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逐步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模式。梳理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探索之路,有助于丰富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经验。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创新;区域特色
【基金项目】安徽省遴选教育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创新集团化办学内涵,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项目类别XM-08);2017年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以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为例”(azjxh17041)。
一、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集团化办学新途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完善现有职业教育集团的治理结构、发展机制,逐步扩大各类职业院校参与率,到2020年基本覆盖所有职业院校,初步建成300个富有活力和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把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作为重要方向。《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职业教育集团数量已经增加到1406个,已覆盖了除西藏自治区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集团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制度建设日趋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逐步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模式。
二、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
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是2013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由六安市人民政府主导,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相关中高职学校、企事业单位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组建的综合性、多功能、多层次、非营利性的职教办学联合体。集团于2016年通过《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职业教育集团”项目立项,建设周期三年(2016-2018年)。
(一)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
集团在由六安市人民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任主任,市教育局、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协调下开展工作。集团实行理事会制度,设立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理事会是集团的最高权力机构。集团下设10个工作部和12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集团自成立以来,以指导委员会为指导,常务理事会为中心,工作部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基础的机制运行良好。
理事会研究制定了《集团章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工作部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项目经费管理暂行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了集团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市财政每年向集团拨付专项经费保障集团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工作思路
集团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中央、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政府主导、高职引领、项目驱动、合作共赢”的工作思路,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发挥群体优势。
政府主导是保证。集团的运行坚持发挥市政府的主导作用。集团的指导委员会指导、协调和支持集团开展各项工作。市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支持集团项目运行。
高职引领是关键。集团有三所高职院校加入,在高职院校引领下,组织开展集团成员单位之间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体系构建、招生制度、就业合作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初步搭建起集团成员间信息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的平台。
项目化运行机制是动力。集团制定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各工作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或个人可在中高职衔接体制机制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教科研、技能竞赛、技能鉴定、招生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申报项目。在这个机制下,集团各部、委将每年拟开展的主要活动编制成为具体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落实集团的工作任务,保障工作高效运行。
合作共赢是目标。集团大力推进市域中高职在招生与考试制度、课程与教材体系、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培养培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体系、实训条件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紧密衔接,实现市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全面提升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三、安徽大别山职業教育集团办学特色
职教集团紧密结合本市“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和“调转促”的要求,定位不同层次、类型的人才需求,合理确定集团成员单位的人才培养规格,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配合良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集团融合区域特色,创新集团化办学内涵,积极促成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六个衔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凸显。
(一)调整高职生源构成,促进中高职培养通道上的衔接
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下,积极调整集团内中高职学校专业设置上的相关度。高职专业的设置对应于中职专业设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中高职专业衔接以专业群的形式宽口径进行,增强了中高职相近专业的相容性和衔接性。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分类考试招生模式,对中职生源实行计划优先、单独招生,构建中高职教育“立交桥”,拓宽了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通道。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高职课程体系上的衔接
不断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探索制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中高职课程体系上的衔接。针对“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沟通欠缺,课程体系构建各自为政”的现状,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认真进行职业分析,从基于学科知识转换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课程设计,建成了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启动了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改革和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相关工作。 (三)搭建技能竞赛平台,促进中高职技能培训上的衔接
积极搭建技能竞赛平台,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集团与市教育局每年联合举办六安市职业院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技能竞赛的举办,一方面促进了各校切实加强技能教学,深化了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促进了各校崇尚技能良好氛围的形成,调动了广大师生学习技能、提升技能的积极性,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切磋技艺、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对接省、国家级技能竞赛的同时,促进了中高职技能培养上的衔接。
(四)加强师资培养交流,促进中高职师资建设上的衔接
集团深入了解各成员单位的师资情况,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切实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努力提高“双师型”专业课教师的素质。集团利用每年暑期开展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为广大教师学习交流搭建平台,形成了师资培训国培、省培的延伸与补充,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提高的宝贵平台。
(五)加强校际、校企合作共享,促进中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上的衔接
集团实施“优质职业院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战略,不断深化集团内各中高职学校的合作,努力推动校际之间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培训教师,合作开发课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集团先后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了集团与企业、与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的有效衔接。
(六)优化专业建设布局,促进中高职社会服务上的衔接
集团对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对集团内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进行了可行性评估,认真摸排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现状。统筹规划集团内重点建设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推进市域行业企业与中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搭建校企长期合作的良好平台,着力提升中高职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支撑六安市产业优化升級战略的实施,有力促进六安市职教事业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
四、结语
集团的探索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集团内行业企业等组织参与度不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集团以“政府主导、高职引领”的形式运行,导致参与主体缺乏多元性,需要进一步探索吸引更多资源和力量投入职业教育集团的途径;集团组织模式松散,契约联结关系缺乏约束机制,集团的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治理方式,改进治理策略。
总结经验和教训,明确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核心在创新,重点在融合,关键在统筹,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创新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机制、提升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活力方面需深度思考、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力争将该教育集团打造成为“运行机制有创新,资源共享有实效,合作育人有特色,合作项目有深度”的国家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EB/OL].(2015-07-02)[2018-11-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3059/201507/t20150714_193833.html.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创新;区域特色
【基金项目】安徽省遴选教育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创新集团化办学内涵,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项目类别XM-08);2017年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以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为例”(azjxh17041)。
一、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集团化办学新途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完善现有职业教育集团的治理结构、发展机制,逐步扩大各类职业院校参与率,到2020年基本覆盖所有职业院校,初步建成300个富有活力和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把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作为重要方向。《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职业教育集团数量已经增加到1406个,已覆盖了除西藏自治区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集团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制度建设日趋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逐步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模式。
二、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
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是2013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由六安市人民政府主导,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相关中高职学校、企事业单位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组建的综合性、多功能、多层次、非营利性的职教办学联合体。集团于2016年通过《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职业教育集团”项目立项,建设周期三年(2016-2018年)。
(一)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
集团在由六安市人民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任主任,市教育局、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协调下开展工作。集团实行理事会制度,设立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理事会是集团的最高权力机构。集团下设10个工作部和12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集团自成立以来,以指导委员会为指导,常务理事会为中心,工作部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基础的机制运行良好。
理事会研究制定了《集团章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工作部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项目经费管理暂行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了集团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市财政每年向集团拨付专项经费保障集团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工作思路
集团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中央、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政府主导、高职引领、项目驱动、合作共赢”的工作思路,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发挥群体优势。
政府主导是保证。集团的运行坚持发挥市政府的主导作用。集团的指导委员会指导、协调和支持集团开展各项工作。市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支持集团项目运行。
高职引领是关键。集团有三所高职院校加入,在高职院校引领下,组织开展集团成员单位之间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体系构建、招生制度、就业合作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初步搭建起集团成员间信息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的平台。
项目化运行机制是动力。集团制定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各工作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或个人可在中高职衔接体制机制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教科研、技能竞赛、技能鉴定、招生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申报项目。在这个机制下,集团各部、委将每年拟开展的主要活动编制成为具体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落实集团的工作任务,保障工作高效运行。
合作共赢是目标。集团大力推进市域中高职在招生与考试制度、课程与教材体系、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培养培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体系、实训条件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紧密衔接,实现市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全面提升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三、安徽大别山职業教育集团办学特色
职教集团紧密结合本市“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和“调转促”的要求,定位不同层次、类型的人才需求,合理确定集团成员单位的人才培养规格,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配合良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集团融合区域特色,创新集团化办学内涵,积极促成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六个衔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凸显。
(一)调整高职生源构成,促进中高职培养通道上的衔接
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下,积极调整集团内中高职学校专业设置上的相关度。高职专业的设置对应于中职专业设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中高职专业衔接以专业群的形式宽口径进行,增强了中高职相近专业的相容性和衔接性。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分类考试招生模式,对中职生源实行计划优先、单独招生,构建中高职教育“立交桥”,拓宽了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通道。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高职课程体系上的衔接
不断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探索制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中高职课程体系上的衔接。针对“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沟通欠缺,课程体系构建各自为政”的现状,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认真进行职业分析,从基于学科知识转换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课程设计,建成了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启动了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改革和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相关工作。 (三)搭建技能竞赛平台,促进中高职技能培训上的衔接
积极搭建技能竞赛平台,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集团与市教育局每年联合举办六安市职业院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技能竞赛的举办,一方面促进了各校切实加强技能教学,深化了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促进了各校崇尚技能良好氛围的形成,调动了广大师生学习技能、提升技能的积极性,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切磋技艺、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对接省、国家级技能竞赛的同时,促进了中高职技能培养上的衔接。
(四)加强师资培养交流,促进中高职师资建设上的衔接
集团深入了解各成员单位的师资情况,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切实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努力提高“双师型”专业课教师的素质。集团利用每年暑期开展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为广大教师学习交流搭建平台,形成了师资培训国培、省培的延伸与补充,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提高的宝贵平台。
(五)加强校际、校企合作共享,促进中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上的衔接
集团实施“优质职业院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战略,不断深化集团内各中高职学校的合作,努力推动校际之间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培训教师,合作开发课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集团先后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了集团与企业、与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的有效衔接。
(六)优化专业建设布局,促进中高职社会服务上的衔接
集团对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对集团内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进行了可行性评估,认真摸排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现状。统筹规划集团内重点建设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推进市域行业企业与中高职院校的交流合作,搭建校企长期合作的良好平台,着力提升中高职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支撑六安市产业优化升級战略的实施,有力促进六安市职教事业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
四、结语
集团的探索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集团内行业企业等组织参与度不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集团以“政府主导、高职引领”的形式运行,导致参与主体缺乏多元性,需要进一步探索吸引更多资源和力量投入职业教育集团的途径;集团组织模式松散,契约联结关系缺乏约束机制,集团的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治理方式,改进治理策略。
总结经验和教训,明确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核心在创新,重点在融合,关键在统筹,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创新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机制、提升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活力方面需深度思考、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力争将该教育集团打造成为“运行机制有创新,资源共享有实效,合作育人有特色,合作项目有深度”的国家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EB/OL].(2015-07-02)[2018-11-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3059/201507/t20150714_193833.html.