访华旅行写生展览会”(1956年8月4日至8月10日在中国美协展览馆举办)。张仃视两个展览为“酷暑中令人振奋的事”,先告为快。信中所述“工作”问题,在8月22日第二封信中有更清楚的交代:
  光宇兄:
  大年昨自海滨归来,得知你那儿一些情形。我本打算也避暑一番,但等来等去,暑已过去。也就没有什么避的必要了。我现又设法在西山一带找房,乘秋凉画一阵画。
  原子之画结束,墨西哥也快闭幕了,看了人家的东西,不胜感叹。这些画都似曾相识,就是画不出了,如失了“通灵宝玉”——我想路子一定能找到的。
  北京空气较前大不相同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鼓舞了文化界,美协昨天开了会,谈得很热烈,有的同志提出美术界应该自由结社,创立流派,举行个人展览,——都是很好气象。
  中国画院,工艺学院,我都无去的打算,希望向职业化方向努力,当然还要经过若干困难。
  祝你早日恢复健康,重聚京华。
  岁月封存六十余年之后,两封信于2017年在“象势空间”策划的《张光宇文献展》中首次公开。应当承认,在张仃当时公开发表的文字中,很难读到这种随性的表达,这是写给知己的私房话,字里行间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圈内人士知道,张光宇是张仃的伯乐,也是张仃亦师亦友的知交;民主人士张光宇称张仃为“我们的政委”,并表示“张仃到哪儿我也到哪儿”,可见他们的关系不同寻常。
  归纳起来,信中表达了三点意思:第一,张仃不打算去工艺学院(即新成立的中央工艺美院),也不打算去中国画院(他正参与筹备的北京画院);第二,北京近期举办的“丸木位里、赤松俊子原子弹灾害图及访华旅行写生展览会”与“墨西哥全国造型艺术阵线油画版画展览会”,给张仃强烈的刺激,令他感叹“失了‘通灵宝玉’”;第三,党的“双百”方针和文艺界的新气象,使他欢欣鼓舞,欲重温旧梦——做一名自由的“职业画家”。
  以上三点互相关联,其中最关键的,是“失了‘通灵宝玉’”,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无疑是生死攸关的事。“通灵宝玉”语出古典名著《红楼梦》,为女娲补天剩下的最后一块石头,经过数万年天地精气的淬炼,变成“通灵宝玉”,具有神秘的法力。小说主人公贾宝玉出生时,口衔此玉;以后的岁月里,只要一丢失此物,立刻丧魂落魄,变得痴呆。
  作为一位受过延安革命思想洗礼的艺术家、中央美院的领导干部,张仃在莺歌燕舞、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历史背景下,借《红楼梦》中的神话隐喻,试图找回失落的“通灵宝玉”,似乎匪夷所思,也充满风险。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如果在半年之后的“大鸣大放”中被“引蛇出洞”,右派的厄运在劫难逃。这同时也表明:艺术家的思想改造,并非一些人设想的那么容易,尤其是对那些艺术根性顽强的人来说。显然,在张仃的心目中,不管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艺术观念更新到什么程度,艺术的底线永远存在。这道底线与自由的精神主体紧密相关,“通灵宝玉”是这种自由精神主体的高妙隐喻。
  1956年的时空背景下,张仃的这种察觉并不含太多的悲观。或问:在墨西哥及丸木夫妇的画作前,张仃何以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略略一想,不觉莞尔:原来张仃早就画出过这种画!平心而论,二十年前他在《时代漫画》、《上海漫画》等杂志上发表的漫画,艺术水准并不逊色于眼前的作品(当然远不止张仃,也包括他的伯乐张光宇及同行们的作品)。唯其如此,张仃才自信“通灵宝玉”可以找回——“我想路子一定能找到的”。
  确实,张仃的乐观有充分的理由。其时,反右运动尚未启动,美好的理想依然在心头闪耀。除此之外,还有苏联、东欧“解冻”态势下的历史氛围。
  在新中国十七年文化史上,1956年是一段黄金岁月。是年中共八大召开,对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做出合理的判断,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施政纲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提出“双百”方针(文艺创作上“百花齊放”,学术研究上“百家争鸣”),极大地鼓舞了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短短一年时间里,文艺创作、理论研究呈现繁荣景象。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钟惦棐的《电影的锣鼓》、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巴人的《论人情》等,一批具有思想锋芒的作品相继问世,极一时之盛。
  张仃对艺术“通灵宝玉”的追寻,与这个大背景自然相关,但笔者以为,不久前他的法国之行,才是根本性的触机。1956年春,张仃以巴黎国际博览会中国馆总设计的身份来到巴黎,在法国度过四个月难忘的日子,其间有机会拜见心仪已久的艺术大师毕加索,精神受到强烈震荡。张郞郞在《一九五六,老爸故事多》中的回忆可供参考:
  1956年秋季的一个星期天,父亲刚从巴黎回来不久,还在激动兴奋之中,心血来潮,便与母亲带着姐姐乔乔和我,一起去北海公园。在仿膳吃过午饭以后,就全家一起信步走到北海东岸小坡上。那里行人较少,母亲在树下铺了一个单子,大家席地而坐。看来这是爸妈事先设计的,前几天我们要爸爸讲讲巴黎,他说过几天给你们慢慢讲。   爸爸……讲起巴黎的见闻,绘声绘色,眉飞色舞。看来巴黎之行给他一个巨大的震撼。先讲他在巴黎如何绞尽脑汁布置出一个既有中国风味,又能体现出现代大国风度的展览,如何在艺术之都平地拔起一座独特的中国展览馆,又如何得到法国观众的欣赏和赞扬,给西方世界留下一个新中国的崭新印象。
  他又给我们讲如何在博览会期间结识了留法著名画家赵无极,他和老爸一见如故,非常热情。在博览会结束以后,他开着自己的黑色老爷车带着爸爸四处走访。知道老爸最喜欢毕加索的作品,于是带他去多个收藏毕加索作品的画廊、博物馆,甚至仓库,也追寻了毕加索早年在巴黎居住或流连的旧址,老爸被毕加索大量、多元化的创作震惊了。毕加索对艺术是如此认真、勤奋、废寝忘食地探索,让他看到了真正的画家应该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他的心灵受到空前激烈的撞击。父亲激情飞扬的讲述,把我们带入一个艺术童话梦境中。
  关于张仃对毕加索的迷恋,随张仃赴法策展的助手李瀛的叙述更具现场感:“在巴黎期间,张仃先生想看有关毕加索的电影,恰好有位帮助我们工作的老华侨,知道有个专门放映旧纪录片的小电影院,于是带领我们前去。张仃先生终于看到毕加索作画的纪录片(即法国著名电影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拍摄的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这部片子拍得实在太好,大小画面、全景特写互相穿插,摄影师拍摄的方法很特别:毕加索在直立的白纸上用黑笔作画,摄影师从正、反面拍摄,毕加索画每根线的过程,都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影片把毕加索旺盛的精力,惊人的艺术劳动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张仃先生十分佩服毕加索,看完这部电影非常兴奋、激动,说:‘这次回去要画画,做职业画家。’”
  三十年后,张仃曾对记者讲述拜访毕加索时的情形:“那是一天的下午,我们来到了毕加索的工作室,是在海边的一所别墅。当时毕加索睡完午觉,从楼上走下来,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他领着我们先参观了他的工作室,原以为他的工作室一定很华贵,因为他是世界上最有钱的画家,他卖的一幅画的价钱,可以购买了他一生用不完的绘画材料。可是,在这位世界著名的大画家的工作室里,除了他的作品是新的,一切陈设全是破旧的,墙上是不断脱落的灰迹,沙发旧得已经露出了彈簧……所有这一切,这位艺术家好像一点没意识到。他的工作室里,所有的墙上、地上都挂满、摆满了大量新作。可以想象到,他的全部注意力、思想、感情、心灵和生命都投入到艺术的世界中去了。他惊人的艺术劳动和异常旺盛的精力,十分令人佩服。”
  时过境迁,记忆经过筛选,留下最珍贵的颗粒。张仃对毕加索的全部感应,一言以蔽之:艺术至上。在回忆父亲讲述代表团一行人去法国作家维尔高尔家做客时,张郞郞这样叙述:张仃没想到,身为法国作家协会的会长,居然没有工资,靠夫妻两人的手艺养家糊口;维尔高尔用稿费买下一个农村废弃的磨坊,因地制宜,改造成一个朴素大气、具有艺术品位的两层住房。在磨坊的粮仓里,安装一台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半手工复制高清名画,过着清贫而充实的生活。在这座磨坊里,维尔高尔写出他的获奖大作、长篇小说《海的沉默》——“老爸讲到这里,高兴地对我们说:画家、作家只有在这种生活方式下、这种精神状态下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佳作。我和你妈妈也决定了,以后我们就不再拿国家的工资,不再住在单位的宿舍里。我们都成为自由的艺术家、作家,就用我们作品的稿费来养家糊口”。
  不难看出,张仃的真情表白中隐含一个构想,那就是相信“通灵宝玉”一定能够找回。张仃的办法很简单:脱离体制化、集体化的生活方式,像毕加索、维尔高尔那样,做一个自由的、自食其力的职业艺术家。
  张仃坐言起行。据张郞郞回忆:老爸变卖心爱的徕卡相机,加上家里的仅有存款,买下景山东街中老胡同的一个两进的小四合院,于1956年底搬出大雅宝胡同二号中央美院的集体宿舍,搬进新的居所。后来又在香山脚下发现新的世外桃源,于是砸锅卖盆、东凑西拼,加上向张光宇先生的借款,终于在香山北辛村后街买下一个标准的四合院。与此同时,他与昔日艺友张光宇、张正宇、丁聪、郁风、黄苗子、吴祖光、华君武、胡考等一起,积极筹划同人杂志《万象》的复刊(已经民政部批准),拟定的第一期目录上,打头文章就是他的《会晤毕加索》。
  回顾张仃的一生,令人慨叹万端。做一名自由的职业画家,是张仃原本的初心,也是他一辈子的梦想。时代的激流,救亡的使命,却将他早早卷入革命的队伍,成为革命机器上的一颗比较重要的螺丝钉。即便如此,职业画家的梦想依然萦绕不去。当年在鲁艺的东山窑洞闲聊时,胡考问张仃:“革命胜利了,准备干什么?”张仃不假思索地回答:“种几亩地,然后,画画。”
  所幸的是,张仃躲过了“右派”的厄运,他的“通灵宝玉”也被埋藏到心底,许多年之后,才真正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其他文献
如果说成功是一段征程,那么荆棘乱石仅是点缀,繁花似锦的山谷才是它的栖息地;如果说成功是四季轮回,那么严寒酷暑只是外表,春华秋实才是内在的意境。漫漫长夜,生命会激发出一轮怎样灿烂的朝阳?  当我站在山脚下时,有人精神抖擞,背着行囊整装待发;有人从我身边擦肩而过,垂头低语:“我太渺小,而山太高了。”我抬头仰望,山直逼云天,没入云层——这是一条望不见终点的路,也是我的选择。  我在春天起程,这是我第一次
在英语中,“主将、从现”原则通常是指在主、从复合句中,当主句的谓语动词用一般将来时态时,从句的谓语动词用一般现在时态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而“主现、从现”原则是指在主、从复合句中.主句的谓语动词用一般现在时态,从句的谓语动词也用一般现在时态。这种用法在初中英语教材中使用频率很高。现将“主现、从现”用法小结、归纳如下。  一、用于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中  A.谈论可能出现的情况时,主句或
“何琰,你的信。”老师在讲台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喊我。嗯?我又有文章投中了?难不成又是报社寄来的样报?我乐颠乐颠地跑过去。  伸手,接信。咦?这信封完全不像是报社寄来的。看那淡蓝色的信封上,飘着几朵白云,还有一只超可爱的小猫咪在吹着蒲公英,信封的右下角写的是:新疆乌鲁木齐××学校——凝飞儿。啊?这是?  一下课,全班同学都拥到我旁边,争先恐后地要看我的信。还没等我同意,有个急性子已经一把抢过了信。“
“这是什么?”乔轻轻地握住那只手,扯扯绷带下面的几根白线,问道。  “那是涂了油的软纱。”迪莉娅说,“喔,乔。你又卖掉了一幅素描吗?”她看到了桌子上的钱。  “可不是嘛,”乔说,“只消问问那个从皮奥利亚来的人。他今天把他订的车站图取去了;他没有说定,可能还要一幅公园的景致和一幅哈得逊河的风景。你今天下午什么时候烫痛手的,迪莉亚?”  “大概是五点钟吧。”迪莉娅可怜巴巴地说,“熨斗——我是说奶酪,大
问:我的人际关系很好,身边有许多可以信赖的朋友,可我还是觉得很寂寞。不知道从何时起,我的欢乐消失了,总觉得身边的人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我时常问自己“是我变了,还是我身边的人变了”。我好像一个迷失在十字路口的小孩,找不到回家的路。原本坚强的我已逝去,只留下空空的躯壳。帮帮我。  (钱纹)  答:与年长于自己的人谈心,因为你正在走着他们曾经走过的路;在富含人生哲理的文章中流连,那里有别人的感悟,会对你有
我有一个哥哥,他不是我的亲哥哥,我的妈妈是他的后妈。可能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缘故吧,他很不听妈妈的话,经常惹她生气,妈妈为他操碎了心。我常常想。要是没有这个哥哥就好了。  一天,妈妈病倒了,是可恶的肝炎。从此,妈妈每月都要吃上千元的中药。我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一个秋天的夜晚,妈妈的病情突然加重。爸爸正上夜班,家里只有我和哥哥。哥哥二话没说,背起妈妈就往医院跑。外面下着大雨,望着风雨中哥哥的身影
你的心上,一定有一把锁——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小兔儿乖乖的故事、狼外婆的童话,也对“陌生人”进行着妖魔化;长大后,一些热心助人却遭遇尴尬的报道,更是让我们的心灵之门悄悄掩上……  于是,大街上,陌生人前来问路,我们一边应答,一边用充满戒备的眼神研读他的一举一动;旅途中,百般无聊,却不愿与同行的旅伴说话,甚至一个眼神无意中碰撞,马上就匆匆躲闪而去……  陌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
张羽    假如由我担任甓湖文学社社长一职,我有两点设想:  (一)组织社团成员每天选取身边发生的事情作简要概述并发表看法,定期由编辑人员制成小册子,再在校内设几个报刊亭,将小册子在校内广泛发放,真正让每位同学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体会文学创作以及发表的乐趣,  (二)将社团成员按兴趣分组,并请大家就相关领域的焦点事件定期发表评论。这样,在传阅校园刊物时,每位同学都可以了解到近期发生的国际大事、军政时
沈从文以小学文凭成为知名作家,并登上了大学讲坛成为教授。与沈从文经历相似的,还有现代著名诗人汪静之。  严格说,汪静之连正规的小学都没念过。他从小接受的是乡村的私塾教育,但比较系统全面。后来直接进了屯溪一所茶务学校(相当于现在的职业中学),读了两年觉得不满意,转入有名的杭州一师,两年后,跳到上海宏文学院读了半年,此后便彻底与学校教育绝缘。  在杭州一师时,汪静之有朱自清、叶圣陶等名师的指导,短时间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去买食用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们最近的财务状况不是很理想,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在回庙的路上,想到厨师凶恶的表情及严厉的告诫,愈想愈觉得紧张。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丝毫不敢左顾右盼。  很不幸,在快到庙门口时,他还是滑了一下。虽然没有摔跤,可是却洒掉了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非常懊恼,于是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